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DR3 DIMM插槽:支持DDR3内存条,可使用DDR3-1600、DDR3-1866、DDR3-2133等不同频率的内存条。
2 DDR4 DIMM插槽:支持DDR4内存条,可使用DDR4-2133、DDR4-2400、DDR4-2666、DDR4-3200等不同频率的内存条。
3 ECC DIMM插槽:支持ECC内存条,一般用于服务器等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内存条的频率和容量也会对系统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存。rd350内存条顺序内存条有正反一说,一般情况下如果插反了是插不进去的。但是如果用力过猛也能强行插进去但是会弄块主板的插槽,因此安装内存不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如果感觉插不进去有可能就是插反了,为了防止反插的情况出现,内存上面有一个豁口,这个豁口并不是在中间位置,因此如果内存插反了,豁口无法对上就无法安装了。
1、首先将需要安装内存对应的内存插槽两侧的塑胶夹脚(通常也称为“保险栓”)往外侧扳动,使内存条能够插入,如图1所示。
2、拿起内存条,然后将内存条的引脚上的缺口对准内存插槽内的凸起(如图2所示)或者按照内存条的金手指边上标示的编号1的位置对准内存插槽中标示编号1的位置。
3、最后稍微用点用力,垂直地将内存条插到内存插槽并压紧,直到内存插槽两头的保险栓自动卡住内存条两侧的缺口,如图3所示。背景:在内存条不是满配的情况下,运维人员需要使用正确内存插法以发挥出内存和CPU的最大性能。
使用场景:运维人员在对刀片进行内存扩容、更换等调整时,需要了解内存条的插法规则。
以 一体机常见的刀片CH121 为例进行说明:
内存条的安装顺序为:
仅安装了CPU1时,DIMM槽位安装顺序为1A1、1B1、1C1、1D1、1A2、1B2、1C2、1D2、1A3、1B3、1C3、1D3。
安装了CPU1和CPU2时,DIMM槽位安装顺序为1A1、2A1、1B1、2B1、1C1、2C1、1D1、2D1、1A2、2A2、1B2、2B2、1C2、2C2、1D2、2D2、1A3、2A3、1B3、2B3、1C3、2C3、1D3、2D3。
FAQ:内存插入优先级是不是也是优先以以上的顺序来插入
下面只是借用该刀片的正确插入方法来说一些自己的理解(懒得画图了)。
1) 单个CPU场景
单个CPU对应内存DIMM2槽(2A1 ) 、4槽(2B1)、6槽(2C1)、8槽(2D1)、10槽(2A2)、12槽(2B2)、14槽(2C2)、15槽(1D2)、17槽(1A3)、19槽(1B3)、21槽(1C3)、23槽(1D3)。
每个CPU共内存槽位12个(属于 4内存通道的CPU)。 每3个槽位为1个channel,以第1个channel为例,分别为channel01DIMM01 /channel01DIMM02 /channel01DIMM03 , 优先以channel低的内存槽位开始,然后每个channel优先以DIMM01插入,然后DIMM02最后DIMM03。
2) 2个CPU场景
CPU1对应内存DIMM1槽(1A1)、3槽(1B1)、5槽(1C1)、7槽(1D1)、9槽(1A2)、11槽(1B2)、13槽(1C2)、15槽(1D2)、17槽(1A3)、19槽(1B3)、21槽(1C3)、23槽(1D3)。
CPU2对应内存DIMM2槽(2A1)、4槽(2B1)、6槽(2C1)、8槽(2D1)、10槽(2A2)、12槽(2B2)、14槽(2C2)、16槽(2D2)、18槽(2A3)、20槽(2B3)、22槽(2C3)、24槽(2D3)。
每个CPU共内存槽位12个,每3个槽位为1个channel,以第1个channel为例,分别为channel01DIMM01 /channel01DIMM02 /channel01DIMM03,优先以CPU1的内存槽位开始,然后以同一CPU内的channel低的内存槽位开始,最后每个channel优先以DIMM01插入,依次DIMM02和DIMM03。
官方给出的插入顺序没有异议,应该是性能最优的方案,如果没按照以上顺序,个人理解应该有可能出现内存条被隔离,那么这个内存就不能被CPU访问使用。
再者如果是双CPU的话,两个CPU上的内存条最好是均衡的,内存条的可用个数应该是偶数。如果不是偶数,一般Linux下启动 *** 作系统应该没事,如果是虚拟化场景下,内存不均衡的话,虚拟机绑核后,虚机重启有可能会启动失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