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听写用不了是怎么回事?

苹果手机听写用不了是怎么回事?,第1张

需要先在设置里面开启听写权限。

*** 作步骤

1、打开手机设置,进入设置点击通用选项。(如下图)

2、接着点击键盘,进入键盘设置界面把听写的开关打开就可以了,需要使用听写功能的时候只需按住输入键盘上的麦克风图标,然后说出来就可以了。(如下图)

iPhone的语音听写

苹果的接口使用一个远程服务器来解密你说的,所以确保你有足够的数据流量来支持或你的iPhone连接到Wi-Fi。 了解快捷方式。当口述时,Siri 理解某些词语,例如“笑脸”或“闪光的脸”。它也了解某些设置,如“上限”或“下限”。

大声说出标点。语音到文本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它通常不能判断句子何时结束。因此,当您希望它们出现在文本中时,您需要说“句号”,“撇号”或其他标点符号。

说清楚和缓慢。如果你不是一分钟讲一公里,计算机就能更容易地解读你在说什么。

校对和编辑您的文本。一旦你决定了 - 也许你写的一篇文章,或一封电子邮件 - 不要把它发送出去。软件是不完美的,经过和修正错误在口述的文本仍然可以比从头开始键入更快。任何带有蓝色下划线的下划线,软件已标记为可能有错误。

iOS设备都可以使用哪些方式进行定位

最早期的iPhone只支持手机基站定位,之后通过iOS软件升级引入了WIFI定位,而从iPhone3G开始,

iPhone手机就通过内置GPS处理芯片,支持GPS卫星定位(准确地说,应该是AGPS,即:辅助GPS)从iPhone

4开始,GPS换用了精确度更高,耗电更少的,灵敏度更高的芯片,而从iPhone4s和newiPad

3G版开始,增加了支持俄罗斯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的支持。

下面详细列举了所有的设备和支持定位的情况:

定位模式有3种:

1、卫星定位

(1)GPS卫星定位:iPhone3G/3GS/4/5,3G/4G版的iPad支持

(2)GLONASS卫星定位:iPhone4/5,3G/4G版的iPad3/4/Mini支持

2、手机基站定位

同11GPS卫星定位,即iPhone3G/3GS/4/5,3G/4G版的iPad支持

3、WIFI定位

所有iOS设备,包括Mac电脑也支持。

下面分别介绍下三种定位方式以及苹果在iOS系统中对其的优化:

手机基站定位:

原理:

每个手机基站都有一个标识符,iPhone或3G

iPad可以搜集周围所有收到信号的基站和它们的标识符,通过联网发送到苹果云端服务器,再由服务器根据这些基站的的位置信息查询并计算出当前位置,然后返回给手机。因为基站信号辐射范围大,所以误差也大,在500米~
几公里

特点:定位速度最快,耗电最少,误差几百上千米

iOS优化:

无网基站定位:

传统的基站定位需要连接云端服务器,产生网络流量,iOS4对其进行了优化,可以在没有网络连接时支持无网定位,因为苹果预先已经将一些重要基站(几十公里选一个)提前存储在iOS系统中,在无网情况下,不用上网也能通过这些本地基站信息定位到用户位置,但这个误差范围更大,在10公里到50公里。

无网基站定位的前提是:您的手机能接受到内置在手机中的那些“重要基站”的信号,不一定是您手机所属运营商,只要能收到信号就可以了。

WIFI定位:

原理和基站定位原理差不多,iOS设备(或者Mac电脑)通过无线网卡手机周围所有的WIFI热点(不需要连接上,只需要有信号就行),获得它们的MAC地址,然后到苹果云端服务器查询这个热点是否已经登记,登记的话它的位置是多少,最后通过计算(多个热点折中)得到当前位置并返回给用户。只要收到手机信号的地方都可以基站定位,所以室内室外一样。

特点:WIFI定位速度、耗电和精度都介于基站和GPS之间,精度大概在几十米。(注意,WIFI定位的支持范围没有基站定位广,但是苹果的云端服务器一直在不断增加新的热点信息,使得热点定位支持的地区越来越多)

iOS优化:无网WIFI定位:

传统的WIFI定位需要网络,但是iOS对其进行了优化,可以实现无网WIFI定位。原理时iOS设备在您有网络连接时,会大致定位出您的位置,并自动下载您所在地区周围(几个街区宽度或者更多)所有的WIFI热点的信息到本地。之后,当您在周围行走并WIFI定位的时候,即使没有网络,iOS照样可以利用之前下载的WIFI热点信息定位出您的位置。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号称WIFI无网可定位的原因,但注意:无网WIFI定位的前提是您在这个区域附近曾经成功上过网,如果初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无法定位的哦。

关于自动下载的热点个数和范围,这个是苹果根据当地热点的密度动态决定的,当地热点很多时(如市中心),可能只下载几条街道范围的所有热点,当地热点密度很小时(例如海滨城市),可能会下载整个城市的所有热点。

GPS定位:

(GLONASS原理与此类似,不做额外介绍)

原理

这个是美国军方搞的,军民两用,
但仍然完全受军方控制(比如可以随时随地设置某个地区收到的信号与否及其精度),其原理就是:利用天上的卫星(共24颗)不断地广播信号,
地面的GPS接收设备收到信号后,通过分析多个卫星信号,就可以计算出地球坐标,GPS保证全球任何一个地方(98%)都可以同时收到至少4个卫星的信号,
从而可以准确确定您的经纬度以及海拔位置GPS定位精度可达10米以内,不过这是美国军方控制的,战争时期可能变的不稳定或者误报(不过我国也有自己的系统,
北斗系统,目前已经亚洲的覆盖,
还在推广中)卫星定位必须要能收到卫星信号,因为卫星信号都是很微弱的,虽然iPhone4开始提升了GPS硬件的灵敏度,但仍然需要在窗户旁,或者户外使用,才能确保卫星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与基站定位和WIFI定位相比,GPS耗电最大,速度最慢,但是精度最高。

而iPhone的GPS与纯粹的GPS定位不同,
称为A-GPS,即辅助GPS(比GPS更优,不过GPS也分芯片和性能的,不是说所有的AGPS比所有的GPS都好)因为GPS定位中最耗时、最耗电的就是获取当前天上的卫星信息,哪些卫星可见、在什么位置、时钟是多少等等,这个过程可能花费数十秒甚至几分钟,而AGPS就是利用网络,首先将基站定位或者WIFI定位获得的大概位置发到远程服务器,有服务器进行查询和计算,得出这个位置下当前卫星信息,反馈给iOS设备,iOS设备就可以直接用这些信息来接受卫星信号,不用自己去扫描分析了。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定位速度,将初次定位时间缩短到1~2秒完成。

A-GPS优点是定位快,缺点是需要网络,但也只是在初次定位时需要网络,因为一旦卫星信息返回,在有限时间和范围内,这些信息无须改变,之后的GPS定位就不再需要联网,都是直接用这些卫星参数接受信息了。

在iOS设备上,上述定位方式会综合应用,一般地,可能先按照最快的“无网基站定位”返回一个位置,当有网络连接时,在用有网基站定位更新位置,然后,利用AGPS上网查询卫星星图,最后,在能收到GPS信号的情况下,转为使用GPS定位。

根据当前信号情况和网络环境,iOS可能在上述方式之间反复迭代,不一定一致特定步骤或者方式,而且随着iOS升级,定位顺序和规则可能改变。

iCloud是苹果公司所提供的云端服务,使用者可以免费储存5GB的资料。

2011年5月31日Apple官方首次宣称有iCloud的产品。Apple 宣称 iCloud将会取代 MobileMe, iCloud是基于原有的MobileMe 功能全新改写而成,提供了原有的邮件、行事历和联络人同步功能。2011年6月6日苹果公司执行长乔布斯(Steve Jobs)抱病主持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正式发表云端服务iCloud, iOS 5 以及 OS X Lion其中iCloud的功能是存储内容,包括购买的音乐、应用、电子书等推送到所有设备。

相较于Google和Amazon的云端音乐服务,苹果认为iCloud功能更强大,最主要是有“扫描配对”(scan and match)功能。iCloud服务让用户可在任何装置上存取先前从iTunes购买的音乐。iOS 5 的多项更新也是为整合iCloud 而设置。

特点

iCloud将苹果音乐服务,系统备份,文件传输,笔记本及平板设备产品线等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而且联系非常紧密。在乔布斯看来,iCloud是一个与以往云计算不同的服务平台,苹果提供的服务器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存储介质,它还应该带给用户更多。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iCloud究竟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体验。

简而言之,iCloud平台可以将你的个人信息存储到苹果的服务器,通过连接无线网络,这些信息会自动推送到你手中的每个设备上,这些设备包括iPhone、iPod Touch、iPad,甚至是Mac电脑。

MobileMe就是iCloud平台下典型的代表,乔布斯表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苹果公司对MobileMe进行了多次优化,联系人、日历、邮件等内容都会自动同步到云端,用户可以将这些内容随时随地分享给其它iOS或者Mac OS设备。

功能介绍

在邮件方面,用户至需要拥有一个@me账号,无论你在什么设备上登录,这些信息都会自动同步及推送到你账号登录的设备上面。MobileMe会是免费服务,曾经MobileMe需要99美元,现在这种状况不再发生。同时,苹果正在寻找和研发一些软件,其中包括AppStore内现有的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同步到服务器上,

或者是安装在远程服务器上,这样软件图标后面会有一个“云”形图案,这一内容在后面的iCloud服务中会有体现。 iBook及备份恢复

首先是iBooks,这一服务主要是为电子书下载用户设计,如果用户在iPhone上购买了一本书籍,那么在iPad上,登录iTunes Store账号,这些书籍也会同步到iPad上。

其次是自动恢复,很多朋友希望在恢复出厂设置(还原最近一次备份设置)时能够摆脱iTunes的束缚,现在大家可以如愿以偿了,通过连接Wi-Fi,然后输入ID和密码,系统会自动恢复到最近一次备份设置状态。

Documents in the Cloud

接下来是Documents in the Cloud,这一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同样的文本编辑 *** 作。如果在iPhone上建立一个文档,这个文档会自动同步到云端,这样在其它设备上也可以找到之前建好的这个文档,这一服务不仅在iOS设备中可以使用,在其它苹果设备也可以使用。

Photo Stream

第四就是Photo Stream,和竞争对手相比,在分享以及音乐下载方面的竞争似乎要更加激烈一些。Photo Stream也更有针对性,通过这一服务,所有iPhone拍摄的照片会自动推送至服务器,然后服务器会将这些内容再推送到你之前使用个人ID登录过的每个苹果设备上,有点类似Android的Picasa相册。在Mac上面,也可以找到iOS设备上拍摄的照片,不过需要借助iPhoto。

第五项服务是iTunes in the Cloud

通过iTunes in the Cloud,现在任何iOS设备上购买的软件和歌曲都可以上传至云端,用户可以在其它iOS设备上下载使用,再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简言之,在一款iOS设备上购买一首音乐后,这个音乐会出现在我的其它iOS设备上,不需要支付,不需要通过iTunse同步,一切都会自动进行,便捷简单。

iTunes Match

乔布斯称,iCloud将成为Google Music的强大对手。Mail、Documents和系统备份服务都拥有最多5GB的存储空间,Music,Apps,Photos以及Books服务没有明确指出空间限制,空间可能要比5GB大。说到Google Music,此次WWDC大会,iTunes Match亮相,其中包括1800万首歌曲,均为256Kbps,AAC格式的歌曲,使用费用为2499美元/年,乔布斯还拿Amazon以及Google进行了对比。 iCloud会和iOS 5正式上市会在同一时间,时间锁定在2011年9月份。

主要功能(免费)

· 自动备份:通过 WiFi 等无线网络,实现每天自动备份。备份的内容包括音乐,照片,视频,应用程序,书籍等。

· 云端文档:在 iWork 等程序上创建的文档,可以自动同步到云端,修改记录也能同步。开发者也能利用 iCloud API 给自己的程序添加云同步功能。

· 云端照片:任何设备的照片都能自动同步到云端。iCloud 上保存最近 30 天的照片,iOS 设备上保存最新的 1000 张照片,而 Mac 和 PC 上保存所有照片。这个功能也支持 Apple TV 。

· 云端 iTunes :购买的音乐可以在任一相同 Apple ID 的设备上多次下载,

· 5 GB 空间:免费空间是 5 GB,可以保存邮件,文档,备份数据等等。iTunes 音乐不占用空间。

· Mobile Me 邮箱免费:me com 的邮件免费了,支持推送,不含广告。

· One More Thing: 这次只是一个 one small thing ,名为 iTunes Match 的自动扫描曲库服务。

iCloud的要求

要求使用 WLAN 或其他互联网连接。 各项功能可能会有所变化。某些服务仅限 10 部装置进行访问。iCloud 的部分功能要求使用安装 iOS 5 的 iPhone 3GS、iPhone 4、iPod touch (第三和第四代)、iPad 或 iPad 2,或安装 OS X Lion 的 Mac 电脑或配备 Windows Vista 或 Windows 7 的 PC (推荐使用 Outlook 2007 或 2010)。iCloud 的部分音乐功能现仅在美国提供测试版本,要求使用安装 iOS 433 的 iPhone 3GS、iPhone 4 (GSM 机型)、iPod touch (第三和第四代)、iPad 或 iPad 2,或装有 iTunes 103 或更高版本的 Mac 或 PC。

您好。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您的手机未接入网络和GPS没有定位造成的。一般多试几次就可以了。
只需登录 icloudcom,在另一部设备上使用查找我的 iPhone app,就可以在地图上确定遗失设备的位置,在设备屏幕上显示信息,远程设置密码锁或启动远程清除来删除你的数据。

方法/步骤
1关机重启
2重启后再次尝试关闭“查找我的iphone“,如果仍旧显示”无法修改连接不上服务器“或者提示其他的请重复尝试关闭
3如果试了很多遍仍旧无法连接,请重复关机并尝试连接你的iclou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7075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