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脑该怎么开启RAID啊

我的电脑该怎么开启RAID啊,第1张

主板Raid开启设置方法(一)
RAID 1,镜象磁盘阵列。每一个磁盘都有一个镜像磁盘,镜像磁盘随时保持与原磁盘的内容一致。RAID1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只有一半的磁盘空间被用来存储数据。主要用在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要求能够快速恢复被损坏的数据的场合。此种RAID模式每组仅需要2个磁盘。
RAID 0+1,从其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磁盘上外,每个磁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但是RAID0+1至少需要4个磁盘才能组建。
RAID 5, 无独立校验盘的奇偶校验磁盘阵列。同样采用奇偶校验来检查错误,但没有独立的校验盘,而是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带区校验块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任何对校验块进行的读写 *** 作都会在所有的RAID磁盘中进行均衡,既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也消除了产生瓶颈的可能,对大小数据量的读写都有很好的性能。为了能跨越数组里的所有磁盘来写入数据及校验码信息,RAID 5设定最少需要三个磁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有1/3的磁盘容量会被备份校验码占用而无法使用,当有四个磁盘时,则需要1/4的容量作为备份,才能让最 坏情况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当磁盘的数目增多时,每个磁盘上被备份校验码占用的磁盘容量就会降低,但是磁盘故障的风险率也同时增加了,一旦同时有两个磁盘故 障,则无法进行数据恢复。
JBOD, JBOD(Just Bundle Of Disks)既简单磁盘捆绑。JBOD是在逻辑上把几个物理磁盘一个接一个串联到一起,从而提供一个大的逻辑磁盘。JBOD上的数据简单的从第一个磁盘开 始存储, 当第一个磁盘的存储空间用完后, 再依次从后面的磁盘开始存储数据。JBOD存取性能完全等同于对单一磁盘的存取 *** 作,也不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它只是简单的提供一种利用磁盘空间的方法, JBOD的存储容量等于组成JBOD的所有磁盘的容量的总和。
Matrix RAID,矩阵磁盘阵列。是Intel 新近创立的一种针对SATA接口的专利RAID模式,特点是能在2个磁盘上同时实现RAID 0与RAID 1两种模式,其工作原理是将2个磁盘中的每个磁盘的部分磁盘空间划分出来组成RAID 0或1,而将剩余空间组成RAID1或0。Matrix RAID还有一个功能:支持RAID 1阵列分区的“热备份”硬盘。通常支持Matrix RAID功能的主板具有四个SATA接口,而建立一组Matrix RAID只需要两块硬盘,使用两个SATA接口。另外两个闲置的SATA接口就可以插上硬盘,启动“热备份”功能。当Matrix RAID系统中的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热备份”硬盘便会立刻接替它的工作,以保证RAID 1阵列分区中数据的安全。由于RAID 0阵列分区中的数据在一块硬盘崩溃的时候就已经损毁了,所以“热备份”硬盘对RAID 0阵列是无效的。
以上是目前主流升技主板上搭载的RAID控制器所能支持的全部RAID模式,并且由于RAID控制器厂商和产品型号的不同,所能支持的RAID模式种类也各不相同,只有极少数主板能够全部支持上述的RAID模式,而每块主板具体所支持的RAID模式种类请至>主流RAID分为RAID 0 RAID 1 RAID 4 RAID 5这几个级别 常用的是0 1和5 0级RAID是采用分别写块的方式存储的。也就是一个文件分为两块甚至更多块同时写入硬盘。不提供任何冗余,但是可以用普通硬盘达到高速I/O传输。 传输速度约等于硬盘个数每块硬盘的传输速度 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无法提供数据冗余。存储容量等于所有硬盘之和 1级别就是你采用的。也称为镜象。就是把数据备份成几份。写入硬盘中 速度和一块硬盘速度一样。但是提供数据冗余。如果硬盘相同的话存储容量等余其中一块硬盘的容量。你采用1级别慢的原因就是普通的小服务器处理能力低。硬盘传输速度也低。CPU还要为RAID备份分出一大部分处理能力。所以速度就慢。 4和5级别基本一样。都是采用校验的方式。也就是0和1的集合。但是总体上5的性能要超过4。因为4级别采用一块硬盘作为校验盘。所以校验速度成为瓶颈 5级别是把校验交错写入所有硬盘中。速度非常快还提供冗余。4和5的存储容量在硬盘相同的条件下等于所有硬盘总容量减去一块的容量。 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再购买一块相同的硬盘做成RAID5。如果对数据备份要不高直接做RAID0也可以。 我不是高手。只不过懂得一点。留下QQ把。13100240。加我时候信息打 百度知道。共同研究把。

RAID1要求两块同样的硬盘才能做,不可能在RAID1里边再添加一块硬盘。
1、可以把容量已经满的硬盘取下来,再把新买的硬盘做为RAID1使用。
2、再将容量满的硬盘挂上去拷贝数据。
3、也可以保持容量满的硬盘阵列不变,直接加上新购的硬盘再做个RAID1,那么就组成了两个RAID1。

1如果能进入系统,可以安装HP的ACU进入界面,插入硬盘按照步骤 *** 作就OK很简单。
2如果没有系统,开机的时候当出现阵列卡信息时按F8,进入界面后有三个选择,一个创建,一个是删除,一个是显示阵列信息,根据你所插入的硬盘数量不同,可以进行选择。
很简单的,仔细看下就能搞定,祝你好运。

首先,需要服务器有阵列卡(raid卡)(目前有些低端服务器集成了简易的raid功能也可),
一般过程是:开机开始时按照提示,一般是先bios设置,然后就是raid设置提示,进入raid设置程序,根据硬盘数量,设置成raid0(相当于将全部硬盘合并为一个大硬盘,优点是除容量为硬盘之和外,速度由于并行存储比单一硬盘提升好多),raid1(相当于复制备份,两块硬盘储存相同内容,依此类推提高可靠性;raid5兼具上面两种优势等等)
设置完毕后,以后服务器上的硬盘,物理上是按照raid的设置重新组织了,当然接下来安装server系统时在分区前也需要按照提示安装厂商提供的raid驱动程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1392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0
下一篇 2023-06-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