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基础入门知识:
1、CPU型号怎么看:
CPU是一台电脑的核心,而目前笔记本市场基本被Intel(英特尔)的CPU垄断。而Intel的CPU型号命名还算比较有规律。
以i7-6920HQ为例:
四位数的头一个数字是6指的是代际,也就是是英特尔第六代处理器。目前英特尔在市面上是4、5、6三代处理器并存。老于4代的处理器现在比较少见,一般也不推荐。
920是它的SKU值,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编号。用来区分不同性能的CPU型号。
数字后面紧跟着的字母是H,代表的是处理器的功耗/性能类别。类似的有U(超低功耗15W)、M(仅出现在5代以前)、H(高性能35W/45W)。
需要注意的是:功耗大不仅意味着更大的耗电量,也表示CPU的发热量越大。进而对笔记本的散热系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主打高性能的笔记本(比如游戏本),几乎没有轻薄、长续航的。
最后一个产品线后缀,有Q(四核处理器)、K(开放超频)两种情况。而双核、不可超频的处理器没有这个后缀,也是最常见的。
什么?看完了还是不懂怎么选?简单来说,如果你在乎功耗(省电)的话,代际越新越省电。比如6代比4代更省电。而在同一代中,U比H省电,而H又比HQ/HK省电。
2、关于电脑性能:
如果你想了解性能的话,这就有些麻烦了。
诸如i7>i5>i3这样的说法,基本不靠谱。因为这种说法仅仅在同一代处理器,同一功耗级别下才成立。如果跨代、跨系列地比较,就会出现诸如i5-6300HQ性能强于i7-6600U、i3-6100H和i7-4610Y性能差不多,这样不太好理解的情况。
所以光看型号判断性能真的是不太靠谱。为了方便起见,我推荐一个方便(但并非完全严谨)的方法给大家:查Passmark评分。
Passmark评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处理器的性能水平,Passmark评分越高代表CPU的性能越强,可以作为大家选购的参考。如果你还是没什么概念的话,根据我自己的经验,Passmark评分在3000左右,就可以保证基本的上网、办公、看全高清视频流畅。
不过还是那句,这个评分仅仅作为一种简捷的判断、选购依据,并非完全严谨的。
另外从2015年开始,英特尔又推出了CoreM(酷睿M)系列处理器,主打超低功耗(45W),无需风扇散热。m系列的命名规则跟i系列类似。相信大家可以触类旁通,这里就不赘述了。
3显卡型号怎么看?
和英特尔相似,笔记本上的独立显卡大部分来自NVIDIA(英伟达)。不过相比之下NVIDIA显卡的命名就简单得多。
显卡型号显示960M。其中9是代机,也就是第九代NVIDIA显卡。目前市面上的笔记本以9系列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8系列。
后面两位数代表的是等级,一般是从10到80,数字越大性能越强,相应也越耗电。后缀M表示针对笔记本优化(性能低于桌面版,所以功耗和发热也更低)。
今年NVIDIA还增加了MX后缀的显卡,可以理解为小改款,性能比M的版本小有提升。而GTX的前缀,只有850M、950M或者以上的显卡才有,是高性能的代表。显卡和CPU类似,显卡性能越高,功耗、发热量也越高。
4关于内存:
一般我们只需要关注3个参数即可:内存的容量、内存的代际、内存的频率。容量大家都好理解,代际和频率可能需要简单提一下。目前笔记本中常见的,一般是DDR31600(第三代DDR内存,频率1600MHz)和DDR42133(第四代DDR内存,频率2133MHz)。前者更加普遍,而后者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实比起这些参数,其实更加关注笔记本的内存升级空间。早些年的笔记本,一般有两个内存槽(占用一个空余一个),方便用户自己升级内存。
但现在不少笔记本基于商业上的考虑、或是为了将笔记本做得更轻薄。只配有一个内存槽,或者直接把内存焊在主板上。让自己升级内存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服务器服务器是指管理和传输信息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服务器就像是邮局的交换机,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我们与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必须经过交换机,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它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的计算机,它在网络 *** 作系统的控制下,将与其相连的硬盘、磁带、打印机、Modem及各种专用通讯设备提供给网络上的客户站点共享,也能为网络用户提供集中计算、信息发表及数据管理等服务。它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高速度的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外部数据吞吐能力等方面。
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自己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您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被黑客窃走密码、损失关键商业数据;如果您在自动取款机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应该考虑在这些设备系统的幕后指挥者————服务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
目前,按照体系架构来区分,服务器主要分为两类:ISC(精简指令集)架构服务器:这是使用RISC芯片并且主要采用UNIX *** 作系统的服务器,如Sun公司的SPARC、HP公司的PA-RISC、DEC的Alpha芯片、SGI公司的MIPS等。
IA架构服务器:又称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服务器,即通常所讲的PC服务器,它是基于PC机体系结构,使用Intel或与其兼容的处理器芯片的服务器,如联想的万全系列、HP的Netserver系列服务器等。
从当前的网络发展状况看,以“小、巧、稳”为特点的IA架构的PC服务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x86服务器使用CISC架构的处理器,类似于人们触摸的台式笔记本电脑。随着英特尔Xeon处理器的不断改进,有传言称x86服务器将占领小型计算机市场。
X86是一种基于CISC(复杂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处理器。大多数CPU制造商(如Amd,Intel)生产这种处理器。与具有精简指令结构计算机(RISC)体系结构的PowerPC(如苹果计算机)不同,CISC处理器按顺序执行程序指令,并按顺序执行每个指令中的 *** 作。
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RISC结构相对简单。它只需要硬件来执行有限数量的最常用指令。大多数复杂的 *** 作使用复杂的编译器技术,由简单的指令组成。它主要用于高端服务器,特别是使用RISC指令系统CPU的高端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通常由五部分组成:文件服务器、工作站(包括终端)、传输介质、网络连接硬件和外部设备。
1、文件服务器的介绍
文件服务器一般要求是配备了高性能CPU系统的微机,它充当网络的核心。除了管理整个网络上的事务外,它还必须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
2、传输介质的介绍
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受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在局域网中就是用来连接服务器和工作站的电缆线。目前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多用于局域网)、同轴电缆和光缆等。
3、工作站的介绍
工作站可以说是一种智能型终端,它从文件服务器取出程序和数据后,能在本站进行处理,一般有有盘和无盘之分。
4、网络连接硬件和外部设备的介绍
常用的网络连接硬件有网络接口卡(NIC)、集线器(HUB)、中继器(Repeater)以及调制解调器等。而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以及其它任何可为工作站共享的设备都能被称为外部设备。
扩展资料:
随着分布式网络 *** 作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出现,要求网络服务器不仅要具有文件服务器功能,而且要能够处理用户提交的任务。
简单地说就是当某一网络工作站要对共享数据进行 *** 作时,具体控制 *** 作的不仅是工作上的处理器,还应有网络服务器上的处理器,即网络中有多个处理器为一个事务进行处理,具有这种能执行用户应用程序功能的服务器叫应用程序服务器。
人们所说的一般微机局域网中的工作站并不共享网络服务器的cpu资源,如果有了应用程序服务器就可以实现了。若应用程序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有时也称之为数据库服务器。
按照网络服务器的设计思想分类,一般把服务器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入门级服务器,有时我们也称为pc服务器;一种是工作服务器,在中小企业的业务部门里使用,有时我们也称为部门级或工作组级服务器。还有一种就是企业级服务器,一般担当企业的整体网络部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硬件
服务器就是高性能的电脑,硬件搭配和普通电脑一样,但性能要好的多,主板会是工业级的,电源也是高性能的,硬盘是高速的,说白了他要长年累月的开机运行,所以各个硬件都要性能好。服务器能有什么运行原理呢,只不过是一直在运行同一个或几个软件而已,什么论坛啊,FTP啊,数据库之类的。其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局域网的硬件组成由计算机,多个网络客户端,多台服务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网络卡,交换机等)组成。计算机由系统电路,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显示器等装配而成,主要用于进行逻辑处理和数据存储。客户端也称为工作站,如PC,笔记本电脑等,也像计算机一样组成由CPU,主板等硬件组成,客户端主要用于发起访问和收取服务器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服务器主要是安装一定的软件,以提供服务给客户端,它由处理器,硬盘,网卡,内存等硬件组件组成。网络设备主要是为了连接计算机和服务器,它们主要有交换机,路由器,网络接口卡等,他们能够有效的连接各设备,完成局域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