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2003服务器的文件夹访问权限设置问题

win2003服务器的文件夹访问权限设置问题,第1张

上传文件夹可以实现,之所以未成功应该是权限设置的问题
共享文件夹下建议也设置A、B、C三个文件夹,然后分别设置读写权限
至于是否隐藏共享没有关系
具体方法:我文字描述能力差,在线时联系
我现在没搞懂的是我用A用户登录A文件夹后,无法释放连接,只有重启后才能用B账户登录B文件夹

我来告诉你标准答案!如果你有服务器控制权限那么可以在iis里面建立一个站点根目录为这个文件夹。再在iis里面绑定域名上去解析域名到服务器ip就可以访问了。如果没有服务器控制权限,那么就得联系有控制权限的人重复上面 *** 作就可以了。

1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学会安装和配置文件服务器
(2) 学会服务器端共享文件夹的配置和管理。
(3) 学会客户端访问共享文件夹的方法。
(4) 学会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设置方法。
(5) 实验学时:2
2 实验相关理论与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在计算机间共享信息,文件共享可以说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网络服务。虽然越来越多的用户购置专用文件服务器(如NAS),但是通用 *** 作系统提供的文件服务器功能也非常实用,完全能满足一般的文件共享需求,下面主要介绍Windows Server 2003文件服务器的配置、管理和应用。
文件服务器负责共享资源的管理和传送接收,管理存储设备(硬盘、光盘、磁带)中的文件,为网络用户提供文件共享服务,也称文件共享服务器。除了文件管理功能之外,文件服务器还要提供配套的磁盘缓存、访问控制、容错等功能。部署文件服务器,主要要考虑以下3个因素。
·存取速度:快速存取服务器上的文件,例如可提供磁盘缓存加速文件读取。
·存储容量:要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以容纳众多网络用户的文件,可使用磁盘阵列。
·安全措施:实现网络用户访问控制,确保文件共享安全。
文件服务器主要有两类解决方案,一类是专用文件服务器,另一类是使用PC服务器或PC计算机组建的通用文件服务器。
专用文件服务器是专门设计成文件服务器的专用计算机,以前主要是运行 *** 作系统、提供网络文件系统的大型机、小型机,现在的专用文件服务器则主要指具有文件服务器的网络存储系统,如NAS和 SAN。NAS独立于 *** 作系统平台,可支持多种 *** 作系统和网络文件系统,提供集中化的网络文件服务器和存储环境,比一般的文件服务器的功能更强大,可看作是专用存储服务器,可为那些访问和共享大量文件系统数据的用户提供高效、性能价格比优异的解决方案。SAN全称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用户存储服务的特殊网络,通常由磁盘阵列、光盘库、磁带库和光纤交换机组成。NAS可作为独立的文件服务器,提供文件级的数据访问功能,更适合文件共享。而SAN提供数据块级的数据访问功能,更适合数据库和海量数据。
目前一般用户使用PC服务器或PC计算机,通过网络 *** 作系统来提供文件服务,UNIX、Linux、Novell、 Windows等 *** 作系统都可提供文件共享服务。Windows网络 *** 作系统,如Windows NT Server、Windows2000 Server和最新的Windows Server 2003由于 *** 作管理简单、功能强大,在中小用户群中的普及率非常高,许多文件服务器都运行Windows网络 *** 作系统。下面将重点以Windows Server 2003为例介绍文件服务器的配置、管理和应用。
3 实验环境与设备
C/S模式的网络环境,包括一台Windows XP客户机和一台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
两种可选的物理拓扑(交叉线连接或通过集线器/交换机用直连线连接)。
4 实验内容与步骤
40 服务器的基本网络配置,包括IP地址为“192168105XX”、网关为“192168105254”等。(注:“XX”代表你配置机器的主机编号,“nXX”代表你的服务器主机名,例如你坐在5号机上则“XX”代表“05”,“1XX”代表“105”,配置此机的IP地址为“1921681055”、主机名为“n05”,下同)。
41 安装和配置文件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提供网络上的中心位置,可供存储文件并通过网络与用户共享文件。当用户需要重要文件时,可以访问文件服务器上的文件,而不必在各自独立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如果网络用户需要对相同文件和可通过网络访问的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就要将该计算机配置为文件服务器。默认情况下,在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时,将自动安装“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共享”网络组件。如果没有该组件,可通过网络连接属性对话框安装。
1.准备工作
在部署文件服务器之前,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划出专门的硬盘分区(卷)用于提供文件共享服务,而且要保证足够的存储空间,必要时使用磁盘阵列。
·磁盘分区(卷)使用NTFS文件系统,因为FAT32缺乏安全性,而且不支持文件和文件夹压缩、磁盘配额、文件加密或单个文件权限等重要特性。
 提示: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自带的工具即可将FAT32转换成NTFS格式。该工具名为Convertexe,位于Windows安装目录下的System32目录中。在命令行状态运行该工具即可,如Convert E:/FS:NTFS。
·确定是否要启用磁盘配额,以限制用户使用的磁盘存储空间。
·确定是否要使用索引服务,以提供更快速、更便捷的搜索服务。
2.配置文件服务器
只要将Windows Server 2003计算机上的某个文件夹共享出来,就会自动安装文件服务器,也可通过“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工具来安装文件服务器角色。这两种方法的差别是,第二种方法提供更多的选项,并在程序菜单中提供文件服务器管理台工具。这里介绍采用第二种方法的基本步骤。
(1) 启动“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工具。默认情况下,登录Windows Server 2003时将自动启动“管理您的服务器”(也可从控制面板中选择管理工具→管理您的服务器),单击添加或删除角色。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从控制面板中选择管理工具→管理您的服务器→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单击下一步按钮。
(2) 在配置选项界面中选择自定义配置,单击下一步按钮。
(3) 在服务器角色界面中,如果文件服务器的已配置状态为“否”,就单击文件服务器,然后单击下一步。
注意:如果文件服务器的已配置状态为“是”,就单击文件服务器,再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角色删除确认界面,并选择删除文件服务器角色复选框,即可删除文件服务器角色,这样该服务器上的文件和文件夹就不再共享,依赖于这些共享资源的网络用户、程序或宿主都将无法与它们连接。
(4) 出现文件服务器磁盘配额对话框中,为服务器上所有NTFS分区设置默认的磁盘配额。勾选为此服务器的新用户设置默认磁盘空间配额和拒绝将磁盘空间给超过配额限制的用户。单击下一步按钮。默认情况下是没有启用磁盘配额。
(5) 出现文件服务器索引服务对话框,确定是否要使用索引服务。单击下一步按钮。一般情况下不需索引服务,只有在用户要经常搜索该服务器上的文件内容时才启用它。
(6) 出现选择总结对话框,查看和确认已经选择的选项,单击下一步按钮。
本例中有“设置默认磁盘配额”、“安装文件服务器管理”和“运行共享文件夹向导来添加一个新的共享文件夹或共享已有文件夹”等选项。
(7) 自动完成相关配置后,出现共享文件夹向导,根据提示配置共享文件夹以供其他用户共享。只有配置了共享文件夹之后,文件服务器才能建立。
(8) 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文件夹路径对话框,指定要共享的文件夹路径。可通过浏览在C盘目录下新建一个FileShare作为共享目录,此时文件夹路径输入框中将出现C:\FileShare(如果C盘中已经建立过此文件夹,才可以在此输入框中直接输入)。
(9)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名称、描述和设置对话框,指定共享名。
(10) 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权限对话框,指定共享权限为管理员有完全访
问权限;其他用户有只读访问权限,单击完成按钮。这里提供了几种预置的权限,也可以自定义权限。
(11)共享成功对话框中显示共享成功,给出新建共享文件夹的信息。如果要继续设置其他共享文件夹,则选中下面的复选框。单击关闭按钮,完成。
至此文件服务器配置就完成了。接下来可执行各项文件管理任务。
3.文件服务器管理工具(以下方法至少掌握一种)
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了用于文件服务器配置管理的多种工具。
·文件服务器管理控制台:打开“管理您的服务器”工具,在文件服务器区域单击管理此文件服务器,打开该控制台。要使用“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工具安装文件服务器,可从程序菜单中选择管理工具→文件服务器管理命令打开该控制台。
·“共享文件夹”管理工具:也可通过“计算机管理”工具中的“共享文件夹”管理工具来执行共享文件夹的配置管理,从程序菜单中选择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展开共享文件夹节点即可。
·Windows资源管理器:可直接将文件夹配置为共享文件夹。
·命令行工具:如net share可显示有关本地计算机上全部共享资源的信息。

1请问如何在服务器里面共享一个文件夹,让指定的人来查看
通过以下步骤可实现局域网内多台计算机共享:

一、多台电脑必须是共用同一网络inter连接,比如都是网通宽带接入,或都是移动宽带接入

二、都在同一个网段除ip地址最后一段数字不同外,其余数字都应相同

三、设置工作组和计算名,必须起一个相同的工作组名、但各台计算机的计算机名应不同。
四、设置本地用户和组。一般组中的设置保持不变。但用户中的设置应理顺关系,并启用来宾帐户(Guests)

试例:将用户界面全部清理,一般保留三个用户即可:如:

名称 全名 描述

Wwbs wu wang bu seng 供来宾…

Zzy zhao zhi yi 管理计…

Fnc fenf ning chao

双击wwbs:

“常规”卡 密码永不过期

“隶属于” administrators

双击zzy:

“常规”卡 密码永不过期

“隶属于”卡 administrators

双击fnc:

“常规”卡 用户不能更改密码,密码永不过期

“隶属于”卡 Guests

注:用此法设置的用户与在控制面版中显示的用户数不同,一般少显示一个。渚如此例中,在控制面版中就不显示wwbs用户,它只有在zzy被意外锁定后,重启计算机才会在“欢迎屏幕”中显示。当然这种意外也可在“本地用户和组”中设置“帐户已锁定”来人工实现(这种实现的过程:组策略—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帐户策略—帐户锁定策略—帐户锁定闸值—不锁定或几次无效登录之后,锁定帐户)

五、文件共享的设置:

1、在Windows防火墙中“例外”“选项卡”中,选中“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2、在资源管理器中,“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不选中

3、XP自带的“共享文档”设置为共享。右击“共享文档”—属性—共享—共享此文件夹选中。将需要共享的文档复制到此“共享文档”。

六、重启电脑

祝好运!
2Windows 2003服务器上怎么创建共享文件夹,能让公司的每个人的文
你提的问题太不严谨,会产生用户可以删除覆盖他人文件的问题。

应该说可以创建文件,不可以删除 别人的文件

1、创建一个文件夹。

2、右击——属性——共享添加EVERYONE勾选所有权限。

3、安全选项卡里也添加EVERYONE勾选所有选项。

4、然后在安全选项卡那里找到高级按钮点击进去。

5、出现权限选项卡,找到EVERYONE这一项。点击编辑按钮。

6、出现对象选项卡,找到“应用到”这行,有下拉菜单按钮,选择”只有该文件夹”选项。然后确定。

7、退回到权限选项卡界面,选择应用后确定。

8、回到属性选项卡确定。

9、如果你是域环境,那么你会发现你的文件夹属性里会有这几个权限:1、administrators 2、10、Domain users 3、CREATOROWNER 4、Everyone

11、然后设置Domain users的安全属性,设置为:1、读取也运行2、列出文件夹目录3、读取。

然后选择文件夹属性里的共享选项卡。

12、继续添加另外一个用户组Domain users,只给读取的权限,应用确定。

如果不用给其他用户看的话你可以把、Domain users 用户组删除。 最关键就是滴5-6步,选择文件的集成范围,如果你能理解这个东西的作用你就可以很轻松的解决你的问题了
3如何设置服务器共享文件夹的访问权限
你好,

首先,在服务器的电脑上用鼠标选中要设置权限的文件夹。

在文件夹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

在属性界面中选择第三个选项卡安全。

为了添加或修改权限,点击如下图所示的编辑按钮。

我们来添加一个用户的访问权限。在接下来出现的界面中选择添加。

输入一个已经设置好的名称,如果确定正确可以直接点击确定,如果不是很确定,可以选择检查名称。如果没有错误,点击确定按钮。

用鼠标选中新添加的用户,在下面的权限设置处可以选择允许或者拒绝该用户对该文件夹执行某些 *** 作。

在使用Windows 10工作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比如设置共享文件夹的访问权限。那么如何进行 *** 作呢?下面我与你分享具体步骤和方法。

工具/材料

Windows 10 *** 作系统

01

启动Windows 10 *** 作系统,如图所示。点击任务栏"开始"按钮,d出开始菜单选择"Windows 系统→文件资源管理器"项。

02

如图所示,展开"资源管理器"左侧树形目录。右击"此电脑→下载→实验报表"文件夹,d出快捷菜单选择"属性"项。

03

d出文件夹"属性"对话框,如图所示。选择"安全"标签,点击"组或用户名→编辑"按钮。

04

如图所示,d出"安全权限"对话框。选择"组或用户名"选项,点击"添加"按钮。

05

d出"选择用户或组"对话框,如图所示。"输入对象名称来选择"文本框输入Everyone,设置完成点击"确定"按钮。

06

如图所示,返回"安全权限"对话框。选择"组或用户名→Everyone"项,勾选"Everyone的权限→权限"复选框设置权限。

07

完成设置系统账号Everyone权限的 *** 作,如图所示。本例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059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0
下一篇 2023-06-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