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包含了一套支持多种软 RAID 模式的 *** 作系统和网页用户界面。用户可通过 Windows、Macs、FTP、SSH 及网络文件系统
(NFS) 来访问存储服务器;FreeNAS 可被安装于硬盘或移动介质上,所占空间不足 16MB
FreeNAS 是免费的,安装简易。它是个开源项目,基于 BSD 许可发布的。该软件人气很足,单是上个月的下载次数就超过 2 万。
FreeNAS 066 的 ISO 镜像文件并将其烧录成 CD安装 FreeNAS 的机子最少要有 96MB
内存,一张网卡和一块硬盘。我使用的是一部接有 4 块硬盘的老电脑。我想将 FreeNAS 安装在其中一块硬盘上,剩余的三块硬盘组成 RAID
5由于我测试的电脑只支持 4 块 IDE 硬盘,因此我临时将其中一块硬盘换成 CD-ROM,等 FreeNAS
安装完毕后再将硬盘调回来,然后才开始相关的配置。
用刚烧录的 CD 启动电脑可让 FreeNAS 运行起来,不过仍然需要进行一些配置工作。
初始配置时值得注意的是 FreeNAS 服务器不会自动给网卡分配 IP我起初以为机子只有一张网卡,它会被自动视作系统的网卡的;由于连不上,检查网线连接折腾了一个小时后才发现我错了。用户必须按照用户手册“网卡和 IP 配置”一章的说明文字来设置网卡。
配置完毕后,在网页浏览器的地址栏里键入 FreeNAS 服务器的 IP 地址;输入默认的用户名 admin 和密码 freenas 登入系统。开始页显示出一些系统信息,如版本号及内存使用情况等。左边有一列菜单。
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是让 RAID 硬盘工作起来。再提一遍,用户手册是您的朋友,里面的说明很清晰,一步一步指导您。
做 RAID 要求用到整块硬盘;所以如果将 FreeNAS 安装到其中一块硬盘 (而不是安装在 U 盘上),则那块硬盘不能成为 RAID
的一部分。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利用 RAID 硬盘的空间,请使用尺寸一样或相近的硬盘。FreeNAS
的某些版本由于设计上的缺陷,要求一定要使用尺寸完全一样的硬盘。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创建 RAID 加载点时,必须将分区类型改为软 RAID我开始设置 RAID 时没有这样做,导致 RAID 不工作,差点抓烂头皮。
为了让 RAID 可以通过网络来访问,最后一步是要配置网络服务,如 CIFS 和 FTPWindows 使用 CIFS
协议存取网络上的文件。CIFS 在服务部分的 CIFS 页面中配置。勾上 Enable (启用)
选框,然后输入工作组的名称来启用它。匿名验证方法使用起来最简易;您可以找到有关本地用户验证和域用户验证的选项。点击 Save (保存)
后,Windows 的机子就可以访问 FreeNAS 服务器了。试着复制一些文件便可以看到硬盘指示灯在一起快速地闪烁,证明 RAID
硬盘在协同工作了。
FreeNAS 的网页管理界面的功能已很完备了,因此管理服务器时无需用到命令提示行。其实通过 SSH 可得到一个完整的
Shell,不过我以为没那个必要。从 freenasorg
的技术支持论坛中看到,确实有人利用命令提示行来进行一些特殊的配置工作;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网页管理界面已足够了。
测试过程中,我发现 FreeNAS
的主系统很稳健。不过,如果搞不好,有可能令系统配置变得很混乱。比如,创建第一个本地用户时,我忽视了首先要创建一个组的提示,盲目尝试创建用户;结果
导致了一些内部错误,接下来所有的本地用户验证都通不过。修正错误的唯一方法就是将 FreeNAS
服务器还原到出厂状态,从头再配置一次。如果遵从有关的警告提示,则不应该出现问题的。
要保护服务器的安全,就必须更改网页管理界面的默认密码。如果直接从服务器本机登入系统的权限不加限制,则禁用控制台菜单的做法是必要的。
该软件不尽人意的地方是不能分层级设置共享目录的读写权限。在本地用户验证模式下,用户或完全读写或完全禁止读写。管理员不能为用户设置只读权限,也不能只赋予用户读写某几个共享目录的权限。用户一旦通过验证,他便可完全读写所有的共享目录。
FreeNAS 服务器前途无量;它的开发工作十分活跃。单是 2006 年前 4 个月就释出 11
个修正版本。它是组建简单网络存储服务器的绝佳选择,免去安装整套 Linux 或 FreeBSD
的烦恼。而且,它是善用旧硬件的好办法,毕竟在当今的标准下,它的系统要求已算低了。同样,虚拟机在物理服务器间迁移以实现整个环境效率最大化时,在这些服务器间共享的网络介质要实现快速的切换和转换。
如果说所有的虚拟化环境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数据中心虚拟化存储空间需求。尽管现在市场上更倾向于使用StorageAreaNetwork(SAN)技术,但是NetworkAttachedStorage(NAS)也能满足企业数据中心这方面的需求。
网络存储的实现有两个主要的方法:NAS和SAN。这两种方法在网络架构以及在网络客户端上的表现都有所差别。NAS设备利用现有的IP网络和传输文件层接入,提取它可用的物理磁盘,并以网络共享的方式向使用诸如CIFS或NFS的终端客户机提供一致的文件系统。NAS设备对网络方式的文件共享进行了优化,因为它们与文件服务器几乎是相同的。
相反,SAN技术,包括FibreChannel(FC)和iSCSI,实现数据块层访问,放弃文件系统抽象并在客户端表现为未格式化的硬盘
。FC是目前最流行的SAN技术,它运行在一个专用的网络上,要求在每个服务器上使用专属的FC交换机和主机总线适配器(HBA)。而FibreChanneloverEthernet(FCoE)是一个补充的新标准,它将存储和IP网络合并到一个聚合交换机上,但是它仍然需要在每个服务器上使用特殊的聚合网络适配器(CNA)。
而另一个数据块级技术iSCSI则在IP流量中封装了SCSI命令,同时能够使用现有Ethernet网络接口适配器,但是它一般会增加一个TCP/IP卸载引擎(TOE)来优化性能。SAN解决方案在性能方面相对于NAS设备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争议。SAN阵列的一个分区能够在两台主机上共享,但是这两台主机都会将空间看作是自己的,这样这两台主机之间就会有空间争夺的风险。虽然有一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资源争夺问题,但是这个修复方法会增加额外一层的抽象——而NAS解决方案已经包含这一层抽象了。
两种类型的虚拟化存储数据中心都有各自的作用。例如,Microsoft的Exchange服务器只支持通过数据块级访问数据的网络存储。由于SAN的性能一般比NAS解决方案好,所以企业会在高I/O要求的应用中使用存储网络,如数据库。然而,出于实际管理虚拟机镜像库的目的,文件级访问很可能是许多环境中最简单的部署方法。根据组织的不同要求,数据中心经理可能会要求存储团队实现文件级存储,或者直接安装一个专用的NAS设备来满足他们数据中心虚拟化存储的需求。
虚拟化环境中NAS的替代方法
虽然许多人将NAS设备看作是支持虚拟化环境的最清晰的方法,但还有许多替代方案。对于已经部署了SAN的组织来说,他们可以使用NAS-SAN混合解决方案,在SAN可用空间之上再建立文件系统抽象。一个混合解决方案可以创建数据中心经理更喜欢的抽象层,同时保持中央存储网络的性能和可管理性。较小型的组织也可以考虑共享物理服务器上直接附加的存储空间,使用其中一个服务器作为中央存储库,而其余服务器则从这个服务器获取VM镜像。虽然这个解决方案可以在最小型的环境中运行,但是在较大型的环境中它可能很快就会导致I/O瓶颈。
虚拟化中NAS的网络设计注意事项
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万幸的是NAS设备所依赖的文件共享和传输协议与大多数文件服务器是一样的,所以部署使用NAS的设计方法是非常相似的。然而,由于虚拟化环境的本质和所涉及的文件较大,所以在目标服务器上传输这些虚拟机镜像时需要尽早地考虑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
网络管理员在进行NAS部署时应该保证所有相关的连接至少使用GigabitEthernet。他们也必须验证连接虚拟环境的网络交换机使用的端口数足够,从而能给存储设备提供足够的带宽。管理员也应该再次评估可能影响服务器和存储之间连接的QualityofService(QoS)策略,并在需要时对它进行调整,可以给予增加的存储流量更高的优先级。在NAS部署前后都进行网络基线设置可以清晰的认识到添加NAS设备到数据中心网络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性能出现问题,那么通过VLAN或专用交换机对网络的存储流量进行划分也是一个解决方法。
网络管理员应该与数据中心经理紧密协作,一起进行性能测试和比较NAS设备上可用的各种网络协议,一般是NFS和CIFS。这两种标准的实现会因为网络设备、 *** 作系统和虚拟化存储方案的不同而差别很大。由于平台的差异,以及组织的不同需求,每个可用方法的性能测试都将会帮助您确定特定环境中的最佳解决方案。
最后,网络管理员和数据中心经理在数据中心中部署一个NAS设备时需要注意那些可能超出技术支持容量的增长。网络存储的作用可能快速地增大,从而导致I/O瓶颈和其他问题。虚拟环境快速修复可能会像滚雪球一样成为一个企业存储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小型组织。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很小型的NAS部署都会讨论向更包容的企业网络存储战略发展。根据不同需求,如果企业需要更高的吞吐量,那么网络存储可能需要增长为较大规模NAS的解决方案或迁移到SAN的解决方案。
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不仅是生命和财务, 科技 爆炸的时期,数据在二十一世纪所代表的价值将越来越高,NAS私有云的打造也将变得更为重要。无论是家庭云盘或企业云盘,存储于私有云盘相比网络云盘的优势在于传输速度不受网络服务器限制,不对外公开的同时还可以自定义安保模式,更加私密安全。搭建自己的NAS云盘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和用户的共同选择,尤其对于企业来讲,搭建自有的网络附属存储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考虑到一个4K分辨率的视频就在20G-50G甚至更高,未来一个大容量NAS将必不可少。
组建NAS私有云并不难,从需求端来讲,家庭NAS的组件更为简单,一般只需要一台支持云盘功能的路由器与硬盘即可完成,无论是影音 娱乐 或内容分享都可以轻松实现。而企业NAS的组建成本会相对较高,对于不仅需要硬盘容量更高、NAS设备的需求更需要稳定、安全。
NAS品牌推荐威联通、群晖
熟悉NAS的朋友都知道,威联通、群晖基本是行业中最好的两个专业NAS厂商,虽然类似西数、铁威马甚至联想等品牌都有相关NAS设备,但相对而言这两个厂家的专业性更强,软硬件匹配好,且系统可以在线自动升级,使用支援性高。相比很多厂家做一款产品后长时间无更新,无拓展比较,选择这两个品牌更放心。
顶级NAS:威联通TVS-872XT
它是万兆NAS,也是雷电3 NAS,拥有两个PCIe Gen 3 插槽(第一个插槽已预装 Thunderbolt 3 扩充卡),支持Nvme SSD、Nvidia显卡与无线网卡的拓展。
处理器:第八代 Intel Core i5 8400T 六核心 17 GHz 处理器 (可提升至 33 GHz)。
内存:16 GB 存储器 (8 GB x2),最大32 GB。
图形处理器:Intel UHD Graphics 630。
快闪记忆条:5 GB (双启动 OS 保护)。
硬盘数量: 8 x 35英寸SATA硬盘。
这个配置是可以满足玩家所有的需求,无论是流畅传输、播放和在线编辑 4K 影片及应付相关的工作负载都没有问题,但是价格方面也是十分惊人,目前网上已开售,全套产品39070元。
家用经典:群晖DS220+
它具有与前代产品相同的总体外形尺寸,带有两个内部硬盘驱动器托架和一个可移动的前面板。阵容中仍然存在可热插拔的设计,以及USB复制功能的专用按钮。 除了外观之外,Synology还通过今年的更新来通过一些内部升级来显着提高其DS220 + NAS的性能。
传输速度显着提高到225MB / s。具有两个USB端口也是一个好处,因为一个端口可以用于Z-Wave或Zigbee记忆棒,而不必放弃闪存驱动器复制功能。因此,那些希望将Synology DS220 +用作智能家庭服务器的用户将不必牺牲NAS的其他优势。
DS220+为双盘位设计,升级为Intel Celeron J4025平台并搭配2GB DDR4内存(最大支持6GB内存),最大内部净总储存容量32TB。
根据群晖实验室的数据,相较于前代产品,Drive文件索引速度提升172%,Moments照片索引速度提升196%,网页服务器PHP响应速度提升97%。除此之外,DS220+本次升级了到了双网口,链路聚合与故障转移都能轻松支持。
硬盘之选: 看 需下单
每种不同场景需求对于硬盘的要求也不同,对于企业来讲,35英寸以T为单位的大容量硬盘是首选。而对于家庭来讲普通的百元级25英寸机械硬盘足够应对生活所需。在固态和机械硬盘方面,在此推荐商用35英寸机械硬盘优先,主要在于宽带上传速度有限的情况下,机械硬盘足够应对目前的网络环境速度需求,同时机械硬盘故障后修复文件成功的概率比固态硬盘更大。家庭 娱乐 则可以选择性价比高的SATA SSD硬盘即可,传输度快且更轻便,兼容性好。
西部数据红盘Plus系列
西部数据在近日重整了自己的红盘产品线,新推出了一档完全采用CMR的所谓红盘Plus,实际上就是将原本归属于红盘系列中的CMR盘单独拿出来放到Plus系列中了。
在重整产品线之后,新的红盘有三种类型,最普通的就是基于SMR的无后缀盘,一共有2TB~6TB四种型号。原本有混用两种记录方式的2TB~6TB型号中的CMR版本转移到了新的红盘Plus产品线中,另外该产品线的容量覆盖从1TB做到了14TB,还有一款25寸的型号。最后是红盘Pro,该系列针对的是存储业务较多,业务较大的客户。Plus与Pro系列的区别点在于,Plus的红盘转速为5400RPM,而红盘Pro是7200RPM的,后者将提供更强劲的综合性能。
目前该系列价格暂时未定,但按照上一代普通版价格来看,2T版本的价格在500元以上,plus版本价格有可能接近600元左右。
希捷酷鱼Q1系列
继三星、西部数据、英特尔、美光、东芝等公司推出QLC颗粒SSD硬盘后,希捷正式进入QLC市场,推出酷鱼Q1系列SATA硬盘。希捷酷鱼Q1硬盘定位在入门级/低端市场。
希捷酷睿Q1硬盘定位在入门级/低端市场,SATA规格,7mm厚度, 有480GB及960GB两种容量 。规格方面,酷鱼Q1硬盘的读取速度550MB/s,写入速度500MB/s,随机速度没有公布,休眠功耗22/23毫瓦,平均负载功耗20/21瓦。
寿命方面, 希捷酷鱼Q1硬盘的480GB、960GB的写入寿命分别是110TBW、280TBW ,MTBF无故障时间180万小时,质保3年。
希捷硬盘质量方面反响一向不错,只是目前该系列的价格同比其它产品也更贵一些,目前480G产品价格在400元以上。
私人云路由器不能少
私人云的组建非常简单,目前大多数路由器都可以通过外接硬盘实现远程传输,且价格非常低廉。当然,如果你希望显得更专业一些,也有很多私人云网盘可以选择,价格从200-2000元或者更高,都可以轻松满足你的需求。
京东云无线宝
这款路由器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32G尊享版、64G加速版、128G尊享版。三个版本
除了存储方案有所区别,其它硬件配置基本一样,主IC型号为MT7621A+MT7603EN+MT7615N,双核880Hz,支持AC双频、512MB RAM、支持80211ac wave2协议、MU-MIMO技术、双频并发速度最高2100Mbps 。硬件配置很强悍,胜任大数据吞吐绰绰有余。
京东云无线宝的接口紧凑整齐,从左至右分别有一个USB20接口,一个千兆WAN口和两个千兆LAN口,其中USB20接口主要用来外接存储设备。
京东云无线宝的设置方式和普通家用智能路由器相差无几,配置成功后的无线宝可以通过“京东云无线宝APP”进行全功能远程管理。功能亮点有 游戏 加速、文件管理、离线下载。当外接存储设备连接后,通过APP端打开该功能,可将移动存储设备划做本地网盘,比如用作网络摄像头的NAS存储盘。
目前该产品最贵的128G版本价格也仅为369元,不仅是路由器,也是网盘。
联想个人云T1
据官方介绍,联想个人云存储T1号称“永远在线的个人云”,可以让你将手机、电脑、平板、摄像头等设备中的数据随时随地自动备份或手动是上传到个人云上,且可随时随地的远程高速访问与分享。
联想个人云存储T1内置双硬盘插槽,最大支持10 T B存储空间。外接存储(个人云伴侣或磁盘阵列等),可轻松扩展至128 TB空间。搭载64位四核CPU,主频高达14GHz,高性能2GB DDR4内存,千兆网口和USB 30高速接口。官方称,5分钟轻松搭建家庭服务器,仅需几步即可完成配置,独立空间与共享空间并存,满足隐私与共享的协同。支持一键上传,自动备份,智能分类,易 *** 作。
联想个人云存储T1还支持手机、微信自动备份,、视频、文档、音频都能自动保存。电脑文件随时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可以将个人云数据与百度网盘数据互传,个人云多客户间可高速分享,上传至百度网盘再分享,可给更多人分享。
可以的。大部分NAS品牌应该都可以。我自己用的铁威马NAS。以下是使用铁威马NAS网站服务器的步骤:第一步、使用管理员身份登陆TOS,点击控制面板>网络服务>网站服务器>web服务器, 勾选‘开启网站服务器’,在菜单中设置好通讯端口与网站根目录。填写完成后,点击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