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CPU现在发展得如何了?

国产CPU现在发展得如何了?,第1张

行业主要公司:目前国内CPU行业主要公司有天津海光、华为鲲鹏、天津飞腾、上海兆芯、龙芯中科等。

1、中国CPU第一股诞生

2022年1月6日,嵌入式CPU设计公司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262)发行价为每股4198元。标志着我国嵌入式CPU第一股的正式诞生。国芯科技是一家聚焦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 CPU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致力提供 IP 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主要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关键领域。2009年,国芯科技主要聚焦汽车电子、工控和信息安全领域,2017年,公司开发开源RISC-V指令集架构处理器,同时进军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领域。

国芯科技的技术研发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1、MCore阶段:2002年4月,国芯科技与摩托罗拉签署MCore处理器核心授权,协议未约定履行期限,属于长期有效的框架协议。2008-2009年,国芯科技基于MCore指令集推出C200/C300/C400处理器设计平台。

2、PowerPC阶段:2010年9月,国芯科技与IBM签署Power ISA微架构授权协议,授权费用44580万美元,2017年签订补充协议,费用12000万美元。国芯科技2010年至今基于PowerPC指令集推出C2000/C8000/C9000处理器设计平台。

3、RISC-V阶段:2017年,国芯科技基于开源RISC-V指令集推出CRV0/CRV4处理器设计平台。

2、国产CPU指令集呈现多元化,制程迎头追赶

从目前我国国产CPU产品来看,国产CPU采用的指令集也呈现多元化状态,且制程多集中于28-14nm制程节点,而全球CPU巨头如英特尔、AMD、IBM多采用7nm以下高端制程,差距较大。目前,上海兆芯与龙芯中科推出了消费级CPU及相关产品,其中兆芯拥有x86指令集授权,有较好的兼容性,龙芯在其3A5000/3B5000产品中放弃MIPS指令集架构,采用自研指令,实现了我国处理器市场指令集的新突破。除此之外,天津海光、华为鲲鹏则用于服务器。国芯科技CPU基于MCore、PowerPC及RISC-V指令集,面向工业控制、信息安全、金融电子等多种领域。

3、国芯科技嵌入式CPU IP授权业务达到国际主流水准

国芯科技嵌入式CPU IP授权业务已达到主流水准。从产品方面来看,国芯科技拥有8种40余款嵌入式CPU内核,虽然不及ARM的领域广泛,但已经具有面向信息安全、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信息安全、边缘计算、网络通信等关键领域。从制程上看,国芯科技支持先进14/7nm工艺节点实现,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准。

4、我国CPU行业发展策略——走自研道路

国芯科技作为国产CPU开发商,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技术水平上都难以与国际龙头企业匹敌,但其自研CPU填补了信息安全、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的空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国产CPU发展,需要走自研道路,完善全产业链,防止国外“卡脖子”。同时还要注重生态搭建,做好软硬件结合。最后,要警惕国外倾销,保证国产CPU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调整。公司转让中科可控公司股权主要为公司发展战略调整,聚焦投资方向,降低投资规模和回收资金。中科曙光是中国信息产业领军企业,为中国及全球用户提供创新、高效、可靠的IT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

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27日,法定代表人:聂华,注册资本:100,0000元,地址位于昆山市玉山镇南淞路88号。

公司经营状况:
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开业状态,公司拥有25项知识产权,目前在招岗位1个,招投标项目53项。

建议重点关注:
爱企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该公司存在:「自身风险」信息2条,涉及“开庭公告”等
;「关联风险」信息24条,包括其投资的“中科泓泰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存在风险。

以上信息来源于「爱企查APP」,想查看该企业的详细信息,了解其最新情况,可以直接打开爱企查APP

其实早在1999年,倪光南院士就发文,呼吁发展国产 *** 作系统,发展国产CPU,建立起中国自主的、完整的信息化产业体系。

但20多年过去了,国内的信息化产业体系,还是以INTEL、AMD的X86芯片为主,而 *** 作系统主要还是以windows为主,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还远远不够。

按照数据, 国内Windows *** 作系统的份额目前仍在90%以上,国内PC产业的CPU,INTEL+AMD,也占了90%以上的份额。

但事实上,虽然国产CPU、国产 *** 作系统,还远远不能与INTEL芯片、WINDOWS媲美,但大家也都没闲着,一直以努力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6大国产CPU,还有了6大国产 *** 作系统,大家都在努力的、想方设法的,全方面的替代INTEL+Windows。

先说说6大国产CPU,分别是龙芯、兆芯、华为鲲鹏、海光、飞腾、申威。

这6大CPU分为三类,一类是采用ARM架构的华为鲲鹏、飞腾,利用ARM架构,更多的还是用于服务器,在服务器层面对INTEL的CPU进行替代。

另外一类则是采用X86架构的芯片,分别是兆芯、海光。其实海光主攻服务器芯片,而兆芯则个人PC、服务器都有涉及。

第三类则是走自主可控道路的龙芯、申威。龙芯之前采用MIPS架构,后来自研指令集,而申威也是采用Aplha架构,再自研指令集,龙芯在服务器、个人PC端都有涉及,申威则主要用于超级计算机。

很明显,6大国产CPU、已经从个人PC领域、服务器领域、超级计算机领域,三大主流领域,对INTEL、AMD的X86芯片进行全面替代。

接着说说国产 *** 作系统,目前较为成熟的国产 *** 作系统包括六大品牌,分别是:麒麟、统信、普华、中科红旗、中科方德、中兴新支点。这6大品牌中,目前较有竞争力的就是两家:麒麟和统信。

在这6大 *** 作系统也是全面从个人PC端,服务器对windows展开替代工作,特别是统信UOS,累计装机已经超过300万套,与几千家合作伙伴进行了适配,已经有几十万应用了。

另外更重要的是,除了传统PC时代的 *** 作系统之外,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国内各种跨终端、全场景式 *** 作系统也在不断跟进中,比如华为鸿蒙、欧拉,阿里飞天、龙蜥等国产 *** 作系统,更是全面开花,在各个领域表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可以预料的是,国产CPU、国产 *** 作系统已然成为国产替代的必然之路,只是时间问题,虽然现在与INTEL、windows差距大,但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1、在BIOS中调节分辨率有两种方式:
①进入BIOS,使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来移动光标,在‘显示配置’或‘显示设置’中,找到‘分辨率’或‘视频分辨率’设置,找到合适的分辨率,按下‘回车’键确定保存修改。
②使用‘F2’进入BIOS,在BIOS界面中,选择‘设备’选项,然后在‘显示设置’中,找到‘分辨率’选项,选择你想要的分辨率,然后按下‘F10’键保存修改,然后按下‘回车’键确定。

行业主要公司:目前国内CPU行业主要公司有天津海光、华为鲲鹏、天津飞腾、上海兆芯、龙芯中科等。

1、中国CPU第一股诞生

2022年1月6日,嵌入式CPU设计公司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262)发行价为每股4198元。标志着我国嵌入式CPU第一股的正式诞生。国芯科技是一家聚焦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 CPU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致力提供 IP 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主要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关键领域。2009年,国芯科技主要聚焦汽车电子、工控和信息安全领域,2017年,公司开发开源RISC-V指令集架构处理器,同时进军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领域。

国芯科技的技术研发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1、MCore阶段:2002年4月,国芯科技与摩托罗拉签署MCore处理器核心授权,协议未约定履行期限,属于长期有效的框架协议。2008-2009年,国芯科技基于MCore指令集推出C200/C300/C400处理器设计平台。

2、PowerPC阶段:2010年9月,国芯科技与IBM签署Power ISA微架构授权协议,授权费用44580万美元,2017年签订补充协议,费用12000万美元。国芯科技2010年至今基于PowerPC指令集推出C2000/C8000/C9000处理器设计平台。

3、RISC-V阶段:2017年,国芯科技基于开源RISC-V指令集推出CRV0/CRV4处理器设计平台。

2、国产CPU指令集呈现多元化,制程迎头追赶

从目前我国国产CPU产品来看,国产CPU采用的指令集也呈现多元化状态,且制程多集中于28-14nm制程节点,而全球CPU巨头如英特尔、AMD、IBM多采用7nm以下高端制程,差距较大。目前,上海兆芯与龙芯中科推出了消费级CPU及相关产品,其中兆芯拥有x86指令集授权,有较好的兼容性,龙芯在其3A5000/3B5000产品中放弃MIPS指令集架构,采用自研指令,实现了我国处理器市场指令集的新突破。除此之外,天津海光、华为鲲鹏则用于服务器。国芯科技CPU基于MCore、PowerPC及RISC-V指令集,面向工业控制、信息安全、金融电子等多种领域。

3、国芯科技嵌入式CPU IP授权业务达到国际主流水准

国芯科技嵌入式CPU IP授权业务已达到主流水准。从产品方面来看,国芯科技拥有8种40余款嵌入式CPU内核,虽然不及ARM的领域广泛,但已经具有面向信息安全、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信息安全、边缘计算、网络通信等关键领域。从制程上看,国芯科技支持先进14/7nm工艺节点实现,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准。

4、我国CPU行业发展策略——走自研道路

国芯科技作为国产CPU开发商,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技术水平上都难以与国际龙头企业匹敌,但其自研CPU填补了信息安全、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的空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国产CPU发展,需要走自研道路,完善全产业链,防止国外“卡脖子”。同时还要注重生态搭建,做好软硬件结合。最后,要警惕国外倾销,保证国产CPU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9151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