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社保卡办理流程是怎么样的?镇江社保卡在哪里办理?

镇江社保卡办理流程是怎么样的?镇江社保卡在哪里办理?,第1张

丹阳市属太湖流域,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接镇江新区,并与扬中市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之一。丹阳的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特色鲜明。丹阳是一座现代化工贸城市,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木业、医疗器械等产业规模较大,是“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铝箔、钻头、人造板制造基地。建有国家级眼镜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眼镜城、灯具城、汽配城等专业市场全国知名。全市拥有上市企业5家,今年有望突破10家;拥有32个国家级品牌产品,在全省县级市中名列第4位,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第16位。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一批引领丹阳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崭露头角。一是新材料产业。2002年,丹阳被国家科技部评审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新型复合包装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精细化工、新型建筑和装饰材料四大门类,销售收入超180亿元的规模,占全市销售收入的34%。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丹阳将大力发展以醋酐、乙二醇为领军的精细化工产业,以高温合金、高速工具钢为领军的特种金属材料产业,以碳纤维、玻纤为领军的非金属功能材料产业,形成具有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新材料产业群。二是新型电子元器件与网络通信产业。该产业年销售收入已突破20亿元,主要产品有ADSL宽带接入器、无线宽带接入器、磁卡、IC智能卡、非接触IC卡、电子接插件、数字线缆等。大亚科技是全国最大的ADSL宽带接入器生产供应商,江苏恒宝股份现已成为全国六大磁卡、IC智能卡生产基地之一。目前丹阳正在引进和开发下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技术,新型显示器件、新型光电子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等关键生产技术,争取到2010年,形成年销售65亿元的产业规模。三是新医药产业。该产业不仅形成肽系列制品等高端医药产品,而且针灸针、药玻瓶及血压计、听诊器等护理器材产品在全国也拥有较高知名度。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医疗护理器材企业,血压计、听诊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0%以上。位置、面积丹阳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南部,东经119°23′~119°54′,北纬31°44′~32°08′,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25公里。东邻武进市,南毗金坛市,西北与丹徒县交界,东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47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5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12%;水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占1888%。 气候:冬季偏暖,夏季偏热,春季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全年日照偏少。

镇江新区自1992年建区以来,经过19年的建设,已从初创阶段、完善阶段逐步迈入跨越发展和全面提升的新阶段。目前新区已成为苏南开发区中的后起之秀,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市投资密集度最高的区域;基本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亿元,在全省138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列第4位,在全国116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列第8位;实际利用外资83亿美元,在全省138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列第3位,在全国116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列第9位。整体综合竞争力在全国116家国家级开发区排名第39位。截止2010年底,全区已累计实现合同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20亿美元,到位外资超过60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599个,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78个。
1创新载体建设
全区投入13亿元,新增科技创新载体面积5835万平方米。科技园东园产业集聚区48万m2科技产业用房已全面交付使用;双子楼1号研发楼已交付使用;五星级商务酒店已进入营业;2号研发楼进入装修阶段。科技产业集聚区56幢独立研发楼、精英公寓及中心景观区正在加快建设。25次产业园、丁卯由由工业园、中小企业园、兴港科技创业园等标准厂房陆续建成。
2科技人才和机构引进
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59个,引进高层次人才64名,引进科研院所6家。有6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有14人入选第二批市“331计划”。
3科技发展指标
2010年,新区全面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新区管委会连续四年荣获镇江市科技进步目标管理先进集体一等奖。江苏省镇江航空材料科技产业园、江苏省镇江光电科技产业园和镇江软件园被认定为首批省科技产业园;镇江科技创新园被认定为首批省十大创新型园区之一;镇江新区科技企业加速被认定为首批省级科技企业加速;镇江兴港
科技创业园和镇江鑫鼎茂科技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9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561%,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2754%。全年实际到位自筹科技投入571亿元,同比增长18%;财政投入科技拨款3160万元,占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3%。当年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按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认定省创新型企业21家,认定省民营科技企业27家。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1个,认定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市企业技术中心6家。新立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8项、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3项、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5项、市新兴产业科技专项16项,荣获市科技进步奖9项。争取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资金6519万元,同比增长352%。专利申请1395件,同比增长175%,其中发明专利274件,同比增长405%,专利授权805件,同比增长1064%。实现软件产业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805%,实现服务外包合同金额80487万美元,同比增长235%。
4GDP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全区经济工作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政策机遇期,积极对接国家一系列扩内需、惠民生经济刺激措施,实施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推动经济转型战略,整体经济发展态势承接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势头,2010年运行质态良好,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2万元。全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呈现高开高走,优质高速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69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下同),增幅达到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0075亿元,同比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5096亿元,同比增长209%。经济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达到20%,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2010年我区人均GDP率先在全市突破10万元,达到1198万元/人,按照年底汇率计算,我区人均GDP已达到18100美元,这标志着我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公认的中等发达地区水平,我区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5工业经济
2010年,全部工业完成产值890亿元,同比增长3362%;实现销售80556亿元,同比增长3664%;利税总额7667亿元,同比增长4159%。其中定报工业完成产值7838亿元,同比增长3349%;增加值1816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销售71205元,同比增长4151%;利税总额7321亿元,同比增长4513%。2010年我区经济工作承接了去年下半年的良好势头,运行质态良好,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一是总体运行平稳快速。规模以上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加强,定报工业产值、销售、利润增幅均列全市首位。一是做好了工业新增长点培扶工作,今年完成新增规模定报企业33家。二是做好规模企业的培育工作。我区今年销售超亿元企业51家,同比增长186%,占规模工业企业的24%。全区销售亿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5%,51家中有46家产销同比增长,其中增幅30%以上就达29家,罗地亚化学、KYB液压、大成新能源等企业均实现倍增。亿元企业是新区工业经济领头羊。
二是运行质量持续提高。2010年全区工业实现利税7 3 2 1亿元、利润5 6 9 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13%、4215%,增幅继续保持在全市排名前列。利税增幅高于产值和销售增幅;218家规模企业中有126家利税同比增长,达到总数六成。定报企业亏损企业面为11%,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同比下降了4146%,环比继续收窄。亏损企业亏损额038亿元,同比下降3871%,降幅继续扩大,企业赢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新兴产业实现营收36768亿元,同比增长4495%,高于全区规模工业销售增幅344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产业销售19462亿元,同比增长3318%;新能源产业销售1462亿元,同比增长1354%。新兴产业增长点不断涌现,大成新能源有限公司及时抓住市场回暖良机,迅速实施技改扩大产能,销售达493亿元。同比增长155倍,圣睿太阳能生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已获得德国TUV认证,首批产品已打入欧盟市场。
四是重点增长点进展顺利。今年以来我区在建大项目进展顺利。江苏宏达新材料有限公司长江分公司目前总投资6-7亿元,预计2011年6月份可建成投产。一、二期全部达产后可形成年销售50-60亿元。罗地亚(镇江)化学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目前已试生产,达产后新增销售可超过8亿元。三期项目设计产能5000吨/年,预计2011年5月份投产,达产后新增销售4亿元。一、二、三期项目达产后,总销售可超20亿元。新昌源(江苏)有限公司一期第一套装置已投产。第二套装置计划将视第一套运行情况及原料采购形势于2011年实施。达产后可形成销售10亿元,一期两套装置达产后销售可达到20亿元,加上二期项目全部达产后,最终销售将超过50亿元。无锡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一期已开始试生产。二期工程预计2011年6月份投产。目前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预计2011年销售将达到15亿元,2012年销售将超过20亿元。
6规模企业培育
截至2010年底,全区共有定报工业企业218家(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全年新增33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51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百亿元企业2家。定报企业中化工企业36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6家,造纸企业4家。
7财政
今年以来,新区以“拼抢新苏南,提振精气神”为主题,按照“科技引领、低碳增长、民生优先、环境支撑、效能保障”五大类28项重点工作要求,不断强化财政收入组织工作,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为新区跨越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12月,新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80545万元,完成全年调整预算数475亿元的10117%,新区奋斗目标48亿元的10011%,比上年增长5054%;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05005万元,完成全年调整预算数20亿元的1025%,新区奋斗目标205亿元的100%,比上年增
长6392%。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8871%。其中:国税部门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0835万元,比上年增长496%;地税部门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01022万元,比上年增长5944%;财政部门完成43418万元(含契税、耕占税),比上年增长10506%。
二、收入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一)全年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增幅一直保持全市第一。今年财政收入从1月份开始就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增幅一直保持全市第一。收入增幅从1月份的6421%一路狂奔到5月份的9739%,6月份回落到6515%后,7月至10月份稳定在70%以上,11月份回落至6516%,12月份最终实现全年增长6392%,超出全市平均增幅近28个百分点,位列各辖市区首位。全年财政收入一直处于高增长,主要由于今年以来我区抢抓升格国家级开发区的战略机遇,不断加大项目招引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全区经济呈现迅速扩张、爆发式增长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一,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收入结构较优,对全市财政收入贡献增大。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的比重为148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一般预算中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8871%,超过全市平均数84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上年提高217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三)各税种全面增长,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农业两税对财政收入增长贡献明显。主力税种中,增值税完成3 4 1 9 0万元(2 5 %部分),比上年增长1252%,增幅偏低,主要由于金东、奇美、联成、泰克西等存量企业增值税有增有减,相互消涨,整体略有增长,而近年来新引进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购置进项税抵扣较多,延缓增值税产出;营业税完成59890万元,增长6781%,其中建筑安装营业税完成24413万元,增长14447%,主要得益于今年以来新区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企业所得税完成29872万元(40%部分),增长14521%,一方面,今年新区整体经济快速增长,企业基本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效益处于较好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企业所得税同比增幅为-4366%,基数相对较低。其他工商税收中,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资源类税收因税基固定,增长稳定,但土地增值税由于今年土地增值税的预征率提高,表现突出,全年完成11710万元,增长150%。农业两税累计完成20012万元,增长7011%,其中契税因土地上市量增加、上市价格提高和房产交易量及完证面积增加,全年实现10001万元,同比增长6894%。
(四)服务业税收增长迅速,对财政收入贡献度加大。三产服务业一般预算收入58459万元,同比增长5106%,建筑安装业一般预算收入29280万元,同比增长14883%,工业一般预算收入73934万元,同比增长3839%。三产服务业和建筑安装业增幅高于工业,占全部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28%,比上年同期提高245个百分点。
三、镇(街道)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12月,新区镇(街道)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1285万元(上报数),完成年初计划的10721%,同比增长5546%。其中:丁岗镇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738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7164%,同比增长389%。大路镇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894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7233%,同比增长487%。姚桥镇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418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7076%,同比增长26%。大港街道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6215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763%,同比增长5606%。丁卯街道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0020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1407%,同比增长654%。
8服务业
2010年,我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096亿元,占GDP比重20%,比2009年提高3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8亿元,同比增长587%;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1505%。各项指标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今年以来,我们紧盯国家、省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及早谋划、及时沟通,高水准定位、高质量包装,全年共组织区内15家企业,申报争取国家、省、市服务业引导资金,共有8家企业获得4565万元的扶持资金,争取资金总额创历史新高。港口物流园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已获得省发改委批准。
为进一步发挥区级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作用,我们出台了《镇江新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并组织了第一次申报工作,下达了200万元的引导资金,对包括物流业、商贸业、科技服务业、旅游业等服务业行业的15个项目进行了引导扶持。
9固定资产投入
2010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31亿元,同比增长614%,其中:全社会工业性投入1922亿元,同比增长448%;全社会技改投资849亿元,同比增长267%。完成规模固定资产投资2929亿元,同比增长689%,其中:完成规模工业投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428%;完成新兴产业投入601亿元,完成量列全市第一,同比增长707%;完成服务业产业投入246亿元,同比增长753%;完成城建基础设施投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2499%。
10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投入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2499%。
加快路网框架建设,全力推进238省道、瑞山路、港中路南延等总长达99公里的65条道路建设,当年完成新建、改造瑞山路、五峰山路、盛岗路等道路28条,道路总长36公里。全年完成道路建设投入148亿元。
加快产业化载体建设,全力推进丁卯科技园产业集聚区、航空产业园、中小企业园、轻纺园等14个园区开工建设95万平米,当年竣工82万平方米。全年完成载体建设投入1804亿元。
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全力推进万顷良田安置房、张许安置房、瑞城花园等总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工程,当年竣工151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安置房建设投入4751亿元。
加快公建项目建设,实施并完成了大港中学南校区、丁岗中心小学、消防大队等22个,建筑面积4729万平方米的社会公用设施建设,其中已交付使用1639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16亿元。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各类场平、供电、排水等项目进区“七通一平”要素资源配置,方便进区企业如期建设;完成8条总长约40公里,总投资达25亿元的35万伏以上高压杆线迁移工作。累计完成投资94亿元。
加快推进拆迁工作,全年实际实施拆迁8456户,实施面积19716万平方米;实际完成拆迁7350户,完成面积17089万平方米,是2009年拆迁总量的17倍,是前四年拆迁量总和的102倍。
11重点工业项目推进
全年在建项目共210个,项目总投资4621亿元,本年新开工项目72个,总投资22532亿元,同比增长1237%,其中:工业项目53个,总投资14796亿元,同比增长549%;服务业项目19个,总投资7736亿元,同比增长近13倍。全年新竣工产业项目47个,总投资1016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99亿元,同比增长2046%。其中:工业项目43个,总投资929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72亿元;服务业项目4个,总投资87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7亿元。
12产业项目招引
外向性经济
2010年,全区新注册外资企业48个,增资转股企业25个,其中: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47个,同比增长343%,完成工商注册合同外资106亿美元,剔除金东增资项目因素,同比增长20%,其中:新兴产业项目完成合同利用外资36亿美元;完成工商注册实际到位外资商务部确认数878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到位外资总量继续列全市第一。实现进出口总额33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01%,其中:出口1133亿美元,同比增长1812%。到位外资实现重大突破。全区实际到位外资完成量占全市份额的544%,比上年比重提升71百分点,在全省13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排第3位,同比提升2位。
利用内资
2010年,全区新批内资项目72个,合同利用内资1161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6个,合同利用内资941亿元,同比增长1082%;实际利用内资937亿元,同比增长616%。
产业项目引进
2010年,全区累计签约项目78个,总投资405亿元,其中:内资项目39个,总投资180亿元;外资项目39个,总投资34亿美元;全年引进重大产业节点项目18个,其中:外资项目12个,内资项目6个,新兴产业节点项目8个。
13现代农业
2010年我区完成农业总产值45056万元,同比增长546%,完成计划39500万元的11407%。其中完成农业产值24746万元,同比增长1398%,完成林业产值563万元,同比下降088%,完成牧业产值9585万元,同比下降1522%,完成渔业产值1751万元,同比增长472%,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411万元,同比增长126%。
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2010年全区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75万亩,设施农业108万亩,高效渔业0156万亩,其中农业规模经营面积254万亩,分别完成下达指标的1042%、108%、104%和1155%。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规模基地6个,分别是投资1700万港币新农基智能立体化农业示范园、1300万元的宏润金针菇工厂化种植项目、与中国水务合作计划投资15亿元的中华茶文化博览园项目、兴和鹿养殖场、2500亩留村花卉苗木基地和560亩的三桥中华鲟养殖基地。
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区引进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23个,协议利用资金203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个,协议利用外资158938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20597万美元,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的147%;目前香港上市公司新农基投资1200万元建成4500平方米的高科技光伏大棚已投产,投资4个亿的重庆天目湖啤酒项目正加紧生产场房建设,预计2011年下半年建成投产,总投入3080万美元的海清生物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14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06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工资性收入7027元,同比增长123%;家庭经营纯收入2895元,同比增长101%;财产性纯收入85元,同比增长116%;主要增长点为拆迁的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以及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转移性纯收入599元,同比增长102%。
15节能减排
用电量情况
我区全社会用电量累计为33578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536%;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为3150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82%。今年前8个月,我区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均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用电量月度同比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幅,与生产形势不断好转、经济形势持续回暖的趋势相一致。从9月份开始,随着节能限电工作的展开,我区工业企业纷纷采取各种各样的节电措施,通过检修、轮修、限产、停产、技术改造等各种手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生产用电,严格控制非生产性用电,用电量环比呈现小幅下降的态势,但全年用电量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节能降耗
2010年,我区单位GDP综合能耗为112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5%,超市计划降幅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835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9%,达到市计划要求。组织7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7家重点用能企业完成了能源审计工作,16家企业开展了能源监测工作。原有的7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顺利地通过了年检和重新认定工作,新增1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各企业淘汰落后设备8台/套,完成市计划的200%。
16全民创业
区全民创业办组织编印创业导航,在新区风采、新区网站开辟了全民创业专栏,成功举办了全民创业网上互动活动、金融单位与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担保对接活动、社区创业现场推进会、全民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会等,顺利成立了镇江新区总商会及镇、街道商会,成功创建虹之谷动漫、亚太五金电器、兴港科技、甘露茶园等10个市级创业基地。全年新增私营企业805户,同比增长13887%,完成区计划的11769%;新增个体工商户3707户,同比增长26522%,完成区计划的1685%;新增民营注册资本59亿元,同比增长61831%,完成区计划的2878%。上半年我区私个发展综合得分全市第一,下半年在全市净增私个注册资本超千亿竞赛中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人均净增私个注册资本全市第一,全年私个经济发展质量全市第一。
加强创业载体和基层平台建设,开展全民创业的创业意识、技能、SYB培训,大力扶持创业者,全区创业意识培训6337人,就业再就业培训653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53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957人,城镇失业登记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开展SYB培训12期,培训541人,开展创业技能培训3期,培训167人,扶持创业2371人,创业带动就业9712人,超额完成全年下达目标任务。

市区在正东路10号 会计服务中心报名(0511-4400079),在11月11日开始报名,费用连报名带培训估计300-400元
2007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通知
按照全省2007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统一要求,2007年镇江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报名时间:
2007年考试报名工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定于2007年 4月16日至4月30日(节假日除外)进行,第二次报名定于7月16日至7月30日(节假日除外)进行,其中第二次的报名对象为2006年6-7月毕业的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会计类专业学历的应届毕业生。
二、考试科目: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二)会计基础;
(三)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珠算五级)。以上所称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审计学、财务管理、理财学。
三、考试时间:
(一)2007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笔试科目考试定于11月4日举行,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
11月4日上午 9:00---11:30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11月4日下午 14:00---16:30 会计基础
(二)初级会计电算化采取上机考试,不进行笔试。
(三)珠算考试由珠算协会统一组织考试。
四、注意事项:
以上考试科目的成绩须一次性考试合格,考试全科合格后,考生可以向考试所在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五、报名事项:
考生报名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本人身份z原件及复印件;
(二)近期1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
(三)符合免试条件的应提供相关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六、报名地点:
镇江市直报名点:镇江市会计服务中心(正东路10号),电话:4400079,4405972
京口区报名点:京口区会计服务中心(南门大街环球大厦6楼),电话:5035437
润州区报名点:润州区财政局国资企财科(朱方路212号宴春酒楼朱方路店5楼),电话:5631298
镇江新区报名点:镇江新区财政局1323室(大港金港大道98号),电话:3176526
丹阳报名点:丹阳市会计管理服务中心(人民**院北侧),电话:6523286
句容报名点:句容市财政局会计科(华阳东路财政大楼),电话:7264654
扬中报名点:扬中市财政局会计科(港东南路20号),电话:8321574
考生可登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7893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