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磁盘列阵

服务器磁盘列阵,第1张

磁盘阵列属于超大容量的外存储器子系统,通常称廉价磁盘冗余陈列RAID(RedundanAr ray of Inexpensive Disk),它是由许多台磁盘机或光盘机按一定规则,如分条(Striping)、分块(Declustering)、交叉存取(Interleaving)等,来备份数据、提高系统性能的。通过阵列控制器的控制和管理,盘阵列系统能够将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盘连接成一个磁盘,使其容量高达几百至上千兆。
RAID,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 [编辑本段]分类磁盘阵列可以分为软阵列和硬阵列两种。软阵列就是通过软件程序来完成,要由计算机的处理器提供运算能力,只能提供最基本的RAID容错功能。硬阵列是由独立 *** 作的硬件(阵列卡)提供整个磁盘阵列的控制和计算功能,卡上具备独立的处理器,不依靠系统的CPU资源,所有需要的容错功能均可以支持,所以硬阵列所提供的功能和性能均比软阵列好。 [编辑本段]级别作为高性能的存储技术,RAID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AID的级别从RAID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很多个级别,但是最常用的是0、1、3、5四个级别。下面就介绍这四个级别。
RAID 0:把多个磁盘合并成一个大的磁盘,不具有冗余功能,并行I/O,速度最快。它是将多个磁盘并列起来,成为一个大硬盘。在存放数据时,其将数据按磁盘的个数来进行分段,然后同时将这些数据写进这些磁盘中。所以,在所有的级别中,RAID 0的速度是最快的。但是RAID 0没有冗余功能,如果一个磁盘(物理)损坏,则所有的数据都无法使用。
RAID 1:两组相同的磁盘系统互作镜像,速度没有提高,但是允许单个磁盘出错,可靠性最高。RAID 1就是镜像。其原理为在主硬盘上存放数据的同时也在镜像硬盘上写一样的数据。当主硬盘(物理)损坏时,镜像硬盘则代替主硬盘的工作。因为有镜像硬盘做数据备份,所以RAID 1的数据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级别上来说是最好的。但是其磁盘的利用率却只有50%,是所有RAID上磁盘利用率最低的一个级别。
RAID 3 存放数据的原理和RAID 0、RAID 1不同。RAID 3是以一个硬盘来存放数据的奇偶校验位,数据则分段存储于其余硬盘中。它象RAID 0一样以并行的方式来存放数,但速度没有RAID 0快。如果数据盘(物理)损坏,只要将坏硬盘换掉,RAID控制系统则会根据校验盘的数据校验位在新盘中重建坏盘上的数据。利用单独的校验盘来保护数据虽然没有镜像的安全性高,但是硬盘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n-1。但缺点是作为存放校验位的硬盘,工作负荷会很大,因为每次写 *** 作,都会把生成的校验信息写入该磁盘,而其它磁盘的负荷相对较小,这会对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RAID 5:在RAID 3的基础上,RAID 5进行了一些改进,当向阵列中的磁盘写数据,奇偶校验数据均匀存放在阵列中的各个盘上,允许单个磁盘出错。RAID 5也是以数据的校验位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但它不是以单独硬盘来存放数据的校验位,而是将数据段的校验位交互存放于各个硬盘上。这样,任何一个硬盘损坏,都可以根据其它硬盘上的校验位来重建损坏的数据。硬盘的利用率也是n-1。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有时也简称磁盘阵列(Disk Array)。
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数据备份的功能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备份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从而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在用户看起来,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总之,对磁盘阵列的 *** 作与单个硬盘一模一样。不同的是,磁盘阵列的存储速度要比单个硬盘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动数据备份。 [编辑本段]特点RAID技术的两大特点:一是速度、二是安全,由于这两项优点,RAID技术早期被应用于高级服务器中的SCSI接口的硬盘系统中,随着近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C机的CPU的速度已进入GHz 时代。IDE接口的硬盘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盘。这就使得RAID技术被应用于中低档甚至个人PC机上成为可能。RAID通常是由在硬盘阵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电脑中的RAID卡来实现的。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 RAID 0 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与RAID 1的组合),RAID 50(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不同RAID 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但我们最为常用的是下面的几种RAID形式。
(1) RAID 0
(2) RAID 1
(3) RAID 0+1
(4) RAID 3
(5) RAID 5
RAID级别的选择有三个主要因素:可用性(数据冗余)、性能和成本。如果不要求可用性,选择RAID0以获得最佳性能。如果可用性和性能是重要的而成本不是一个主要因素,则根据硬盘数量选择RAID 1。如果可用性、成本和性能都同样重要,则根据一般的数据传输和硬盘的数量选择RAID3、RAID5。

开机自检过程中出现ctrl+c提示,按ctrl+c进入LSI Logic Config Utility v6100200
1、在SAS1064E上回车进入如下菜单
l RAID Properties :创建、管理阵列
l SAS Topology :查看物理磁盘及RAID配置信息
l Advanced Adapter Properties:查看高级属性及其Restore Defaults(此 *** 作不删除raid)
2、选择RAID Properties,出现3个选项(如果已经配置了RAID,会出现4个选项,请参阅“其他 *** 作说明1”):
l create IM Volume: 创建集成的RAID1,即2块盘镜像,以及1块热备盘
l Create IME Volume:创建集成的RAID1E,3到8块盘,包括1块热备盘
l Create IS Volume:创建集成Striping,即2到8块盘的条带化
3、选择create IM Volume,出现如下create new array--SAS1064E的菜单:
光标移动到第一块盘,RAID DISK下方[NO],(配置raid前为No),按空格/减号,d出一个菜单:
l M 保留数据,并迁移到新建的RAID1
l D 删除数据,创建一个全新的RAID1
选择M,之后返回上级菜单,RAID DISK状态变为Yes
4、接着光标移动到第二块盘,RAID DISK下方[NO],按空格/减号,使其RAID DISK状态变为Yes
5、按C,创建阵列
6、选Save changes then exit this menu。退出RAID1的配置,同步会自动在后台开始执行。
其他 *** 作说明:
1、 配置过RAID之后,进入RAID Properties会多出一行选择:View Existing Array:
l View Existing Array: 查看已有阵列
l Create IM Volume: 创建集成的RAID1,即2块盘镜像,以及1块热备盘
l Create IME Volume:创建集成的RAID1E,3到8块盘,包括1块热备盘
l Create IS Volume:创建集成Striping,即2到8块盘的条带化
选择View Existing Array--〉Manage Array(这里可以看到同步进度)出现如下菜单:
l Manage Hot Spare:配置热备盘
l Synchronize Array (Y:开始同步,N:放弃同步)
l Activate Array :激活阵列
l Delete Array :删除阵列
2、主菜单:Adpater Properties--SAS1064E描述
RAID Properties :创建、管理阵列
SAS Topology:查看物理磁盘及RAID配置信息
Advanced Adapter Properties:查看高级属性及其Restore Defaults(此 *** 作不删除raid)

ibm x3650 机型 7979,使用的是adaptec为ibm oem的8k(8k-l)阵列卡。
1,冷机或热机状态插入硬盘,raid5至少3块,raid1至少2块。
2,开机或重启,在8k自检时,按下提示的热键ctrl+A,出现booting the configuration kernel,等待数秒即可进入卡的webbios。
3,在main menu主菜单中,选择create array创建阵列,选择需要加入该阵列的硬盘。
4,选好硬盘,按enter键,可以看到阵列属性页面,在此设置阵列名称,容量和条带大小。
5,设置好后,按回车完成设置,退出阵列卡配置界面,会提示重启,确定即可。
6,重启后在阵列卡自检时会显示已配置的阵列级别,容量,和状态。可以正常使用了。

服务器的系统应该是一个单盘,这样还是有可能的
首先设置你的系统盘为优先级最高,scsi id为0什么的
raid通道设置与否取决于你的情况
然后配置你的raid,优先级和scsi id 要排在系统盘之后
如果配置失败的话,那你还是老老实实的重装吧
顺便说一句,我发现,ghost在某些时候很好用

Raid磁盘陈列,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设置,一是通过磁盘阵列带的配置界面,在开机时按组合键进行进行登录进行配置界面,二是通过品牌机的专用引导盘启动电脑进行Linux微系统的阵列配置界,实际上是将配置指令发给阵列卡的ROM系统,原理是一样的。不用引导盘安装系统时能自动认识硬盘,应该不是阵列,所以要小心,这时是配置不了阵列的,所以没得raid类型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680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 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