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接连接方式 ;
将串口服务器上的网口与计算机上的网线口直接相连。该组网方式布线简单,可以实现较长距离传输。
2、 以太网连接方式 ;
通过串口服务器将数控设备连接到以太网上,只需要将串口服务器连接到集线器或者交换机上,通过设置串口服务器的IP地址,就可使串口服务器成为以太网上的一个节点,从使连接到该串口服务器的数控系统连接到以太网上,通过该组网方式能够将不同的设备,将RS232/485/422串口,连接到以太网上,实现异构组网。MAC(Medium/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或称为 MAC位址、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由48比特长,12位的16进制数字组成,0到23位是厂商向IETF等机构申请用来标识厂商的代码,也称为“编制上唯一的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识别LAN(局域网)结点的标志。地址的24到47位由厂商自行分派,是各个厂商制造的所有网卡的一个唯一编号。
MAC地址在配置串口服务器的时候是可以修改,但是一定要确保其唯一性。关于串口服务器配置遇到的问题你可以咨询下北京东方讯的客服或者技术支持。-F1因为串口服务器并没分配IP的功能;
2你电脑已有了IP地址;
3你电脑的IP与串口服务器IP不是同一网段;
4很简单,把电脑的IP改成跟串口服的IP同一网段,
马上就能访问到它的网页;
5我搞过此项目,很成功的; USR-W600 USR-W600 支持 WiFi 协议以及 TCP/IP 协议,用户仅需简单配置,即可实现 UART 设备的联网功能。透传功能:包括 Socket 透传,> 1、直连
所谓直连就是将计算机上的网线口与串口服务器上的以太网口直接相连,该组网方式布线简单,可以实现较长距离传输,较长距离传输的实现。是因为从计算机到串口服务器的距离增大。网线的制作与一般的上网用的网线接线相同。通过虚拟串口管理软件将串口服务器上的串口映射为COM3、COM4等,便可像普通串口一样对其进行 *** 作。对于串口服务器来说,如果将其TTL串口增加MAX485芯片就成为RS422或RS485,同样可以将其映射为COM3、COM4。等,所以对于上位机来说不管串口服务器以什么样的串口方式输出,其 *** 作方式与对计算机自身的COM1、COM2口的 *** 作方式一样,大大简化了上位机的编程工作量然而,串口服务器真正的优势以及价值的体现并不是表现在直连方式的应用上,将设备连接到以太网上是它重要的目的。
2、以太网连接通过串口服务器将串口设备连接到以太网上,其接线方式非常简单,只需要将串口服务器连接到路由器或者交换机上即可,通过设置串口服务器的IP。地址(XUNWEI品牌的产品默认是动态获取DHCP打开的,可以自动获取IP地址),就可使串口服务器成为以太网上的一个节点,从而使连接到该串口服务器的设备连接到以太网上,通过该组网方式能够将不同的设备,将不同形式的串口。(如TTL、RS232、RS485和RS422),连接到以太网上,实现异构组网。该组网方式可以将整个公司的设备连接到网络上,在组网过程中,除了可以利用交换机和路由器扩展外,还可以利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扩展不同型号的串口服务器,实现设备的灵活组网,工作人员可以分权限、分级别对设备进行监控,从公司领导、总工、技术负责人到普通 *** 作员在自己的权限内都可以对系统进行监控,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和对所有系统的集中管理,为网络制造技术搭建平台。
串口服务器 ,也被成为串口到以太网转换器、串口设备服务器。它是终端服务器通过TCP/IP服务器的串口进行数据传输,然而所有这些名称都是相同类型的设备,基本是将串行的RS232、RS485或RS422接口链接到串口服务器的串口端,传输数据到以太网数据包,同时可以将数据包再传回至RS232、RS485或RS422串口端,实现数据双向透传。串口服务器具有自己的实际IP地址,这就是为什么它有时被称为服务器的原因。原理: 计算机串口(COM端口)和以太网局域网(LAN)之间传输数据的设备。这使得可以使用以太网代替串行电缆,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站的混乱,并允许将串行设备放置在距离计算机较远的位置。
作用: 串口服务器可实现串口(RS232/485/422)到以太网口的数据的双向透明传输。串口服务器内部模块自行完成协议转换。串口侧是串口电平数据,以太网口侧是网络数据包,通过简单设置即可实现联网功能。
串口服务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将TCP/IP协议的以太网接口映射到计算机的标准串口上,类似对普通串口一样进行收发数据。也就是说通常计算机上有1个硬盘,通过串口服务器可并联出多个硬盘。比如一般极端及上有COM1和COM2两个端口,通过串口服务器可以将其映射出COM3、COM4、COM5等多个端口来。
有人科技提供相关的串口服务器使用方法,请点击:
串口服务器的连接方法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