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硬盘,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如果说服务器是网络数据的核心,那么服务器硬盘就是这个核心的数据仓库,所有的软件和用户数据都存储在这里。用户用久了服务器硬盘就可能会出现空间不足的情况,那么应该如何分区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的空间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假设系统的硬盘大小是10G。
/boot 20M
Swap 128M
/root 985G
建立一个20M的/boot分区是为了避免将系统内核文件放到1024磁道以外,如果将/boot做为root分区的一个子目录,内核文件就会安装在root分区的任何地方,因为硬盘的大小超过了8G,所以在启动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建议将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内存的两倍,在这里我们假设系统的内存为64M。最后我们将硬盘的剩余空间全部分给了root分区。
这里的服务器我们假设只提供几种通用的服务,如/>用“分区助手”这款软件即可在不重新安装系统的情况下从其他分区“划拨”一部分容量到C盘,非常简单的,最后重启一下即可搞定,这款分区助手软件在360安全卫士的软件管家里即可直接下载安装,用后在删除即可,服务器用的什么 *** 作系统,我想一般是win2003吧,
你要实现功能是重要资料的备份,那么我建议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服务器共享一个或多个文件夹就可以了,每个文件可以分部门,或者分类别来区别
要实现每个员工1G的空间,我觉得反而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你要设置权限每人人的权限,其他人的访问权限,万一有人1G不够咋办。以后维护起来很麻烦
如果公司的业务逻辑非要每人分配空间,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Ftp服务器,win2003也有这个功能使用磁盘阵列,以备不时之需
参考资料:
磁盘阵列是RAID的中文名称,也就是将多个物理磁盘组成一个逻辑磁盘。目前RAID常用的有RAID0,RAID1,RAID0+1/1+0,RAID5。
我们以两个80GB的磁盘为例。
RAID0是将两个磁盘连接变成一个逻辑磁盘,结果是我们得到了一个120GB的逻辑磁盘,数据是分别写在2个磁盘中的,读取时从2个盘中一起读,可以成倍的提高存储子系统的性能。但这种方法安全性是最差的,一旦有一个硬盘损坏,所有数据就都没有了。
RAID1是将2个硬盘划分为两部分,一个存数据,另一个做备份,也就是说80GB存数据80GB做备份。这样的数据安全性是最好的,但磁盘空间利用率很低,只有50%。
至于RAID0+1/1+0和RAID5是要用4个或以上的硬盘才能组建的。RAID1+0/0+1是结合了RAID0和RAID1各自的优点,即既有安全性有可以提高系统性能,但组建成本太高,一般只用在服务器上。
现在的硬盘分为PATA和SATA两种接口,其中PATA硬盘就是我们常说的并口硬盘,最高传输速率是133Mb/s,而SATA是串口的,目前主流的产品最高传输速率是150Mb/s,下一代标准是300Mb/s(就是SATA2)。但由于硬盘的内部传输率不高,只有60-70Mb/s,所以SATA接口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性能提升,但由于SATA的数据线只有7根,所以会比80线的PATA硬盘传输距离更远,机箱内的散热也会更好一些。
PATA硬盘现在的所有主板都支持,是一个40针的长方形接口。而SATA只有从865时代才开始由主板直接支持,是一个7针的L型接口。
关于缓存,其大小和主板的支持无关,但和性能密切相关,8M的当然比2M的好,但价格也会高一些。
具体原理和组建方式,由于这里没办法上传大量的步骤 所以请你到这里下载一下就可以了 这里有详细图文说明以及安装步骤:下载地址
>其实服务器上的空间划分没你想的那么难
需要什么什么 *** 作
你只要会IIS设置和域名绑定就可以了
空间划分其实就是在硬盘上
建个文件夹
把你的网站内容都放这里来
网站比较多的话就多建几个文件夹
然后在IIS设置里
把域名指向相应的文件夹就可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