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收回金额,怎么计算折旧?

有可收回金额,怎么计算折旧?,第1张

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
资本支出 资本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如计算机设备、建筑物和厂房)购置或改良成本,又称一次性投入成本。
成本项目 核算成本时可将硬件、软件、人力资源、食宿交通和内部调拨等主要成本类别进一步细分为不同成本项目,以便更加精确地归集的成本费用。例如,可将硬件细分为办公室、网络和中央服务器。成本类别细分的目的在于确保 IT 部门所确认的每项成本均可分门别类地归入成本报表,并为成本分析提供依据(如全部网络成本)。
成本单位 在计算机服务业务规范 (CSBC) 语境中,成本单位是指为从事作业活动的每个工作负载项目制定标准成本的职能单位,建立在将计算得出的活动比率转换为成本比率的基础之上。
折旧 资产因使用和(或)时间流逝所经历的价值减损。资产帐户的年度折旧额代表在当期耗用的资本资产。折旧费将被列入成本帐户,以确保固定资产类设备成本能够公允地反映在使用该设备提供服务的单位成本当中。目前存在多种折旧计算方法:直线法、余额递减法和工作量法。
直接成本 已实际发生并可被直接归集到产品、服务、成本中心或部门的成本费用。直接成本属于分摊而来成本。直接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
固定成本 无论资源占用情况如何变化,固定成本将保持不变。固定成本包括在服务启动前约定的一切成本,例如,硬件组件维护合同价款。
间接成本 产品生产、服务提供以及成本中心或部门运转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由于间接成本是为多个成本中心或成本单位而发生,因此,无法全部直接归集到产品、服务或部门。我们只能按某种比例将这些成本分摊到与之相关的成本中心或成本单位。间接成本也被称作经常性费用或管理费用。
净现值 净现值 (NPV) 是投资项目产生现金流量的折现价值扣除初始现金支出后的净额。应在确定现值时,使用一个贴现率并套用下列公式,将每笔现金流入和流出分别折算为现值。公式如下:(注:n 代表期数)
现值 = (终值) / (1+贴现率) n
营运成本 IT 服务机构的日常运转成本,例如,人工成本、硬件维护、电力等。此项成本具有重复发生特性,其财务影响可在短期内衡量(通常为不超过12个月的一个财年)。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用来反映资产初始投资需要多久才能回收。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是将初始投资成本除以因投资产生的预计年均节省数或由此增加的年收入。
总体拥有成本 总体拥有成本 (TCO) 是指某项资产在有效使用年限内发生的全部成本。TCO 分析试图涵盖直接和间接成本。TCO 不仅包括购置价款,而且包括实现成本、培训成本、管理成本和支持成本。
变动成本 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计算可能因业务增长或下滑导致的损益时,分析成本项目是否具有可变性相当重要。随着时间变迁,变动成本将根据资源使用状况的变化而呈比例变动
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
1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投资项目收回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即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两种形式。
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可分别采取公式法和列表法。
(1)公式法
如果某一项目的投资均集中发生在建设期内,投产后各年经营净现金流量相等,可按以下简化公式直接计算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 PP′)=原始总投资/投产后若干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
(2)列表法
所谓列表法是指通过列表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的方式,来确定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进而再推算出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的方法。因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因此,此法又称为一般方法。
该法的原理是:按照回收期的定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满足以下关系式,即:
这表明在财务现金流量表的"累计净现金流量"一栏中,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恰好是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
如果无法在"累计净现金流量"栏上找到零,必须按下式计算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或: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
=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次出现正值的年份-1+该年初尚未回收的投资÷该年净现金流量
2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总投资的返本期限,便于理解,计算简单;可以直接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回收期满后发生的现金流量;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不同对项目的影响。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网络公司租借其他公司服务器 算不算做公司固定资产,要看服务器在实质上是否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
折旧按照通常的惯例折旧。
供参考。

购入服务器机柜入固定资产科目。该设备属电子设备,如果计入固定资产,按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不少于3年,如果计入费用,二级科目为办公用品。至于金额的限定由企业自已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定义,故购买的服务器机柜既可计入固定资产也可计入费用。

固定资产的确认、折旧方法、折旧时间、年限、残值的确定

一、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它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

二、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方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三、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的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四、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五、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它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的规定: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因此,电脑、服务器属于电子设备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3年;办公桌椅等作为家具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5年。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折旧特殊情况

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当期计提的折旧作为当期的成本、费用处理。

2、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照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3、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9831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