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服务器与燧原科技的合作怎么样?

浪潮服务器与燧原科技的合作怎么样?,第1张

日前,浪潮服务器NE5260M5宣布对燧原科技全新发布的人工智能推理加速卡 “云燧i10”完成兼容适配与深度优化,为边缘AI推理应用如自动驾驶、智慧交通、ETC识别、精密仪器预测性维护、AI工业质检等场景提供强大算力支持。浪潮服务器NE5260M5体积小巧,但支持多种异构加速卡,并且各个模块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能够很好适应边缘恶劣的高温湿环境。基于高度适配的软硬件组合,浪潮服务器NE5260M5可搭载2-4张云燧i10,最多可提供高达每秒70万亿次的单精度算力和280万亿次的半精度算力,为边缘环境提供更加灵活的加速选择。

浪潮信息的毛利率一路走低,盈利不易。再囤积史上最高存货,光跌价减值损失就可能影响公司全年业绩。

本刊特约作者 诗与星空/文

2020年7月1日,浪潮信息(000977SZ)被传闻断供Intel的CPU,Intel方面回应称,需要根据美国相关法律对我们的供应链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因而不得不临时性暂停对此客户的供货。这次临时性暂停预计两周以内,届时将恢复对此客户的供货。幸运的是,Intel恪守承诺,随后恢复供货。

浪潮信息和Intel的合作,已经超过30年。

2019年,公司从Intel公司采购高达179亿元。如果真的断供,会让浪潮信息吃不消,但很显然,Intel不可能短期内找到能采购如此巨额芯片的大客户,也会很难受。

2019年,浪潮x86服务器市占率超10%,蝉联全球第三,成为全球前五排名中增速最高的服务器厂商;在中国市场,浪潮x86服务器市占率超34%。在中国Non-X86服务器市场,浪潮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50%以上。AI 服务器连续三年以过半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市场第一。

在服务器领域,浪潮信息是一个全球市场第一梯队、中国市场绝对领先者的存在。

在Intel断供虚惊一场之后,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下,如果真的遇到断供,浪潮信息有备胎吗?

据报道,Intel在2019年的销售额为65793亿美元,约4200亿元人民币,浪潮信息作为Intel的最大客户之一,销售额占比接近5%。从数据来看,Intel和浪潮的互相依存度都比较高。

目前浪潮出货量最大的产品是x86服务器,而x86的CPU芯片主要来自Intel。现在浪潮还不能生产CPU芯片,国产x86架构的CPU只有海光可选。而海光的CPU,一方面,性能与主流Intle和AMD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海光产能有限,恐怕连关联企业中科曙光的需求都满足不了。

虽然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服务器厂商之一,虽然在架构主板等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芯片方面,浪潮信息是没有备胎方案的。

利润率极低

2020年10月,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受益于疫情期间远程会议、远程教育等行业对云中心的迫切需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02%;净利润6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37%。

和公司巨额的营收规模相比,净利润近乎少得可怜。看起来高大上的服务器,怎么利润会如此低?

最早要从IBM转型说起。据说IBM不做毛利率低于40%的业务,所以当电脑服务器逐渐进入红海市场、毛利率下行的时候,其将PC和x86服务器业务出售给联想,再后来甚至连最先进的小型机业务都卖掉了。

IBM和浪潮信息合资成立了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IBM持股49%,浪潮持股51%,生产IBM最新的小型机。该子公司在2019年净利润接近6000万元,但到了2020年半年报,就亏损4000多万元。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服务器市场毛利越来越低,财报显示,浪潮信息的毛利率已经从十年前的20%左右降到现在的11%左右,再加上研发费和高昂的财务费用等开支,导致公司的净利润也比较低。

公司账面短期借款超过52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高额贷款背后,公司1-9月份利息支出117亿元。

史上最高存货余额

三季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存货余额13685亿元,为史上最高。

华为为了备货,囤积了大量的芯片,导致存货余额居高不下。但现在的浪潮信息短期内并没有同样的忧虑,如此高的存货,有什么风险?

众所周知,电子类产品更新非常快,从出厂开始就快速降价,囤积过多的存货,首当其冲的就是降价——存货跌价的风险。

由于三季报数据不够详实,我们以半年报为例,公司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风险。半年报中,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累计余额高达913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602亿元,接近上年同期的五倍,甚至超过了同期的净利润。

三季报新增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积压到了724亿元,结合半年报的明细数据,绝大部分都应该是存货跌价准备。

分红、减持和股权质押

在业绩表现不佳的同时,公司却有两个指标格外扎眼:分红和股权质押。

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自2017年以来,累计分红108亿元,接近累计净利润的一半。考虑到近年来资金周转紧张,公司几乎是在借钱分红。

难道分红多对于投资者不是一件好事吗?

这要从公司的股权架构来分析, 2017年的时候,公司第一大股东浪潮集团持股比例超过41%。公司分红现金的近半,都进入了大股东的腰包。

公司分红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回馈投资者,而是为了反哺大股东,因为浪潮集团比较缺钱。比如浪潮信息9月23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浪潮集团因拟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业务需要,将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 7000万股股份办理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用于对本次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之换股事宜等进行担保。

除了拿分红,浪潮集团近年来还在不断减持,短短三年时间,持股比例已经从41%以上降到36%左右。

2020年9月和10月的公告显示,浪潮集团分两次质押了7000万股和4500万股,合计占所持219%的股份。浪潮集团的实控人是当地国资委,在国企当中,股权质押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这进一步说明大股东浪潮集团的资金链非常紧张,对公司的经营有潜在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出现利益输送。

浪潮信息半年报中,公司对浪潮集团的应收账款超过1400万元,然而奇怪的是,这笔款项竟然计提了710万元的坏账准备。

一般来说,关联方企业尤其是上下级关系的企业之间,是不必计提坏账准备的,因为不应该存在坏账风险。浪潮信息是浪潮集团的下属单位,浪潮集团是国资,效益尚可,怎么可以欠账不还?

再说了,真的不还能走自己起诉自己的法律程序吗?

再比如,浪潮集团的委内瑞拉项目,拖欠浪潮信息295亿元,竟然在2016年就早早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股东投资失败导致的损失,应该由大股东来承担,而不是由上市公司自行承担。

浪潮信息的这种账务处理方式,存在着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嫌疑。

研发投入过低

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浪潮信息理应在研发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然而,三季报显示,公司的研发费用188亿元,仅占公司营收的412%。与之形成对比的,华为2019年研发费用超千亿,占营收比例超过14%。

无论是金额还是比例,浪潮信息的研发投入都比较低,很难和公司高 科技 企业的形象相匹配。2018年至今,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75亿元、235亿元和188亿元(三季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72%、455%和412%。

服务器是一个人才密集型行业,技术迭代非常快,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研发投入,公司很难保持技术领先。公司的毛利率不及十年前的一半,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研发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公司对Intel等海外供应商的过度依赖,给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公司应该花大力气解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问题。

年报不容乐观

从三季报看1-9月份的数据,浪潮信息的业绩是比较靓丽的,但是,单独拿出三季报单季度数据看,却发现并不那么乐观。

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为15217亿元,同比下降882%;净利润也较2019年三季度有所下滑。

大量的需求在一二季度爆发式采购实现后,三季报的下滑预示着公司全年的业绩可能不是那么乐观。

而公司天量的存货,则极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服务器爆发式需求,以及断供的风险,公司大规模采购芯片、硬盘等服务器配件,导致库存高企。

但实际情况是,三季度以来,市场需求开始萎缩,公司的存货很难得到消化,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发生贬值。

公司的存货跌价风险也就越来越大,极有可能在年报中“暴雷”,吞噬本来就不富裕的净利润。

华为的崛起,让科技圈在谈到BAT时,不得不将华为也纳入讨论范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华为的声量甚至要大过BAT,要知道去年华为的营收突破了千亿美元,超过了腾讯和阿里之和。
反观浪潮,似乎也在走着和华为相似的崛起之路,不光在营收这一指标上直追TMDJ这几个小巨头,在利润水平上更是让这几家汗颜。确实,浪潮和华为在主营业务和战略布局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浪潮和华为都是做硬件起家,继而在主营业务上都掌握核心技术,从而走上攻城略地的征伐之路。
华为最先涉足的是通讯运营商业务,其中包括基站、交换机、路由器及光网络产品,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是各产品上的处理芯片,华为逐一完成了上述产品主要芯片的自研。
其中基站使用的是海思ASIC芯片,交换机产品用的是海思ENP系列芯片,路由器则开发了SA、SD和HI三类芯片,其中高端产品使用的海思SD58XX性能大大高竞争对手,光网络产品有自研的OptiXtreme系列oDSP芯片,可以支持单波100G—600G速率可调,单纤容量达40T,为业界最高。
浪潮则是上世纪90年代进入服务器领域,并将服务器作为战略业务。
2013年发布了中国第一台高端服务器系统天梭K1,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高端主机技术的国家。此后,浪潮又成功解决了32颗处理器、256条内存之间高速互联与数据一致性的技术难题,系统掌握了“双翼可扩展多处理器紧耦合共享存储器体系结构”、“三级目录两级缓存一致性域协议”、“软硬件一体化的系统高可用技术”等产业核心技术。
其次,浪潮和华为一样,现在都在进行全产业布局。
在主营业务获得成功后,华为先后向企业业务(服务器)、云计算、AI、智能终端(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等方面进行布局,并且在进入的每个领域都有小成。可以说,华为已经逐渐摆脱了仅仅只是一个ICT企业的标签,成长为业务体系多元的综合性科技巨头。
浪潮也是如此,确定服务器作为企业战略根基业务,之后也在云计算、AI、智慧城市、产业互联网等领域广泛布局。在浪潮的规划中,到2022年,服务器业务要做到全球第一;全球的“五朵云”中,其中有一朵是浪潮云。
最后,浪潮和华为都经历了从2G、2B市场向2C个人消费型市场转型的经历。
面向个人消费市场,直接拥抱消费者是科技巨头的必经之路,只有在广阔的个人消费市场才能真正历练一家企业的综合能力。华为也正是因为2C业务的成功,才让公众逐渐认识和了解华为。
浪潮以“爱城市网App”入局,通过浪潮在B端和G端积累的势能,通过数据链接向C端延伸。虽然浪潮2C转型还没有太多值得一说的故事,但浪潮已经实实在在迈出了布局C端的步子。
如此看来,“智能相对论”也认为,浪潮与华为确实很像,但并不能说浪潮就是华为的“翻版”,将两家企业进行更加细致的剖析,还是可以发现很多不同之处。
1、华为的业务布局更广。
这里所说的布局主要指的是华为的个人消费终端、物联网以及芯片方面的布局。浪潮在这些方面也开始涉足,但还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产品,还未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2、华为对供应链的控制力更足。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给了华为一个展示实力的极佳舞台。即便美国对华为实行技术封锁,华为在供应链上仍有“备胎计划”,主要华为在芯片和系统层面都拥有自研能力。浪潮虽然在主营业务服务器领域也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在关键的芯片技术上,还是受制于人。
3、在体量和对行业的影响力上,华为的声量更大。
说得直白一点,浪潮在服务器市场虽然已经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三,但浪潮服务器对于这个市场来说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但华为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通讯、手机等多个市场的竞争格局。
成为下一个华为or挑战BAT,浪潮凭什么?
在企业管理学中有一种“沸水效应”,说的是如果水只烧到95度,只要不继续烧下去,热度就没了;但是如果烧到100度以上,水一旦烧开,只要维持小火不断,就能一直保持沸腾,就像用户对品牌的认知。
浪潮目前的境地就很像已经到达95度的热水,已经到达了即将沸腾(成为下一个华为/与BAT比肩)的临界点,现在浪潮需要想出办法,如何保持小火不断,让水烧到100度,沸腾不停。如果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浪潮要再上一个台阶,还有什么可以倚仗的武器?
1、BAT也拿不到的数据
搜索、社交、电商、出行……互联网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而互联网公司的本质就是如何运营这些数据。可是我们或许并不知道,这些被或大或小的互联网巨头“搜刮”出来的数据只占到总数据量的20%,另外还有80%的数据藏在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防火墙后。
随着互联网对公众消费数据(流量)挖掘已到极致,现在竞争的焦点开始聚焦到份额更大的隐藏数据之中,以及如何安全可控的将两部分数据融会贯通。
在这方面,浪潮拥有BAT和华为努力求之而不得的优势。
多年B端、G端经营的经历和经验,浪潮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根据《桔子财经》的报道,浪潮在企业数据、政府数据、互联网数据以及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质量追溯数据上,已经积累了近60PB的数据量。
同时浪潮的“国企身份”可以比较容易获得授权,在一个更为丰厚的数据土壤中,可以让浪潮的产品设计与解决方案更为完善和优化。
可以说数据就是浪潮的最大底气。
2、“与时俱进”的运营模式
很多2B、2G的运营都强调“驻场支持”,即运营方派驻专人到企业或政府机构提供专属服务,提高项目推进、解决问题的效率。
浪潮的运营模式不是简单的“驻场”,而是在与客户的磨合中逐渐沉淀出的JDM模式:即与客户产业链的融合为基础,面向客户具体业务,提供从研发、生产、供货到实施运维等业务链条服务;甚至与客户的合作始于朦胧期,联合研发面向未来的需求,浪潮与客户一起定义未来的应用。
很明显,浪潮的JDM运营模式与客户的距离更近,变通性更高,能够做到与产业发展和客户需求的“与时俱进”。
3、5G和边缘计算带来的机会
客观评述,被浪潮视为战略业务的服务器并不是一个朝阳赛道,根据IDC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9年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为2582万台,同比下降51%,销售额为19804亿美元,同比增长44%。即便浪潮在当季实现了17%的增速,浪潮的天花板再高也在想象之内。
那么浪潮的机会在哪呢?
根据Gartner的预测,随着5G技术的普及,未来的集中式传统数据中心将不存在,IT基础设施会是分布式而且是无处不在。其中到2020年,有50%的大型企业会把边缘计算列入规划,超过50%的工业物联网分析将在边缘进行。这也意味着,未来边缘将是基础设施中发展最快的部分。
浪潮对此早有布局,除了发布了一系列与AI和边缘计算相关的服务器产品矩阵外,还启动了新的AI生态发展计划——T计划,其中包括软硬件平台创新、框架优化、应用使能、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内容。
浪潮用开放聚合的生态打法来应对5G和边缘计算的挑战。
浪潮上位还有三个问题待解
“智能相对论””如此看来,浪潮距离上位似乎只差临门一脚,然而实际上,浪潮若想再上一个台阶,还需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是面向C端的产品能力。
华为也是撕开了2C市场的这道口子之后才迎来了企业发展的又一次跨跃,就目前来看,浪潮相比BAT和华为,在产品能力上有不小的差距。
浪潮尚未有像华为的手机、百度和阿里的智能音箱一样拿得出手的硬件产品,在软件产品上,浪潮想用装在“智慧城市”里的“爱城市网”App这个应用作为突破,将沉淀在政务云上的各类政府数据的价值提炼出来,为用户提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的特色的“58同城”。
然而“爱城市网”要想成为像百度搜索、微信、手淘这类杀手级的应用,不光需要解决用户认知、用户数量、使用频率等方面的基础问题,应用里的内容、体验是否能够支撑浪潮野望,也还需要产品自身做出解答。
其次,是数据掘金的风险。
上文提到,浪潮很大的一个优势是拥有海量的来自企业和政府的隐藏数据。这些数据是浪潮上位的资本,也是浪潮覆灭的隐患。
这些数据之所以藏在防火墙后,就在于这些数据过于重要。在我们看来,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泄露更多影响的是个人隐私,而这些隐藏数据的泄露可能关系到一家公司的商业、技术核心,或者关系到国家安全。
这就要求浪潮在面对这些数据时除了保持足够的定力,不为追求过高的商业利益而滥用数据,还要有足够的防护措施。因为任何一次数据安全事故都会对浪潮的商誉或者生存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最后,是护城河的深度。
服务器和云计算是浪潮的主赛道,浪潮多年的经营,在这两个领域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但相较BAT和华为,其护城河的深度还不够。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虽然浪潮服务器目前能够做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三。但DELL、华为、联想这些“友商”们和浪潮的差距并不大,更为关键的是,对于用户来说,如果没有浪潮,其他厂商也能完成“补位”。
总结:浪潮确实已经成长为科技圈里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但要想达到BAT和华为这样的高度,浪潮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其中的关键在于2C转型的速度上。B端、G端数据的挖掘固然重要,但个人消费市场的数据转化链条短,变现速度快,所受制约少,在浪潮没有拿的出手的C端产品之前,就再更多想想如何将千亿营收提高到2000亿营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稳重的爬吧。

浪潮AI服务器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逐渐加大,
浪潮AI服务器专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服务与产品解决方案,为有高算力需求的科研用户搭建高效的计算环境。
浪潮在AI服务器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与优厚的发展成果,早在2010年就提前布局互联网行业,同样是在看似十分恶劣的市场环境中,浪潮依然锁定了互联网市场作为战略方向,如今互联网巨头们与浪潮已形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了一个又一个AI应用在市场的落地。如今浪潮拥有国内领先的GPU硬件软件移植优化团队的公司。在产品层面,浪潮的Cafe成功实现了全球第一个并行版本集成版本的UPI,并且实现了全球最好的扩展性能,浪潮AI资源平台AIStation也已经成为中国AI客户里应用广泛的AI资源调度平台。2020年对各行各业而言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但在普通民众生活遭受重创的同时,AI技术和应用仍在加速脚步,成为帮助我们快速走出疫情的助力,这其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就是计算力。浪潮AI浪潮信息副总裁、浪潮AI&HPC总经理刘军也简明扼要地指出,在全新的智慧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就是计算力。瞄准计算力后,这一年,浪潮基于AI芯片、AI服务器、高速互联、深度学习的框架,来构建整个智算中心,从而实现了生产算力、聚合算力,调度算力、释放算力,从而形成一个算力生产供应的平台,数据开发共享的平台,智能生态的建设平台和产业创新的平台,为自身的2020年发展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浪潮服务器维保时间是为了确保服务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服务器系统的安全性能,定期对服务器进行维护和保养是必要的。服务器维保通常需要在业务低峰期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业务的影响。浪潮服务器维保时间通常是在晚间或周末进行,以确保对业务的影响最小。同时,维保时间也需要提前通知用户,以便用户提前备份重要数据,并规划好业务计划。服务器维保是服务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维护保养可以提高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行。纯手打,望采纳!

在山东省,由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算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公司、 山东金达实业有限公司、全泰电脑(惠阳)有限公司发起设立。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母公司")之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山东省教学仪器厂, 该厂1974年更名为山东电子设备厂, 1983年成立山东计算机服务公司。1989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山东计算机服务公司为主体,联合山东电子设备厂、山东电子研究所、 山东电子器材公司和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山东分公司等共同组建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成为一家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之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主营计算机及软件、电子设备等生产和销售、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服务等。公司于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成立之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本公司及附属公司(以下统称"本集团")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系统集成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计算机应用及信息技术服务。

计算机及软件、电子产品及其他通信设备、商业机具、电子工业用控制设备、空调数控装置、电子计时器、电控玩具、教学用具的开发、生产、销售;技术信息服务、计算机租赁业务等。公司是98年10月23日由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以其下属的三个分公司和一个子公司的资产及两个控股公司和一个参股公司的权益折价入股, 联合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采取发起设立的方式于98年10月28日成立的。
投资亮点
1、全球化品牌体系:浪潮集团与国际专业的品牌管理公司合作,推出了全球化的"INSPUR"品牌体系,并许可公司无偿使用。在浪潮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进程中,公司也将融入其中,放弃对原浪潮商标的使用,为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
2、与微软合作:控股股东浪潮集团与微软签署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备忘录,双方将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应用软件、解决方案和IT服务、服务器OEM、管理培训与交流项目,软件正版化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3、国内服务器第一品牌:浪潮服务器连续10年蝉联国产服务器销量与销售额第一名。全球最大的IT产品分销商及服务供应商英迈国际公司成为浪潮英信服务器分销商,这是英迈国际首次代理国内品牌的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1195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3
下一篇 2023-06-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