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3的专有名词和缩写

魔兽争霸3的专有名词和缩写,第1张

这18条背下来,没人敢和你忽悠CPU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 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3前端总线(FS B)频率
前端总线(FS 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 6 4 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 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 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 B/s。
其实现在“HyperTransp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 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 Intel 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nsp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 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nsport 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 B)频率在AMD 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4、CPU的位和字长
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 “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 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而AMD之前都没有锁。
6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达256-1MB,有的高达2MB或者3MB。
L3 Cache(三级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降低内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而在服务器领域增加L3缓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显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较大L3缓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内存会更有效,故它比较慢的磁盘I/O子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请求。具有较大L3缓存的处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统缓存行为及较短消息和处理器队列长度。
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9MB 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后24MB L3缓存的双核心Itanium2处理器。
但基本上L3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提高显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备1MB L3缓存的Xeon MP处理器却仍然不是Opteron的对手,由此可见前端总线的增加,要比缓存增加带来更有效的性能提升。
7CPU扩展指令集
CPU依靠指令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指令的强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从现阶段的主流体系结构讲,指令集可分为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两部分,而从具体运用看,如Intel的MMX(Multi Media Extended)、SSE、 SSE2(Streaming-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Extensions 2)、SEE3和AMD的3DNow!等都是CPU的扩展指令集,分别增强了CPU的多媒体、图形图象和Internet等的处理能力。我们通常会把CPU的扩展指令集称为"CPU的指令集"。SSE3指令集也是目前规模最小的指令集,此前MMX包含有57条命令,SSE包含有50条命令,SSE2包含有144条命令,SSE3包含有13条命令。目前SSE3也是最先进的指令集,英特尔Prescott处理器已经支持SSE3指令集,AMD会在未来双核心处理器当中加入对SSE3指令集的支持,全美达的处理器也将支持这一指令集。
8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
从586CPU开始,CPU的工作电压分为内核电压和I/O电压两种,通常CPU的核心电压小于等于I/O电压。其中内核电压的大小是根据CPU的生产工艺而定,一般制作工艺越小,内核工作电压越低;I/O电压一般都在16~5V。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
9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的微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密度愈高的IC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IC中,可以拥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现在主要的180nm、130nm、90nm。最近官方已经表示有65nm的制造工艺了。
10指令集
(1)CISC指令集
CISC指令集,也称为复杂指令集,英文名是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缩写)。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 *** 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其实它是英特尔生产的x86系列(也就是IA-32架构)CPU及其兼容CPU,如AMD、VIA的。即使是现在新起的X86-64(也被成AMD64)都是属于CISC的范畴。
要知道什么是指令集还要从当今的X86架构的CPU说起。X86指令集是Intel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IBM1981年推出的世界第一台PC机中的CPU—i8088(i8086简化版)使用的也是X86指令,同时电脑中为提高浮点数据处理能力而增加了X87芯片,以后就将X86指令集和X87指令集统称为X86指令集。
虽然随着CPU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l陆续研制出更新型的i80386、i80486直到过去的PII至强、PIII至强、Pentium 3,最后到今天的Pentium 4系列、至强(不包括至强Nocona),但为了保证电脑能继续运行以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以保护和继承丰富的软件资源,所以Intel公司所生产的所有CPU仍然继续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它的CPU仍属于X86系列。由于Intel X86系列及其兼容CPU(如AMD Athlon MP、)都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就形成了今天庞大的X86系列及兼容CPU阵容。x86CPU目前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两类。
(2)RISC指令集
RISC是英文“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精简指令集”。它是在CISC指令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人对CISC机进行测试表明,各种指令的使用频度相当悬殊,最常使用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指令,它们仅占指令总数的20%,但在程序中出现的频度却占80%。复杂的指令系统必然增加微处理器的复杂性,使处理器的研制时间长,成本高。并且复杂指令需要复杂的 *** 作,必然会降低计算机的速度。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80年代RISC型CPU诞生了,相对于CISC型CPU ,RISC型CPU不仅精简了指令系统,还采用了一种叫做“超标量和超流水线结构”,大大增加了并行处理能力。RISC指令集是高性能CPU的发展方向。它与传统的CISC(复杂指令集)相对。相比而言,RISC的指令格式统一,种类比较少,寻址方式也比复杂指令集少。当然处理速度就提高很多了。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采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RISC指令系统更加适合高档服务器的 *** 作系统UNIX,现在Linux也属于类似UNIX的 *** 作系统。RISC型CPU与Intel和AMD的CPU在软件和硬件上都不兼容。
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以下几类:PowerPC处理器、SPARC处理器、PA-RISC处理器、MIPS处理器、Alpha处理器。
(3)IA-64
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ers,精确并行指令计算机)是否是RISC和CISC体系的继承者的争论已经有很多,单以EPIC体系来说,它更像Intel的处理器迈向RISC体系的重要步骤。从理论上说,EPIC体系设计的CPU,在相同的主机配置下,处理Windows的应用软件比基于Unix下的应用软件要好得多。
Intel采用EPIC技术的服务器CPU是安腾Itanium(开发代号即Merced)。它是64位处理器,也是IA-64系列中的第一款。微软也已开发了代号为Win64的 *** 作系统,在软件上加以支持。在Intel采用了X86指令集之后,它又转而寻求更先进的64-bit微处理器,Intel这样做的原因是,它们想摆脱容量巨大的x86架构,从而引入精力充沛而又功能强大的指令集,于是采用EPIC指令集的IA-64架构便诞生了。IA-64 在很多方面来说,都比x86有了长足的进步。突破了传统IA32架构的许多限制,在数据的处理能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用性、可观理性等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提高。
IA-64微处理器最大的缺陷是它们缺乏与x86的兼容,而Intel为了IA-64处理器能够更好地运行两个朝代的软件,它在IA-64处理器上(Itanium、Itanium2 ……)引入了x86-to-IA-64的解码器,这样就能够把x86指令翻译为IA-64指令。这个解码器并不是最有效率的解码器,也不是运行x86代码的最好途径(最好的途径是直接在x86处理器上运行x86代码),因此Itanium 和Itanium2在运行x86应用程序时候的性能非常糟糕。这也成为X86-64产生的根本原因。
(4)X86-64 (AMD64 / EM64T)
AMD公司设计,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处理64位的整数运算,并兼容于X86-32架构。其中支持64位逻辑定址,同时提供转换为32位定址选项;但数据 *** 作指令默认为32位和8位,提供转换成64位和16位的选项;支持常规用途寄存器,如果是32位运算 *** 作,就要将结果扩展成完整的64位。这样,指令中有“直接执行”和“转换执行”的区别,其指令字段是8位或32位,可以避免字段过长。
x86-64(也叫AMD64)的产生也并非空穴来风,x86处理器的32bit寻址空间限制在4GB内存,而IA-64的处理器又不能兼容x86。AMD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加强x86指令集的功能,使这套指令集可同时支持64位的运算模式,因此AMD把它们的结构称之为x86-64。在技术上AMD在x86-64架构中为了进行64位运算,AMD为其引入了新增了R8-R15通用寄存器作为原有X86处理器寄存器的扩充,但在而在32位环境下并不完全使用到这些寄存器。原来的寄存器诸如EAX、EBX也由32位扩张至64位。在SSE单元中新加入了8个新寄存器以提供对SSE2的支持。寄存器数量的增加将带来性能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同时支持32和64位代码及寄存器,x86-64架构允许处理器工作在以下两种模式:Long Mode(长模式)和Legacy Mode(遗传模式),Long模式又分为两种子模式(64bit模式和Compatibility mode兼容模式)。该标准已经被引进在AMD服务器处理器中的Opteron处理器。
而今年也推出了支持64位的EM64T技术,再还没被正式命为EM64T之前是IA32E,这是英特尔64位扩展技术的名字,用来区别X86指令集。Intel的EM64T支持64位sub-mode,和AMD的X86-64技术类似,采用64位的线性平面寻址,加入8个新的通用寄存器(GPRs),还增加8个寄存器支持SSE指令。与AMD相类似,Intel的64位技术将兼容IA32和IA32E,只有在运行64位 *** 作系统下的时候,才将会采用IA32E。IA32E将由2个sub-mode组成:64位sub-mode和32位sub-mode,同AMD64一样是向下兼容的。Intel的EM64T将完全兼容AMD的X86-64技术。现在Nocona处理器已经加入了一些64位技术,Intel的Pentium 4E处理器也支持64位技术。
应该说,这两者都是兼容x86指令集的64位微处理器架构,但EM64T与AMD64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AMD64处理器中的NX位在Intel的处理器中将没有提供。
11超流水线与超标量
在解释超流水线与超标量前,先了解流水线(pipeline)。流水线是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CPU的运算速度。经典奔腾每条整数流水线都分为四级流水,即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写回结果,浮点流水又分为八级流水。
超标量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器,其实质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而超流水线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 *** 作,其实质是以时间换取空间。例如Pentium 4的流水线就长达20级。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越长,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更高的CPU。但是流水线过长也带来了一定副作用,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Intel的奔腾4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虽然它的主频可以高达14G以上,但其运算性能却远远比不上AMD 12G的速龙甚至奔腾III。
12封装形式
CPU封装是采用特定的材料将CPU芯片或CPU模块固化在其中以防损坏的保护措施,一般必须在封装后CPU才能交付用户使用。CPU的封装方式取决于CPU安装形式和器件集成设计,从大的分类来看通常采用Socket插座进行安装的CPU使用PGA(栅格阵列)方式封装,而采用Slot x槽安装的CPU则全部采用SEC(单边接插盒)的形式封装。现在还有PLGA(Plastic Land Grid Array)、OLGA(Organic Land Grid Array)等封装技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CPU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以节约成本为主。
13、多线程
同时多线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简称SMT。SMT可通过复制处理器上的结构状态,让同一个处理器上的多个线程同步执行并共享处理器的执行资源,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宽发射、乱序的超标量处理,提高处理器运算部件的利用率,缓和由于数据相关或Cache未命中带来的访问内存延时。当没有多个线程可用时,SMT处理器几乎和传统的宽发射超标量处理器一样。SMT最具吸引力的是只需小规模改变处理器核心的设计,几乎不用增加额外的成本就可以显著地提升效能。多线程技术则可以为高速的运算核心准备更多的待处理数据,减少运算核心的闲置时间。这对于桌面低端系统来说无疑十分具有吸引力。Intel从306GHz Pentium 4开始,所有处理器都将支持SMT技术。
14、多核心
多核心,也指单芯片多处理器(Chip multiprocessors,简称CMP)。CMP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其思想是将大规模并行处理器中的SMP(对称多处理器)集成到同一芯片内,各个处理器并行执行不同的进程。与CMP比较, SMT处理器结构的灵活性比较突出。但是,当半导体工艺进入018微米以后,线延时已经超过了门延迟,要求微处理器的设计通过划分许多规模更小、局部性更好的基本单元结构来进行。相比之下,由于CMP结构已经被划分成多个处理器核来设计,每个核都比较简单,有利于优化设计,因此更有发展前途。目前,IBM 的Power 4芯片和Sun的 MAJC5200芯片都采用了CMP结构。多核处理器可以在处理器内部共享缓存,提高缓存利用率,同时简化多处理器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2005年下半年,Intel和AMD的新型处理器也将融入CMP结构。新安腾处理器开发代码为Montecito,采用双核心设计,拥有最少18MB片内缓存,采取90nm工艺制造,它的设计绝对称得上是对当今芯片业的挑战。它的每个单独的核心都拥有独立的L1,L2和L3 cache,包含大约10亿支晶体管。
15、SMP
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结构的简称,是指在一个计算机上汇集了一组处理器(多CPU),各CPU之间共享内存子系统以及总线结构。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一个服务器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处理器,并共享内存和其他的主机资源。像双至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路,这是在对称处理器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至强MP可以支持到四路,AMD Opteron可以支持1-8路)。也有少数是16路的。但是一般来讲,SMP结构的机器可扩展性较差,很难做到100个以上多处理器,常规的一般是8个到16个,不过这对于多数的用户来说已经够用了。在高性能服务器和工作站级主板架构中最为常见,像UNIX服务器可支持最多256个CPU的系统。
构建一套SMP系统的必要条件是:支持SMP的硬件包括主板和CPU;支持SMP的系统平台,再就是支持SMP的应用软件。
为了能够使得SMP系统发挥高效的性能, *** 作系统必须支持SMP系统,如WINNT、LINUX、以及UNIX等等32位 *** 作系统。即能够进行多任务和多线程处理。多任务是指 *** 作系统能够在同一时间让不同的CPU完成不同的任务;多线程是指 *** 作系统能够使得不同的CPU并行的完成同一个任务。
要组建SMP系统,对所选的CPU有很高的要求,首先、CPU内部必须内置APIC(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单元。Intel 多处理规范的核心就是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器(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APICs)的使用;再次,相同的产品型号,同样类型的CPU核心,完全相同的运行频率;最后,尽可能保持相同的产品序列编号,因为两个生产批次的CPU作为双处理器运行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一颗CPU负担过高,而另一颗负担很少的情况,无法发挥最大性能,更糟糕的是可能导致死机。
16、NUMA技术
NUMA即非一致访问分布共享存储技术,它是由若干通过高速专用网络连接起来的独立节点构成的系统,各个节点可以是单个的CPU或是SMP系统。在NUMA中,Cache 的一致性有多种解决方案,需要 *** 作系统和特殊软件的支持。图2中是Sequent公司NUMA系统的例子。这里有3个SMP模块用高速专用网络联起来,组成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可以有12个CPU。像Sequent的系统最多可以达到64个CPU甚至256个CPU。显然,这是在SMP的基础上,再用NUMA的技术加以扩展,是这两种技术的结合。
17、乱序执行技术
乱序执行(out-of-orderexecution),是指CPU允许将多条指令不按程序规定的顺序分开发送给各相应电路单元处理的技术。这样将根据个电路单元的状态和各指令能否提前执行的具体情况分析后,将能提前执行的指令立即发送给相应电路单元执行,在这期间不按规定顺序执行指令,然后由重新排列单元将各执行单元结果按指令顺序重新排列。采用乱序执行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CPU内部电路满负荷运转并相应提高了CPU的运行程序的速度。分枝技术:(branch)指令进行运算时需要等待结果,一般无条件分枝只需要按指令顺序执行,而条件分枝必须根据处理后的结果,再决定是否按原先顺序进行。
18、CPU内部的内存控制器
许多应用程序拥有更为复杂的读取模式(几乎是随机地,特别是当cache hit不可预测的时候),并且没有有效地利用带宽。典型的这类应用程序就是业务处理软件,即使拥有如乱序执行(out of order execution)这样的CPU特性,也会受内存延迟的限制。这样CPU必须得等到运算所需数据被除数装载完成才能执行指令(无论这些数据来自CPU cache还是主内存系统)。当前低段系统的内存延迟大约是120-150ns,而CPU速度则达到了3GHz以上,一次单独的内存请求可能会浪费200-300次CPU循环。即使在缓存命中率(cache hit rate)达到99%的情况下,CPU也可能会花50%的时间来等待内存请求的结束- 比如因为内存延迟的缘故。
你可以看到Opteron整合的内存控制器,它的延迟,与芯片组支持双通道DDR内存控制器的延迟相比来说,是要低很多的。英特尔也按照计划的那样在处理器内部整合内存控制器,这样导致北桥芯片将变得不那么重要。但改变了处理器访问主存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带宽、降低内存延时和提升处理器性能
也是网上找的。

华为watch3pro手表可以接打电话,其距离耳朵的样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蓝牙耳机连接,此时手表与耳朵的距离不受限制,可以通过耳机进行通话。另一种是直接将手表接近耳朵,使用手表内置的麦克风和扬声器进行通话。
对于第一种方式,用户需要先将蓝牙耳机与手表进行配对。配对成功后,用户可以通过手表上的通话界面或者语音助手进行通话。此时手表与耳朵的距离可以很远,用户可以在行走或者运动的过程中使用。
对于第二种方式,用户需要将手表接近耳朵,此时手表内置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可以实现通话。这种方式适合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下使用,否则会受到周围噪音的干扰。此外,手表与耳朵的距离需要适中,否则会影响通话质量。
总之,华为watch3pro手表可以通过蓝牙耳机或者直接接近耳朵的方式进行通话。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方式。

振动点击GT20和GT25有啥区别?GT20红色是一代探头,传输图像清晰度不如二代顶级探头GT25,G25是GT20的升级款,都带底扫,可以探测底部地形和底层在游动的鱼,中配是蓝色GT8,GT8没有底扫,如果水深超过10多米底部都是平的GT8性价比高,性能和GT25差不多,而且不需要探头支架固定, *** 作简单 省电,图像清晰度和GT25差不多 ,GT10是GT8的升级版,功率是GT8的一倍,清晰度更高,抗干扰性更强,在就是GT25探测角度广点,如果水浅搭配GT25是探测范围最广的,紫色的GT52是在GT25的基础上多个侧扫,能探测侧面的鱼,能打路亚用,性能最全,是GT25升级版 GT15是600W的发射功率最大,抗干扰性最强

中国代理中文名大法师大法师是华裔公司代理的第二个图形化网络游戏。 大法师地图世界有3大岛屿,分别是阿拉斯加、无尘岛和石镇。玩家初始在阿拉斯加岛屿光明教堂登陆,等级达到25后可以通过光明或者(邪恶)任务,到达无尘岛。
升级至50级并做了相关的任务可以传送到石镇。这是玩家最后到达的地方,怪物更凶残,经验、物品、任务更丰富多彩。
在石镇升级到75级后可以做相应的光明(邪恶)任务,拿到进入圣域的钥匙key。通过重重障碍就能到达圣域。
可以通过圣域的NPC获得转生的机会(第一次要求75等级第二次要求80级),转生后光明路线玩家可以拥有白色的天使翅膀,邪恶玩家拥有黑色恶魔翅膀,并获得圣光和登陆特效。转生过的玩家还可以在圣域通过NPC传送到光明和邪恶的共同敌人,不死系首领皮唐革,那里是牧师升级的最佳场所。 从华义因运营问题关闭“大法师”后,大多数玩家相约来到了有“韩国第一网游”之称的《天堂》再续前缘,2002年3月初,大法师玩家朵拉比斯、音乐猎人,立将、球迷苦乐,香蕉王子,崔斯汀,LIGHTS,黑领带,冰鸟,火舞者,老杨,暗雪等人的帮助下创立T4C在天堂里的第一个血盟,暂定朵拉比斯练王号。
当时由于对天堂人物属性的不了解,血盟散盟比较频繁,大概有三次。其中香蕉王子带走部分人并找了当时还在外流浪的大法师的人去了女校。
约一个月后,朵拉比斯退出T4C,王号由立将、球迷苦乐、音乐猎人接管。之后T4C管理层破除“非大法师玩家不收”的想法大量招入优秀玩家,短期内就扩充到了一个王盟四个分盟。但这时的T4C其实已经错过了一个血盟发展的最佳时机——包括放弃与当时最强的神话血盟结盟的机会。
2002年4月底T4C第一次参加攻城战,目标只是几大城堡中最弱的妖魔城堡,但仍是因没有经验、组织不力等原因以失败告终。吸取了这次教训的T4C开始正视自己的弱点,逐步发展起来。
之后音乐猎人也因血盟管理理念的不同离开了T4C(事实证明他当时的大部份思路是正确的)。
2002年5月,T4C决定全盟转战二服,为了在走之前再次检验一下T4C的战斗力,同时也为了报复在之前的奇岩之战中毁诺的WTO,几易攻击目标后,最后在云碎的强力要求下决定强攻“天堂第一雄关”肯特。此役虽然T4C打得极其凶悍,在城堡外围也占有很大优势,但限于与WTO的实力差距,仍不能越过城门一步。此战过后,T4C谢绝了一些较有实力血盟的联盟意愿,转战二服。 转战二服后的T4C终于能与众多血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时的T4C迅速显示出了它的生命力和号召力,在短短一个月内便拥有了五个整编盟近200盟员,而且血盟还在不断的发展中——这种实力在二服刚开始时是有绝对的优势,足以问鼎天下。
2002年6月原主盟王立将因个人原因无法维持正常上线时间,经盟务会议讨论后由等级最高的王族贝尔丹蒂接过指挥棒,由此T4C后期最有影响的王者登上舞台,伴随其登上管理舞台的是贝尔丹蒂的男友ST海洋,凭借他过人的外交能力使原本形单影只的T4C增加了许多强助。
二服创盟初期,比较有影响力的管理人员有:贝尔丹蒂、立将、ST海洋、球迷苦乐、星云左骑等。
球迷苦乐在贝尔丹蒂掌管T4C后也因为管理理念不同离开天堂。
2002年7月二服攻城战开放,T4C与众多大盟一起抢攻天堂王者之城——奇岩,虽然T4C盟员凭借热情与忠心拼死作战,事实上该役T4C也占尽优势,但经验的欠缺与管理上的失误还是导致在攻城战结束前五分钟痛失奇岩控制权。之后的T4C励精图治开始加强血盟管理,同时也加强了外交并与音乐、唐朝、杀手盟结成同盟,隐有在野第一大盟之像。
第一次攻城战失败后,意识到自己管理上欠缺的T4C开始注重血盟管理人员的提拨和培养,云碎、风林火山、暗雪等一大批虽无权位名份却开始在血盟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参谋”应该都是从此时开始崭露头角。而T4C每个王族必配一名以上参谋的传统也是从这时开始确立。
2002年8月,T4C凭绝对优势轻松夺取奇岩,之后又携音乐、杀手、唐朝数百盟员横扫二服,一举拿下风木、海音、铁门,这时的T4C风光无比,除一再声明保持中立的肯特血战兵团外,无盟再能与T4C一较长短。
之后的T4C许多盟员因巨大的胜利变得骄横,二服其他盟对T4C怨言日多,而长期的守城更加重了盟员们的懈怠心理,T4C从此时开始隐隐开始走下坡路。 2002年9月底,在野盟中规模较大的蚂蚁盟在灵界和血战的帮助下突袭奇岩,T4C措手不及之下丢掉奇岩,但这时的T4C实力仍不容小视:两天后T4C安排友盟先行强袭奇岩右门吸引火力,同时全体T4C本部盟员在海音城门集合后瞬间飞往奇岩左门,数分种后奇岩城门告破,T4C联盟成员一涌而入轻取城堡控制权。蚂蚁盟自此一战后其友盟放弃,从此一蹶不振。
2002年10月,宿敌血盟和灵界等盟意识到仅凭实力无法与T4C对抗,自此、针对T4C的谣言开始风行二服:“T4C主盟王贝尔丹蒂拿着城税收入卖天币”、“T4C盟员到处PK新人”、“T4C主盟成员看不起分盟成员”等谣言漫天飞舞,同时被安插在T4C内部的内应开始兴风作浪挑拨离间……
2002年10月,T4C最强分盟“T4C鬼族”的盟主月影扣扣被内奸挑拨后与主盟反目,与主盟成员数次冲突后终于解散“T4C鬼族”,此时的T4C正式走向衰弱。
2002年10月,唐朝的海音被灵界攻陷,音乐盟因内部冲突盟主亚雷克西尔将风木让给打宝盟猫盟,后猫盟又将风木转让给辉煌盟。此时的T4C内忧外患、困守于孤城奇岩。
2002年11月,内忧外患的T4C无以为继,在参谋风林火山等人的建议下决定让城,最终由主盟王贝尔丹蒂和分盟王立将一起决定让城于当时最大的在野盟“ONEWAY”,T4C借此机会调整管理并号召全体盟员冲级赚钱以待来日。这段时间里T4C有许多盟员离开,但也有很多新面孔开始崭露头角:T4C原主盟成员精灵1314(星闪闪)脱离T4C后成立星秀盟,管理成型后其三个分盟一起重新加入T4C;冲田总司成立T4C秀逗盟,以精灵MM众多和活沃的气氛著称。
2002年底,T4C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PK比赛想以此振奋人心并重新加入二服争霸战中,血战王小猫喵喵得知后利用其在辉煌盟的分身破坏PK大赛,导致当与T4C与辉煌正在谈的联盟事宜破裂,最后造成T4C怒袭风木使辉煌盟主捌头捌脑完全倒向血战一方。 2002年底,T4C主盟王贝尔丹蒂在宿敌灵界与血战的通缉压力之下成为大陆地区第一个50级的王族,举盟欢庆;T4C借此人心大振时机与友盟ONEWAY强攻海音得手,T4C自此重列二服强盟之林。
2002年底,天堂的圣诞活动中出现BUG“红袜子事件”许多玩家因此被封号,T4C主盟王贝尔丹蒂因接受过别人刷出的武卷也被封号,分盟王星闪闪接过海音指挥权直至贝尔丹蒂的号被解封。
2003年初,全球蠕虫痛毒盛行,除上海外的几乎所有玩家玩天堂时都出现严重的延时,以上海玩家为主的血战趁机撕破与ONEWAY的协议数次攻打奇岩造成不少险情。在春节期间一次最严重的掉线中血战联合当时还号称中立的蓝BLUE等数个血盟在二服有名的“GM玩家”衡智之虎的帮助下攻陷奇岩,并让城给了灵界。后期这位新浪乐谷的在职GM又多次参予针对T4C的攻城战,为血战做出不小贡献。
2003年初,二服游戏环境开始恶化,除了严重的 *** 作延迟外,玩家们的ID和游戏装备开始大量被盗,T4C主盟王贝尔丹蒂练的分身潜伏于血战失败后(后来T4C敌盟十字的盟主丘吉尔与血战反目后承认是GM帮助查出的),连同主号一起被盗,这段时期T4C联盟成员中有过统计的被盗的装备折合天币达10亿以上,按当时的汇率折合RMB达8万之巨!许多T4C铁杆盟友因此离开天堂。最后T4C主盟王贝尔丹蒂与几个盟友被盗一事查出系天堂运营商新浪乐谷的内盗所为。
2003年2月,T4C与ONEWAY策划了一次二服最大的肯特攻略战,采用了提前围城的战术,血战联盟对此措手不及,但本来围住管家不可能被清出城外的T4C联盟成员却在正式开战的那一刹那全体被清除出肯特,加之服务器的延迟更加严重,这次筹划已久的攻城战无功而返。当时的ONEWAY盟主说了句“我们是来跟玩家玩的,不是和GM玩的”后便从此除帮守海音外不再参加攻城战。而战后血盟联盟王小猫喵喵所解释的“本人是穿了隐斗后飞到管家身边清的城所以别人没发现”这话最后被证明是打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因为就算穿了隐斗瞬移虽然别人看不到,传送时却仍会有声光效果,可在场近百人却无一人得见。此事被T4C人戏称为“小猫喵喵之被祝福的隐斗事件”。 2003年2-3月,这段时间海音成了二服最热闹的地区,每次攻城战都是血光纷飞,但以箭阵著称的T4C在防守上无懈可击,始终利用海音城狭长的城门吊桥稳稳的将敌人阻击在海音护城河前。
2003年3月6日,血盟联盟抄用T4C联盟的提前围城战术围攻海音,但因T4C主盟王号过了50级后可以有人数上的优势,提前围城战术被破。在随后的强攻中T4C盟员也顶住了对方的人海战术,正当攻城时间快结束时血战友盟十字盟的盟主在一个战士的保护下离奇的出现于海音王塔下,目瞪口呆的T4C被对方轻松的破塔取得城堡控制权。
2003年3月9日,T4C参谋部成员风林火山在各大游戏论坛发表战争檄文:“我们走了---流着泪,淌着血,昂着头(二服T4C血盟公告)”宣布T4C在新服开放后将放弃二服,但在此前与血战将奋战到底,同时将血战与GM的关系宣告天下,一时间各大论坛议论纷飞,几乎全部是针对T4C的同情和对血战的忿怒。同时T4C也将自己收集到的一些电话录音、游戏截图等证据交到当时《电脑商情报—游戏天地》的一位编辑手中由他代为与新浪乐谷沟通交涉,但些事后来不了了之,而这位编辑后来却加入新浪乐谷。
2003年3月10日,T4C在友盟ONEWAY等血盟和许多对血战联盟不满的玩家的协同下向海音发动攻击,此战中因在论坛听到消息而赶来帮助攻城的非T4C联盟成员竟超过了T4C本部联盟本部的人数,可见人心所向。血战联盟在此战中根本无力反击,海音从此在T4C离开二服前再没有离开过T4C的控制。
2003年3月底,风木辉煌王号管理者之一因对血战王不满而与其他王号管理者闹翻后做出一个决定:让城给T4C。但因其决定做得太勿忙,T4C上线人数不足而导致失败。事后风木王又抖出许多血战与新浪GM的内幕让更多玩家对血战离心。
2003年3月底之后,T4C联盟针对血战联盟发动一系列战争,战火燃遍二服,此时的二服仿如回到战国时代,日日征战不休。但除了T4C联盟曾攻克一次铁门外,直至T4C离开前双方都再无收获。
2003年4月11日,T4C联盟集体转战8服。 2003年4月,初到8服(巴蜀天国2)的T4C依靠从2服过来的近200名本部盟员为基础大量吸收新生力量后迅速崛起。为了加强管理T4C采用了一个“3+1”创新管理模式并提出了“王族议会制”这种能有效解决分盟之间内部纠纷的管理制度。即:以贝尔丹蒂为首的第一军团、以星闪闪为首的第二军团、以立将为首的第三军团,再加上以英红小马为首的打宝盟(纯法师盟)。三大军团中除第三军团因盟主立将因个人原因不能上线,因此第三军团没有满员外,其余两个军团都下辖五个满员盟(共190人)。这样一来,T4C在开服第一个月便在理论上拥有了近600名盟员,而当时一个天堂服务器一般情况下同时在线的人数也不过1500人左右而已。
2003年4-5月,8服5月份开放攻城战的消息传出,T4C管理层经过数次商议后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正常情况下T4C本部占城数不超过两座,但要保持对整个8服局势的控制权。随后T4C开始在8服众多血盟中寻找合作者(同盟),最终T4C选择了在2服后期与自己有战友之情的游侠盟、人数仅次于T4C(5个分盟)的亚丁盟、人数虽然不多但管理上有不错表现的天国盟为自己的盟友,并商定游侠占海音、天国取风木、亚丁拿铁门、肯特和奇岩归T4C。
由于开服初期各职业天币商的介入以及本身经验的欠缺,英红小马的法师盟此时仍是成长期,但由于背后有整个T4C力量的介入,以“风影帝国”为名的法盟也开始在8服打宝界初露头角——这也意味着T4C将与8服所有风影以外的打宝盟为敌。
2003年5月2日,8服攻城战揭开序幕,T4C依照计划集中所有兵力在攻城时间到达前一小时先行围住肯特,此时的T4C真正的展现了8服的王者之风:整个肯特城的正门竟被T4C盟员围了3-4层!见次军威其他血盟纷纷转到也是当天开放攻城战的奇岩与风木寻找机会。攻城时间到了后,除一两个与T4C法盟有仇的打宝法师前来做了些无用的干扰外,素有“天堂第一雄关”的肯特毫无悬念的在五分钟内落入T4C第一军团之手。
2003年5月2日,T4C在占领肯特并留下第一军团部份盟员防守后迅速挥师处于乱军交战中的奇岩,十分钟奇岩后便落入T4C之手。但随着上线人数的增加天堂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延迟和掉线现像开始出现,另一个较有实力的血盟“杀人一族”抓住了机会冲到守护塔下夺取城堡控制权。丢城后的T4C盟员很有经验的先在城堡外围集合宣战后再次突入城内夺得城堡,并将之一直守到攻城战结束。
2003年5月2日,T4C的友盟亚丁与天国都参加了风木夺取战,最终由天国夺得风木。
2003年5月3日,海音、铁门、妖堡攻城战开放,游侠虽然是联盟中实力最弱的一员,但在T4C的护驾保航下轻而易举的拿下海音(由T4C第三军团长立将夺得控制权后让城于游侠铁亲王)。
2003年5月3日,铁门攻城战开始后,天国背约参战与亚丁争夺铁门,虽然最后还是由亚丁取得城堡控制权,但天国与亚丁的关系由此恶化——T4C在8服的第一个联盟开始名存实亡。
2003年5月18日,游侠内乱,部份游侠盟员听信谣言在奇2服游侠王的带领下逼迫铁亲王退位。素来与铁亲王交好的风木火山一怒之下(时任T4C总管,负责内政与外交)发表声明解除与游侠盟约。
2003年5-6月,稳定的8服局势开始松动,天国与亚丁两盟相互征战不休,T4C由于奇岩、肯特两城长久无战事,一些好战的盟员开始以个人身份参加天国与亚丁的战斗导致T4C与亚丁的关系也开始恶化,而拿下了风木后两城在手的亚丁为了增加势力与T4C的敌盟“流氓一族”结盟更是增加了这种恶化的程度。亚丁在5月底对奇岩的偷袭是双方决裂的标志性事件。
2003年6月18日,出于各方面原因奇岩换防,由第三军团立将所属代替第二军团星闪闪部控制奇岩。
2003年6月,无力防守两座城堡的亚丁将城让与原2服T4C友盟洪兴蒋天生所组建的“诱惑静蒂”盟。
2003年6月,T4C正式向亚丁宣战后帮助杀人一族夺取亚丁重镇铁门,随着反攻海音的战术被击破后的亚丁盟迅速消失于8服。
2003年7月,自铁亲王离开后便再无起色的游侠被天国击败,但随之海音又被由原第二军团所属骑士“笑也有悲伤”自行组建的血盟夺取,由于有许多T4C盟员以自由人身份加入战斗,游侠与T4C自此成为死敌。
2003年7月,笑也有悲伤将海音让与诱惑盟,风木被T4C死敌NN盟(以流氓一族为班底组建)取得。同时天国击败由于行事过于霸道而失去人心的杀人一族取得铁门,但随之NN盟又将天国赶出铁门。此时8服成为T4C与NN盟对峙的局面(NN盟两城、T4C联盟3城)
2003年7月底,此时的T4C管理层中贝尔丹蒂、ST海洋、星云左骑、云碎、不服天等重要盟员都已处于退隐或半退隐状态,T4C完美无缺的管理开始出现空隙,人心也为之浮动。为挽回局势,在风林火山的建议下T4C针对NN盟开展秋季攻势,两天内先助法盟攻下风木,再助天国拿回铁门。(随后风林火山也宣布退出管理层)
2003年8月,在7月份的铁门攻城战中在天国一些盟员的鼓动下天国与T4C第二军团长星闪闪发生冲突并击杀星闪闪数次,由此埋下双方合作的隐患。8月初T4C第二军团在星闪闪带领下攻占天国所属铁门城堡,双方正式反目为仇。

硬件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如果是硬件,那就应该是内存条跟主机不兼容的问题导致的,如果能排除硬件上的原因(内存条不兼容,更换内存。内存条松动或积累灰尘,重新拔插并清理灰尘)。

系统或其它软件引起的,系统本身有问题,及时安装官方发行的补丁,必要时重装系统。病毒问题可以进行杀毒 。杀毒软件与其它软件冲突:卸载有问题的软件。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注意清灰,台式机和笔记本一样都是需要清灰的。灰尘等太多不只会影响散热。

2、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硬件上布满的灰尘会变成导体,也存在会短路烧坏硬件的可能性。在比较油的环境下,硬件上的灰尘及油脂等会招蟑螂等。

3、拆装硬件之前注意先放一下静电。拆装硬件过程中一定要断电 *** 作。

4、使用中尽量不要振动。比如大力拍桌子,拍机箱。拖动机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硬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组件

传感网 传感网 定义: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功能: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目前,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它综合了传感器、低功耗、通讯以及微机电等等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无线传感网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典型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军民两用战略高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GF军事、国家安全、环境科学、交通管理、灾害预测、医疗卫生、制造业、城市信息化建设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是由许许多多功能相同或不同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每一个传感器节点由数据采集模块(传感器、A/D转换器)、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微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无线收发器)和供电模块(电池、DC/AC能量转换器)等组成。近期微电子机械加工(MEMS)技术的发展为传感器的微型化提供了可能,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感器的智能化,通过MEMS技术和射频(RF)通信技术的融合促进了无线传感器及其网络的诞生。传统的传感器正逐步实现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正经历着一个从传统传感器(Dumb Sensor)→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嵌入式Web传感器(Embedded Web Sensor)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 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无线传感网络实用和研发项目有遥控战场传感器系统(Remote Battlefield Sensor System,简称 REMBASS --伦巴斯)、网络中心战(NCW)及灵巧传感器网络(SSW))、智能尘(smart dust)、IntelMote、Smart -Its项目、SensIT、SeaWeb、行为习性监控(Habitat Monitoring)项目、英国国家网格等。尤其是今年最新试制成功的低成本美军“狼群”地面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志着电子战领域技战术的最新突破。俄亥俄州正在开发“沙地直线”(A Line intheSand)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散射电子绊网(tripwires)到任何地方,以侦测运动的高金属含量目标。民用方面,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对该技术不断研发的基础上在多领域进行了应用。 英特尔与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正领导着微尘技术的研究工作。他们成功创建了瓶盖大小的全功能传感器,可以执行计算、检测与通信等功能。2002年,英特尔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将处方药瓶大小的32个传感器连进互联网,以读出缅因州“大鸭岛”上的气候,评价一种海燕巢的条件。而2003年第二季度,他们换用150个安有D型微型电池的第二代传感器,来评估这些鸟巢的条件。他们的目的是让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实现无入侵式及无破坏式的、对敏感野生动物及其栖居地的监测。该公司开发出了用于家庭护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根据演示,试制系统通过在鞋、家具,以及家用电器中嵌入半导体传感器,帮助老年人、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以及残障人士的家庭生活。该系统利用无线通信将各传感器联网,可高效传递必要的信息,从而方便病人接受护理,还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该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是英特尔公司在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家庭的合作下,历时一年研究完成的,2004年下半年开始试用。 日立制作所与YRP泛在网络化研究所2004年11月24日宣布开发出了全球体积最小的传感器网络终端。该终端为安装电池的有源无线终端,可以搭载温度、亮度、红外线、加速度等各种传感器。设想应用于大楼与家庭的无线传感器以及安全管理方面。 三菱电机日前开发成功了一种设想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小型低耗电无线模块。能够使用特定小功率无线构筑对等(Ad-hoc)网络。目标是取代目前利用专线构筑的家用安全网络,计划2005年~2006年达到实用水平。具体而言,与红外线传感器配合,检测是否有人、与加速度传感器配合,检测窗玻璃和家具的振动、与磁传感器配合,检测门的开关,等等。 在旧金山,200个联网微尘已被部署在金门大桥。这些微尘用于确定大桥从一边到另一边的摆动距离—可以精确到在强风中为几英尺。当微尘检测出移动距离时,它将把该信息通过微型计算机网络传递出去。信息最后到达一台更强大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任何与当前天气情况不吻合的异常读数都可能预示着大桥存在隐患。 我国现代意义的无线传感网及其应用研究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启动,1999年首次正式出现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领域方向研究》的信息与自动化领域研究报告中,作为该领域提出的五个重大项目之一。随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深入,2001年中科院依托上海微系统所成立微系统研究与发展中心,引领院内的相关工作,并通过该中心在无线传感网的方向上陆续部署了若干重大研究项目和方向性项目,参加单位包括上海微系统所、声学所、微电子所、半导体所、电子所、软件所、中科大等十余个校所,初步建立传感网络系统研究平台,在无线智能传感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节点、簇点和应用系统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2004年9月相关成果在北京进行了大规模外场演示,部分成果已在实际工程系统中使用。国内的许多高校也掀起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潮。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纷纷开展了有关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一些企业如中兴通讯公司等单位也加入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行列。 传感网在民用方面,涉及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等领域。国内从事传感网应用的大企业目前为数不多,小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北京鼎天软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已经承担扬州电子政务和扬州应急指挥系统。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智能交通方面的工程,已经承担上海市内、外环智能交通工程。嘉兴中科无线传感网科技有限公司在数字航道、城市应急系统、机场监控等方面有较好的技术背景,相关项目工程正在进行中。沈阳东软、北大青鸟、亿阳信通等企业也传感网应用方面有所涉足,目前主要在电子政务方面,正在向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进发。 物联网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 [1]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 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 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的、实时的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目前,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它综合了传感器、低功耗、通讯以及微机电等等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无线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定义: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英文名: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缩写:WSN 功能:借助于节点中内置的传感器测量周边环境中的热、红外、声纳、雷达和地震波信号,从而探测包括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物质现象。 目前较为成型的分布式网络集成框架是EPCglobal提出的EPC网络。EPC网络主要是针对物流领域,其目的是增加供应链的可视性(visibility)和可控性(control),使整个物流领域能够借助RFID技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EPC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 EPC编码:长度为64位、96位和256位的ID编码,出于成本的考虑现在主要采用64位和96位两种编码。EPC编码分为四个字段,分别为:①头部,标识编码的版本号,这样就可使电子产品编码采用不同的长度和类型;②产品管理者,如产品的生产商;③产品所属的商品类别;④单品的唯一编号。 Savant,介于阅读器与企业应用之间的中间件,为企业应用提供一系列计算功能。它首要任务是减少从阅读器传往企业应用的数据量,对阅读器读取的标签数据进行过滤、汇集、计算等 *** 作,同时Savant还提供与ONS、PML服务器、其他Savant互 *** 作功能。 对象名字服务,类似于域名服务器DNS,ONS提供将EPC编码解析为一个或一组URLs的服务,通过URLs可获得与EPC相关产品的进一步信息。 信息服务,以PML格式存储产品相关信息,可供其他的应用进行检索,并以PML的格式返回。存储的信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时间相关的历史事件记录,如原始的RFID阅读事件(记录标签在什么时间,被哪个阅读器阅读),高层次的活动记录如交易事件(记录交易涉及的标签)等;另一类是产品固有属性信息,如产品生产时间、过期时间、体积、颜色等。 物理标示语言,PML是在XML的基础上扩展而来,被视为描述所有自然物体、过程和环境的统一标准。在EPC网络中,所有有关商品的信息都以物理标示语言PML来描述,是EPC网络信息存储和交换的标准格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8909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