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域控制器NTP服务设置

AD域控制器NTP服务设置,第1张

1)首先确认虚拟化底层的时间是否准确,因为所有虚拟机会自动同步虚拟主机的时间。

2)在所有AD服务器上开启时间同步功能

一、找到适合的NTP服务器

首先需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网络环境的NTP服务器,因为不同的网络会有不同的NTP服务器起作用,检测NTP服务器的方法为在AD上运行 w32tm /stripchart /computer:NTP服务器域名或IP ,如 w32tm /stripchart /computer:182921211 ,若是可以使用会显示如下图

找到适合自己网络的可用NTP服务器后,假设找到182921211为可用NTP服务器,在AD服务器上开启时间同步,运行如下命令

三、设置主域控制器与国家授时中心服务器时间同步,同步周期为1天。

1、 添加时间服务器

在右边窗口点右键新建“字符串值”,将此“字符串值”命名为0。双击此新建的“字符串值”,输入: 182921211 ,保存。将“默认”(即第一个“字符串值”)修改为0即可,删除其他所有的值只保留如图所示的值

2、 指定时间源

修改键NtpServer的值为 182921211

3、 设置校时周期

修改键SpecialPollInterval的值为十进制的604800(即为604800秒,1天)

四、设置权威服务器

1、 设置权威服务器

在域控服务器上打开注册表,找到键值

修改键AnnounceFlags的值为十进制的10。

2、 启用 NTPServer

修改键Enabled的值为十进制的1

五、配置组策略,设置时间同步

1、 打开组策略管理

2、 在“Default Domain Policy”上右键,编辑。

3、 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系统—Windows时间服务,双击“全局配置设置”,选择“已启用”。

修改MaxNegPhaseCorrection的值为3600(即为3600秒,1小时)

修改MaxPosPhaseCorrection的值为3600(即为3600秒,1小时)

修改AnnounceFlags的值为5

点“应用”,“确定”。

4、 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系统—Windows时间服务—时间提供程序,“启用Windows NTP客户端”,选择“已启用”。

“配置Windows NTP客户端”,选择“已启用”。

修改NtpSever的值为 1829211

修改Type的值为NTP

修改SpecialPollInterval的值为1800(30分钟)

5、cmd命令在域控和客户端完成检测

域控上运行下面三条命令检测,返回成功执行了命令即为成功。若是返回此计算机没有重新同步,因为没有可用的时间数据。请排查上述文档中一步时间服务器是否可用,和五-4步服务器是否正确,看w32tm /query /source命令返回的结果是否正确。

域内的客户端想要同主域时间同步,执行下面的命令,返回成功执行了命令即为成功

注意时间若想成功同步,时间不能跟标准时间差别太大,在范围内的才能成功同步。

1、系统时间比标准时间系统时间晚14小时59分钟之内

2、系统时间比标准时间早30分钟之内

3)对于有些客户端Windows Times服务会自动停止,可以尝试重新注册一下此服务项

1首先,运行如下命令删除时间服务:

2然后,再运行如下命令加载默认时间配置服务:

;   

         移动通信和宽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电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怎样顺应向下一代网络转型的历史潮流开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从而打造可持续盈利的运营模式,成为当今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现在以tdm交换为主的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无法满足宽带化、智能化的业务和运营要求,在网络核心层面,我们急需一种先进架构的出现,在这一背景下移动软交换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技术主流。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主流运营商开始全面引入移动软交换,核心网新一轮的演进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

先进架构符合网络演进趋势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有人提出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移动服务器的设想,形成了日后的软交换思想。近几年来,电信网逐步走向ip化,固定网与移动网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跟固网一样,移动网同样要从pstn向ip网过渡。因此,3gpp在制定wcdmar4规范时正式在移动核心网中引入了软交换的概念,促进了移动网络的演进及与固定网络的融合。

        移动软交换主要针对核心网络的交换部分,其核心概念是实现了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分离。移动交换中心(msc)被分解为msc服务器(mss)和媒体网关(mgw),所有的控制功能集中在mss中,所有的交换功能在mgw中完成。mss通过标准的h248接口控制mgw完成话务的交换。同时,mss通过传统的map信令与hlr交互,通过传统的信令完成对接入网络的控制。

        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分离决定了移动软交换技术符合未来电信网络面向全ip发展的趋势,同时兼顾原有的tdm承载需要。而建立在多承载基础上的trfo技术通过减少编解码过程,同时解决了提高话音质量与节约核心网带宽的需求。由于软交换技术在r4中被定义,因此很多新的电路交换功能也在移动软交换设备中被引入,从而为运营商发展更丰富的电路交换业务提供了可能。这种架构上的先进性还使得移动软交换在网络优化方面的效率大为提高。处于控制面的mss容量相对原有交换机大大提高,而且可以集中放置在省会与地区中心的机房,负责交换的mgw则放置在各个本地网中,由此就实现了清晰的网络结构。这样一来,主要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将可以集中完成,新业务的引入也可以集中在mss中进行,而mss与mgw之间可以通过ip连接。此外,当引入ip承载话音时,可以将话音承载平面化。由于ip网络本身具备路由与交换的特性,因此原有的汇接局将不再需要,而且整个网络的结构将趋于简单,使得网络优化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成本也随之下降。

业务和技术驱动移动软交换快速发展

       传统的移动交换中心不是开放的计算机硬件和平台,其业务承载和呼叫控制集中在一起。由于不同厂家采用自己专有的 *** 作平台和软硬件,造成了传统交换机在购买设备、软硬件升级和维护等方面的费用很高。面对业务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移动软交换因其强大的业务支持能力和低成本获得了快速发展。

        一方面,移动运营商想通过各种促销手段来增加移动用户数量,吸引用户延长使用移动电话的时 间,增加使用频度,但是由于竞争的加剧和资费的降低,运营收入并没有随着用户数的增加成正比例增长。因此,移动运营商就面临了很大的压力,要在不断推出新业务的同时,努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收益。但是,传统交换机的维护成本很高。此外,必须构建一个全业务网络,而不断成熟的3g等领先移动通信技术又逼迫运营商进行大量投资,将移动设备更新换代,使其能提供数据、多媒体等新业务。运营商拥有的大量程控电话交换机是为传统电话业务设计的,所采用的资源独占的电路交换方式,以及为通信双方提供的对等固定带宽通道的方式,不适用于承载突发数据量大、上下行数据流量差异大的数据业务。在这样的情形下,移动软交换快速发展起来,因为它不仅能以一种更经济的方式继续服务现有的用户,还能满足未来网络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ip化。对于专为电话业务而设计的传统交换设备来说,在基于二进制的优化平台上实现那些大多基于文本的ip协议,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设计理念上的巨大差异使传统交换机开发者很难在其专有平台上开发ip接口,而且任何ip接口的实现都是从零开始的,开发成本巨大,无法利用市场上成熟的ip技术和产品,使制造商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在此情况下,移动软交换这种基于开放标准的计算机平台的呼叫服务器和媒体网关,成为传统电信网向前发展的关键一步。

全球商用浪潮风起云涌

         依靠移动软交换技术网络架构等方面的先进理念,运营商在网络建设、运维成本方面节约了大量开支,同时业务提供和控制更加灵活有效,彩铃等基于软交换的杀手级业务使他们获益颇丰。这些优势使得全球各地的移动运营商都对移动软交换关注有加,并且努力对自身的移动交换机进行改造,全球的移动软交换市场呈现出增长态势。据相关市场调查机构的乐观预测,未来几年软交换市场将保持高增长率。今年全球运营商将投资高达390亿美元于软交换技术,该投资将实现全球服务收入850亿美元。这种服务收入大大超过投资支出的情况,反映出包括移动软交换在内的软交换技术在促进网络演进和业务发展中的强大推动作用。

        在中国市场,目前移动软交换正逐步走向成熟并不断向纵深发展。几年来,中国的各大运营商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移动软交换的试验和规模部署。而随着3g时代的日益临近,客观上要求中国的运营商更加注重移动软交换的发展,于是他们纷纷进行网络改造,引入软交换这一先进架构,网络的部署卓有成效。早在2004年12月,中国移动就用软交换成功替换传统的长途电路交换机;中国联通则构造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基于分组技术的全新业务网。200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长途汇接软交换网络二期工程启动。软交换的各种应用在中国呈现出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之态。

      从2003年移动软交换快速发展的开始,越来越多的移动服务供应商宣布了他们向基于r4网络的第三代移动通信项目的演进策略。同时,业界普遍相信移动软交换的演进是通向ims服务的桥梁,也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运营商借助移动软交换在capex和opex两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效益。因此,伴随向ims体系架构的不断演进,我们有理由相信移动软交换的市场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现在的数据中心早已不是一座孤立的机房,而是一个建筑群。一个数据中心可以包含很多个分支数据中心,可以说是一个数据中心群,这些分支数据中心所处的位置不同,却可以通过网络互联起来,共同完成相应的业务部署。像阿里、腾讯、百度等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了提升客户访问体验,会在不同省会都会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分支机构,以便满足不同地区的客户访问需求,数据中心早已不再局限于一座或几座机房。

这些数据中心要协同运转,就需要相互之间交互信息,这就有了互连需求,产生了DCI网络,即Data Center Inter-connect,这里囊括了物理网络层面和逻辑网络层面的技术。要实现不同地区的数据中心互联,有多种方式:可以直接Internet互联,可以使用专线互连,也可以使用光纤直连,还可以增加一些加密手段,防止传输的数据泄露,这里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技术,本文就来讲述一下DCI相关的技术,以便大家对DCI有所了解。

实现数据中心间互通的纽带——DCI技术

DCI互联通常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网络三层互联,也称为数据中心前端网络互联,所谓“前端网络”是指数据中心面向企业园区网或企业广域网的出口,不同数据中心的前端网络通过IP技术实现互联,园区或分支的客户端通过前端网络访问各数据中心,当主用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前端网络将实现快速收敛,客户端通过访问备用的数据中心以保障业务连续性;一种是网络二层互联,也称为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互联,在不同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接入层,构建一个数据中心间大二层网络,以满足服务器集群或虚拟机动态迁移等场景对二层网络接入的需求;最后一种是 SAN互联,也称为后端存储网络互联,借助DWDH、SDH等传输技术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磁盘阵列的数据复制。在服务器集群技术普及之前,这三种互联方式都有自己的存在空间,但集群应用普及之后,前两种网络无法适从了。服务器集群是借助集群软件将网络上的多台服务器关联在一起,提供一致的服务,对外表现为一台逻辑服务器。集群软件需要各服务器间采用二层网络互联,才能实现无感知的虚拟机切换。如果采用三层互联,将无法实现虚拟迁移,如果采用二层打通,安全性成为最大隐患,数十个数据中心形成一个二层网络,一个广播风暴就会将所有数据中心搞瘫,所以两种方式都无法适应集群部署的应用,于是乎开始出现了很多DCI专用技术。

MPLS技术

基于MPLS技术的实现方案,要求数据中心之间互联网络是已部署为MPLS技术的核心网,这样可以直接通过VLL和VPLS完成数据中心直接的二层互联。MPLS包括二层技术和三层技术,VPLS协议就是二层技术,标准化程度很高,在很多行业都有部署应用。不过,VPLS技术比较复杂,部署及运维的管理难度较大,各种接入方式和类型都比较多,很多时候VPLS网络建好以后,很多人都不敢去动网络配置,容易出问题。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一个大数据技术交流圈: 658558542  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思维能力 。VPLS在国外的网络中常见一些,而在国内VPLS的部署并不多见,更多的是三层MPLS,不过要支持服务器集群应用,就不能靠MPLS了,只能是VPLS。VPLS这种技术,其优点是基于MPLS技术可以较为简单地实现城域/广域网络的部署,缺点是需要核心网/城域网支持MPLS技术,技术复杂不便于维护。

IP隧道技术

IP隧道技术是基于IP技术,在任意IP网络开启相应二层隧道来实现数据中心互联。这个方案摆脱了数据中心之间互联链路的类型限制,是目前的发展方向。IP隧道技术核心思想是通过“MAC in IP”的方式,通过隧道技术穿越三层网络实现二层网络的互通。对MAC地址的学习通过控制平面借鉴IS-IS协议来实现,隧道封装采用类似GRE的动态封装方式,最后可以支持双归属的高可用部署方式。比如思科的OTV,H3C的EVI都是这类技术,这类技术基于IP核心网络的L2,可以完成站点的边缘设备上维护路由和转发信息,而无需改变站点内部和核心网络。即在IP网络上建立隧道,传递经过标签封装后的二层数据报文,从而实现跨数据中心的二层互通。数据中心二层互联方案很大程度上会受限于用户现有的网络类型,这一情况限制了数据中心对二层互联方案的应用推广。IP隧道技术是一种新的组网方案,能够无视互联网络的类型差异而统一组网,实现多个数据中心之间的异构网络二层互联。

VXLAN-DCI隧道技术

VXLAN是基于IP网络、采用“MAC in UDP”封装形式的二层技术,从事网络工作的对此都应该不陌生。现在如火如荼新建的数据中心,网络部分基本都采用的VXLAN技术,这是未来数据中心网络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实现网络虚拟化的前提。VXLAN隧道只能用于数据中心内部,实现数据中心内部虚拟机的互联。VXLAN-DCI隧道则可用来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是一种新型DCI技术,这是部署在VXLAN网络中的重要技术。

从这三种技术不难看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用到了封装,即在原始报文上再增加一层二层报文头,从而实现报文的大二层转发,实现虚拟机可以在所有数据中心之间自由迁移的功能。这些技术充分保留了原有网络的架构,在原有网络上再建设一套虚拟的大二层网络,将所有数据中心二层打通,虽然封装技术增加了报文封装,浪费掉一些网络带宽,但却解决了数据中心互联的大问题。现在SDN技术火热,SDN也可以在数据中心互联中起到很大作用。通过部署SDN,可做到d性计费,降低运维成本,简化 *** 作。未来的数据中心互联中必将看到SDN的身影。

感谢您的观看,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一个大数据开发交流圈:

658558542    ( ☛点击即可加入群聊 )

里面整理了一大份学习资料,全都是些干货,包括大数据技术入门,大数据离线处理、数据实时处理、Hadoop 、Spark、Flink、推荐系统算法以及源码解析等,送给每一位大数据小伙伴,让自学更轻松。这里不止是小白聚集地,还有大牛在线解答!欢迎初学和进阶中的小伙伴一起进群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最后祝福所有遇到瓶颈的大数据程序员们突破自己,祝福大家在往后的工作与面试中一切顺利。

服务器一般是处理业务和客户资料的
交换机一般是处理电话与语音部分的
ivr是自动语音应答,简单的ivr,交换机中一般都有,如果复杂的ivr就需要有单独的系统来支撑。
---------------------------------------------------------------
云讯通信:专业提供呼叫中心托管服务,承建各类呼叫中心系统,提供400电话办理业务,提供IP融合通信系统。
-------------------------------------------
云讯通信:云通信,呼叫中心业务受理专家!
云讯通信:您的呼叫中心建设与服务专家!
云讯通信:呼叫中心业务一站式服务供应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1267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5
下一篇 2023-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