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树莓派上安装linux系统,到官网下载系统压缩包,推荐使用raspbian。
2
如果在windows下安装,需要下载win32diskimager,解压系统,将解压出来的系统映像写到内存卡(内存卡最好大点,推荐8G以上的内存卡)。
3
如果在Linux系统下安装,先输入命令:sudo fdisk -l
查询内存卡的分区,一般是/dev/sdb。
把系统映像解压到家目录下/home/,输入命令:
sudo dd bs=1M if=~/2016-02-26-raspbian-jessie-liteimg of=/dev/sdb
这步按你自己的实际情况 *** 作。
看到以下输出就成功写入了。
4
把内存卡装入树莓派,开机启动,第一次会需要配置系统,可以按默认设置直接启动进入系统。
5
安装Apache。apache服务器一般在linux软件源列表有,可以用apt安装。
在安装可以先更新一下apt的软件列表,以确定安装的软件是最新。
输入命令: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完毕可以正式安装apache了。
输入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apache2
6
安装mysql。这个也是软件列表中的软件,所以直接用apt安装。因为我们是使用服务器端应用,输入以下命令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7
安装PHP。
输入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php5
php还需要对数据库进行 *** 作,所以还需要安装php5-mysql
输入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php5-mysql
8
注册一个域名,用nat123将你的域名与你的IP进行域名解析。若是内网则还需要内网映射。
9
在浏览器输入打开你的网址,网页正常显示服务器就搭建成功了。问题一:刚买了树莓派 它可以玩什么游戏啊或者模拟 树莓派主要用于教学。也可以用来做开发机,用于控制机器人,当然也可以当作娱乐平台,看,玩游戏,上网,编程都可以。 也可以做家庭路由,或者是家庭的WEB服务器,或者是机。
它里面有一个完整的debian linux *** 作系统。还允许安装至少4种 *** 作系统。 都是out-of-box方式安装。
也可以用来教孩子学习编程。很好玩。就是太慢了。 超频后也只有1G hz。
问题二:用树莓派能玩lol游戏吗 树莓派一般运行Linux *** 作系统,不知道lol和linux的兼容性怎么样
除此之外,它的性能也很低,最新发布的树莓派2,它内存只有1G,CPU也只有900M,比不过很多智能手机。
所以还是别想了吧
问题三:本人电脑小白一个,只会玩游戏。想买一个树莓派2,当个小电脑用,玩玩电脑游戏什么的,没有买过,又听说 都说了是电脑开发者用的,编程用的
难道你想买来玩游戏 配置完全不够的啊
问题四:想用多个树莓派打造一台游戏电脑 60分 树莓派本身就是ARM架构的微型平台,其计算能力和图形处理能力非常弱,想要获得桌面游戏平台的运算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现在据我所知没有相关技术能把多个树莓派的运算能力串联起来的,根本不可能打造一台能媲美桌面主机的电脑,更不用说游戏主机了
如果说要运行速度超级快,i3甚至奔腾+ssd足矣完爆i7加机械硬盘了
同时参考zhihu/636415。
问题五:树莓派可以做一个游戏服务器么 可以,前提你得有linux的服务端
问题六:树莓派能不能做游戏本 跑跑模拟器还有小java游戏吧 其他的算了
问题七:树莓派能玩页游吗? 选好玩的页游和查相关页游攻略 看看这里我都混这里感觉不错
问题八:树莓派可以干什么?模拟器玩游戏可以不 树莓派主要用于教学。也可以用来做开发机,用于控制机器人,当然也可以当作娱乐平台,看,玩游戏,上网,编程都可以。 也可以做家庭路由,或者是家庭的WEB服务器,或者是下载机。
它里面有一个完整的debian linux *** 作系统。还允许安装至少4种 *** 作系统。 都是out-of-box方式安装。
也可以用来教孩子学习编程。很好玩。就是太慢了。 超频后也只有1G hz。
问题九:树莓派运行win10界面什么样的,流畅吗?我想买一个树莓派当电脑主机怎么样?不求运行大型游戏,能便 树莓派不能运行win10桌面,但是可以运行win10物联网版,如果是冲着玩游戏的话就不要买了,树莓派是用来玩编程的,如果安装win10物联网版的话的确是用c c++的,不过建议用官方的raspbian系统。
问题十:树莓派能做什么 -树莓派与乐高玩具组合遥控机器人一名航天工程师用树莓派运行声音识别程序, *** 纵机械臂。另一名工程师把树莓派装在双轮机器人里,利用树莓派对陀螺仪的反应控制机器人移动平衡。难度:8-10泡沫发射器有人用树莓派编写了一款能识别编程错误的软件。树莓派发现错误后, *** 作泡沫发射器发射“泡沫d”,提醒编程者。难度:4街机游戏机儿童监控器用树莓派连接扩音器、网络摄像头,开启无线上网功能,可远程观察孩子的状况。难度:7酿啤酒喜欢自酿啤酒的荷兰人雅各布斯用树莓派编写一款能监控酿酒过程温度的程序,在检测到温度高出或不到理想温度时可自动调温。难度:7高中生如何入门树莓派解说如下
树莓派大概可以分为拿来当HomeServer用的服务器派,和用GPIO控制外设的嵌入式派。不管买没买,先在虚拟机装上RaspberryPiDesktop,熟悉一下Debian系统 *** 作总是没错的。免得上了实机把软件搞崩,反复重装很浪费时间。硬件上,准备好有线网络和高速SD卡。树莓派无线性能较差,用WiFi远程 *** 作会严重不跟手;劣质SD卡则会使得整个世界都变得迟钝。之后就是根据选择的科技树自由发挥了:嵌入式派和写Arduino、STM32差不多,还是原汁原味的GPIO,只是语言换成了Python而已。树莓派的优势,要在有大量数据需要处理的时候才能体现得出来,不然还不如回去用单片机简单点。当越来越觉得性能or功能瓶颈的时候,差不多可以加钱上JetsonNano了,AI时代嘛,多个支持CUDA的内置GPU,能干的事情就比树莓派多多了。服务器派无非就是逼着不会用Linux的人赶紧把系统熟悉了,熟悉了之后就不会有人继续留恋这个不仅内存有限,IO还是小水管的卡片电脑的。无论是装一台正儿八经的低功耗主机,还是直接上二手服务器都有意思得多。最后补充一点,树莓派入门不需要任何书,搞不清楚的东西上网搜就行了。系统和软件上的问题可以参考Ubuntu、Debian系统,它们都是相似的;硬件上的问题,找官方文档和论坛的资源绰绰有余。远程连接树莓派有以下几个意义:
1 可以实现无需多次移动物理设备,就可以在任何位置控制树莓派。这在物理设备需要被安装在不便携带或者人未必随时在场的情况下十分有用。
2 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树莓派硬件和系统的资源和功能,以满足个人或者企业的各种需求。比如,远程连接到树莓派后可以通过树莓派来访问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并进行编辑和 *** 作,发挥树莓派作为服务器的优势。
3 节省人员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于企业或组织,使用远程连接树莓派可以避免物理部署设备所需要的工作,减少了人员代价和时间成本。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网络安全问题,数据会更加安全。
总之,通过远程连接树莓派,我们可以更方便地管理和控制树莓派。使得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安全地使用它,从而增加其所带来的价值。最近在B站上无意间刷到了 树莓派NAS系统搭建 这个视频,正好我们开发的项目上传的文件也是存放在NAS服务器上的,于是自己也用树莓派搭了个NAS服务器。
首先更换源,在sourceslist加入下面这行
sudo nano /etc/apt/sourceslist
apt update 更新一下软件列表
插上硬盘,查看状态
fdisk -l
最后一行是我的移动硬盘
再次挂载
输入 df -h ,查看是否挂载上
为了每次重启都能自动挂载,需要修改 /etc/fstab 文件,第一列对应的是分区名,第二列对应的是挂载点,第三列为此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第四列是挂载的选项,用于设置挂载的参数,第五列是dump备份设置,第六列是fsck磁盘检查设置。
搭建NAS服务器,主要就是安装samba这个软件。安装完后,简单的配置一下就好了。
输入安装命令
输入
修改 /etc/samba/smbconf 配置文件,再最后加上下面这段。
接着添加用户
smbpasswd -a pi
重启服务 samba restart
将挂载点的权限和其子目录下的权限设置为777。
就这样,NAS服务器就搭建完成了。
点击连接服务器
输入对应的IP地址,点击连接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连接。
选择public,这个 public 就是刚刚在 /etc/samba/smbconf 配置文件中配置的共享名。
新建一个文件夹,可以看到对应的 /mnt/data 目录下也同时生成了一个文件夹
安装 apt install hdparm
输入
查看测试后的速度可以说树莓派在作为web服务器的性价比非常高。其优点如下:
1 低廉的成本。树莓派的价格很低,小于50美元,而一台传统的服务器大约需要几百甚至上千美元。
2 极低的功耗,树莓派只需要几瓦电。由于它使用极低的电量,也就意味着只需要很少的散热设备来维护温度。
3 处理能力优秀,树莓派拥有性能良好的处理器,比传统的服务器快好多,可以完美的处理大量的用户请求。
4 易于部署,安装运行树莓派作为web服务器要比传统的服务器容易得多,只需要两三步即可完成部署。
5 小尺寸和易移植性,树莓派的体积非常小,而且平常安装在一台机器上,可以很容易拆卸然后放到另一台机器上。
总之,树莓派在作为web服务器时相当优秀,而且价格又不贵,所以在这方面的性价比上还是比较高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