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特斯拉CEO马斯克近日表示,将于9月底研制人形机器人原型。特斯拉内部将其命名为“Optimus(擎天柱),其头部将配备与特斯拉 汽车 相同的智能驾驶摄像头,内置FSD芯片,并与 汽车 共用AI系统。
根据项目披露,特斯拉机器人将具有人类级别的手和脚,全身搭载40个机电执行器,可像人一样负重平衡行走并能执行一些精密的人类手工作业。特斯拉机器人延续了视觉为主的传感技术路线,其基于视觉的神经网络技术已经在特斯拉电动车FSD上得到实战验证,有望借助于Dojo超算加速训练升级。由于特斯拉全球独一无二的庞大数据库以及领先的AI预测能力和算法,特斯拉认为目前纯视觉方案也能较好弥补深度传感器缺失带来的不足。
华安证券指出,根据YOLE预测,全球3D传感市场2019年为50亿美元,并将以20%的CAGR在2025年达到150亿。除苹果手机引领的消费电子市场外,工商业领域为3D传感最大市场,其次为 汽车 和国防航天。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400亿美元,而当前的服务机器人使用场景较为单一,而仿生机器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代替人类完成更多 *** 作,随着成本下降有望带来服务机器人市场爆发式增长。人形机器人3D传感成本将远高于目前服务器机器人并较工业机器人低,Teslabot若达到100万级出货量,其搭载的3D传感模块市场规模或高达30-50亿美元。
该机构表示,人类约70%信息是通过视觉感知获取的,随着机器人应用成为AI发展的下一波浪潮以及消费电子向智能化、AR以及体感识别能力的搭载,3D传感市场发展浪潮正在袭来。传统应用场景(手机、体感 游戏 等消费电子)正在迎来技术迭代红利、主力应用场景( 汽车 Lidar、工业3D相机)市场空间快速扩大;Teslabot年底预期发布点燃机器人3D传感赛道投资热情。
值得注意的是,埃斯顿近4个交易日已涨超30%。公司在6月初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指出,目前锂电和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的自动化市场规模在快速扩张,公司判断未来2-3年仍会持续高速增长。公司在新能源行业是以自身具备的自动化核心部件和工业机器人为核心优势向下游延伸,抓住新能源行业发展机遇,发展基于公司自身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工业机器人为基础的自动化相关业务。目前提供的产品包括通用及光伏锂电行业专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核心部件(如运动控制系统、交流伺服系统、数字化远程监控和边缘计算模块及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控制单元等)。
2021年公司在 汽车 零部件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交付在逐步增加,2022年度仍将会保持较快增长,并正在与几家 汽车 整车厂开展方案评审、技术交流和商务谈判,力争今年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在整车厂实现应用。在焊接等机器人刚性替换人工的下游应用领域,公司有多款产品在研发、销售等资源投入方面取得较大成果,计划在今年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还表示,目前公司机器人产能经过柔性化改造之后可达20000台套/年。此外,为进一步支撑埃斯顿发展战略,埃斯顿机器人智能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2023年可以投入使用,最终实现5万台套产能。南京埃斯顿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档钣金机箱、服务器机箱等精密金属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在其产品销售渠道上,南京埃斯顿采用了代理商机制。
具体来说,南京埃斯顿会与一些代理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这些代理商将其产品推广和销售给最终客户。代理商可以通过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要求,在向客户推荐南京埃斯顿的产品时给予专业的建议和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客户对南京埃斯顿产品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采用代理商机制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能够拓展销售渠道和增加销售量,南京埃斯顿可以通过代理商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客户中,使得公司的产品获得更多的曝光度和销售机会。其次,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代理商可以作为南京埃斯顿和客户的桥梁,让客户更直接地了解产品和服务,并且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和优化。最后,能够降低营销成本,南京埃斯顿可以通过代理商来推广和销售产品,减少自己在营销方面的投入,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经费。
总之,南京埃斯顿采用代理商机制是一种明智的决策,具有许多优点,并且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拓市场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