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C 是主分区 剩下的那些你没规划他 叫做扩展分区 你可以在管理里面直接进行 *** 作把400多都分给扩展分区 ,在扩展分区里在建立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就是 我们最常看到的D\E\F盘。
不懂在追加、1、右键我的电脑——管理——磁盘管理(以下是已经分好的磁盘,如果需要更改容量,需要确认磁盘无文件,否则将导致所有数据丢失,C盘为系统盘一般默认不要动磁盘文件以及容量)。
2、磁盘已分配的情况下,需要首先删除原分配的磁盘,右键删除——磁盘分区。
3、删除完后,所有容量会自动合并,右键——添加磁盘分区进入分区向导。
4、选择——主磁盘分区。
5、选择想分配的磁盘大小(1G=1024M)。
6、选择磁盘符号——默认按照C(系统盘)、D、E依次排列。
7、勾选——执行快速格式化。
8、点击完成即可,如果想多分些磁盘按此 *** 作,计算好总容量即可。1用windows格式化后,磁盘的空间都会变小,可能是硬盘出现了少量的坏道。在经过硬盘作分区和格式化 *** 作以后系统会把坏的地方作上标记,这些坏道不是连续的。那么在我们安装windows系统时,安装文件就不会在坏道的地方安装系统了,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中的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的意思是"系统磁盘配额信息",是ntfs系统的特有性能,可为不同的用户分配固定大小的空间,里面的文件不可见,它也会占用一定的空间。
2。要访问它,须取得它的权限,在属性里设置
以ext4文件系统为例,设计的时候分为4个部分
由于 ls -l 获取的是i节点记录的数据使用的数据块个数,而 du 则是通过i节点获取实际大小, 所以 ls -l 和 du 显示的数据大小不同。
RAID全称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也就是磁盘阵列,通过整合多块硬盘从而提升服务器数据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数据处理时的I/O性能。
RAID目前常用的是RAID5, 至少需要3块硬盘,其中一块硬盘用于奇偶校验,保证数据安全,其余硬盘同时读写,提高性能。此外,你还需要知道最原始的是RAID0,同时将数据读写到所有硬盘里,速度就变成了原来的N倍。RAID1至少需要两块盘,其中一块硬盘是另外硬盘的镜像。它不提高读写效率,只提高了数据安全性。RAID10是RAID0和RAID1的组合。
目前的服务器都配备了硬件RAID卡,因此在为服务器增加或更换硬盘时,需要 格外注意 ,
fdisk只能对不多于2TB的硬盘进行分区
假如你的硬盘大于2TB,那么会输出如下信息
提示信息中的警告中,就建议"Use parted(1) and GUID partition table format (GPT)"
因此,对于大于2TB的硬盘就需要用 parted 进行分区
输出信息如下
创建新的GPT标签,例如
设置单位
创建分区, 比如我将原来的10T分成2TB和8TB
查看分区表
输出如下
退出
此时会提示"Information: You may need to update /etc/fstab" /etc/fstab 用于设置开机硬盘自动挂载。如果硬盘被拔走了,而 /etc/fstab 没有修改,那么会就提示进行修复模式。
在挂载硬盘之前,需要先对磁盘进行格式化。使用的命令为 mkfs , 使用 -t 指定文件系统,或者用 mkfsxxx ,其中xxx就是对应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有如下几类
目前最流行的是ext4和xfs,足够稳定。其中xfs是CentOS7之后的默认文件系统。
之后用 mount 进行硬盘挂载,分别两种情况考虑
一种是新建一个文件路径,进行挂载。
另一种是挂载一个已有目录,比如说临时文件目录 /tmp 挂载到新的设备中。
第一步: 新建一个挂载点,将原有数据移动到该目录下
第二步: 删除原来的 /tmp 下内容
第三步: 重新挂载
和mount相关的文件如下
此外mount在挂载的时候还可以设置文件系统参数,例如是否支持磁盘配额,对应 -o 参数
第零步: 检查服务器是否具备RAID阵列卡,如果有,则需要先为硬盘做RAID。
第一步: 使用 fdisk -l 检查硬盘是否能被系统检测到
第二步(可选): 假如需要 硬盘分区 ,则用 fdisk/gdisk/parted 对硬盘划分磁盘
第三步: 使用mkfs进行磁盘 格式化 ,有如下几种可选,
第四步: 用mkdir新建一个目录,然后用mount将格式化的硬盘挂载到指定目录下。卸载硬盘,则是 umout
第五步: 修改 /etc/fstab 将硬盘在重启的时候自动挂载。 注意 : 如果硬盘不在了,则需要将对应行注释掉,否则会进入到emergency模式。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 进行许可。
1、右键点击我的电脑,然后选择“管理”,再点击“磁盘管理”。
2、然后选择需要进行分区的磁盘,点击右键,选择“压缩卷”。
3、之后系统会自动查询压缩空间。
4、接下来要选择需要压缩空间的大小,点击压缩。
5、此时出现一个“可用空间”,即刚才压缩出来的空间。
6、点击右键,选择“新建简单卷”。
7、选择“下一步”。
8、输入自己想要的大小,点击“下一步”。
9、选择“盘符”,单击“下一步”。
10、选择新建的简单卷的磁盘格式,点击“下一步”。
11、点击“完成”就ok啦。
linux下,建议新手分区时只分两个:一个“SWAP”分区,大小为内存的两倍,一个“/”分区大小为全部可用空间。这里把Linux分区问题详细地介绍一下,以Red Hat Linux71为例。
首先我们要对硬盘分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硬盘的分区主要分为基本分区
(Primary Partion)和扩充分区(Extension Partion)两种,基本分区和扩充分区的数目之
和不能大于四个。且基本分区可以马上被使用但不能再分区。扩充分区必须再进行分区后才
能使用,也就是说它必须还要进行二次分区。那么由扩充分区再分下去的是什么呢?它就是
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on),况且逻辑分区没有数量上限制。
对习惯于使用Dos或Windows的用户来说,有几个分区就有几个驱动器,并且每个分区都
会获得一个字母标识符,然后就可以选用这个字母来指定在这个分区上的文件和目录,它们
的文件结构都是独立的,非常好理解。但对这些用户初上手Red Hat linux吗, 可就有点恼
人了。因为对Red Hat linux用户来说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一目录使用, 它归根结底就
只有一个根目录,一个独立且唯一的文件结构。 Red Hat linux中每个分区都是用来组成整
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因为它采用了一种叫“载入”的处理方法,它的整个文件系统中包含了
一整套的文件和目录,且将一个分区和一个目录联系起来。这时要载入的一个分区将使它的
存储空间在一个目录下获得。下面我们先来看看Red Hat linux的驱动器是如何标识的。
对于IDE硬盘,驱动器标识符为“hdx~”,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是
指IDE硬盘了。“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
“~”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用数字1到4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从5开始就是逻辑
分区。例,hda3表示为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hdb2表示为第二个
IDE硬盘上的第二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对于SCSI硬盘则标识为“sdx~”,SCSI硬盘是用
“sd”来表示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的,其余则和IDE硬盘的表示方法一样,不在多说。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到,Red Hat linux的分区是不同于其它 *** 作系统分区的, 它的分区
格式只有Ext2和Swap两种,Ext2用于存放系统文件,Swap则作为Red Hat linux的交换分区。
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知道Red Hat linux至少需要两个专门的分区(Linux Native和Linux
Swap)况且不能将Red Hat linux安装在Dos/Windows分区。一般来说我们将Red Hat Linux
安装一个或多个类型为“linux Native”的硬盘分区, 但是在Red Hat Linux的每一个分区
都必须要指定一个“Mount Point”(载入点),告诉Red Hat linux在启动时,这个目录要
给哪个目录使用。对“Swap”分区来说,一般定义一个且它不必要定义载入点。 下面我们先
对“linux Native”和“Linux Swap”有个初步的了解。
SWAP分区是LINUX暂时存储数据的交换分区,它主要是把主内存上暂时不用得数据存起
来,在需要的时候再调进内存内,且作为SWAP使用的分区不用指定“Mout Point”(载入点),
既然它作为交换分区,我们理所当然应给它指定大小,它至少要等于系统上实际内存的量,
一般来说它的大小是内存的两倍。具体如下:当顺利启动了安装过程后,会显示一个boot:提示符,
这时你只要键入boot:linux mem=1024MB就可以了(假定你的电脑内存为512MB)。另外你也可以创建和使用一个以上的交换
分区,最多16个。
linux Native是存放系统文件的地方,它只能用EXT2的分区类型,上面已说过。对
Windows用户来说, *** 作系统必须装在同一分区里,它是商业软件吗!所以你没有选择的余地!
对Red Hat linux来说,你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你可以把系统文件分几个区来装 (必须要
说明载入点),也可以就装在同一个分区中(载入点是“/”)。 下面我们看看可以创建哪些
分区(仅列常用几种)。
/boot分区,它包含了 *** 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 建这个分
区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
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
/usr分区,是Red Hat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 如果是多
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
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
其实单用户也有建立这个分区的必要,因为没这个分区的话,那么你只能以根用户的身份登
陆系统,这样做是危险的,因为根用户对系统有绝对的使用权,可一旦你对系统进行了误 ***
作,麻烦也就来了。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
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 *** 作系统的主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这
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 *** 作,文件系统的其
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 *** 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
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dev分区,存放设备文件。
/opt分区,存放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s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上面介绍了几个常用的分区,一般来说我们需要一个SWAP分区,一个/boot分区,一个
/usr分区,一个/home 分区,一个/var/log分区。当然这没有什么规定,完全是依照你个人
来定的。但记住至少要有两个分区,一个SWAP分区,一个/分区。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分区。
用户可以使用两种分区工具:
1.Disk Druid:它是Red Hat linux提供的硬盘管理工具, 它最初是随Red HatLinux5
一起发售的,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创建和删除硬盘分区,另外还可以为每个分区管理载入
点,这是一个不错的分区软件,建议读者使用。本文也将以此软件详细地介绍Red Hat linux
分区。
2.Fdisk:它是传统的linux硬盘分区工具,比Disk Druid更强大,使用更加灵活。 但
是Fdisk要求用户对硬盘分区有一定经验,并能够适应且读懂简单的文本界面。 如果你是第
一次对一个硬盘驱动器进行分区 *** 作的话,最好还是避免Fdisk这样的程序, 它虽然强大但
用起来的感觉不是太好的。
附注:此外Red Hat linux还提供了一种叫fips的分区软件, 但这种分区软件具有一定
的危险性,不宜提倡 *** 作。虽然有许多人已经成功地用fips对他们的硬盘进行了分区,但这
不能保证fips将在你的系统中也能正常地运行。况且Red Hat linux也不提供对fips的支持,
劝你对这种分区软件还是慎用为好。
如果你希望将Red Hat linux安装在已经含有其他 *** 作系统的盘上, 也就是多重 *** 作系
统,这个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因为一个错误就可以毁掉你辛辛苦苦保存的数据,让你欲哭无
泪。如果你想让Red Hat linux与OS/2共存,那你必须使用OS/2的分区软件来创建硬盘分区,
要不然OS/2将不能识别硬盘分区。另外你也可以用其它的一些分区软件来分区,下面列出了
一些常见的这种分区工具软件:
Partition Commander软件,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