2022 五一小长假有哪些“人少不贵”的目的地推荐?

2022 五一小长假有哪些“人少不贵”的目的地推荐?,第1张

1、吉林 长春

长春享有“北国春城”的美誉,与南京、杭州、昆明并称为“中国四大园林城市”, 绿化率居于亚洲大城市前列,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长春的冰雪还在融化,万物正在复苏,春天在慢慢的走来。每年4月到5月初,走在长春的街头,满眼都是新绿,偶一抬头,又与簇簇娇艳的杏花、桃花不期而遇;春天的净月潭,更是美成一幅油画。

2、辽宁 大连

大连没有典型的东北特征,有的更多是异域风情。随处可见的俄式、日式、欧式建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去了国外。如果你想要细细品味这种复古的城市,可以乘坐里斯本同款“有轨电车”,感受它独特的人文风情。

3、山东 青岛

在青岛的中山公园里,有着青岛最负盛名的赏樱地点,每年4月到5月初,中山公园都会举办樱花节,樱花在枝头上动人微笑,散发着缕缕幽香。中山公园共有樱花2000多株,还有来自日本的染井吉野(单樱)。道路两旁种满了,足足有660长。

4、江苏 泰州

在泰州的千垛景区,它以“垛田”特色地貌享誉全球,块块隔垛宛如漂浮于水面岛屿,被称为”世界最美油菜花海”,同时也素有“万岛之国”的美誉。每年春季,万亩千垛油菜花悄然盛放,从高处看一块块的花田飘在水里,像极了中国的方块文字,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

5、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是江南唯一中西合璧的水乡,欧式的建筑与江南的白墙灰瓦融合得相得益彰。它没有乌镇出名,也没有周庄拥挤,却比它们都要朴素与宁静。在石板古巷中漫步,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非常地舒适,难过来过的人都说不舍得离开。

八达长城
中国长城的一段。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八达岭地处居庸关关沟北口 ,地势高峻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八达岭长城修筑得格外坚固。其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两门均为砖石结构 ,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京张公路从城门中通过,为通向北京的咽喉。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长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城墙下为条石台基,上部为巨砖墙壳,内部填以黄土和碎石。墙顶地面铺砌方砖,顶部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 ,垛墙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镃望和射击敌人。
城墙上每隔 30~40 米或100~200米,于险要处筑一堡垒式堡台。堡台建筑于山脊的高处、城墙的转角处或险要之地。堡台有高有低。高的叫作敌楼,上层有垛口可以镃望射击,下层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击 、屯储火药和粮食。低的为墙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但突出于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原来上面还有房屋建筑用于士兵休息,现仅存地基。
在八达岭城墙向外眺望,远处还有零散的烟墩,上筑垛口 ,是守卫八达岭长城的警戒设施 。出北门锁钥关门不远,有明隆庆五年(1571)筑成的一座砖城,名岔道城,是八达岭前哨指挥处所在,可驻军 800 余人,并可储备大量的军械于此。八达岭长城在明代盛极一时,到清代后就失去其防御的历史作用,不再修葺。经多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而日渐荒芜。1949年以后曾多次整修八达岭关城、关门及南北各4个敌台。1978年又重建了居庸关外镇的城楼。八达岭居庸关,翠岭重叠,花木葱茏,早有居庸叠翠之称,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八达岭长城在古代就享有“天下九塞”之一的美称。明末学者顾炎武曾两度登临,并赋诗盛赞“雄托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对于八达岭这一名称的由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兼而有之,考证起来非常有趣,同时也足见八达岭长城载誉天下的盛名。
当地传说元代曾有一位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巡幸到此,看到关山险峻,崇峦叠翠,于是龙颜大悦,给此处赐名曰“巴达岭”,后人讹传为“八达岭”。这个解释未必真实,因为不但找不出史料依据,而且也查不出元代有过一位名叫“巴达黎黎”的皇帝。实际上,在八达岭所在的延庆县,确曾降生过一位元代皇帝,不过,他的名子叫爱育黎拔力八达,含有“八达”二字,也许“巴达黎黎”是一种误传。但联想到元朝时皇帝们每年要从北京到上京来往一次,而处于必经之路的八达岭,被这位皇帝乘兴赐名,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还有人传说明末李自成率军征战到此,由于关城易守难攻,大军受阻,累日不进,不由心急如焚。这时探马来报,前方还有七道险关。李听罢长叹一声,心想这第八道关都过不去,看来强攻是不行了,于是改途而去。后来这里被称“八道岭”,继而成为“八达岭”。
在明代,八达岭曾一度成为防守满族军队的前哨阵地。因为在古代汉人把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称作“鞑靼”,所以有人认为八达岭是“把鞑岭”(意为把守鞑靼之岭)的谐音和误传。但这一观点似乎也缺乏有力的依据。
看来,最可信的还是《长安客话》中的: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名“八达岭”了。
“十口金镢露着袢,十口金锅露着沿,百样草药到处见。”这是流传在八达岭上的歌谣。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传说。
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别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打开户口簿,挨个一查,说;“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就不该把魂拘来。”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办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执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太白金星变化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万。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为了拯救民工,加速长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爷和药王爷下凡。老君爷造了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这两样可是宝贝。那十口金锅煮上饭,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们再也不饿着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镢更是厉害,不管多大的石头,用金镢一比划,一块四棱见线的大石条就出来了,民工们再也不用费力开凿石条了。药王爷为了治民工们的病,就在长城内外撒下了许多药籽,长出了许多草药,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苍术啦,不下几十种,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这几样宝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万里长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老君爷没收回去,一直就在八达岭埋着,光听说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谁也找不到。药材可是到处都有。
回头再说阎王爷和城隍爷的官司。修长城的民工,阳寿未尽,本来就不该死,不应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断的是城隍有理,阎王无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所以后来,人们给城隍修了庙,叫城隍庙,给玉帝修了庙,叫玉皇庙,也给老君修了老君庙,给药王修了药王庙,唯独没人给阎王修庙。不知旁处有没有,反正围绕着长城八达岭一带没有阎王庙。

参考资料:

到百度的找,很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8744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