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镜像服务器有一台或几台CD-ROM驱动器。网络管理员即可通过光盘镜像服务器上的CD-ROM驱动器将光盘镜像到服务器硬盘中,也可利用网络服务器或客户机上的CD-ROM驱动器将光盘从远程镜像到光盘镜像服务器硬盘中。
光盘镜像服务器本身就是一台>
2020年是“新基建”发展元年,在夯实 社会 网络根基,促进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珠峰峰顶实现5G覆盖,在 科技 防疫中5G大显身手等。总体来看,中国5G的发展跑出了“新速度”,升级了“新高度”,创造了“新价值”。
为此,时值5G牌照发放一周年之际,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主办,通信世界全媒体承办,5G确定性网络产业联盟协办的“2020新基建5G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与移动领域副主席李珊指出,未来以5G网络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生产基础设施、 社会 基础设施等的数字化改造,共同构成了数字世界的关键基础设施。未来5G发展,融合应用是重点也是难点。
全 社会 发力推动5G发展,5G领先新基建
在今年中央的多个会议上提到要加快5G发展,尤其是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发改委是对“新基建”进行定义,它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
回顾5G发牌的一年间,为推动5G加速发展,从部委政府到各地方层面都开展了多项工作。
政策层面,2019年11月工信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全力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通知指出将重点支持7大领域5G创新应用提升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
产业生态层面,工信部连续两年举办了绽放杯的5G应用征集大赛;成立5G应用产业方阵,立足于搭建5G应用的融合创新平台,解决共性技术产业问题,实现5G应用的孵化与推广,促进5G应用蓬勃发展。
地方层面,各个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布局5G,助力数字化转型升级。根据统计,截至2020年5月底,全国省、市、区共出台5G政策共333个,其中省级54个,市级178个,区县级101个。
建设层面,李珊介绍称,各地支持5G建设政策措施不断落地,在5G站址规划、资金支持、公共资源开放、统筹市政建设、降低用电成本、建设联合工作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为5G网络建设保驾护航,推动5G建设政策措施不断落地,逐步释放政策红利。如深圳市、天津市、武汉市都出台了基站补贴相关政策;山西省、内蒙古、山东省都出台了不同的电费优惠政策;山东省、大连市都提出要免费开放公共资源为5G网络建设提供服务。为推动5G整体发展,很多地方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推动5G整体发展。
商用一周年成绩突出,5G融合应用仍存挑战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全球, 社会 经济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李珊指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年一季度国内5G发展进度,但对我国全年5G发展影响较小。截至目前,全国建成的5G基站超过25万个,全国5G用户不断增长,超过3600万户。
随着5G的大规模商用,5G终端不断丰富、市场发展迅猛,5G终端入网数量迅速增加,李珊介绍称,截至2020年5月底,我国共有145款5G终端获得入网许可(国产135款)。其中,135款为手机(118款支持SA),国产手机126款(113款支持SA)。5G手机出货量占比也不断上升,截至2020年4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16382万,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393%,1-4月,国内5G手机累计出货量30441万部,占比336%。
此外,5G手机价格不断下探,李珊指出,预计随着5G商用的快速推进,包括华为、小米、OPPO在内,众多国产手机品牌集中发力5G手机中端市场,5G手机价格愈加“亲民”,全民5G的时代正加速到来。
此外,李珊也特别指出,发展5G不仅是要建好一张5G网络,更重要的是用好这张网,充分发挥5G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价值。
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5G融合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远程会诊、行远程的超声检查、热成像的人体测温、5G无人机巡逻等。在复工复产方面,5G助力远程签约、智慧办公、智慧工地等。除此之外,5G在对推动媒体 娱乐 、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谈到融合应用的趋势,李珊概括为“3+4+X体系”:即三大应用方向:产业数字化、智慧化生活、数字化治理;四大通用应用:4K/8K超高清视频、VR/AR、无人机/车/船、机器人;X类行业应用:5G应用到工业、医疗、教育、安防等领域,产生X类创新型行业应用。
“我觉得5G融合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融合应用是5G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它不仅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困难,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技术、产业、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面临挑战,需要联合创新, 探索 新需求、新技术、新业务、新商业模式。”李珊如是说到。
未来,5G是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的利器,能够大力推动网络投资,促进信息消费及数字化转型。为进一步攻克难关,李珊建议未来要明确路径,推动重点应用规模商用;集中发力,突破行业共性难点问题;携手创新, 探索 合作共赢商业模式。她希望全行业能够共同携手努力,加快5G建设与应用生态构建!
END
作者:甄清岚
责编/版式:王禹蓉
监制:刘启诚
浏览器本身不支持点对点建立信道进行通信,需通过服务器进行中转。因此浏览器之间一次通信需通过两段信道,通信效率同时受制于两段信道宽度,因此并不适合数据流的传输。WebRTC是浏览器实时通信 RTC 的提供 JS 接口, JS 接口通过信令建立浏览器点对点(peer-to-peer,P2P)的信道,信道可发送任何数据并无需经过服务器。
WebRTC提供三个API
WebRTC使用 RTCPeerConnection 在浏览器之间传递流数据,此流数据通道是P2P的,无需服务器中转。但并不意味着能抛弃服务器,仍需服务器为传递信令(signaling)来建立信道。WebRTC没有定义用于建立信道的信令协议,信令并不是 RTCPeerConnection API 的一部分。
既然没有定义信令(signaling)的协议,可选择任意方式(如AJAX、WebSocket)任意协议(如SIP、XMPP)来传递信令,建立信道。
需要信令来交换信息分为:
通过服务器建立信道
WebRTC提供浏览器之间P2P信道进行数据传输,但建立这个信道必须有服务器的参与。
WebRTC需服务器提供:
NAT/防火墙穿越技术
在处于使用NAT设备的私有TCP/IP网络中的主机之间建立连接时需使用NAT穿越。NAT的行为是非标准化的,穿越技术大多使用公共服务器,使全球任何地方都能访问得到IP地址,在 RTCPeerConnection 中实用ICE框架来保证 RTCPeerConnection 实现NAT穿越。
ICE
ICE(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 综合性NAT穿越技术)框架整合各种NAT穿越技术如STUN、TURN(Traversal Using Relay NAT,中继NAT实现的穿透),ICE先使用STUN尝试建立一个基于UDP的连接,失败后实用TCP(先尝试>网络重要性,这就不要多说了,我们可以说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
全球13个根服务器,10个在美国,其它三个分别在日本,瑞典,英国。
根服务器储存的是我们网络上所有的数据,包括存储和访问记录。一旦关闭了,那么网络上所有的数据,访问记录化为乌有。
俄乌冲突,美国开了先例,关闭了国际结算系统swift,让俄罗斯无法通过该系统进行贸易,可想而知,根服务器的重要性。美国的卑劣行径,让俄罗斯和伊朗吃了美国人的大亏。
那么假如美国关闭我们的根服务器,我们怎么办?这么庞大的网民,一旦不可上网,不要说给群众,国计民生都要受很大影响。
其实国家早就在行动,防范美国人在根服务器上下手脚。我们建立了镜像根服务器和雪人计划。
镜像根服务器,就是我们访问的所有数据都复制保存了下来,可以让我们即使在美国关闭根服务器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访问国外的网络,也就是我们的网络依然可以走出去。
雪人计划,就是保证让国外的人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络,也就是保证了国外网络可以走进来。
当然哦,美国人关闭了我们的根服务器,对美国人也没有好处,在国内的美国企业,资本,同样无法走出去,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所以说,我们不怕美国人关闭根服务器,即使被关闭了,我们的网络依然可以走出去,走进来。
#打卡挑战局#
我国有4台根服务器。
中国的互联网信息中心一共设立了4台域名根服务器,有F、L、K、L根镜像服务器。此外还有工信部批复的香港域名服务器,因此还有JX0007L的域名根服务器。
根服务器的存在主要用于DNS的解析,DNS可当作邮政编码,根域名服务器就是邮递员会通过这个邮政编码更快的投递邮件,解析域名。通常情况下,根域名服务器解析DNS是非常准确的。
设立根服务器的原因。
以为内世界各国对美国互联网依赖性大,全部的IPv4根服务器都是在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和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一直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IPv4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等管理。所以美国利于对根服务器的控制就可以完全控制互联网,这种情况对其他国家网络安全造成潜在的重大威胁,所以我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根服务器。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这13台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Internet 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由于根服务器中有经美国政府批准的260个左右的互联网后缀(如.com、.net等)和一些国家的指定符(如法国的.fr、挪威的.no等),自成立以来,美国政府每年花费近50多亿美元用于根服务器的维护和运行,承担了世界上最繁重的网络任务和最巨大的网络风险。因此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没有美国,互联网将是死灰一片。世界对美国互联网的依赖性非常大,当然这也主要是由其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的科学性所决定的。所谓依赖性,从国际互联网的工作机理来体现的,就在于“根服务器”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要想被实现解析,按照技术流程,都必须经过全球“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的工作,才能完成。 “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第一层就是根服务器,负责管理世界各国的域名信息,在根服务器下面是顶级域名服务器,即相关国家域名管理机构的数据库,如中国的CNNIC,然后是在下一级的域名数据库和ISP的缓存服务器。一个域名必须首先经过根数据库的解析后,才能转到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 \x0d\\x0d\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根服务器!\x0d\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 根服务器架构\x0d\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