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卡显示错误问题?

内存卡显示错误问题?,第1张

内存错误原因分析
内存是电脑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配件之一,所以,电脑的各种故障往往都会反映在内存上,所以,许多故障都会报内存不能为READ,或者内存不能为written等。未必是内存本身的问题,可能是系统、软件、病毒等多种因素甚至一齐造成的。主要的原因在两方面,一是硬件,即内存方面有问题,二是软件问题。
内存错误的解决方法
下面为大家介绍如何来解决内存错误问题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如下:
1、首先更换正式版的应用程序,卸载测试版的应用程序。
2、再排除是不是病毒木马引起的,使用口碑较好的杀毒软件查杀。比如360杀毒、百度手机卫士等等,使用这些软件都能够很好地检测电脑的内存状态,并且能够查杀病毒,对电脑内存起到保护作用。
3、可以尝试下面解决该内存不能为read或written的方法,
打开“开始”菜单——运行中输入cmd 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for %1 in (%windir%system32ocx) do regsvr32 /s %1”完了后,再输入以下内容并回车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 /s %1”。
4、修复系统漏洞,通过系统本身的软件更新或软件修复。
5、最后看是不是硬件引起的,分别检查内存条,主板, 散热器 等等。
内存错误的检测 方法
那么,我们如何来检测内存错误呢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电脑软件来对电脑内存进行检测,这样就可以检测出电脑的内存错误,防止用户存储的资料丢失。像这类检测的软件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打开电脑的浏览器,输入内存检测工具,便会有海量的资源供你下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软件。一般来说,内存错误检测工具具有测试记忆功能,能够很准确地检测内存状态。
上面的文章为大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内存错误产生原因及可能性,还为大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很好的解决方法,当然,这些方法对于广大消费者和用户来说并不都管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来选择方法。不过小编觉得,我们平时应该使用一款内存错误检测工具,对内存状态进行检测,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内存出现错误,对用户所存储的数据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英特尔cpu排行推荐的有:i9、i7、i5、i3。

如今全球的台式机处理器市场上inter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维持了很多年,另一家芯片大厂AMD在玩家的呼声中不见有大的起色,被戏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当然inter强大的研发实力大家有目共睹,旗下多款处理器都是市场的常青树,高端的有至强系列,被很多大型网站或云端服务商采购作为自家服务器所用,民用的i系列更是销量年年攀升,下面就常见的i9、i7、i5、i3逐一分析下。

1、i9:目前i系列最为高端的处理器,大多用在各种服务器上,民用还是较为少见,其中高达18个核心,36个线程,处理问题的速度绝对出乎你的想象之外。而售价也从17W元起步,市面上所有的游戏不管是单机还是联网都可以轻松跑起来,高端游戏用户的最爱,当然和i9性能匹配的一套主机配置下来预算估计要10W出头,用起来的感觉是低端处理器完全无法比拟的。

2、i7:这款处理器在民用市场很常见,很多厂商高端一些的主机都是搭载的这款处理器,保证成本的同时还有着非常不错的游戏体验度,售价从2500元上下起步,不管作为家用还是办公都比较合适,性价比较为突出。

3、i5:在中端的主机或笔记本上都能够看到i5的身影,日常办公的大型办公软件如PS等跑起来非常轻松,此外作为游戏主机也能胜任目前绝大多数游戏的设置,运行并不感觉吃力。售价从1500元起,价格上还是较为亲民的,是目前主流的一款处理器。

4、i3:较为低端的一款芯片处理器,搭载i3的主机大多售价便宜,日常办公处理下文档文字或玩玩在线棋牌类的游戏都没有任何问题,价格一般从800元起步,当然性能上的表现只能说是对得起这个价格。

目前一线显卡品牌有技嘉、华硕、微星、迪兰。

1 技嘉科技创立于1986年,是台湾的电脑硬件生产商之一,以主板、显卡产品为主力。技嘉专注于关键技术的研发、产品设计的创新与质量服务的强化,得以在业界竖立起无以撼动的地位。技嘉科技并成为全球主板、显示卡产品创新的领导者;技嘉科技更透过集团式经营,成功将产品线拓展至计算机周边、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桌面计算机、网络通讯产品、服务器以及手机等领域。

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硕),品牌为“ASUS”,公司成立于1990年4月2日。是台湾的国际品牌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主板的制造商,同时亦为显卡、桌上电脑、通讯产品、光驱等产品的领导厂商。华硕是目前全球第一大主板生产商、全球第三大显卡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3C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最具创新价值的产品及应用方案。

3 微星成立于1986年8月,英文品牌名称:Micro-Star。总部位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是全球前五大主板厂商之一和第一大显示卡生产商。微星于1985年由徐祥、黄金请、林文通、游贤能、卢琪隆五位曾任职于台湾新力公司的工程师共同创办。草创初期以技术、品质建构起板卡事业。

4 迪兰是最早在大陆正式销售ATI显卡的品牌,至今已有10余年的历史,也是大陆第一家被ATI授权成为“ATI最佳合作伙伴”的品牌。迪兰始终专注于ATI产品在中国的推广和销售工作。时至今日,迪兰一直秉承着国内首席AIB的理念,为用户提供媲美甚至超越ATI原厂品质的显卡产品,并致力于面向中国大陆用户的用心服务。

台式机水冷/风冷CPU散热器品牌排行榜
一般来说,CPU散热器分为风冷和水冷散热器,风冷的又分下压式和侧吹式等,而水冷也有一体式和分体式水冷之分,这里小编就不多说了。小编以销量和品牌口碑综合排名,推荐的品牌也可能不上下,不一定排名低的不如排名好的。就以猫头鹰这个品牌来说,基本定位较高端,价格昂贵,但是选购的人不如九州风神多。
CPU散热器品牌排行榜一:九州风神CPU散热器
九州风神DEEPCOOL是目前国内(除台湾外)最大的电脑散热器研发和生产厂商,目前CPU散热器在DIY市场中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销量较高,用户口碑不错,尤其是反人类设计的玄冰400,销量处于风冷CPU散热器前三,还是值得选购的CPU散热器品牌之一。
九州风神品牌CPU散热器
CPU散热器品牌排行榜二:酷冷至尊CPU散热器
酷冷至尊在1992年由Roger Lin创立于台北,以身为世界散热产品领导者的地位,相信绝大数的用户都知道。Deepcool致力于设计、研发和生产一系列高品质产品,包括各品类散热器、机电产品、以及消费电子类产品。
酷冷至尊品牌CPU散热器
CPU散热器品牌排行榜三:超频三CPU散热器
深圳市超频三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5年,是集散热器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业内领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超频三品牌的CPU散热器在线上销量较为出色,也是装机不错的选择。
超频三品牌CPU散热器
CPU散热器品牌排行榜四:海盗船CPU散热器
海盗船散热器主要定位是一体式水冷散热器,DIYer称“贼船”,Corsair成立于1994年的一家美国品牌,海盗船品牌主要定位高端人群,其中内存、电源、外设、CPU散热器方面口碑较好,对于高端电脑人群值得选择。
海盗船品牌CPU散热器
CPU散热器品牌排行榜五:TT CPU散热器
Thermaltake也是一个老牌品牌,简称“TT”,由曜越科技即台湾曜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于1999年,CPU散热器有风冷和一体式、分体式水冷可选,用户口碑不错。
TT品牌CPU散热器
CPU散热器品牌排行榜六:猫头鹰CPU散热器
猫头鹰,英文“NOCTUA”,来自奥地利的散热器品牌,其产品主要是针对超频以及发烧玩家而推出,高端产品偏多,另外,猫头鹰品牌散热器搭配的静音风扇,独有的散热技术,散热效果出色,风冷散热器非常出名。不过由于价格偏贵,多数都是高端人群选购。

Hello,大家好!我是沈少!最近做了一组液金VS硅脂的散热对比测试,一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想了解具体的配件选择和测试过程,所以我就整理了出来,供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先来“省流助手”:不开盖的话,液金对比高性能硅脂很可能没什么优势,反而增加了“翻车”风险。

说完结论我们继续详聊。这次试用的硅脂是来自超频三的明星产品GT-3,标称导热系数128W/(m K),售价大约29元/2g,不过买超频三的EX 4000散热器就会送这款硅脂。

液金则是大名鼎鼎的暴力熊,散热系数达到了夸张的73W/(m K),售价大约79元/g。

CPU选择的是目前口碑和销量都很不错的i5-12600K,也是对大多数DIY玩家们来说比较有性价比的一款CPU。

也可以考虑散片,性价比更高。

散热器则是超频三的中高端款EX4000,采用纯铜镀镍的底座,不需要担心液金腐蚀的问题。

如果是其他一些入门款的散热器,往往会有铝制部分,会被液金直接腐蚀。

散热器采用4x6mm复合式热管的结构,鳍片面积达到了出色的6600平方厘米,能高效的把CPU产生的热量传导出来。

风扇采用的是最大风量81CFM的定制动压风扇,13cm的直径也比较大,日常运行时噪音很轻,即使满载的1600 RPM状态时,产生的噪音水平也非常可接受。是目前无光中端风冷产品中,性能非常强劲,性价比很高的一款。

主板是华擎的 B660M Steel Legend 钢铁传奇,也是一款性价比非常不错的高品质B660主板。

支持第12代酷睿的LGA1700扣具之外,供电方面也非常扎实地选择了DrMos方案,搭配12600K或者12700K妥妥的,配i9-12900K也不是不行,只不过都i9了还是推荐搭配Z690芯片的主板。

内存方面选择了现阶段更有性价比的DDR4方案,还是比较靠谱的。

M2插槽有2个,其中这个主插槽自带了质感非常不错的散热装甲。

还有一个M2接口也是Hyper M2规格,2个接口都支持PCIE 40规格的高速SSD。

除此之外,像是RGB插针,水泵风扇接口,PCIE Gen3x1扩展插槽也都有。

前置USB接口更是达到了USB 32 Gen2x2的规格,最高有20 Gbps的传输速率,非常快。

电源方面,还是我们的老朋友,安钛克的旗舰系列HCG的1000W全模组金牌认证电源。

这款电源采用的是100%日系电源的高配置,加上全模组化线材,安装的时候只需连接我们需要的即可,非常方便。

电源还有智能启停功能,低负载的时候电源风扇都不会转动,非常安静。因为这次测试只需要连接主板和CPU的供电,所以利用这款全模组电源的优势,也可以让整个测试平台更加简洁。

接下来我们聊聊装上CPU后的实测表现,首先推荐大家先涂抹液金,再安装CPU散热器,避免液金流动出CPU顶盖的范围但没有发现。

至于涂抹硅脂就很常规了,推荐在安装散热器支架之后 *** 作。目前超频三也提供了买EX4000附赠LGA1700支架的服务,可以购买时和客服确认一下。

真正让人感动意外的,还是采用GT-3硅脂的表现在大多数场景下和使用液金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部分跑分甚至还是用硅脂的时候更高。

包括进行AIDA的CPU压力测试时,硅脂方案的温控也非常出色,看得出来长时间散热靠不靠谱,主要还是看CPU散热器的整体实力,而EX4000压制i5-12600K是非常够用的。

这里的一部分原因在于目前主流CPU散热器的设计肯定是考虑搭配硅脂使用的。加上LGA1700这一代CPU改成了长方形顶盖,所以散热器底部的接触面变大了,需要填充的空隙也会相应变多。

通过拆除时查看散热器底部的散热介质残留情况可以发现,液金因为非常薄,所以接触的效果可能反而不如硅脂。

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在CPU顶盖上更换液金已经是比较难的 *** 作,如果要开盖虽然能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但风险更大,一不小心CPU就直接报废,不太推荐。

所以通过这次对比,也能发现,其实对桌面平台用户来说,液金更多还是用来“玩”的,能否提升散热,提升多少,比较看个人 *** 作,CPU散热器设计,以及CPU个体的体质差异。越是高性能的CPU再越严苛的散热环境下,效果相对更明显。但大多数时候,选择一款超频三EX4000这样的中端风冷,就能轻松搞定i5-12600K级别的CPU散热需求了,更高阶的i7、i9 CPU,也可以搭配成品的240或者360一体式水冷,不仅更安全,安装起来也方面,配上RGB风扇的话颜值也在线。

液金作为超高散热效率的散热介质虽然不会被淘汰,但注定小众,不推荐主流用户轻易尝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270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5
下一篇 2023-07-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