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有效的优化后台

如何更有效的优化后台,第1张

刚到公司的时候为了追求快,所以后台系统的设计跟性能是一塌糊涂。后来反思了一下准备推翻重新写!
1、确定框架
因为之前一直在用cake,因为我自己喜欢使用新鲜的东西,所以选用了30,但是不得不吐槽中文文档是真的少,所以权衡利弊最红还是选择的了thinkphp50,最起码有完整的中文文档,并且也是中国人开发的。
2、解耦模块
把所有的数据层、控制器层完全分离出来
3、分析性能差的原因
后台系统一共分为 商品中心、订单中心、运营中心、用户中心、销售中心。
公司的性质为电商平台,平时主要数据为订单数据、商品数据。而后台慢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原因:
①列表页无分页
②大部分使用异步
③数据过大
④服务器配置过低(公司规模不是很大以技术层面不动服务器的东西)
4、解决
①添加列表分页
②把百分之90的异步换成了form表单提交,这样代码简洁、不易错、效率快
③对于查询数据量过大的我要着重讲一下:
后台系统的用户中心、销售中心是查询数据量最大的程序,因为查询的都是整年的销售、用户分析数据,基本上数据百万条(自我吐槽一下每次查询时间长一点都得用将近1分钟)。
我首先做的尝试优化程序,把所有的程序多于的逻辑进行删减,最大的程度减少foreach去循环数据,去用SQL直接可以处理。经过这样的处理程序的执行时间从1分钟到20秒左右。
但是感觉20秒还不是极限,又静下来想了想办法,最终决定把每天的统计数据用定时程序去统计,然后程序只需要查询统计完的数据结果,经过这个修改完,销售重新从之前的 20秒快到 1秒!!!!
接下啦就是用户中心,用户中心的核心处理办法和销售中心是一样的,但是感觉速度依旧不理想,后来发现用户中心的数据实在是太咋了,所以把不同功能的模块都分离,放到不同的页面,速度也提升到了1-3秒。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后端处理数据的时间比较长,导致响应返回数据很慢。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检查后端接口的性能,看看是否存在性能瓶颈,可以使用一些性能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2 如果后端接口存在性能瓶颈,可以尝试优化后端代码,例如使用缓存、优化SQL语句等。
3 如果后端接口没有性能问题,可以考虑使用异步请求的方式,即前端发送请求后不等待响应,而是继续执行其他 *** 作,等到后端处理完数据后再返回响应,这样可以提高前端的响应速度。
4 另外,您也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前端性能优化的技术,例如使用懒加载、减少>可以通过消除瓶颈来提高高性能服务器并发量。当能够消除所有的瓶颈时就能够最大的发挥硬件性能,让系统的性能和并发数到达最佳。感兴趣的话点击此处,免费了解一下

采用多线程多核编程,使用事件驱动或异步消息机制,尽量减少阻塞和等待 *** 作(如I/O阻塞、同步等待或计时/超时等)。它的原理如下:
1,多线程多核编程,消除cpu瓶颈。
2,采用IOCP或epoll,利用状态监测和通知方式,消除网络I/O阻塞瓶颈。
3,采用事件驱动或异步消息机制,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等待 *** 作。
4,如果是Linux,可以采用AIO来消除磁盘I/O阻塞瓶颈。
5,在事件驱动框架或异步消息中统一处理timer事件,变同步为异步,而且可以在一个线程处理无数timer事件。
6,深入分析外部的阻塞来源,消除它。 比如数据库查询较慢,导致服务器处理较慢,并发数上不去,这时就要优化数据库性能。
7,如果与某个其他server通信量很大,导致性能下降较多。 可以考虑把这两个server放在一个主机上,采用共享内存的方式来做IPC通信,可以大大提高性能。

亿万克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品牌,拥有行业前沿技术,致力于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构筑云端安全数字底座,为客户提供集产品研发、生产、部署、运维于一体的服务器及IT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产品和技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领域涵盖云计算、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人工智能、金融、电信、教育、能源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安全自主可控技术服务保障。

服务器开发的数据逻辑是指服务器端对于客户端请求所做出的响应,包括如何处理和存储数据、如何验证用户身份、如何保证数据安全等方面。
具体来说,服务器开发的数据逻辑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设计:根据业务需求设计数据库结构,并确定表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建立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等问题。
2 数据 *** 作:编写代码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等基本 *** 作。同时需要考虑并发访问时可能产生的冲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3 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确保只有经过身份验证且有权限访问特定资源的用户才能够进行相关 *** 作。这需要在服务器端实现用户登录、注册和密码找回功能,并设置不同级别或角色的用户可以执行哪些 *** 作。
4 数据安全性:确保敏感信息得到充分加密和保护,防止恶意攻击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机密信息。这需要使用一些加密算法或协议来确保传输过程中信息不被窃听或篡改,并采用其他技术手段(例如防火墙)来增强系统安全性。
5 性能优化:针对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并发访问等场景,对服务器端代码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性能。这包括使用缓存技术、负载均衡等手段来减轻服务器压力,并采用异步编程模型来提高响应速度。
综上所述,服务器开发的数据逻辑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领域,在实际开发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不断优化和改进系统设计与实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08817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