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x3650 服务器添加硬盘怎样做

IBM x3650 服务器添加硬盘怎样做,第1张

ibm x3650服务器使用8k,8k-l阵列卡,在已有阵列配置的情况下,如果确定要添加的硬盘没有数据或配置信息,可以直接插入,在卡的核心界面配置阵列即可。如果要添加的硬盘有数据或配置信息,或者不确定,请严格按以下 *** 作说明来添加,以防止现有的阵列崩溃,数据丢失。
在安装新硬盘之前,要按照下面的方法对其进行初始化:
1、关闭服务器的电源;
2、拔掉服务器上所有现有的硬盘;
3、插入这个新的硬盘;
4、启动服务器;
5、在加电自检过程中,在看到Adaptec SAS RAID BIOS检测并提示如下信息时按Ctrl-A:
Press <Ctrl><A> for IBM ServeRAID
Configuration Utility!
Booting the Controller Kernel/
6、在IBM ServeRAID Configuration Utility Options选项窗口中,选择"Array Configuration Utility";
7、在Main Menu主菜单中,选择"Initialize Drives"并按Enter;
8、按空格键来选择需要被初始化的硬盘,这些硬盘将会从左边的窗口移动到右边的窗口中,然后按Enter;
9、当出现警告提示时按Y;
10、预计每块硬盘需要用5-10秒来进行初始化,当所有的硬盘都初始化完成后,Main Menu主菜单将会显示出来;
11、按Escape退出IBM ServeRAID Configuration Utility界面;
系统重新启动;
12、在加电自检的开始,当看到IBM Logo标志显示时,关闭服务器;
13、重新安装上以前移走的硬盘;
14、那个新的硬盘可以随后安装或以后再安装;
15、启动服务器;
16、在显示Adaptec SAS RAID BIOS的界面时,将会看到下列信息:
New devices detected at the following SAS Phys: (listing
of reinserted devices)
17、按Enter回车接受当前的阵列配置。
说明:
当一块硬盘作为阵列的一部分后,每块硬盘都要被写上阵列配置信息的元数据。如果一块带有元数据的硬盘被安装到一个现有的阵列中,这个现有的阵列上的元数据就会被破坏并且这个阵列将会变得无法被系统使用。
在把一块硬盘插入到一个现有的阵列之前,一定要确认通过上述的初始化的步骤把所有的以前存在的元数据都要从这块硬盘上清除掉。

服务器机身上是没有这么多槽位的。
需要你购买外置磁盘阵列柜,在服务器里添加一块HBA卡(光纤通道卡),通过光纤通道将磁盘阵列柜做为服务器的外置硬盘。
你说需要一百块硬盘,你没有说明你的应用需要多少裸磁盘容量,一般来说都是按裸磁盘容量来对阵列柜选型的,很少会有人用硬盘槽位数来选型。
如:惠普的StorageWorks 2000fc G2 模块化智能阵列做为机头,机箱支持24个硬盘槽位,再拖3个MSA70 25 英寸盘柜,每个盘柜支持25个槽位,就满足你要的100硬盘的容量需求了。

双击桌面计算机图标打开计算机驱动器列表界面,点击窗口上方的“映射网络驱动器”。打开映射网络驱动器窗口后,首先从驱动器选项列表中选择新加盘的序号。
选择好驱动器序号后,点击“浏览”按钮。
接下来从浏览文件夹窗口中点击“网络”,接下来就会出现局域网中设备列表。
从列表中中找到读取器硬盘(一般名称都设置为server),选择硬盘中的一个文件夹,然后点击“确定”。
驱动器序号和文件夹选择完成后,点击“完成”即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蛋白质计算机等。
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几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24小时天气预报的计算等,过去人工计算需要几年、几十年,而现在用计算机只需几天甚至几分钟就可完成。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d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随着计算机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大,可存储记忆的信息越来越多。计算机不仅能进行计算,而且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以供用户随时调用;还可以对各种信息(如视频、语言、文字、图形、图像、音乐等)通过编码技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甚至进行推理和证明。
计算机内部 *** 作是根据人们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进行的。用户根据解题需要,事先设计好运行步骤与程序,计算机十分严格地按程序规定的步骤 *** 作,整个过程不需人工干预,自动执行,已达到用户的预期结果。
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s)通常是指由数百数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机)组成的、能计算普通PC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课题的计算机。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超级计算机拥有最强的并行计算能力,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在气象、军事、能源、航天、探矿等领域承担大规模、高速度的计算任务。
在结构上,虽然超级计算机和服务器都可能是多处理器系统,二者并无实质区别,但是现代超级计算机较多采用集群系统,更注重浮点运算的性能,可看着是一种专注于科学计算的高性能服务器,而且价格非常昂贵。
一般的超级计算器耗电量相当大,一秒钟电费就要上千,超级计算器的CPU至少50核也就是说是家用电脑的10倍左右,处理速度也是相当的快,但是这种CPU是无法购买的,而且价格要上千万。

如果要更换服务器硬盘的话,可以找专门的服务器硬盘代理商。服务器的数据安全方面都是最重要的,用行内话来说:“硬盘有价,数据无价”。

改变raid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建议先备份数据再往后 *** 作。 如果你有两块盘,而只能看到一个盘容量,那就应该是raid1。 不过你最好进入raid卡的管理程序看看具体设置,一般在主机启动时候会有提示,一般是ctrl+M或ctrl+A一类的组合键。 如果比较强调性价比,容量利用率,而对磁盘的写性能没有太高要求,可以加两块同样大小盘和原来盘作raid5,作完阵列后的磁盘空间是3块盘的物理空间。不过应确保四块盘为同一厂商同种型号盘,否则硬盘速度不一样作raid可能容易出现问题。

机械硬盘有三个孔分别是三个接口,都有各自的作用。

机械硬盘的三个接口分别是:电源接口、数据接口和跳线接口。

1、电源接口:电源端口连接到电源,即电源;

2、数据接口:数据接口与主板及各部件进行数据交换。没有数据接口,硬盘无法正常工作;

3、跳线接口:在旧计算机上使用多个硬盘时,需要使用跳线端口来区分多个硬盘。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之间的连接部分,用于硬盘缓存与主机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了硬盘与计算机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程序的运行速度和系统的性能。

从总体上看,硬盘接口分为五种类型:IDE、SATA、SCSI、SAS和光纤通道。IDE接口硬盘主要用于家用产品,也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硬盘主要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仅用于高端服务器,价格昂贵。世达主要用于国内市场,包括目前主流产品SATA、SATAⅡ、SATAⅢ。

服务器硬盘的接口与普通电脑不一样。
以前普通的是IDE,服务器是SCSI,接口大小都不一样。
现在普通的是SATA,服务器是SAS,接口有点像,实际上也能混插,数据线也可以通用,但是由于普通电脑不能管理SAS硬盘,所以也不能用。
但是,如果你确实有这样的硬盘,也想用或者必须用,那么你可以去买一张转接卡,插在电脑主板上就可以用服务器硬盘了,但之前你必须弄明白,你的硬盘是SCSI的,还是SAS的,然后买对应的卡,比如SAS,你直接去淘宝搜SAS卡就可以了,一般低档的这个卡可以接两块硬盘,价格也不太贵。

你好,因为你没有提费用,这里我就不考虑费用啦

1、服务器 *** 作系统window server 2003不知道是64位还是32位,这个容易,你只要右击我的电脑,再单击属性,就能看到是32还64位的。

2、ktv点歌系统对服务器硬盘数据吞吐量要求较高,一般对硬盘数据吞吐要求高呢,可以选择SAS硬盘,一万五千转。比如600GB 15K SAS 35英寸 6Gb/S。

3、多块硬盘并行读取数据最快的技术就是raid0方案。缺点呢就是数据没有冗余,当然你如果原来方案要是也没有数据冗余的话,那raid0就是最适合你的,当然你要是考虑需要数据冗余的话可以考虑raid5方案。

4、假设你采用raid0 ,用5块硬盘,那你单位时间里的数据读取速度理论值为:56GB/S,考虑raid方案,要买raid卡,种类很多,看到你主板支持pci,那你要买pci接口的。

希望对您有帮助。

补充:jbod数据吞吐性能不及raid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1888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 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