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富士康是做什么的啊

深圳富士康是做什么的啊,第1张

富士康是一家易制造业为主的高新科技企业。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中国台湾鸿海精密集团的高新科技企业,1974年成立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总裁郭台铭。现拥有12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客户群。

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在中国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从西南到中南到东北建立了30余个科技工业园区、在亚洲、美洲、欧洲等地拥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

2014年12月12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富士康宣布,由于订单不足,公司将于12月24日关闭公司在印度钦奈的工厂。


扩展资料:

经营理念

创立于1974年,富士康企业在总裁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以恢弘的气度立下透过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使全人类皆能享有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3C)产品成为便利生活一部份企业愿景。

以前瞻性的眼光自创具备机光电垂直整合、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优势的3C代工服务“eCMMS”商业模式;以坚定及无私的理念贯彻谋求员工、客户、策略伙伴、社会大众及经营层的共同利益之高标准公司治理。

企业愿景

在对3C电子产品有着有朝一日将会成为全人类工作及家居生活不可区分的一部分之信念引导下,郭台铭总裁在1974年以等值约美金三千元资金、对机电技术整合的执着及前瞻性的“全方位成本优势”概念创办了富士康。

因此富士康自始的企业愿景就是透过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使全人类皆能享有3C产品所带来的便利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士康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士康

深圳龙华富士康有CNSBG事业群,你是不是搞错了,生产无线通讯类产品,如路由器,无线网卡,手机,电话,平板电脑,网络可视电话,客户思科,华为等。工资待遇在深圳几乎都一样,加班呢依部门订单量而定,你可以去看看再说。

是的。
OFweek电子工程网讯 《经济学人》杂志网站日前刊文,分析了富士康欲高价收购夏普背后的意图。文章节选内容如下:单从表面价值来看,富士康56亿美元收购夏普的报价并没有多大意义。对一家负债累累、浪费了两次救助机会且目前仍处于亏损的公司来说,这种价格看似太过奢侈。掌门郭台铭似乎并不在意此前一桩交易的影响。在夏普的财务状况极度恶化后,富士康曾于2012年向该公司注资8亿美元。
为什么他现在如此热心,要在一件可能成为沉重负担的事情上大肆花费呢?郭台铭自己并未说明,但有几种可能的解释。
长久以来,富士康一直是苹果公司iPhone和其他设备的最大组装厂商,在中国内地有超过100万工人。富士康与苹果的生意为公司贡献了近半营收,它自然希望获得其中的议价权。夏普生产显示面板,又是苹果的一大供应商。合并后的公司会在利润率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富士康目前的利润率仅有微薄的3%。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郭台铭希望让富士康的业务多样化,不再单纯依赖为别家生产设备。拥有自己的品牌,利润会更丰厚。富士康大约五分之二的营收来自为惠普、思科等少数西方公司生产网络设备与服务器。相比之下,公司手持设备组装业务的客户就多了很多,例如中国的小米(尽管内地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正在饱和)。手持设备的兴起严重影响了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的销售,而这也在富士康的业务范围内。如果能利用夏普享誉全球的品牌,设计并销售自己的设备,富士康至少也可以保留属于品牌厂商的利润。
从低利润率的组装厂商走到价值链前端,这种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为了更具创新性,富士康下了不少功夫。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4年的一项研究将富士康列为中国内地申请高质量专利最多的公司之一(尽管它的母公司实际在台湾)。富士康也在美国申请专利,美国的标准要比中国更苛刻,而且它申请的多是“发明型”专利,而不是重要性偏低的“实用性”专利。
从历史上看,夏普为科技产业的进步做出过不小贡献。所以说,这或许是郭台铭乐于高价收购的原因——尤其是前几年他个人曾投资夏普的显示业务。他相信这家公司能在相关领域中做出重要突破。
倘若果真如此,收购夏普或许有助于郭台铭的“11屏”大战略。他希望通过这套战略让自己的公司为所有设备提供显示器,从计算机到汽车再到智能手表。这些或许可以解释他为什么愿意为夏普花大价钱。不过,即便最后拥有夏普,扭转这家破产受困的公司也不是件容易事。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3200元的起薪还是不低,如果你在富士康有发展可以去试试。积累了工作经验跳槽也好办。不知道你在哪个城市,CCIE在四川培训费就是1万多,考试费一万多,加上学习时候生活等各项开支就是3万多点。实话说,一个应届的二本毕业的学生在这边工作起薪都是4000多,发展不可估量,我同学还是三本的,用功一点的,能力强一点的,工作一年后就升级项目经理,7000多底薪,第三年进去思科,月薪上万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1475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1
下一篇 2023-06-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