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花120亿美金都高攀不起的Discord,到底有什么魔力?

微软花120亿美金都高攀不起的Discord,到底有什么魔力?,第1张

这一届年轻人最喜欢用的社交软件有什么?很多人会首先想到TikTok,接着或许是Snapchat,但很多人却忽视了一个隐藏“王者”——Discord。

对于这款从 游戏 社交起家的“小众”语音聊天软件,去年,微软曾给它抛出了高达120亿美元的橄榄枝,最后却以被Discord拒绝而告终。 Discord拒绝微软的原因很简单:接到的收购Offer太多,业务成长得太好,想要再独立走走看。

的确,从Discord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来看,它确实有拒绝微软底气。如今,你随手在北美的大中小学校园里抓一个学生,问问他们平时跟朋友用什么软件交流,Discord一定是榜上有名。年轻人们不仅用Discord来玩 游戏 、社交,也用它来做作业、小组讨论,还会在感兴趣的社区中去认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相较于TikTok、Instagram这种面向大众开放的平台,Discord的社交路径似乎更为封闭和私密,但相对于Messenger、WhatsApp这种点对点的通讯工具,Discord又更加开放且功能丰富。在开放和封闭之间,Discord找到了一个非常舒服的中间地带,并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Discord诞生的背景并不复杂,就是两个 游戏 迷为了解决在线 游戏 中玩家的交流问题(俗称“开黑”)而开发的一个语音聊天工具。

两位创始人 Jason Citron 与 Stan Vishnevskiy从小就痴迷于各种 游戏 ,Jack Citron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曾表示,他大学时曾经因为太多时间玩《魔兽世界》而差点没能顺利毕业,而他跟他妻子的第一次约会甚至也选在了一家街机厅。

在当时,其实市场上也存在打 游戏 可以用的语音聊天软件,比如Skype、TeamSpeak等,但这些软件并不是专为 游戏 打造,普遍存在着通话质量不好、延迟、掉线等问题,而且使用起来不仅复杂功能也很单一。 于是,身为资深 游戏 玩家同时也是软件工程师的两位创始人就想,能不能做出一款软件,能够满足 游戏 玩家们的所有需求,同时还能加强他们在 游戏 中形成的关系纽带。

接着,两位创始人就结合自身的使用需求,把过去 游戏 语音中所有以前觉得不满意的地方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安排。就这样,一款名为Discord、专为 游戏 语音聊天打造的社交软件就此诞生。

他们把Discord被定为了一个“永远在线的聊天室”,一个专为 游戏 玩家而设计的半开放式线上空间。 玩家可以简单方便地随时加入或者退出某个群聊进行组队、交流等,即使 游戏 断线或闪退依然可以保持顺畅的通话,玩家还可以在小组里分享一些相关的 游戏 、视频或是链接,群组成员可以方便地直接点击跳转。在语音技术上Discord也尽力做到了极致——高音质、低延迟、少占用,吊打当时一众语音聊天软件。

而最重要的是,Discord还依托于 游戏 语音开拓出了一个重要功能——社区,一个让玩家们在 游戏 结束之后还能继续深入交流的地方。

在 Discord 上,任何注册用户都可以自行创建服务器(类似于贴吧群),在形式上,它可以是面向所有用户的公开社区,也可以是仅接受特定用户的私人频道。在创建的服务器之下你还可以再创立子菜单,分成不同的群组类别,并指定每个群组的管理员。

比如现在很多 游戏 厂商就会为新 游戏 在Discord上创建服务器,在这个 游戏 的大话题下,可能还会细分出“装备”、“技能”、“故事线”等不同的群组,对这个 游戏 感兴趣的玩家可以自行选择进入任何一个话题房间参与讨论。除了语音聊天外,Discord 也允许用户通过文本或视频的形式进行交流,社交的自由度非常高。

“你可以把Discord看成一个巨大的房子,里边有很多房间,你可以随时在不同的房间里自由地移动。”Discord的两位创始人表示。“ Discord与大多数在线社交工具完全不同,它没有 游戏 化系统,没有追随者人数,没有算法推荐。它就是创造了一个地方,让你感觉就像你的朋友就在身边,你遇到他们并与他们交谈、闲聊。”

Discord的这种以玩家为中心的特性,很快就俘获了一大帮 游戏 迷的心,自2015年正式推出后,在短短一年内,Discord就收获了超过2500万的注册用户,2018年,注册用户已经突破2亿。很多 游戏 迷们认为,Discord精准地捕捉到了 游戏 文化,并为传播这种文化提供了巨大助力。

而很快,Discord影响力就不再只局限于 游戏 圈了。

因Discord所具备的多元化的社交形式、简洁易用的 *** 作界面和强大的集成功能,它逐渐从一个“Chat for Gamer”的 游戏 社区变成了一个“Chat for Communities and Friends”的大广场。

现在在Discord上,你既可以选择建立 游戏 的群组,也可以建立学习小组、俱乐部、艺术社区、本地社区等,成为了各种各样有着不同需求的用户进行交流、消遣和建立关系的地方。

根据Advertising Law的统计数据, 2018年以前,DIscord用户的年龄层集中在25-30岁左右,跟主要 游戏 玩家的平均年龄吻合,但近几年来,随着Discord在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它的用户平均年龄已经降至了16-20岁。

年轻人喜欢用Discord有几个原因。一是因为Discord同时支持移动端和网页端,并且所有信息都可以实时保存在云端并同步在各个设备上,免除了其他类似平台需要验证登陆、信息迁移的过程,有利于信息的保留和追溯。二是它对群组设置有精细而便捷的频道分工和权限,通过引导流程能够让新加入者快速上手,找到合适的社群并融入其中。三是包含语音、文字、视频等多元化的交流功能,能够满足不同的社交需求。四是它的半开放性,既可以点对点的私人聊天,也跟朋友建群组,甚至也能到更大的社区。

也就是说, 你既可以把Discord用成Reddit,来发掘和讨论你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把它用成Messenger,作为你和朋友家人日常沟通的工具,甚至还可以把它用作Slack、Zoom等,作为远程协同的平台。

如今,虽然相较于Facebook、TikTok的十亿以上的活跃用户数来看,拥有15亿月活用户的Disocrd还显得小众,但近年来Discord呈现的用户粘性非常高,平台的每日通话时长高达40 亿分钟。疫情以来,年轻用户的增长数据更是非常亮眼,也让Discord成为了资本的宠儿。

根据Cruchbase的数据,从2015年成立至今,Discord的总融资金额接近10亿美元,最新估值已经来到150亿美元,在投资人列表中,也不乏腾讯、Benchmark等一系列大机构的身影。

近年来,除了微软以外,包括Epic Games、亚马逊、索尼等都曾有意愿收购这个Discord。有消息显示,除了微软高调给出的120亿美元的高价之外,其他有买家曾经出价高达180亿美元。 很多涉足 游戏 领域的公司都希望能将Discord的社区、流量、用户体验收归囊中,而为了不让这个潜在“大杀器”落入竞争对手的手中,各方都在不断抬高价格。

虽然Discord的用户和估值都在节节攀升,但也不代表Discord的前景一片光明,至少,如何实现盈利是Discord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Discord为什么会迅速崛起,在前文中还有一个没有提到的重点原因,就是Discord平台上没有任何广告。 对于社交平台来说,广告是其最大的收入来源,无论是Facebook、Twitter、TikTok、Snap等,这些年他们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是来自于广告。但在创立Discord 之初,两位创始人就坚持认为Discord是人们聊天谈话的地方,如果出现广告则会让这个过程变味,因此不会在 Discord 中引入任何形式的广告。

这些年来,Discord也不是没有在尝试开拓其他盈利道路,但却并不成功。比如2018年的时候, Discord 曾推出了Discord 商店,提供了一系列 游戏 出售给玩家,风格类似于Steam。但上线之后,由于使用此服务的付费会员太少,所以运行不到一年该项服务就被关闭了。

进军 游戏 市场的失败,也让Discord清醒的认识到,虽然它是依靠 游戏 社区起家,但它并不是一个 游戏 厂商,而是一个社群平台、一个社交工具。 于是最近几年,Discord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社交和工具属性,开始开拓更多的 游戏 社区之外的功能,从服务于个人开始转向与服务学校、企业等。

疫情期间,很多学校开始支持在Discord开设学习小组,用于学生的日常课程同步、小组作业等,一些小型的初创企业也开始用Discord作为企业内部的办公工具。不久前,Discord还在内部开启了类似于Zoom的视频会议功能,开始从语音社交向视频社交延伸。

回看Discord走过的这6年,它诞生于 游戏 群体,却又超越了 游戏 群体。 它建立了一个不同于互联网上其他任何社交空间的新空间,不是群聊,不是论坛,也不是电话会议,却又囊括了它们所有的功能。 对于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相差甚远的业务,Discord似乎有一种魔力,让它们紧紧有条又相互补充。

“我感觉Discord是一个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设计的软件,它让我在互联网社交这件事上,找到了一种久违的舒适感。”一位用户在苹果商店Discord的评价区中写道。

注:封面图来自于Discord,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其实对于华为阿里巴巴来说,这两家企业作为硬件行业以及软件行业的头部厂商,在国际的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我们知道阿里巴巴由于马云的自带流量在世界范围内,名声特别广,当然华为也不差,因为作为通信行业的巨头,是很多国家通信领域里的方案解决商。
我们知道,阿里巴巴作为一家电商企业,因为马云的个人魅力以及战略眼光,汇聚了诸多的精英,在草根时代,马云就已经规划了将来的事情,这一点颇有孔明隆中对的感觉,似乎马云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阿里巴巴如今会发生什么。

这一点是很神奇的,而在阿里巴巴进军电商行业之后,面对着国际巨头ebay的强势阻击,并没有败下阵来,反而是把不可一世的ebay赶出了中国,从此马云一战成名,阿里巴巴也一战成名。
那么如今来看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实在是太庞大了,以电商为基础,辐射周边,如今旗下的商业版图已经非常巨大,同时还有支付宝这个未上市的超级巨头,对于阿里来说,在国内的电商界以及移动支付金融领域,几乎是没有对手,腾讯的微信支付,虽然制造了不少的麻烦,但本质上来说,支付宝的确是独孤求败。

我们再来说说华为,人都被穷困潦倒,背负着200万的巨债,被公司除名,同时家里几口人挤在一间破屋子里,又借款,创立了华为,嗯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任正非与马云一样预示着未来,他向华为的兄弟们说,将来的通信行业领域,华为必有1/3。
忽然发现伟大的人物都有相同之处。而华为从小小的交换机就开始与国际巨头竞争,到如今成为通信行业领域的巨头,5G技术的拥有者,很难想象一家私企能够有如此巨大的成就,毕竟整个中国在很多领域内都缺乏核心技术,但华为如今拥有的恰恰就是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

华为在做基础领域的通信工作之外,还做了一把移动终端华为手机,但没想到华为手机携带此品牌荣耀,成为国内绝对的霸主,在全球销量也排名第二,如今更是有了自己的核心芯片,麒麟处理器。

阿里巴巴与华为在国内都属于绝对霸主!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行业相比于传统行业来说的确是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其不属于重资产模式,往往一个星期的idea,一个好玩的APP就可以跨疆域的传播。

那么显然,作为互联网巨头的阿里巴巴,的确相对于做传统通信行业的华为来说,是有优势的,就好比华为在通信行业所做的是幕后工作,而阿里巴巴则做的是台前的工作。
加上我们知道马云这个巨额流量,阿里巴巴名声早已传播四海。尤其是当年打败了不可一世的ebay,让让阿里巴巴在整个互联网界声名鹊起。

如今加上阿里巴巴的出海政策,比如支付宝国外叫ALIpay,以及全球海外购双11等等的一些政策刺激,让阿里巴巴在海内外的名气非常大。
这一点华为就处于劣势,因为华为属于通信基站,一般来说至于电信公司打交道,鄂a普通用户接触华为也只是通过华为的手机终端,但显然华为在海外的影响力远远像在本土这样,这样一来,华为在海外的知名度可能也仅限于行业内的人士。
刚聊完腾讯再聊聊阿里。这个世界上,目前还有哪家中国公司比华为的影响更大呢?显然是没有的。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华为公司比阿里巴巴的影响大的多
美国无疑是这个地球上最牛逼的国家,以美国那么强大的国力, 历史 上有没有美国要联合其他国家大规模全球打击一家私营企业的?很显然非常的少,而且我们也没见过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频繁为一家中国企业发声和美国硬杠,所以华为在5G的事情已经上升到近乎国家层面的针锋相对,就这方面的影响来说,建国以来的企业都没有能超过华为的,虽然华为本身也不喜欢这种影响
对于阿里来说,阿里的影响仅限制于国内。在国内,华为没有涉足终端领域之前,一贯是低调的作风,而阿里是一贯高调的作风。网络上马云高屋建瓴的讲话到处都是,马老板给全国人民群众带来了无数的发财机会,阿里强大的宣传机器让阿里巴巴有一些成绩必然宣传的人尽皆知,相对国内的其他互联网企业,能比阿里高调的也就只有锤子了。

而华为的任正非,在5G出事之前,露面的机会很少很少非常神秘。例如我国网络机顶盒或者智能摄像头大部分用的都是华为海思芯片,华为的无线和有线通信早就占据我国半壁江山,这些华为都比较低调,很少宣传。
笔者认为,除终端外华为的低调是因为华为还是以实业为主,而阿里巴巴的高调是为了在虚拟经济赚更多的钱。举个例子,互联网金融几乎是马云高调促成的,由于只讲金融不讲风险,结果蚂蚁金服支付宝赚个盆满,现在留下一地鸡毛没人打扫

阿里在海外的影响远不如华为,主要原因是阿里由于主营业务并没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阿里在国外的竞争对手非常成熟,一旦离开中国政府支持这个土壤,阿里被国外用户接受的力度并不高。而且国外崇拜的是微软、谷歌、特斯拉、Facebook这些蹲在硅谷真正 科技 领先创新的企业,马云的营销性质的高调语录在国外是不吃香的。
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除去销售规模的加成,必然都是高 科技 企业,也就是真正有骨头真正能打的企业。

那我们用具体的数字比较一下华为和阿里吧。首先从世界500强来比较,华为排名72,阿里巴巴排名300,华为远高于阿里

从研发投入来看,华为研发投入排名世界前五,2018年研发投入接近1000亿人民币,是阿里巴巴的3倍。不过这也和华为聚焦的领域比阿里巴巴广泛有关,阿里巴巴在中国的研发投入还是非常值得钦佩的
从各自领域范围来比较,我们不算华为的基础通信以及阿里的购物平台这些互相没有交集的领域。我们比较两家在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的底蕴,主要包括人工智能、云、物联网、5G应用方面的实力

人工智能能力方面,华为是远超过阿里巴巴的,这个得益于华为的AI芯片排名全球第十二(唯一一个中国上榜公司),华为在消费者、通信等人工智能的端到端的产业链上的底蕴远高于阿里巴巴

从公有云来看,阿里云是国内当之无愧的NO1,全球前三的实力也是硬实力,而华为云连国内前五都排不进去。但是华为云计算在全球的影响力我觉得是大于阿里,主要是因为阿里云得益于中国市场,而华为云市场虽然不如阿里,但是基于ARM自研鲲鹏芯片的云服务器在国内也是唯一国产化的服务器,华为服务器全球出货排名前5,阿里暂时还没有服务器自研能力。
从物联网看,华为在工业物联网上是全球主流玩家,NB IOT标准的主要领导者。在家庭物联网上虽然华为目前和阿里一样刚刚起步,但是也是国内很多家庭物联网设备芯片的供应商,也就是阿里有的华为有,阿里没有的华为也有
从5G的应用技术来看,5G及5G的应用技术(如无人驾驶、远程医疗)基本是没阿里巴巴什么事情的,而且阿里也没有布局5G在To C和To B相关的底蕴,因此阿里巴巴这里肯定输了
所以很明显,阿里的技术底蕴除了阿里云之外,和华为相差很远。这还不算华为在数通和无线等基础通信领域全面世界前三的硬实力,也没有计算华为在移动终端领域全球的影响力。因此阿里在国际的影响力显然是比华为差的远,但是阿里的营销能力和马老板的讲话能力倒是远超华为

华为有这么大的国际影响力的原因,也就是因为华为在涉足的领域都能拥有核心软硬件的竞争力,做到全球领先。相反阿里巴巴目前来看,除了云计算有这个能力,其他领域均不如华为。

两家都是中国好公司,还希望华为继续前行,阿里能够脚踏实地的在其他领域多加加油 。

说实话,将华为和阿里巴巴放在一起比较影响力,就象拿科学家与演员、运动员放在一起相比较。即便是居里夫人,也未必比得上秀兰邓波尔、科比布兰恩特,更别说一般的科学家了。

我们并不认为阿里巴巴没有 科技 含量,互联网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由于电商的普及以及马云的善于造势,阿里巴巴的国际影响力当然要比华为强了。别的不说,仅电商一块就足以让全球多数人都知道阿里巴巴。加上马云的演员特技,华为怎么去与阿里巴巴比影响力呢?

但是,从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重视程度来看,阿里巴巴怎么也无法与华为相比,无法认为其影响力会超过华为。不然,为什么美国不限制阿里巴巴,而拼命阻止华为进入。不仅如此,还要鼓动其他国家一起阻止华为呢?不就是因为华为太强华为有太大的国际影响力吗?

所以,千万不要把诺贝尔奖与奥斯卡奖、尤其是环球选举联系在一起,不可比,也不好比。

阿里和华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两者在各自的领域上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要说哪个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那肯定是华为。不过马云在国际上应该要比任正非更有影响力。

虽然目前阿里巴巴也在积极进行国际化战略发展,但是在国际业务布局以及国际业务上跟华为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在这不是追捧华为,而是可以通过先关的数据来对比得出。

2018年全球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公布了2018年全球最佳品牌榜单的TOP100,其中华为是唯一入选品牌100强的中国公司,排名世界第68位,这是华为连续5年入围榜单。而阿里巴巴并没有上榜。
2019年2月全球WPP与凯度在北京发布《2019年BrandZ™中国出海品牌50强报告》,在中国出海50强排名当中,华为的品牌力得分是1862,排名第一,阿里巴巴的品牌力得分是1624,排名第三。
根据华为2018年的财报显示,2018年华为中国区营收3722亿元人人民币,占比516%;欧洲中东非洲收入2045亿元人民币,占比284%;亚太收入819亿元,占比114%;美洲收入479亿元人民币,占比66%。也就说华为差不多一半的营收来自国际市场。
而阿里巴巴的国际业务占比就相对比较小。目前阿里巴巴的2019年财年年报还没有公布,但是根据2018的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显示,该季度阿里巴巴国际零售业务收入达4316亿元,同比增长64%,国际营收占比11%。这个跟华为国际业务占比50%左右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最近几年阿里巴巴也在大力布局国际业务,比如投资数十亿美元通过投资Lazada,阿里巴巴进一步锁定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在内东南亚地区的6亿消费者;投资了印度零售电商BigBasket和Snapdeal,并收购了移动支付平台Paytm的大部分股权;以75亿美元收购中东地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移动电商平台Trendyol,其拥有超过2000多个商家和1600万的用户;菜鸟物流和速卖通联合推出的覆盖2亿消费者的南美专线;在卢旺达建设非洲首个eWTP试点,帮助非洲的中小企业等等,目前阿里巴巴大概有1亿左右的全球用户。

但是阿里巴巴的国际化步伐都是在最近这几年才开始的,而华为的国际化很早就开始,目前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和手机等消费者业务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较大的份额。

比如目前很多国家的运营商都使用的是华为的基站,而华为手机最近几年在国际上的销量更是大放异彩,目前华为手机销量排名全球第三,很多国家居民都使用的是华为手机,保守估计目前华为产品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全球人数至少达到30亿以上。
截止2018年末,华为在海外设立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36个培训中心。

目前华为有188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多亿人口。在188万员工当中,外籍员工占比大概是20%,相当于4万左右。此外华为还有一个“未来种子”项目,已在108个国家和地区撒下希望的种子,比如2018年有470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大学生来到华为总部参观和学习,这些人都会直接或间接帮助华为提升国际影响力。

至于目前阿里巴巴有多少海外机构和员工,目前暂时没有一个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是比例应该不会太多,因为阿里巴巴主要从事的电商业务,大部分员工和机构都是在中国。

相对来说,目前任正非要比马云低调很多,很多人可能知道华为,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任正非,但这也掩盖不了任正非的卓越领导力。
华为的国际影响力比阿里巴巴大,但是马云的国际影响力比华为大。

不过华为、阿里巴巴都是民族企业的骄傲,都是全世界最伟大的 科技 公司,任正非和马云都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企业家,也都是最值得尊重的企业家。

华为的业务遍及全世界,华为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并且是全世界销量第二高的智能手机品牌,华为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业务,服务了超过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2017年,华为全年的营业收入超过了6000亿,其中超过一半是来自海外市场。

到目前为止,华为拥有全世界超过160个不同国家的超过18万名员工,海外员工中是当地员工的比例超过了70%之多。华为拥有超过7万件行业专利,并且其中一半也都来自海外分公司的贡献。

可以说华为是货真价实的国际 科技 巨头,并且收入结构合理,消费者业务与企业业务分布合理,并且海外营收和国内营收结构 健康 ,并且在5G通信、电信设备、移动处理器方面都有都有很多行业专利,当之无愧的行业巨头。

阿里巴巴目前的业务主要还是集中在国内市场,不管是淘宝、天猫、阿里巴巴,还是阿里云、支付宝,其实出了国门基本上还是没什么人用的。

阿里巴巴在海外的业务,基本上还都停留在帮助外国人把东西卖到国内来,目前还没有真正实现将国内的东西卖到海外,支付宝基本上也都是外国商户为了方便国内出国 旅游 的游客使用而开通的,基本上很少有外国人使用。

不过阿里巴巴也在试图改变这样的格局,比如投资东南亚电商Lazada,投资印度移动支付企业paytm等等,都是阿里巴巴在寻求国际上的突破,真正早日实现国际化,但是这跟华为的真正国际化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组大数据显示,华为人在2017年、2018年全世界的航空里程在中国排名第一,这就可以说明华为国际化有多么好,但是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却为人非常低调,基本上很少公众露面。我记得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关于低调的企业家的,其中任正非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

要知道马老师在各国出席活动,都是跟很多国家的政要、元首会面的,这不是一般企业家能享受到的待遇的。

马云就不一样了,马老师几乎全球各地到处跑,其实马老师这样做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是非常有利的事情,相当于是对中国企业背书,提高了阿里巴巴的国际知名度,更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知名度。

马老师还是联合国和持续发展目标的倡导者,是联合国青年创业和中小企业特别顾问,并且最新还履新了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的联合主席三个职位,每个职位的年薪是1美元,想想还是很激动的,毕竟比马老师的薪水都高。

并且不要以为马老师这个职位是虚职,是要真正做事情的!马老师在南非、马来西亚、韩国等众多国家多次对于青少年创业进行指导、演讲,而且马老师还倡导了阿里巴巴的公益两小时,蚂蚁森林、阿里公益等众多项目都是在马老师的影响下开始做起来的。

因此整体来说,华为的国际影响力比阿里巴巴大,但是马云的国际影响力比认证非大。
华为,17年华为世界500强排名83,阿里世界500强排名462。这两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最重要的是华为的产品可以卖到全世界,阿里也就在国内混了。

然后是个人看法,我觉得这两公司都不咋地。这两私企身为国内龙头企业,公然带头违反劳动法。劳动法规定一周工作8小时,双休,一周加班不得超过8小时。华为,阿里呢,都是996。人家谷歌中国,微软中国怎么就是8小时,双休呢?在说你华为在美国,欧洲的分公司,你怎么不让人家外国佬尊守你996呢?所以我建议it工程师最好去谷歌中国和微软中国。远离坑比私企。

没有可比性,单纯影响力是阿里,阿里就像个影视明星,家家户户认识,华为就像中国自己的科学家!对老百姓来说,如果不是华为这几年搞手机,很多人还不认识这家公司!很多人都不明白,阿里巴巴是顺势而为,华为是逆流而上!在我们通讯的圈子里,华为真是很多人的神,因为他的技术,因为他的管理,都是无可取代!现在淘宝思路是抄袭亚马逊,微信是抄袭脸谱,基本中国大部分的所谓创新基本是抄袭的,抄袭再加上商业模式和中国人口红利,况且还抄的四不像!最起码亚马逊没那么假货吧!当然阿里的影响里不容技忽视,毕竟马老板身价在那,小老百姓不好指手画脚的!没有黑谁,没有捧谁,见解不同而已!而且华为倒闭了,老百姓确实感觉不到,但是中国的通信技术商业化全球化脚步最少落后十年,但是阿里倒闭了,很多公司会替代他,而且是绝对性短时间的就能取代,如果放开限制,连腾讯都会死!因为百度死一万次都不止了!
华为是硬件行业的翘楚,而阿里巴巴则是软件行业的领头羊。两家公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都很强大。但若是以国内外影响力来看,华为当然要比阿里巴巴差着一大截。因为,华为毕竟是通讯行业的领军企业,而阿里巴巴则是稳坐电商领域的头把交椅。人们对通讯行业了解不多,而对电商领域的事情却能如数家珍。
阿里巴巴究竟强在哪里呢?首先,电商平台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买东西都离不开网购,足不出户就能使到心仪的商品。但对于华为手机,大家是可选用,也可不用。况且电商还喜欢造节,不仅国内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且还吸引海外网民也来参与诸如双11这样的节日。所以,阿里巴巴在全球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
再者,阿里巴巴平台能直接或间接的提供很多就业岗位,谁也不能忽视阿里电商平台的存在。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要接见马云,而马云则可以立即承诺替美国解决100万人的就业问题。只是后来,中美发生贸易摩擦,马云的承诺只能作废。现如今,欧洲国家的都要接见马云,马云也被联合国聘用。而对于华为来说,只在自己领域有影响力,而且产品很容易被替代。
最后,阿里巴巴的马云,除了每年造就了数万亿的网络交易量,还在物流、外卖、快递、金融(包括小额理财、开设小贷公司)、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领域有投资。毫不夸张的讲,阿里巴巴早已嵌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去了。可能阿里巴巴关门,还有别人顶上来,但若是阿里在所有领域都退出,那国人的日子就没法过了。而华为虽然占了25%的全球市场份额,营收超过BAT三大巨头的总和,但对咱中国人的影响力还是比阿里巴巴差上很多。
当然,近年来华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一方面,由于美国政府对华为输美通讯设备,以及华为在美并购高 科技 企业采取遏制措施,所以,全球各国都对华为产生了浓厚兴趣。更关键的是,华为在5G领域的迅猛发展,让欧洲国家也感到为之惊愕。一些欧洲国家也向华为抛来了巨额订单,而美国的高通却痛失5G订单。
另一方面,作为一家民营 科技 企业,华为能在中高端芯片研发领域取得突破,这让世界对中国的科枝领域获得的成果不敢轻视。华为早在2009年就研制出核心芯片,这对于中国减少对美国的英特尔、高通等企业的依赖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华为在中高端芯片研发领域在国内无人能及。其影响力也在逐步快速上升过程中。

谁说华为在国内在国际无可替代?能取代华为的公司多着呢。国外有思科爱立信,国内有中兴大唐。而且在国内,华为也不存在垄断地位,中兴大唐还是有不小的市场份额呢。国际上,华为也没超过30%市场份额。这次美国人要搞华为是因为一直以来霸道惯了不允许中国企业掌握话语权因为对思科造成了市场竞争压力。美国人同样害怕阿里入侵,去年特朗普就不准蚂蚁金服收购美国的一家移动支付公司。当然,阿里巴巴也可以被取代,但阿里巴巴帝国版图实在太过于庞大,涉及到的民生领域太深太广,一旦这种平台被取代,老百姓会产生短暂性的不适应。因为你不确定取代者腾讯或者京东的公司服务品质。但华为一旦被竞争对手取代掉你会根本没有知觉,你放心好了,网络不会中断的。那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需要应对的事情。

当然是华为。阿里巴巴是一家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是服务,存在极大的替代性。亚马逊就是替代者。我可以用阿里巴巴旗下的购物服务,我也可以使用亚马逊的网上购物。并且,使用替代者的成本并不会更高。

但华为就不同了,它是一家硬件企业。硬件产品就具有排他性,不能够同时使用华为和别家企业的产品。比如,在三星和华为的智能手机之间,消费者一般只能选择一个。在两者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会选择价格更低的那个。这几年三星手机销量增长乏力,华为迅猛增长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华为的多个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已经位居首位,比如电信设备、核心路由器。2017年全世界电信运营商外包市场收入达到了670亿美元,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外包商还是华为,占比27%。核心路由器是通信网络中最关键的设备,相当于电脑的CPU。在该领域,华为在2017年级击败霸主思科,登顶全球。在智能手机领域,2018年华为除了206亿部,排名全球第三。

在海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华为是远远大于阿里巴巴的。华为约有一半的营业收入来自海外,比如2018年华为全球手机销量20600万部,其中海外销量月8700万部,占比42%。而阿里巴巴海外营收比重只占四分之一,远低于华为的二分之一。

现在的华为在很多领域已经攻城略地,西方同业竞争者诺基亚、爱立信、思科已经倍感压力。甚至鼓捣政府出面,出台华为禁入措施,建立“防火墙”。如果不是忌惮于华为的实力,或者如果华为还是本世纪出的华为,西方巨头会害怕吗?

你有没有曾经为了一款喜爱 游戏 而买了一套高性能主机或者 游戏 机呢?笔者就是个 游戏 迷,为了玩吃鸡买了 游戏 本。结果只能苦逼地背着这台笨重的大家伙到处移动办公。

眼馋PS4上的《血缘诅咒》已久,却一直找不到理由向女王大人汇报这笔预算。以至于我也想学着把PS4装扮成路由器(不知自己的手艺能不能过关……)

一、玩 游戏 ,非得有一台高性能主机么?

要玩大型 游戏 必须得配一台高性能主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只有高性能主机才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给我们的显示设备输出每一帧的高清 游戏 画面。

所以我们需要买一台又笨又重的高性能主机(高性能意味着高能耗和发热,为散热主机只能设计的又笨又重)。这样的主机不但花费高昂,而且携带并不方便。当你不玩 游戏 的时候,它就实在是个累赘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方式:云 游戏 。 说白了:我们的高性能主机也只不过是个服务器罢了,它通过运算向显示设备输出画面。

理论上,如果有一台远端服务器向你的设备输出画面,并且支持你的 *** 作反馈。其实你就可以愉快地进行 游戏 了。且因为 游戏 文件直接在服务器中运行,你甚至都不用下载 游戏 客户端。每次只要登陆你的账号就可以直接进入 游戏 了。

这种云 游戏 的形式可以推动 游戏 行业进一步普及。一些高特效的 游戏 不再需要玩家购买价格昂贵的硬件,人们玩 游戏 的场景也不再局限于家里。我用带一个轻薄本或者手机去星巴克也能玩《巫师》《堡垒之夜》之类的大作。并且可以轻松实现跨平台 游戏 :在笔记本上玩的 游戏 ,在手机上打开可以无缝切换。

反过来说,云 游戏 也会大大降低 游戏 厂商们的制作成本。厂商们无需再去花精力开发 游戏 主机或者考虑 游戏 对各个硬件的兼容性。只需直接架设服务器,直接向玩家输出 游戏 画面即可。云 游戏 的普及将彻底改变目前的格局,用户和 游戏 产商们的话语权会大大提高。


二、云 游戏 的概念其实早就有了

云 游戏 的概念早在2009年旧金山 游戏 开发者大会上就被提出。新技术公司Rearden用Onlive平台向观众们展示了云 游戏 。

但十年过去了,云 游戏 一直没有普及开来。原因在于网络:相比传统 游戏 ,云 游戏 的优点显而易见。但其最大的缺点对网络时延极度敏感。传统 游戏 主机因为在本地运行,并没有太多时延问题。而云 游戏 则需要云端主机对玩家的 *** 作进行事实反馈,但网络通讯质量较差时,玩家就会感受到输入和画面的延迟,从而影响 游戏 体验。

有实验证明,敏感的玩家可以感受到10毫秒以内的画面延迟。这也给网络建设设置了很高的门槛。

事实上,OnLive之后的发展也正是因为网络延迟原因, 游戏 体验不好。导致了公司长期亏损,最终被索尼收购。(后转为旗下的云 游戏 服务平台“PlayStation Now”提供支持)简而言之:要发展云 游戏 。必须先做好基础网络建设。

三、未来5G技术的普及,给云 游戏 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5G技术带宽是4G的100倍,达到了10Gbps。并拥有极低的响应时间(从4G的30ms-70ms进化为1ms)。这就实现云 游戏 做好了技术基础。

10Gbps可以轻松传输8K以上画质的视频,并只有1ms的延迟时间。这让远端服务器在响应时间上与本地服务器没有差别。

同时,5G网络的普及还给VR 游戏 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在过去几年中,VR 游戏 市场一直不瘟不火。主要原因在于主流VR设备还会使用者给带来不适感,这种不适的原因在于画面的延迟。你的空间感和眼睛接受到的画面不同步,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大脑信息的紊乱,就会产生这种不适感。

而基于5G技术的云 游戏 可以彻底改善这些状况,使得VR 游戏 的临场感优势得到极大的发挥。


四、不同厂商对于云 游戏 的不同态度

在5G到来之前,各大互联网和软件厂商开始积极布局自己的云 游戏 平台。在去年3月份的GDC 2019 谷歌发布会上,谷歌就发布了自己的Stadia云 游戏 ,谷歌方面称:玩家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不受硬件性能限制,并可实现跨平台云 游戏 。

微软则早在2018年10月就公布 了“xCloud”云 游戏 平台。加上Azure云服务和XBOX的既有积累,让玩家完成从平台到生态的过渡似乎更加顺畅。

国内 科技 公司方面,2018年时阿里巴巴就在其 游戏 生态晚会上宣布“ 游戏 产业与云相结合”。而靠 游戏 为主要收入的腾讯,目前已经在一线城市推出了“腾讯云 游戏 ”的报名活动。

相较而言, 游戏 硬件厂商们则被视为这场革命的“被淘汰者”。因为云 游戏 时代,人们将不再需要购买高性能的硬件。

但实际上,目前购买高性能硬件的买家数量原本就有限。也导致了目前高端硬件价格居高不下(定价是有设计生产成本和销售量级决定的)。而在云 游戏 时代,硬件厂商们完全可以在B端与 游戏 开发商深度合作,在C端推与云 游戏 配套的AR/VR设备。这些领域在目前处于蓝海。所以在云 游戏 时代,硬件厂商们只要积极转型。完全可以活得比现在更好。


五、云 游戏 时代,我们付得起流量费么?

说到最后,有读者可能会抛出这个问题。的确,运营商们为5G网络覆盖投资巨大。初期的5G套餐费用肯定不会便宜,如果流量费用居高不下的话,我怎么能安心愉快的 游戏 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会运营商慎重考虑的。既然已经搭建好了网络,就应该鼓励用户多用5G才对。而不是采用高价惜售的而态度。

5G时代的电信运营商很可能会与 游戏 平台深度合作,推出针对某个云 游戏 的套餐服务。

比如我想玩《刺客信条:奥德赛》,就可以在运营商那边购买 游戏 专属流量包,可以无限制免费畅玩这款 游戏 。而 游戏 厂商和运营商可以在用户付费中进行分成。这种模式同样可以用于高清,运营商可以与发行方合作内容和数据打包的方式贩卖。

更多的介入到内容领域中,应该是运营商们贩卖流量的最好办法。在投资成本固定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捆绑方式兜售流量的做法肯定要比将流量卖得很贵的方法更聪明。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收益。


目前,在云 游戏 这事上。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是包好了饺子,在等5G的锅开。只有5G技术真正落地,云 游戏 的体验才能得到保证。云 游戏 的前景是美好的,不过它的商业模式目前还在摸索中。它应该将彻底改变 游戏 产业的现有模式。但势必也会动很多人的奶酪,而这或许会让云 游戏 在发展中遇到很多的阻力。

云 游戏 今后将如何发展,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还是那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好的技术也终究不会被埋没!

云手机说了半年了,有关5G云手机的各种传说一直没停,5G云手机真好。

云计算已经不是新事物了,目前云服务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技术取得了极大的发展,现在的云技术已经很成熟,并得到各行业的追捧,纷纷采用云服务。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各电信运行商都推出了云服务。作为普通用户也离不开云,云盘,云文档,手机的云备份等都在用。

那么云手机是否可行呢?但是肯定的!

云手机其实就是一个移动的图形终端,有了云手机,手机的形态从此改变,不用再担心手机数据丢失、换手机时不需要在各种数据导出和导入,云手机永远都处在待命状态,不管你的手机新旧好赖。

有报道说云手机的出现从此摆脱了芯片的依赖,再也不怕被卡脖子了,说不用芯片就有点极端了,芯片还是要的,只是不需要那么高级的芯片了,脖子卡不住了!下面看看云手机需要些什么器件。

1、触摸屏幕,其实是两个东西,一个是触摸屏,一个是显示屏,这是必须的,现在再回去用按键手机,肯定被人说你用的是老人机。

2、电池,这个不解释,美国的手机电池也多半是在中国采购的,我们自主!!

3、通讯模组,我们有的,华为的模组还是业界领先的。

4、CPU芯片,怎么还要CPU啊,没有他谁处理显示和触屏的动作呢,谁发出拨出,接听电话的指令呢,当然这个CPU不需要麒麟900那么高级,有个比老人机好一点点的就够了,当然还需要点内存,要不多,反正有国产的,就不说了。

5、显示控制器,这个是必须的一般都是集成在CPU里面,但是这个东西是存在的,负责显示信息。

6、还有个照相机,也就是个镜头呗。

好了,云手机这么多核心器件就可以工作了,打个电话,看看新闻肯定是可以的。

但是。。。看视频还需要增加点东西。

视频需要解码芯片,当然也可以服务端解码后传下来,但是流量之大5G撑不住啊,我们是人口密集区,基站负担重,大家都看视频,还是不压缩的,网络会被堵住、那么基站就被累趴!其实也不是什么很高级的芯片,就是H264、H265解码。

华为就有解码芯片,国内其他公司也有,自研的ip核,定制个芯片就能解码了,原来都是集成在CPU+显卡等的SoC里面,现在还集成进去就行了。

所以说云手机还是可行的,完全可行,但还是需要点芯片,不要很高级的,老人机的那个级别的CPU还是要的,工艺嘛,不要5nm的,22nm就行,反正不靠他处理大的信息,就是个二传手。

云手机就是个云终端,必须有云服务提供服务才行,每个手机都在云服务器安个家,照片、通讯录、微信。。。都按在云上,有人管着,不会丢。那服务器的容量、CPU的处理能力也要很强的,后台服务的问题,远比手机办法多,不用过多考虑功耗,除了X86的至强,还可以用华为鲲鹏啊,反正办法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8010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