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基础-虚拟化软件介绍

云计算基础-虚拟化软件介绍,第1张

KVM全称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基于内核的虚拟机),寄居在linux kernel中(寄居架构),这样就直接使系统内核成为一个虚拟机管理程序(VMM)。它使用Linux自身的调度器进行管理。
KVM是基于硬件的全虚拟化,需要硬件技术支持(如Intel VT技术或者AMD V技术)。
KVM在当前只能运行在Linux *** 作系统中。

主要包括桌面版的 VMware workstation、VMware server和VMware esx/esxi
VMware esx/esxi 是全虚拟化软件,把底层物理硬件的驱动程序整合到Hypervisor(vmm)管理层中,整个软件是一个 *** 作系统,直接安装在裸机上,不需要其他的OS做底层系统。整合了很多功能,例如取消了内存复制等。
VMware Server 需要有底层 *** 作系统支持,可安装在linux或者windows *** 作系统上来管理资源,性能不错,多用于企业生产环境。
VMware workstation是软件虚拟化,需要有底层 *** 作系统支持,多用于测试。
VMware vCenter 用来管理VMware esx/esxi

XenServer是思杰公司(Citrix) 推出的一款服务器虚拟化系统
XenServer是一个 *** 作系统,不需要依赖底层的其它 *** 作系统。
Xen在不使用Intel VT或AMD的VT技术的时候属于半虚拟化
Xen在使用Intel VT或AMD的VT技术(硬件辅助虚拟化)属于全虚拟化

在windows的server版中,使用的全虚拟化技术,直接运行在硬件上,这样使 *** 作系统直接成为虑拟机管理器。

VirtualBox需要底层 *** 作系统支持,是个半虚拟化软件,现在属于oralce公司,可以运行在大多数的 *** 作系统上,使用人数较少

目前业内主流的虚拟化方案主要有两个阵营的,第一个是第三方软件的,例如VMWare、思捷的,另一种是 *** 作系统厂商提供的,例如Windows、redhat Liunx的,IBM很早以前在其小型机以上的服务器上就可以实现虚拟化功能了。至于国内的,目前我了解的,国内的服务器厂商大部分都是OEM VMWare的产品,只有一款叫做维纳斯的桌面虚拟化软件。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我建议考虑国外的虚拟化软件。同时虚拟化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它涉及到硬件(服务器、存储、网络交换)和软件还有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不单单是一套软件就能完成的。在做虚拟化工程的时候,首先要分析用户的业务需求,就是为什么要部署虚拟化,部署虚拟化能帮助用户解决哪些问题,用户实际需要的是服务器虚拟化还是桌面终端虚拟化,或者仅仅是一个虚拟桌面或者无盘站,这些搞清楚了以后,还要深入了解用户想花多少钱,做多少事,没钱,什么也做不成的!这些都确定以后,可以考虑硬件支撑和信息安全支撑方面的内容了。如果在这方面知识有限,无法准确界定边界范围的时候,可以求助厂商,在国内来讲,浪潮、曙光、联想都在说自己能够承载虚拟化技术,在选择厂商的时候,一定要深入了解厂商在用户当地的技术支持人员的技术实力,很多情况下,硬件服务器厂商确实是能够实现虚拟化支撑的,但是具体到技术上,理解较深或者技术水平较高的工程师都不在本地,无论是规划还是实施、维护,对于没有工程师的地方,都是灾难性的。

服务器虚拟化,就能实现在指定的物理服务器主机上以访客身份运行多个服务器 *** 作系统。这样就能将服务器软件从物理计算机抽离出来,服务器就会成为与物理层面分离的虚拟机 ,尽管服务器认定它拥有专属计算和内存资源,然而实际上,它是在服务器硬件的虚拟仿真品上运行。

服务器虚拟化能够比以往更高效地利用 IT 资源。在服务器虚拟化之前,同一数据中心内的硬件利用不足或过度利用的情况比比皆是。通过虚拟化,数据中心可以根据负载情况在虚拟机之间转移工作负载。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也可以运行多个服务器 *** 作系统和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服务器虚拟化是云计算和混合 IT 的基础。

服务器虚拟化主要的有三种

CitrixXenServer

微软WindowsServer2008Hyper-V

VMwareESXServer这是最常用的

总特点:

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几台甚至上百台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或者让几台服务器变成一台服务器来用,我们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而是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

VMwareESXServerESXServer

运行在服务器裸机上,是基于硬件之上的架构。属于企业级应用。用同一台服务器底层硬件,划分出若干虚机,集中管理,很方便的做集群,负载均衡,热迁移等功能。

XenCenter是Citrix的虚拟化图形接口管理工具,可在同一界面,管理多台的XenServer服务器。管理上,通常会先在XenCenter建立一个服务器群组(Pool),然后将位于同一机房内的XenServer服务器加入。

和大多数服务器半虚拟化产品相同的是,当数台XenServer服务器连接到同一台共享磁盘驱动器,且将虚拟档案放置于此的前提下,可以通过Xen-Motion这项功能,将虚拟机以手动方式在线转移到其它的XenServer服务器,从事主机的维护,或者降低硬件资源的消耗。

微软Hyper-V虚拟化平台,是以Xen的虚拟化技术为基础开发而成的,而这个虚拟化平台目前已整合在64位的WindowsServer2008 *** 作系统,我是从IT号外知道的。

虚拟化有IBM、VMware、Citrix(XenSource)、Parallels(SWsoft)等大型厂商。但从近两年开始,随着微软的加入,国内虚拟化阵营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众多虚拟化厂商,例如华美科技(桌面虚拟化)等。

IBM
在2007年11月的IBM虚拟科技大会上,IBM就提出了“新一代虚拟化”的概念。只是时之今日,成功的案例全并不多见,像陕西榆林地区的中国神华分公司的失败案例到是不少。不过笔者认为IBM虚拟化还是具备以下两点优势:第一,IBM丰富的产品线;对自有品牌良好的兼容性,第二,强大的研发实力,可以提供较全面的咨询方案,只是成本过高,不是每一个客户都这么富有的。加上其对第三方支持兼容较差,运维 *** 作也比较复杂,对于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并且IBM所谓的虚拟化只是服务器虚拟化,而非真正的虚拟化。

VMware
做为业内虚拟化领先的厂商VMware公司,一直以其易用性和管理性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只是受其架构的影响限制,VMware还主要是在X86平台服务器上有较大优势,而非真正的IT信息虚拟化。加上,其本身只是软件方案解决商,而非像IBM与微软这样拥用各自己阵地用户基础的厂商。所以当前,对于VMware公司来说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这其中包括微软、XenSource(目前被Citrix购得)以及Parallels、IBM公司。所以,未来对于VMware公司来说这条道虚拟化之道能否继续顺风顺水下去还真不好说。

微软
2008年,随着微软Virtualization的正式推出,微软已经拥有了从桌面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到应用虚拟化、展现层虚拟化的完备的产品线。至此,其全面出击的虚拟化战略已经完全浮出水面。

因为,在微软眼中虚拟化绝非简单的加固服务器和降低数据中心的成本。他还意味着帮助更多的IT部门最大化ROI,并在整个企业范围内降低成本,同时强化业务持续性。这也是微软为什么研发了一系列的产品,用以支持整个物理和虚拟基础架构。

并且,近两年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化技术已经走出了局域网,从而延伸到了整个广域网。随着网络、通讯等各种技术的日趋成熟,这也正附合微软提出的对物理和虚拟机基础架构理念—--因为服务器、网络、应用程序、桌面—--跨多个管理程序的基础架构应用微软虚拟化技术,将可以通过单一的集中式控制台方便地实现对整个基础架构的管理。
华美科技
来自硅谷的一家IT企业,推出桌面虚拟化产品,专为NVIDIA GRID™ 图形加速虚拟桌面及应用而优化。基于全新NVIDIA GRID的服务器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增加处理器密度,在大规模虚拟化环境下依然为终端用户提供最完美的性能体验,为技术工人提供最大生产效率(GRID K1),为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提供最强计算性能(GRID K2)。

可以说微软在业内拥有的良好用户基础,不论是在行业应用案例推广,还是跨平台兼容都比其它厂家具备拥有更大的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1282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6
下一篇 2023-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