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标准化服务器比起来,定制化服务器的成本较高,但为什么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定制服务器呢?

和标准化服务器比起来,定制化服务器的成本较高,但为什么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定制服务器呢?,第1张

定制化服务器相对于标准化服务器来说,确实成本较高,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定制服务器的原因如下:
1 更好的性能:定制服务器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优化,例如选择适合的CPU、内存、硬盘等,以提高性能,满足企业对服务器性能的要求。
2 更高的可靠性:定制服务器可以采用更可靠的硬件和更高级的散热系统,以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服务器故障和维修次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3 更灵活的管理:定制服务器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制管理界面,提高服务器的管理效率和灵活性,满足企业对服务器管理的要求。
4 更好的安全性:定制服务器可以针对企业的安全需求进行优化,例如安装更严格的防火墙、加密通信等,以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
5 更好的可扩展性:定制服务器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扩展,例如添加更多的硬件接口,支持更多的软件功能,以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
总之,定制化服务器虽然成本较高,但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优化,提高性能、可靠性、管理效率、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器服务。

一、判断供应商的云平台基础架构表现。

新型的云平台,是为解决传统IT架构不够稳定和安全、单点故障等问题专门设计开发的。云平台基础架构的稳定性、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云服务器的性能表现。某些技术成熟度低的云平台,在客户迁移入云后,可能莫名出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客户关键业务的高可用性和连续性。因此,一个高效、健康的云平台必须具备企业IT最关注的d性、稳定、安全、易用等关键要素,包括简洁的架构,支持资源的随需变化,关键业务应用与平台的兼容性,平台和虚拟化安全,以及便捷易用的云服务控制台等。例如,基于原生OpenStack深度开发的云服务器,结合企业级客户的需求进行现有模块和功能的完善和优化,让基于OpenStack的企业云架构更简单。同时,整个架构保证接口开放,可以实现对异构底层架构的管理、被第三方管理平台管理以及和业务系统深度结合等,在降低企业IT运维难度的基础上,通过开放性保证企业未来IT架构的自主可控。

二、判断供应商提供的云服务器品质

怎么选择优秀的云服务器供应商关键还是要落实到产品层面,包括云服务器的稳定性、安全性、高可用性等,都是我们审查的重要方向。云服务器,稳定性永远是第一要素。不同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标准差异很大,例如服务商的网络容灾状况,是否具备冗余线路,是否拥有多个机房、节点和可用区网络是否内网互通而不同节点间的内网互通能力,也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综合业务供给能力、架构健壮性和成本消耗。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查看供应商是否拥有完善的SLA服务品质保障协议,在协议中是否提供云服务器的稳定性保障措施。

供应商提供的云服务器品质还包括性能。我们需要对其基本性能参数,例如磁盘I/O性能可以用比较权威的fio测试其磁盘IOPS,网络质量可以ping和tracert路由追踪。性能,甚至还包括产品的易用程度,例如控制台是否简单易用是否拥有清晰完善的监控统计当然,功能也非常重要。应用数据是否自动生成副本是否提供快照备份是否支持快照规则自定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你的云服务器使用体验。

三、判断供应商的主要服务目标和产品优势

现在的IaaS云服务市场,虽然处于一个产品不断趋同的状态,但不同的公司由于定位和运营策略不同,其切入的纵向扩展方向不同,面向的客户群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大型云服务商,拥有坚实的基础模块化服务基础,专注品牌建设和市场的扩张,提供全面的流程化的云服务全景。而中小型云服务商难敌巨头,但其面向细分垂直领域的商业模式依然非常健康,专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对云产品本身的技术开发和资金投入比例高,推出的产品性价比高。这样高品质的中小型、新兴云服务商很多,例如七牛云,主打云存储方向;例如Ucloud,从游戏行业细分垂直领域切入,做精做深;例如青云,以“科技感、未来感”技术优势使产品纯粹化,适合技术型开发者和企业使用;例如知了云,专注OpenStack云平台的开发,致力于构建成熟、可靠的高性能云平台。用户需了解和把握各大云服务商特点,按需选择,以适配自身应用部署需求为出发点。

四、判断云服务器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

虽然云服务器具备高容灾高可用等优点,运维难度有所降低,但云服务器的售前售后服务依然不容忽视。目前海外一流的云服务商团队,并不仅仅关注产品的标准化性能,其研发成本和营销/后续服务成本比例为1:3,在产品趋同的情况下,归根到底核心竞争力还在于服务,而不是虚拟化后的标准硬件产品。因此,我们需要审查服务商的服务质素。例如,是否拥有专业的售前售后服务团队,客服工作是否到位,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如何,是否支持7x24小时技术支持,并收集客户使用过程中的痛点,推动自身产品和服务的不断迭代更新。面对不同程度的问题,能否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快速解决问题。是否能提供成熟的行业垂直领域解决方案等。

海河云平台为客户提供丰富的IT基础资源,包括云服务器、云数据库、负载均衡、专有网络、d性公网IP以及云监控等多款云产品。通过友好的可视化UI界面轻松管理云资源。按需付费,无需押金,包年包月的购买方式,协助客户快速部署应用,业务轻松上云。

无论是G4到G5还是G5到G6甚至G6到G7,每次的变化都是本质上的飞跃,也许在G6时代以前,HP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不是很大,尽管是领先于友商,但似乎每次更新,各厂商推出的先后时间差不是很大,也许HP自信的认为G6的技术已经将对手甩在后边,但这根本不排除如今的PC服务器市场竞争更是厉害,也许以前是HP和IBM的天下,如今似乎有更多的后起之秀也在压迫HP和IBM的市场,只有将对手扼杀在摇篮之中才能保持HP的在服务器市场的占有率领先的位置,似乎HP如今更加重视自己每一次技术上的领先,因此G6的出现,G7的再一次的领先,HP是需要强化自己的战略上的领先地位。
总体而言G6和G5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如下,
1、G6开始,HP改变了G5以前部分非标准化服务器模块,G5的服务器的电源不是通用的,各型号的服务器电源是各自为阵的,而且除此模块化通用标准电源的一大进步,使的G6服务器领先竞争对手,在对手还需要制作更多的磨具或者让用户配置更多冗余电源的同时,HP利用G6推出了第一个电源通用的杀手锏。
2、G6在原来G5基础之上,处理器的更新,这一点和其他服务器厂商保持一致(受限于Intel);
3、G6在G5基础上第一次推出海洋传感技术,也就是说在其服务器内部部署了大约有32个服务器内部散热状况的监测点,HP称之为海洋传感技术,其功能在于随时监测内部散热,如果某个局部温度过高,其处理相对应位置的散热风扇将被启动,这样做的第一个好处是节省电源的功耗和降低相对应的噪音污染。
4、动态功率封顶技术,是G6服务器不同于G5类传统服务器,也许是受绿色、环保、低耗、节能大势所要求,而推出的动态功率封顶技术,所谓动态功率封顶技术简单通俗的说,就是以前传统服务器只能知道服务器大概的功耗,不能准确的确定其工作峰值,那样的结果会导致更多的散热,更多的功耗,更多的噪音,而采用动态功率封顶技术则可以准确的预测其最大的功耗的峰值,假如全世界所有的服务器散热减少30%,噪音减少20%,功耗减少50%,其意义之大,可想而知。或许科技的发展,人们如今才开始注意环保,注意节能了。
5,性能的提升,惠普官方网站声称,G6服务器可以比G5服务器提高100%的性能,也就是说一台同档次的G6服务器相当于两台同档次的G5服务器。
而G7和G6相比的特点:
1-处理器的提升,这点是随INTEL处理器的技术更新,45纳米和32纳米的区别,更多的高速缓存。原先的有6MB,现在可能有12MB,原先是4核现在也许升级到6核。其实这一点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2-内存最大容量的提升,原先同类的服务器最大也许是144GB,而升级到G7,则支持到192GB(限于同一款服务器如DL380G6和DL380G7)
3-FBWC技术出现在G7服务器上,以前G6服务器的磁盘阵列控制器上所用的内存需要单独的电池供给系统,如今G7的高速缓存则采用类似于闪存技术,不需要单独的供电,因此将不会存在阵列卡上的电池失效而导致阵列配置信息的丢失情况发生。这一点也许是G7在保留更多G6技术基础之上最大亮点之一。
4-固态硬盘的支持,G6不支持固态硬盘
何谓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也称作电子硬盘或者固态电子盘,是由控制单元和固态存储单元(DRAM或FLASH芯片)组成的硬盘。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旋转介质,因而抗震性极佳。
以上是G5、G6、G7服务器最大的区别;尤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HP服务器的更新换代,在同档次的型号服务器上,配置和性能的提升,而价格上则没有更高的提价,甚至比以前更低廉。这也许是目前HP服务器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924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