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服务器CPU除了至强还有别的吗

英特尔服务器CPU除了至强还有别的吗,第1张

1至强:在英特尔的服务器主板上,最多达八个Xeon处理器能够共用100MHz的总线而进行多路处理。Xeon设计用于因特网以及大量的数据处理服务,例如工程、图像和多媒体等需要快速传送大量数据的应用。
2安腾系列处理器Intel安腾2处理器专为要求苛刻的企业和技术应用而设计。基于Intel安腾2处理器的平台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了业界领先的性能,以及比专有RISC技术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可帮助企业和机构最大地提高其投资回报。
两者相比:后者现在基本上不更新产品了,主流就是至强处理器,性能基本上是目前处理器的顶尖水平。

服务器的品牌倒是不少,市面上可选的产品很多,当然选哪个得看个人需求了。就商用服务器来说,戴尔2017年推出的14代PowerEdge服务器。网上报告的数据显示,在IDC全球x86服务器统计数据的结果中,戴尔以收入和销量同时排名第一拿下“双冠王”,再次引领全球服务器市场,可见戴尔服务器的受欢迎程度。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对服务器的性能有一定的要求,性能跟不上的不行。戴尔的这款服务器性能好,它内存大,能实现智能自动化管理,可更好地抵御网络攻击,玩游戏不卡,是不错的选择。

您的提问好像有些出入,据我了解现在就AMD和INTER的CPU,
目前INTEL和AMD的CPU的区别之处,以及由于区别之处所带来的性能和效率的差异有以下简要几点,仅供参考:
1。从单晶硅工艺上:INTEL:0。09(降低成本,加大晶体管数量),AMD:0。13(成本比0。09的高),所以导致在都降低相同比例的价格后,INTEL还是挣钱,而AMD最起码不会挣太多的钱啦,搞不好还会陪钱(亏损),虽然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尽而导致最近的AMD诉讼案的发生
2。从流水线上:INTEL:31级(可以提升到更高的主频,但带来更大的发热量:例如P4-670超到7。4G,但得用液氮来散热,而且容易造成指令执行效率低下,所以搞出个超线程来弥补);AMD:20级(指令执行的效率比31级强,但频率提升有限而发热量相对要低,效率和频率是2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主要看使用者的选择了)
3。缓存:INTEL:1级16K,2级1M-2M(整数运算以及游戏性能没有AMD的快(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在起作用,后面再讲),但对于网络和多媒体(浮点运算)的应用比对手强
AMD:1级128K,2级:512K(整数运算快,游戏性能好,但对于多媒体的应用稍微逊色)
4。内存管理架够:INTEL的内存管理架够还是采用传统的由主板上的南北桥方式来管理(造成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延时大,对于游戏执行效果没有AMD的好,但对于日后升级成本有所降低)AMD是CPU内部集成内存控制器(减少了CPU与内存数据传输的延时,(对于游戏性能的提升有相当大的作用,也是前面所说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弥补了2级只有512K的所对多媒体应用的不足,但加大了对日后升级的成本的增加:要升级的话您只好把CPU和内存以及主板全都换掉)
5。指令集 INTEL:MMX,SSE,SSE2,SSE3,EM64T
(大多数游戏以及软件基于INTEL的指令,对于INTEL有所优化,但64位指令对于现在新的64位系统有兼容性的缺点,所以最近不得不兼容于AMD的X86-64指令,CPU的步进值也从E0变到G1)AMD:3DNOW+,MMX,SSE,SSE2,SSE3,X86-64(在所支持的SSE3中少了2条指令,但问题不大,因为那2条是专门针对INTEL超线程技术的,没有也罢,反正AMD也不支持超线程技术,由于AMD的64位技术源于DEC公司的Alpha技术(64位技术之一),再加上AMD自己的2次开发,所以导致64位技术快速的在民用市场的出现,微软64位系统也不得不基于AMD的X86-64位开发(谁叫AMD先推出民用的64位呢),为了尽快消除对于64位的WINDOWS兼容性的问题,INTEL也被迫开始兼容AMD的64位指令(不是INTEL没有技术开发64位,是由于它的市场策略导致其非常被动,错过了推出64位的最佳时机,让AMD就64位而言站了上风,谁让这2家公司最终还得看微软的脸色呢,从这点上讲,他们还没完全达到市场垄断的地位---硬件厂商还得看软件巨头的脸色,真悲哀!)
综上所诉:现在谁的性价比更高是要看使用者的应用范围(也必然由应用范围来决定),而并不是简单的由价格来决定的,我更不同意所谓的穷人才用AMD的说法(我哥们现在的个人资产有500多万,算是有点钱的吧?!可他装的电脑用的AMD的3000+,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是电脑发烧友,对电脑的知识也不是太懂,他个人认为够用就好,但也得跟的上点潮流,如果他是个发烧友的话去买INTEL的XEON或者AMD的OpteronCPU也很难说的哦,由于INTEL感觉来自AMD的压力所以公司在发展战略上做出了重大的决策的改变(从一味追求频率到追求性能的转变,也不得不放弃由INTEL公司自己创造出来的摩尔定律这个神话,全面转向CPU性能的提升,CPU在3。8G这个频率上画上了个小小的句号,让10G的目标成为了泡影;具可靠的消息:INTEL以后的CPU架够将是基于现在移动CPU的技术上,并且提出了性耗比的概念(而非性价比)并且近期已经成功研发出样品,就性能而言将是现在P4的3倍--5倍,而功耗从笔记本的CPU的5W到台式机CPU的35W到服务器CPU的65W,核心将是双核心或者是4核心,前端总线为:533MHZ,667MHZ,800MHZ,1066MHZ;不再有超线程技术(因为没有必要了,超线程技术的出现主要是来弥补由于流水线过长而导致的效率低下,新的INTEL的CPU不会再用31级流水线,可能只有不到20级或者更底),频率不会超过现有的频率(这意味着3。8G将是INTEL现在乃至以后最高频率)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的大较量(INTEL和AMD)中将一决高下,到时候谁胜谁负,谁好谁坏,谁的性价比或者性毫比更高将一目了然,说实话有点为AMD担心(AMD近期曾表示不会对现有的CPU架够改变)但更为咱们中国人自己的龙芯着急!我还是相信那句话:时间会说明一切的!谁将是消费者最应该期待的产品呢?相信在不远的时间里将会出现!
对AMD来说,其最受人欢迎的地方,就是它良好的超频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这是它目前占有处理器市场份额的根本原因,也是它的优势。在我们选择时,如果是DIY高手,那选择AMD是肯定没错,能花较少的钱获得更好的性能,价格上同主频的AMD与Intel,前者价格只是后者的一半左右,而且现在AMD的处理器的主板大多数都有傻瓜超频的软件,虽然不能把超频发挥到极限,但也能过一下超频的瘾。而AMD的发热问题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其实不然,现在AMD的处理器多加入了过热保护的芯片,所以发热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不必顾虑。
在购买AMD的产品时要注意,由于它良好的超频性能,使一些奸商们开始出售低频版本超频后再打磨的产品,如何识别是不是打磨过的产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处理器的L2和L3金桥有没有人为切割或焊接的痕迹。如果仍不放心,那么盒装三年质保的AMD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其次就是风扇的选择,AMD处理器超频后的发热问题(注:超频后发热与不超频时发热不同),一直是DIYer们最关心的,所以选择一个好的风扇也是至关重要的。
Intel则向来以稳定著称,对多媒体有较好的指令支持,比较适合一些多媒体爱好者、办公室装机、以及一些不太懂电脑的家庭装机。从超频上来看,由于所有Intel处理器都是锁倍频的,所以在超频上显不出多大优势来,虽然锁了倍频,但也还是能超,只是超频的范围较小,笔者在不改电压的情况下,将一块P4 24 BG的超到了30G,且在一些3D游戏中如FIFA 2004时能稳定运行,所以Intel的稳定性还是值得我们信耐的。价格上来说,Intel的处理器比起AMD来说可算是高高在上,虽然IT行业里一分钱一分货,但也不乏有一定的垄断因素在里面,但是它优异稳定的性能,使得不少电脑爱好者在装机时,仍然将其设为首选。也正是因为它的稳定,所以许多品牌电脑大多采用了Intel的处理器,可见Intel的稳定性非同一般。这样,在一个不太懂电脑的家庭装机和商用装机机,Intel的处理器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够买Intel的处理器时,由于都锁了倍频,无论是散装还是盒装都可以放心购买,不会出现像AMD那样的打磨产品。但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在购买盒装产品时,一些奸商往往用散装处理器配上假冒Intel风扇,重新包装后来当盒装产品销售,鉴别的方法单从外观上很难辨别,主要就是看里面的硬塑料包装是否有拆开过的痕迹,再看说明书是印刷品还是复印的,假冒的一般都是复印品。还有就是可以看盒装产品里面赠送的小徽标(就是品牌机外面都贴着印有的Intel Inside的小贴片),真品的小徽标厚而硬,外面有一层较硬的塑料,假货则比较薄,用手指也能把上面的图案刮下来,有的假货甚至没有小徽标。现在散装的Intel处理器与盒装的价格相差不到几十块,而且盒装产品还赠送一个原装风扇,不必在单独购买风扇,所以购买盒装产品是个不错的选择。
(转载)

CPU又称中央处理器,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半导体产业技术最密集、最具战略价值的产品,是一个国家技术势力的象征。


目前CPU的市场基本被美国的两大公司垄断,分别是大哥Intel和小弟AMD,两家几乎占领了99%的市场份额。


目前Intel和AMD以X86指令集和微软共同建立了庞大的生态系统并且不对外开放,这样一来,中国队想要自己做CPU的空间不多了。




01 CPU定义

CPU在半导体行业中是人们常接触到的一种芯片,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在电脑中,其中有名的有Intel的 i9-11980HK 和AMD的 R7-5800X



按照CPU种类来分类,可以分为服务器CPU、家用电脑CPU、嵌入式设备CPU和手机CPU,服务器CPU需要更出色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服务器365天开机运行,连续工作,一个服务器可以安装多个CPU;而家用电脑CPU性能要求相对较低,容量较小,不要求连续工作,一个电脑只能安装一个CPU;嵌入式设备和手机对CPU的性能要求相对更低。



按照CPU指令集架构来分类,CPU可以分为RISC和CISC。


CISC 即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物如其名,CISC是比较复杂的,指令系统比较丰富,有特定的指令来完成对应的功能,可以处理特殊任务。


RISC及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把精力集中在经常使用的指令上,对不常用的功能,通过组合指令来完成,实现简单高效的特点,一次RISC不能处理特殊任务。通俗来说就是经常用的功能简单化,不经常用的功能复杂化。


这其中CISC代表的指令集有X86,RISC代表的指令集有ARM、MIPS、RISC-V、Alpha、SPARS,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我国自主研发的指令集DEC和LoongArch。



02 六大国产CPU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CPU的生态环境, CPU的生态环境就是一块CPU推出后,系统和软件对它的支持和优化有多少, 比如国产CPU龙芯就没有一个好的生态,不论是采用MIPS还是自主研发的LoongArch都不能支持Windows系统。


自主建立生态环境又难于上青天,而生态如果没有建立,软件商店就不会有软件(比如QQ在Linux中停更),这也是国产CPU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


目前国内有六大CPU设计厂商,他们是华为、飞腾、兆芯、申威、龙芯、海光(均未上市),他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参与CPU的设计。


CPU国产替代的故事得从Intel开始。


Intel趁着PC的东风迅速发展,建立了X86架构,标识了一套通用计算机指令集合,并且与微软一起在X86指令集上建立了庞大的生态。


目前的X86指令集不对外授权,只被英特尔和AMD所掌握,而X86又是PC、服务器领域做得最好的,别的指令集的生态环境远远抵不过X86,留给中国队的发展空间实属有限。


中国队CPU分为3个路线。


其一是由 龙芯 和 申威 代表的:自研指令集


龙芯最初采用的是MIPS精简指令集,制作通用CPU,主要产品是自主可控消费类例如服务器、台式机、嵌入式、航天器等领域。


申威最初采用的是Alpha精简指令集,主要应用在超级计算机和军事领域。


龙芯和申威都因为生态的原因,很难发展起来,尤其是龙芯,想要打入服务器和台式机市场必须有很好的生态。


龙芯因为MIPS的分崩离析,开始发展自己的指令集—— LoongArch ,它是完全有龙芯自主研发,可以兼容MIPS生态, 并且开始尝试用二进制翻译兼容ARM、X86处理器,龙芯的目标是在2025年消除指令集之间的壁垒,彻底搞定兼容问题。


申威也因为Alpha被收购,开始发展自主研发的指令集—— SW64 ,它是由Alpha改进而来,申威制作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便采用SW64指令集,被称为“国之重器”,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多项指标全球第一。


第二路线是由 华为 和 飞腾 代表的:ARM指令集授权


华为芯片“四大天王”麒麟、鲲鹏、巴龙、升腾中,除了巴龙以外,均采用ARM指令集授权来开发。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麒麟”了,在手机领域一度领先,直至海外因畏惧华为的崛起,开始了制裁华为事件,就此“麒麟”短暂隐身。


飞腾也是国内目前使用ARM架构制作CPU的厂商之一,其技术不弱于高通,目前公司也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其芯片制造环节同样被卡脖子,可能成为第二个华为。


除了华为和飞腾以外,国内以ARM架构制作芯片的厂商还有很多,例如贵州华芯通、展讯通信等。


第三路线是由 兆芯 和 海光 代表的:合资获取X86授权


兆芯的X86架构授权是源自于VIA公司将部分X86处理器相关技术、资料等IP产权以118亿美元价格卖给兆芯。兆芯基于X86的生态和技术,性能方面普遍高于龙芯,但还是不能和英特尔比肩。


海光的X86架构授权是通过和AMD合资公司来拥有AMD授权IP,但并不是完整的技术转让,而是阉割后的残缺版,所以性能上面和AMD锐龙、高通骁龙差一个档次。



03 RISC-V

RISC-V近些年流行的新型指令集,它是一种开源式指令集,对使用者免费开放,也是这种特性使它被众多专家认为是中国处理器产业的一次机会,而且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



目前全球CPU的市场格局是以X86架构垄断PC、服务器行业;ARM架构垄断移动设备行业,这两家几乎涵盖了所有CPU市场需求。


X86架构归“Wintel”(英特尔+微软)所属,是一种封闭指令集,不对外授权, 简单说就是谁也别想用,就我自己能用 ;ARM架构属于可授权指令集+可授权设计, 简单说就是你用需要经过我同意并且收费,你想再它基础上设计还得再经过我同意并且再收费。


正因为如此,RISC-V作为开放式指令集,被中国队大力支持,看作救命稻草。


那RISC-V究竟有没有那么好呢?我们主要得看两方面: 一个是它的生态好不好,生态是决定指令集发展空间的最大因素;另一个就是它到底是不是彻头彻尾的免费,日后会不会再被卡脖子。


第一,RISC-V的生态怎么样。


RISC-V具有性能高、功率低、面积小、易于扩展等技术特点,最重要的是它的开源、免费的独特属性,为其带来众多合作商,影响力逐步扩大。


从2015年组织RISC-V基金会成立是的25个成员,到现在已经有超过300多个单位的加入,其中包括阿里、谷歌、华为、英伟达、高通、中科院、麻省理工等等。


日前,有知情人士表明,英特尔将以20亿美元收购RISC-V领域的重量级公司SiFive,这也表明了英特尔的态度。


虽然英特尔靠X86架构在PC、服务器领域无人能敌,但是移动设备一直是他的心病,ARM在移动设备领域是他无法抗衡的,而RISC-V的出现,给了机会。


但是看好归看好,ARM的垄断地位依旧很难撼动,RISC-V后续可能与X86联手对抗ARM,但更大的可能是打入嵌入式设备市场中,做物联网领域的“一哥”。


总体来说,不论是PC、服务器,还是移动设备,都很难被RISC-V介入,相反一些嵌入式设备比如空调、冰箱、扫地机器人、电动车等等发展环境更好。


第二,RISC-V是否永远免费。


RISC-V源于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研发,当时他们因为市场已存在的指令集相当复杂,且成本和门槛太高,所以建立了新的指令集。


“开源架构RISC-V将永久免费,成为人类共有财产。相较于X86和ARM架构的高门槛,开源架构RISC-V将带来芯片设计的革命”——RISC-V架构开发者之一Krste Asanovic博士。


这是RISC-V架构开发者的原话,表明该指令集是完全开源免费的,到目前为止他们也很好的履行了,甚至把基金会总部搬离美国,迁移至瑞士(永久中立国)以防止美国地方政策的限制。


尽管RISC-V从表现来看做得很优秀,但抽丝剥茧,终究还是有隐患在的。


实现RISC-V指令级架构的处理器内核有很多个不同的微架构实现,而微架构实际的模式是分不同类型的,其中有开放的、需授权的以及封闭的。


虽然基于RISC-V开发CPU不需要支付授权费用,但如果直接用RISC-V内核设计,也是需要支付授权费的。通俗来说就是你用我不需要收费,但是想在它的基础上设计得经过我同意,甚至收费(我们目前是全免费,但我有权利在以后收些钱)。



总结来说,目前全球的指令集呈现以X86、ARM、RISC-V三足鼎立的局势,RISC-V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得到了各大厂商的认可,有发展的空间,但它不足以撼动其他两个指令集的地位,不过可以预料到的是,等RISC-V成长起来,仍然有可能对我国CPU发展卡脖子,我们需要保持隐患意识,在跟随洋人步伐的同时,发展自身CPU业务。


纵观国内厂商在电脑CPU领域,龙芯以自研为主,开发属于中国的指令集,目前已经可以满足一些党政领域以及机密工作的需求,但打入家用电脑领域仍需要提升CPU的生态和性能;服务器CPU中,申威在超算上小有成绩;华为近期也有消息称完成40nm去美化工作线投产,在明年更将攻破20nm的工作线,麒麟可能会重新归来;一些未上市公司如芯来 科技 、平头哥等也有在尝试RISC-V领域。


种种迹象都在证明,虽然我们起步慢了30年之久,但国产CPU一直在突破,路途艰辛却一路披荆斩,长夜漫漫,但黎明终将到来。



全文由各种资料查证,如有专业领域上的错误,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有所探讨。


芯片全产业链图(绿底已经写完)



今天在后台回复『硬核干货』,主编送你一个 财经 知识锦囊。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报告力求内容、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CPU好多种,分移动端,桌面端,还有服务器,还有超算的。移动端的是华为海思麒麟,桌面的国内有兆芯,服务器和超算的有龙芯、申威、飞腾。实际上桌面的并不是只有英特尔和AMD还有台湾的威盛。

中央处理器(CPU,英语: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电脑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电脑中所有 *** 作都由CPU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的核心部件。

海思kirin处理器不错海思麒麟不是自主品牌华为海思麒麟芯片并不能说是完全国产,可以将它定义为部分国产麒麟芯片整个的厂商思路是这样ARM提供公版核心华为重新设计架构以及通信基带台积电量产生产从表中可以看到海。
并且使得八核的GPU性能得以完全的发挥出来,这就意味着不管是在什么方面,海思麒麟处理器都是非常优秀的,特别是对于游戏方面来说,它有很好的图形渲染和色彩的分析,可以让把游戏的画面展现的更加真实并且海思麒麟处理器内。
海思四核用的a9架构,主频高达12GHz15GHzK3V2四核处理器规格为1212mm,声称这款芯片能够在一系列的基准测试中超越Tegra 3性能30%到50%据华为芯片部首席构架师称,海思K3V2芯片采用的是64位内存总线,是Tegra。
总的来讲,在海思的CPU性能不错,打的是能耗比的大旗,而且基带也算比较优秀,但短板就在GPU,GPU性能较差。
海思处理器怎么样 海思最高端的处理器
海思 Kirin 950处理器是一款高端手机处理器,同时也是国产的华为高端处理器,优点是性能好而发热量小,不会有高通骁龙810那样的发烫现象,缺点就是集成的显卡没有高通骁龙810强。
2009年,华为推出它的第一款智能手机芯片海思K3,不少山寨WM系统手机,就采用该芯片但那时候是诺基亚等“洋品牌”天下,山寨手机也没啥市场2012年,华为推出了K3V2处理器,采用四核CortexA9架构,40nm工艺制造它。
1海思处理器的性能比海思麒麟处理器好海思处理器稳定的性能以及颜值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有需要组装的用户来说,海思处理器可以考虑入手海思处理器这种核显是大部分人的首选,一个是价格低,还有一个就是性能。
海思处理器怎么样 海思最高端的处理器
1可以说是很好了,因为麒麟950在业内首次使用了ARM A72+ A53架构 麒麟950有四颗CortexA53核心和四颗CortexA72核心,最高主频达到24GHz,图形处理器为ARM Mali T880,并且支持双通道LPDDR4内存UFS 20以及eMMC 5。
海思是华为自己的CPU,感觉比的其他的CPU的差不多,游戏方面有些玩不了,一般的大型游戏兼容性是差了点,小游戏没啥区别,毕竟是刚出来的,软件之类就没什么差别,现在的手机都是四核以上,发热大家都是差不多,功耗应该。
海思是华为旗下半导体业务,致力于研发SoC网络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可视电话芯片及解决方案DVB芯片及解决方案和IPTV芯片及解决方案,也就说做处理器的而开始用于手机上是海思 K3V2 ,是2012年业界体积最小的四核A9架构处理。
华为的处理器起步晚,和高通三星联发科英伟达这样的国际大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海思K3V2上市时间太晚,工艺又是落后的40nm,发热量大,当时高通APQ8064和三星Exynos4412普遍已经用上了2832nmK3V2的GPU GC4000游戏。
我用过K3V2的华为P6,虽然CPU性能一般,不过其实720P的屏幕也够用,玩游戏有时候会卡顿和发热,不过不是非常严重,可以忍受一句话性能不强但是够用海思的下一代处理器K3V3快要出来了,这个CPU的性能会有很大提升。
海思麒麟930处理器是华为的旗舰处理器,从架构来看,麒麟930是采用4×A53e+4×A53,其中A53e是新出现的是A53的升级版,其性能接近A57,而高通msm8994即所谓的骁龙810采用的是4×A57+4×A53的架构所以从性能上看是骁龙810。
华为的p30处理器是海丝的,是国产的最高同济的芯片不过跟高通最新欺骗高通骁龙八恶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各方面优化还不如高通的处理器不过在国产里高通华为海思的处理器已经是最顶级做的最好的一家了,只能说。
华为海思麒麟920芯片很不错的,功能特性介绍如下 *** 作流畅响应快游戏兼容性好能效比高下载速度快通信信号强待机时间长各种音视频流畅体验运行稳定安全性高。
处理器质量没什么问题,处理器正常使用坏的不多现在一般手机处理器都是八核起,海思四核是几年前的型号了,性能会比较一般,不建议考虑购买这样的老机型如果是电视机顶盒处理器,本身并不会运行什么大型软件,四核可以满足。
麒麟960芯片跟不错的,功能特性介绍如下 *** 作流畅响应快游戏兼容性好能效比高下载速度快通信信号强待机时间长各种音视频流畅体验运行稳定安全性高。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长城(000066)、中科曙光(603019)、英特尔公司(INTC)、高通(QCOM)、超威半导体(AMD)、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等。

本文核心数据:CPU专利申请数量、CPU专利区域分布、CPU申请人排名、专利市场价值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1)搜索关键词:CPU及与之相近似或相关关键词;2)搜索范围:标题、摘要和权利说明;3)筛选条件:简单同族申请去重、法律状态为实质审查、授权、PCT国际公布、PCT进入指定国(指定期),简单同族申请去重是按照受理局进行统计。4)统计截止日期:2021年9月17日。5)若有特殊统计口径会在图表下方备注。

1、全球CPU行业专利申请概况

(1)技术周期:处于成长期

2011-2019年,全球CPU行业专利申请人数量及专利申请量均呈现增长态势。虽然2020年全球CPU行业专利申请人数量及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但是这两大指标数量仍较多。整体来看,全球CPU技术处于成长期。

注:当前技术领域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通过专利申请量与专利申请人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来分析。

(2)专利申请量及专利授权量:2020年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均有所下降

2011-2019年全球CPU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20年全球CPU行业专利申请数量有所下降,为28424项。

在专利授权方面,2011-2017年全球CPU行业专利授权数量逐年增长,2019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20年全球CPU行业专利授权数量为13744万项,授权比重仅为4835%。

2021年1-9月,全球CPU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5657项和776项,授权比重为1372%。截止2021年9月17日,全球CPU行业专利申请数量为2104万项。

注:①专利授权率表明申请的有效率以及最终获得授权的提交申请成功率。

②统计说明:如果2012年专利申请在2014年获得授权,授予的专利将在2012年专利申请中显示。

(3)专利法律状态:“有效”数量占比超75%

目前,全球CPU大多数专利处于“审中”和“有效”状态,两者CPU专利总量分别为511万项和1578万项,占全球CPU专利总量的243%和7501%。PCT制定期内的CPU专利数量为1452项,占全球CPU专利总量的069%左右。

(4)专利市场价值:总价值高达百亿美元,3万美元以下专利数量较多

目前,全球CPU行业专利总价值为28254亿美元。其中,3万美元以下的CPU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1233万项;其次是3万-30万美元的CPU专利,合计专利申请量为577万项。大于3百万美元的CPU专利申请数量最少,为1399项。

统计口径:按每组简单同族一个专利代表的去重规则进行统计,并选择同族中有专利价值的任意一件专利进行显示。

2、全球CPU行业专利技术类型

(1)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占比高达6927%

在专利类型方面,目前全球有1447万项CPU专利为发明专利,占全球CPU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6927%。实用新型CPU专利和外观设计型CPU专利数量分别为637万项和521项,分别占全球CPU专利申请数量的3048%和025%。

(2)技术构成:第一大技术占比超过20%

从技术构成来看,目前“G06F9 程序控制装置,例如,控制单元(用于外部设备的程序控制入G06F13/10)[201801]”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13028项,占总申请量的1534%。其次是“H04L29 H04L1/00至H04L27/00单个组中不包含的装置、设备、电路和系统〔5〕[200601]”,专利申请量为11215项,占总申请量的1321%。

(3)技术焦点:十大热门

全球CPU前十大热门技术词包括输出端、便携式、终端设备、电子设备、散热器、计算系统、中央处理模块、检测系统、机器人、输入端。进一步细分来看,CPU技术热门词包括传感器、服务器、控制器、CPU、存储器等。具体情况如下:

注:旭日图内层关键词是从最近5000条专利中提取。外层的关键词是内层关键词的进一步分解。

(4)被引用次数TOP专利:甲骨文公司专利被引用超过千次

甲骨文公司申请的“用于管理虚拟服务器的系统和方法”(专利号:US20050120160A1)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CPU专利,被引用次数超过1000次。其它被引用次数前十大专利如下所示:

3、全球CPU行业专利竞争情况

(1)技术来源国分布:中国占比最高

目前,全球CPU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CPU专利申请量占全球CPU专利总申请量的5832%;其次是美国,美国CPU专利申请量占全球CPU专利总申请量的1599%。日本和韩国虽然排名第三和第四,但是与排名第一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差距较大。

统计说明:①按每件申请显示一个公开文本的去重规则进行统计,并选择公开日最新的文本计算。②按照专利优先权国家进行统计,若无优先权,则按照受理局国家计算。如果有多个优先权国家,则按照最早优先权国家计算。

(2)中国区域专利申请分布:广东申请最多

中国方面,广东为中国当前申请CPU专利数量最多的省份,累计当前CPU专利申请数量高达28800项。江苏、北京、浙江当前申请CPU专利数量均超过1万项。中国当前申请省(市、自治区)CPU专利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还有上海、山东、四川、河南、湖北和安徽。

统计口径说明:按照专利申请人提交的地址统计。

(3)专利申请人竞争:国家电网公司夺得桂冠

全球CPU行业专利申请数量TOP10申请人分别是国家电网公司、NEWGIN KK、佳能株式会社、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英特尔公司、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株式会社三共。

其中,国家电网公司CPU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2471项。NEWGIN KK排名第二,其CPU专利申请数量为1722项。

注:未剔除联合申请数量。

飞腾的高性能服务器CPU它是可以适用于高性能服务器领域的,而且还有商业和工业的分级,产品形态分的也比较齐全,像一些网络安全产品,还有交换机等,最新的服务器CPU腾云2500可以支持到恐怖的8路直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886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