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网络环境存在怎样的安全问题

现在的网络环境存在怎样的安全问题,第1张

一、网络安全概述
以Internet为代表的全球性信息化浪潮日益深刻,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层次正在深入,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小型业务系统逐渐向大型、关键业务系统扩展,典型的如党政部门信息系统、金融业务系统、企业商务系统等。伴随网络的普及,安全日益成为影响网络效能的重要问题,而Internet所具有的开放性、国际性和自由性在增加应用自由度的同时,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开放性的网络,导致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任何一个人、团体都可能获得,因而网络所面临的破坏和攻击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可能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也可以对网络通信协议和实现实施攻击;可以是对软件实施攻击,也可以对硬件实施攻击。国际性的一个网络还意味着网络的攻击不仅仅来自本地网络的用户,它可以来自Internet上的任何一台机器,也就是说,网络安全所面临的是一个国际化的挑战。自由意味着网络最初对用户的使用并没有提供任何的技术约束,用户可以自由地访问网络,自由地使用和发布各种类型的信息。用户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没有任何的法律限制。
尽管开放的、自由的、国际化的Internet的发展给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带来了革命性的改革和开放,使得他们能够利用Internet提高办事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以便更具竞争力。通过Internet,他们可以从异地取回重要数据,同时又要面对Internet开放带来的数据安全的新挑战和新危险。如何保护企业的机密信息不受黑客和工业间谍的入侵,已成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健康发展所要考虑的重要事情之一。
1 什么是安全
安全包括五个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
· 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
· 完整性:只有被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能够判别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
· 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即攻击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资源而阻碍授权者的工作。
· 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
·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2 安全威胁
一般认为,目前网络存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 利用网络传播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大大高于单机系统,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 非授权访问: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如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大权限,越权访问信息。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 *** 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 *** 作等。
· 信息泄漏或丢失:指敏感数据在有意或无意中被泄漏出去或丢失,它通常包括,信息在传输中丢失或泄漏(如“黑客”们利用电磁泄漏或搭线窃听等方式可截获机密信息,或通过对信息流向、流量、通信频度和长度等参数的分析,推出有用信息,如用户口令、账号等重要信息。),信息在存储介质中丢失或泄漏,通过建立隐蔽隧道等窃取敏感信息等。
· 破坏数据完整性:以非法手段窃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取得有益于攻击者的响应;恶意添加,修改数据,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 拒绝服务攻击:它不断对网络服务系统进行干扰,改变其正常的作业流程,执行无关程序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影响正常用户的使用,甚至使合法用户被排斥而不能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或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
3 安全服务、机制与技术
· 安全服务:包括服务控制服务、数据机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对象认证服务、防抵赖服务 。
· 安全机制:包括访问控制机制、加密机制、认证交换机制、数字签名机制、防业务流分析机制、路由控制机制 。
· 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鉴别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审计监控技术、病毒防治技术 。
在安全的开放环境中,用户可以使用各种安全应用。安全应用由一些安全服务来实现;而安全服务又是由各种安全机制或安全技术实现的。应当指出,同一安全机制有时也可以用于实现不同的安全服务。
4 安全工作目的
安全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安全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与指导下,通过采用合适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措施,完成以下任务:
· 使用访问控制机制,阻止非授权用户进入网络,即“进不来”,从而保证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 使用授权机制,实现对用户的权限控制,即不该拿走的“拿不走”,同时结合内容审计机制,实现对网络资源及信息的可控性。
· 使用加密机制,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即“看不懂”,从而实现信息的保密性。
· 使用数据完整性鉴别机制,保证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而其它人“改不了”,从而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 使用审计、监控、防抵赖等安全机制,使得攻击者、破坏者、抵赖者“走不脱”,并进一步对网络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调查依据和手段,实现信息安全的可审查性。
二、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网络面临的威胁大体可分为对网络中数据信息的危害和对网络设备的危害,我们这里主要研究的是前者。具体来说,危害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有:非授权访问,即对网络设备及信息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越权使用等;冒充合法用户,即利用各种假冒或欺骗的手段非法获得合法用户的使用权限,以达到占用合法用户资源的目的;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即使用非法手段,删除、修改、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干扰系统正常运行。指改变系统的正常运行方法,减慢系统的响应时间等手段;病毒与恶意攻击,即通过网络传播病毒或恶意Java、XActive等。
除此之外,Internet非法内容也形成了对网络的另一大威胁。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有30%-40%的Internet访问是与工作无关的,甚至有的是去访问色情、暴力、反动等站点。在这样的情况下,Internet资源被严重浪费。尤其对教育网来说,面对形形色色、良莠不分的网络资源,如不具有识别和过滤作用,不但会造成大量非法内容或邮件出入,占用大量流量资源,造成流量堵塞、上网速度慢等问题,而且某些不良网站含有暴力、色情、反动消息等内容,将极大地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网络安全策略
通过对网络的全面了解,按照安全策略的要求及风险分析的结果,整个网络措施应按系统体系建立,具体的安全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
1 物理安全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 *** 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环境安全: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
设备安全: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
媒体安全:包括媒体数据的安全及媒体本身的安全。
显然,为保证信息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除在网络规划和场地、环境等要求之外,还要防止系统信息在空间的扩散,在理论和技术支持下的验证工作也证实这种截取距离在几百甚至可达千米,这给计算机系统信息的保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了防止系统中的信息在空间上的扩散,通常是在物理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或干扰扩散出去的空间信号。
2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包括:系统(主机、服务器)安全、反病毒、系统安全检测、审计分析网络运行安全、备份与恢复、局域网与子网安全、访问控制(防火墙)、网络安全检测、入侵检测。
3 信息安全
主要涉及到信息传输的安全、信息存储的安全以及对网络传输信息内容的审计三方面,具体包括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鉴别、防抵赖、信息存储安全、数据库安全、终端安全、信息的防泄密、信息内容审计、用户授权。
面对网络安全的脆弱性,除了在网络设计上增加安全服务功能,完善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外,还必须花大力气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组织管理和人员录用等方面有许多的不安全因素,而这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所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所以应引起网络管理员的重视。
四、防治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中泛滥已久,一旦入侵到本地网络,在本地局域网中会快速繁殖,导致局域网计算机的相互感染,下面介绍一下有关局域网病毒的入侵原理及防范方法。
1 局域网病毒入侵原理及现象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包括网络服务器和网络节点站(包括有盘工作站、无盘工作站和远程工作站)。计算机病毒一般首先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有盘工作站,也就进入网络,然后开始在网上的传播。具体地说,其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病毒直接从工作站拷贝到服务器中或通过邮件在网内传播;
2)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等运行网络盘内程序时再传染给服务器;
3)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在病毒运行时直接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中
4)如果远程工作站被病毒侵入,病毒也可以通过数据交换进入网络服务器中一旦病毒进入文件服务器,就可通过它迅速传染到整个网络的每一个计算机上。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病毒除了具有可传播性、可执行性、破坏性等计算机病毒的共性外,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感染速度快
在单机环境下,病毒只能通过介质从一台计算机带到另一台,而在网络中则可以通过网络通讯机制进行迅速扩散。根据测定,在网络正常工作情况下,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有病毒,就可在十几分钟内将网上的数百台计算机全部感染。
2)扩散面广
由于病毒在网络中扩散非常快,扩散范围很大,不但能迅速传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还能通过远程工作站将病毒在一瞬间传播到千里之外。
3)传播的形式复杂多样
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一般是通过“工作站”到“服务器”到“工作站”的途径进行传播的,但现在病毒技术进步了不少,传播的形式复杂多样。
4)难于彻底清除
单机上的计算机病毒有时可以通过带毒文件来解决。低级格式化硬盘等措施能将病毒彻底清除。而网络中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未能清除干净,就可使整个网络重新被病毒感染,甚至刚刚完成杀毒工作的一台工作站,就有可能被网上另一台带毒工作站所感染。因此,仅对工作站进行杀毒,并不能解决病毒对网络的危害。
5)破坏性大
网络病毒将直接影响网络的工作,轻则降低速度,影响工作效率,重则使网络崩溃,破坏服务器信息,使网络服务瘫痪。
2 局域网病毒防范方法
查杀病毒的基本步骤:
1)首先要断开网络,使受感染的机器隔离;
2)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可以使用金山或瑞星的专杀工具,彻底清除病毒;
3)安装IE 相应最新补丁或升级IE 版本,如果是服务器还要安装IIS补丁;
4)把系统中出现的一些非法共享(如C、D 等),应该将其共享属性去掉;对于服务器,查看一下Administrators 组中是否加进了“guest”用户,要把guest 用户从Administrators 组中删除。
随着各公司机构内部网不断建立和扩充,用户通过局域网与因特网连接,内部有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一旦网络病毒在内部局域网传播,即便将每台电脑的网线都拔下,也很难彻底查杀干净,另外管理员的工作量也变得很大。实际上目前已经有很多解决这种问题的产品和方案,网络版杀毒软件是其中比较好的一个选择。网络版杀毒软件和单机版杀毒软件最大的区别在于,网络版是针对局域网内部电脑的管理而设置了控制 *** 作平台,供网管统一管理使用,而单机版杀毒软件是不具备管理功能的。并且,随著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环境日益复杂,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以及一些黑客程序和木马程序的攻击,单机版无法保证整个网络安全。如果把单机版杀毒软件当作网络版杀毒软件使用,用户将不能随时了解每台机器的状况。若局域网中的一台机器感染了病毒,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开,而通过网络版杀毒软件,网络管理员就可以通过一台服务器管理整个局域网的机器,由中心端来对客户端进行统一管理,对客户端自动分发最新病毒码,即便客户端不能访问外网,也可以保持最新的病毒码定义。
五、过滤不良网络信息
网络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让用户通过路由器或代理服务器(网关)浏览Internet,面对形形色色、良莠不分的网络资源,如不具有识别和过滤作用,不但会造成大量非法内容或邮件出入,占用大量流量资源,造成流量堵塞、上网速度慢等问题,而且某些网站的娱乐、游戏、甚至暴力、色情、 反动消息等不良内容,将极大地危害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许多企业和学校都在努力尝试解决不良信息的浏览问题,由于多数不良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解决方法主要是针对互联网进行限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断开物理连接、地址库过滤和防火墙过滤。
断开物理连接的做法很直接,就是在内网里使用虚拟互联网软件单独设置一个区域给用户用来上网,但是实际上这个区域和互联网是断开的,用户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浏览本地服务器。用户虽然可以用浏览器浏览网页,但是可以浏览的资源有限,而且网页内容也完全取决于本地服务器的更新速度。这样做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忽视了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实时性,而且可浏览的范围太小。而且因为要经常从互联网下载网页,网络管理员的工作量增加,大大降低了网络的使用效率。
地址库过滤则是在局域网连接互联网接口的网关处设置一个软件的“关卡”,这个“关卡”会检查每个>您好,网络音箱中转服务器的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设置:网络音箱中转服务器需要安装一台服务器,服务器的配置要求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设置,以满足网络音箱的使用需求。
2 软件设置:网络音箱中转服务器需要安装相应的软件,以支持网络音箱的正常使用。
3 网络设置:网络音箱中转服务器需要设置正确的网络参数,以保证网络音箱的正常连接和使用。
4 安全设置:网络音箱中转服务器需要设置安全策略,以保护网络音箱的安全性。
5 服务设置:网络音箱中转服务器需要设置服务参数,以支持网络音箱的正常使用。

隧道代理是一种代理IP存在的模式,通俗的讲就是一个代理IP,相较于传统固定代理IP,它的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会在代理服务器端自动换IP,实现每次请求都使用一个不同的IP。
要实现隧道代理,首先必须搭建一个代理服务器,其次还需要有大量的代理IP来进行切换。一般实现起来需要一些经济基础和技术实力。
隧道代理(TB)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化的隧道配置方法,它要求隧道的双方都支持双栈。通过TB,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和IPv6 ISP建立隧道连接,从而访问外部可用的IPv6资源;ISP通过专用的隧道服务器提供了一种非常简捷的接入方式,并自动管理用户发出的隧道请求。在隧道代理体系中,所有功能单元之间(包括客户和TB之间、TB和隧道服务器之间以及TB和DNS之间)都需要使用安全机制保护。在客户与TB之间,有很多的安全机制可供选择(如可以使用SSL在WEB服务器上对发送和下载进行加密,还可以使用简单的用户名/密码程序来实现访问控制,等等)。在TB与隧道服务器之间可以采用SNMP。在TB与DNS之间,如果使用动态DNS更新程序,安全性与SNMP完全相同;如果使用基于RSH命令的简便方法,也可以使用标准的IPsec。

代理服务器的作用有四个:
一、提高访问速度。因为客户要求的数据存于代理服务器的硬盘中,因此下次这个客户或其它客户再要求相同目的站点的数据时,就会直接从代理服务器的硬盘中读取,代理服务器起到了缓存的作用,对热门站点有很多客户访问时,代理服务器的优势更为明显。
二、Proxy可以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因为所有使用代理服务器的用户都必须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远程站点,因此在代理服务器上就可以设置相应的限制,以过滤或屏蔽掉某些信息。这是局域网网管对局域网用户访问范围限制最常用的办法,也是局域网用户为什么不能浏览某些网站的原因。拨号用户如果使用代理服务器,同样必须服从代理服务器的访问限制,除非你不使用这个代理服务器。
三、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一些不能直接访问的网站。互联网上有许多开放的代理服务器,客户在访问权限受到限制时,而这些代理服务器的访问权限是不受限制的,刚好代理服务器在客户的访问范围之内,那么客户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目标网站就成为可能。国内的高校多使用教育网,不能出国,但通过代理服务器,就能实现访问因特网,这就是高校内代理服务器热的原因所在。
四、安全性得到提高。无论是上聊天室还是浏览网站,目的网站只能知道你来自于代理服务器,而你的真实IP就无法测知,这就使得使用者的安全性得以提高。

你首先需要联通公司在他们的网络里给你做专有APN 通道,这个需要花钱给联通公司,另外你的服务器又是在电信网里,联通的网进入电信网是要给电信花钱的,所以你只要花钱,这是很简单的事,具体你问联通。至于你说的中转服务器,如果不是为了网络安全考虑还是算了,比前者更花钱

以下内容来自公众号逆锋起笔,关注每日干货及时送达

原文:v0wtop/2020/08/11/IntranetProxy

前言

本文以渗透的视角,总结几种个人常用的内网穿透,内网代理工具,介绍其简单原理和使用方法。

1、nps-npc11 简介

nps是一款轻量级、高性能、功能强大的内网穿透代理服务器。目前支持tcp、udp流量转发,可支持任何tcp、udp上层协议(访问内网网站、本地支付接口调试、ssh访问、远程桌面,内网dns解析等等……),此外还支持内网>

一台有公网IP的服务器(VPS)运行服务端(NPS)

一个或多个运行在内网的服务器或者PC运行客户端(NPC)


12 特点

Go语言编写

支持跨平台

支持多种协议的代理

web管理端


13 使用方法

>


NPS
安装配置

找到自己服务器相应版本的server:

cd ~
wget >

在nps目录下面会有一个nps可执行文件、conf配置目录和web网页目录,我们只需要修改conf/npsconf即可:

vim conf/npsconf

需要改一下#web下面的几个参数,

web_host= 服务器IP或者域名
web_username= admin(登录用户名)
web_password= 你的密码
web_port=8080(web管理端口)

修改#bridge可以更改 NPC的连接端口。比如我们拿到一台权限受限的服务器,有防火墙,可能只有部分端口(80,443)可以出网,就需要修改成出网端口。

##bridge
bridge_type=tcp
bridge_port=443 # 修改连接端口
bridge_ip=0000


启动

#Mac/Linux
/nps test|start|stop|restart|status 测试配置文件|启动|停止|重启|状态

#Windows
npsexe test|start|stop|restart|status 测试配置文件|启动|停止|重启|状态

NPC

/npc -server=你的IP:8024 -vkey=唯一验证密码 -type=tcp

新建好客户端后,也可以在+中看到,详细的客户端连接命令:

在客户端界面可以通过新增的方式添加客户端连接,每一个连接的vkey都是唯一区分的。

每一个客户端,在建立连接后,都可以建立多个不同协议的隧道,这一个个隧道就是不同的代理了。

通过不同的协议和端口就可以连接代理的内网机器。

2、frp
21 简介

frp 是一个专注于内网穿透的高性能的反向代理应用,支持 TCP、UDP、 节点的中转暴露到公网。
22 特点

客户端服务端通信支持 TCP、KCP 以及 Websocket 等多种协议。

端口复用,多个服务通过同一个服务端端口暴露。

跨平台,但是支持的比nps少一点

多种插件,提供很多功能

23 使用方法

下载: >以下内容摘自: 访问家里的机器

1修改 frpsini 文件,为了安全起见,这里最好配置一下身份验证,服务端和客户端的 common 配置中的token参数一致则身份验证通过:

# frpsini
[common]
bind_port = 7000
# 用于身份验证,请自行修改,要保证服务端与客户端一致
token = abcdefgh

2启动 frps:

/frps -c /frpsini

3修改 frpcini 文件,假设 frps 所在服务器的公网 IP 为 xxxx:

# frpcini
[common]
server_addr = xxxx
server_port = 7000
# 用于身份验证,请自行修改,要保证服务端与客户端一致
token = abcdefgh

[rdp]
type = tcp
local_ip = 127001
local_port = 3389
remote_port = 6000

4启动 frpc:

/frpc -c /frpcini

5通过 rdp 访问远程的机器,地址为:

xxxx:6000

开机自启

针对 Windows 系统,为了便于使用,可以配置一下开机的时候静默启动。

1在 frpcexe 的同级目录创建一个 start_frpcvbs:

'start_frpcvbs
'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路径
CreateObject("WScriptShell")Run """D:\Program Files\frp_windows_amd64\frpcexe""" & "-c" & """D:\Program Files\frp_windows_amd64\frpcini""",0

2复制 start_frpcvbs 文件,打开以下目录,注意将

改为你的用户名:

C:\Users\\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Start Menu\Programs\Startup

3鼠标右击,粘贴为快捷方式即可。

2 通过 SSH 访问公司内网机器

frps 的部署步骤同上。

1启动 frpc,配置如下:

# frpcini
[common]
server_addr = xxxx
server_port = 7000
# 用于身份验证,请自行修改,要保证服务端与客户端一致
token = abcdefgh

[ssh]
type = tcp
local_ip = 127001
local_port = 22
remote_port = 6000

2通过 SSH 访问内网机器,假设用户名为 test:

ssh -oPort=6000 test@xxxx

3 通过自定义域名访问部署于内网的 Web 服务

1修改 frpsini 文件,设置 >

# frpsini
[common]
bind_port = 7000
vhost_>

2启动 frps:

/frps -c /frpsini

3修改 frpcini 文件,假设 frps 所在的服务器的 IP 为 xxxx,local_port 为本地机器上 Web 服务对应的端口, 绑定自定义域名>

# frpcini
[common]
server_addr = xxxx
server_port = 7000
# 用于身份验证,请自行修改,要保证服务端与客户端一致
token = abcdefgh

[web]
type = >

4启动 frpc:

/frpc -c /frpcini

5 将>

6通过浏览器访问>

4 对外提供简单的文件访问服务

通过static_file插件可以对外提供一个简单的基于 >

frps 的部署步骤同上。

1启动 frpc,启用static_file插件,配置如下:

# frpcini
[common]
server_addr = xxxx
server_port = 7000
# 用于身份验证,请自行修改,要保证服务端与客户端一致
token = abcdefgh

[test_static_file]
type = tcp
remote_port = 6000
plugin = static_file
# 要对外暴露的文件目录
plugin_local_path = /tmp/file
# 访问 url 中会被去除的前缀,保留的内容即为要访问的文件路径
plugin_strip_prefix = static
plugin_>

2通过浏览器访问>

常用功能

统计面板(Dashboard)

通过浏览器查看 frp 的状态以及代理统计信息展示。

注:Dashboard 尚未针对大量的 proxy 数据展示做优化,如果出现 Dashboard 访问较慢的情况,请不要启用此功能。

需要在 frpsini 中指定 dashboard 服务使用的端口,即可开启此功能:

[common]
dashboard_port = 7500
# dashboard 用户名密码,默认都为 admin
dashboard_user = admin
dashboard_pwd = admin

打开浏览器通过>

加密与压缩

这两个功能默认是不开启的,需要在 frpcini 中通过配置来为指定的代理启用加密与压缩的功能,压缩算法使用 snappy:

# frpcini
[ssh]
type = tcp
local_port = 22
remote_port = 6000
use_encryption = true
use_compression = true

如果公司内网防火墙对外网访问进行了流量识别与屏蔽,例如禁止了 SSH 协议等,通过设置use_encryption = true,将 frpc 与 frps 之间的通信内容加密传输,将会有效防止流量被拦截。

如果传输的报文长度较长,通过设置use_compression = true对传输内容进行压缩,可以有效减小 frpc 与 frps 之间的网络流量,加快流量转发速度,但是会额外消耗一些 CPU 资源。

[TLS

从 v0250 版本开始 frpc 和 frps 之间支持通过 TLS 协议加密传输。通过在frpcini的common中配置tls_enable = true来启用此功能,安全性更高。

为了端口复用,frp 建立 TLS 连接的第一个字节为 0x17。

注意:启用此功能后除 xtcp 外,不需要再设置 use_encryption。

代理限速

目前支持在客户端的代理配置中设置代理级别的限速,限制单个 proxy 可以占用的带宽。

# frpcini
[ssh]
type = tcp
local_port = 22
remote_port = 6000
bandwidth_limit = 1MB

在代理配置中增加bandwidth_limit字段启用此功能,目前仅支持MB和KB单位。

范围端口映射

在 frpc 的配置文件中可以指定映射多个端口,目前只支持 tcp 和 udp 的类型。

这一功能通过range:段落标记来实现,客户端会解析这个标记中的配置,将其拆分成多个 proxy,每一个 proxy 以数字为后缀命名。

例如要映射本地 6000-6005, 6007 这 6 个端口,主要配置如下:

# frpcini
[range:test_tcp]
type = tcp
local_ip = 127001
local_port = 6000-6006,6007
remote_port = 6000-6006,6007

实际连接成功后会创建 8 个 proxy,命名为test_tcp_0, test_tcp_1 test_tcp_7。

3、ew31 简介

EW 是一套便携式的网络穿透工具,具有 SOCKS v5服务架设和端口转发两大核心功能,可在复杂网络环境下完成网络穿透。但是,现在工具已经不更新了。。。
32 特点

轻量级,C语言编写

可以设置多级代理

跨平台

但是只支持Socks5代理

33 使用方法以下使用方法均摘自:/

以下所有样例,如无特殊说明代理端口均为1080,服务均为SOCKSv5代理服务

该工具共有 6 种命令格式(ssocksd、rcsocks、rssocks、lcx_slave、lcx_listen、lcx_tran)。

1 正向 SOCKS v5 服务器

$ /ew -s ssocksd -l 1080

2 反d SOCKS v5 服务器

这个 *** 作具体分两步:

a) 先在一台具有公网 ip 的主机A上运行以下命令:

$ /ew -s rcsocks -l 1080 -e 8888

b) 在目标主机B上启动 SOCKS v5 服务 并反d到公网主机的 8888端口

$ /ew -s rssocks -d 1111 -e 8888

成功。

3 多级级联

工具中自带的三条端口转发指令, 它们的参数格式分别为:

$ /ew -s lcx_listen -l 1080 -e 8888
$ /ew -s lcx_tran -l 1080 -f 2223 -g 9999
$ /ew -s lcx_slave -d 1111 -e 8888 -f 2223 -g 9999

通过这些端口转发指令可以将处于网络深层的基于TCP的服务转发至根前,比如 SOCKS v5。首先提供两个“二级级联”本地SOCKS测试样例:

a)lcx_tran的用法

$ /ew -s ssocksd -l 9999
$ /ew -s lcx_tran -l 1080 -f 127001 -g 9999

b)lcx_listen、lcx_slave的用法

$ /ew -s lcx_listen -l 1080 -e 8888
$ /ew -s ssocksd -l 9999
$ /ew -s lcx_slave -d 127001 -e 8888 -f 127001 -g 9999

再提供一个“三级级联”的本地SOCKS测试用例以供参考

$ /ew -s rcsocks -l 1080 -e 8888
$ /ew -s lcx_slave -d 127001 -e 8888 -f 127001 -g 9999
$ /ew -s lcx_listen -l 9999 -e 7777
$ /ew -s rssocks -d 127001 -e 7777

数据流向:SOCKS v5 -> 1080 -> 8888 -> 9999 -> 7777 -> rssocks

4、ngrok41 简介

42 特点

官方维护,一般较为稳定

跨平台,闭源

有流量记录和重发功能

43 使用方法

进入ngrok官网(>

根据官网给定的授权码,运行如下授权命令;

/ngrok authtoken 1hAotxhmORtzCYvUc3BsxDBPh1H_

/ngrok >

可以通过官网的UI界面查看数据包和流量等等(但是要付费==、)

还可以通过一些命令将内网的文件和其他TCP服务 暴露到公网中。

有授权的设置文件共享

ngrok >

无授权的设置文件共享

ngrok >

将主机的3389的TCP端口暴露到公网

ngrok tcp 3389

更多使用方法参考:>

内网渗透之内网穿透

开源内网穿透工具 frp 简单使用教程

>有可能被监听那是肯定的,但是,通过它上网,外网只知道网关的地址,并不知道具体的主机的呀,所以,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就大幅降低了。只要代理服务器设置得当就可以在享受高速上网的同时保证安全呀!别忘了,现在互联网上是多么的不安全,到处充斥着陷阱、暗箭,让人防不胜防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074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0
下一篇 2023-06-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