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6:第一款PC处理器
8086是第一款面世的X86 CPU-在此之前,英特尔公司已经发布了4004,8008,8080,8085等CPU。8086可以使用外部20位地址总线管理1MB的内存。不过 IBM选定的477MHz速度实在是有些低了,在最终退市前它的速度可以达到10MHz。
世界上第一台PC使用的处理器就是8086的衍生品-仅有8位(外部)数据总线的8088。有趣的是,美国航天飞机上的控制系统用的就是8086处理,2002年的时候NASA(美国宇航局)还在eBay上购买了几块8086,因为英特尔早已不再供货了。
2、80286:支持16MB内存,依然是16位
发布于1982年的80286在同频率下性能要三倍于8086处理器。它可以支持16MB内存,不过依然是16 位处理器。它是第一款带有MM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模块的处理器,使得它可以管理虚拟内存。和8086一样,它也没有浮点运算单元(FPU),不过它可以使用X87协处理器。它的最大频率为 125MHz,相比之下,竞争对手的速度已经能够达到25MHz了。
3、80386:32位,高速缓存
英特尔公司的80386是第一款32位的X86处理器,有好几个版本存在,其中最知名的是16位数据总线的 386 SX(Single-word eXternal)和32位数据总线的386 DX(Double-word eXternal),其余的两个版本就不值一提了:386 SL首次提供了(外部)缓存管理功能,386 EX用在了太空计划中(哈勃望远镜使用的就是它)。
4、486:首次拥有APU(浮点运算单元)和Multipliers(乘法器)
486的出现则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很长时间内486 DX2/66都是游戏玩家的最低配置。这款发布于1989年的CPU带来了几项有趣的新功能:板载APU,数据缓存和第一个时钟乘法器。板载APU和 x87协处理器的搭配组成了486 DX(不是SX)系列。处理器内部拥有一块8KB L1缓存(写回速度比写入速度稍快些),同时也使主板上具备集成L2缓存的可能(运行在总线频率下)。
第二代486开始拥有一个CPU乘法器,随着DX2(2组乘法器)和DX4(3组乘法器)系列的发布,处理器的频率开始高于FSB(前端总线)的频率。还有一个小故事,作为486SX的APU出售的487SX实际上就是屏蔽掉部分核心的486DX。
5、Pentium:带来麻烦的BUG
1993年面世的Pentium引人注意的原因很多:放弃传统数字命名方式,因为Intel被禁止使用数字作为商标,最出名的就是它的一个BUG,第一代Pentium的某些除法 *** 作会产生不正确的结果,尽管英特尔很快更换了这些处理器,但是不良影响已经造成,这个罕见的BUG一度让IT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
Pentium总共有三个不同版本出售,最初的没有CPU乘法器,第二个版本带有一个乘法器(其包括著名的Pentium 166),最后的则开始支持X86架构的SIMD指令集-MMX,Pentium MMX还增加了L1缓存的大小,并做了小幅改进。这是英特尔公司第一款能同时执行两条指令的X86 CPU,它的L2缓存集成于主板上,运行频率等同FSB频率。
这里我们解释一下Pentium 的这个BUG:使用FPU进行的某些计算会导致不正确的结果。出现这个错误的几率非常罕见,况且Inel也迅速免费更换了问题产品。下面是Pentium出错的一个实列:
41958350/31457270 = 1333 820 449 136 241 002 (正确结果) 41958350/31457270 = 1333 739 068 902 037 589( 问题Pentium上的错误结果)
6、Pentium Pro:首次支持超过4GB的内存
发布于1995年的Pentium Pro是首款支持超过4GB内存的处理器,它利用36位物理地址扩展(PAE)技术最大可支持64GB内存。这款CPU也是第一款P6架构(酷睿2核心也源自于此)处理器,也是首次在CPU内部集成L2缓存。实际上256KB到1MB的缓存置于CPU核心旁边,而且与CPU同速,不再是板载方式。
这款CPU也有一个性能问题,运行32位程序性能很不错,但是运行16位程序(例如Windows 95系统)就就慢得多了,因为16位的寄存器管理32位的寄存器可能有些问题,这抵消了Pentium Pro的乱序执行架构的优势。
7、Pentium II and III: 同门兄弟
发布于1997年的Pentium II是Pentium Pro开始走向普通公众的产物(Pentium Pro叫好不叫座),整体上与Pentium Pro很相似,只是缓存方面有些不同,L2缓存不再与CPU核心保持同速(这么做的代价高昂),P II的512KB 缓存工作于CPU半速,另外Intel抛弃了传统的封装方式,开始把L2缓存也封装在外壳内部,不再像之前那样集成在主板上或者处理器内。
相比Pentium Pro,Pentium II原生支持MMX(SIMD)指令,拥有双倍的L2缓存。1999年发布的Pentium III(Katmai核心)除了支持SSE(SIMD)指令外其他方面与Pentium II是一样的。
Pentium II and III都有512KB L2缓存,但使用180nm工艺制造的Pentium II 移动版Dixon只有256KB L2缓存,不过这款处理器的运行速度比桌面版快多了。
8、Celeron and Xeon:瞄准低端/高端
90年代后期,Intel推出了两个熟知的品牌:Celeron(赛扬)and Xeon(至强)。前者瞄准入门级市场,后者意图染指服务器和工作站领域。第一代赛扬其实就是阉割掉L2缓存的Pentium II,当时其性能可以说非常烂,相比之下那时至强拥有更大的L2缓存。直到现在这两个品牌依然存在:面向入门级的赛扬(通常是减少L2缓存,降低FSB速度),以及面向服务器领域的至强(高频率,高FSB速度和大容量缓存)。
Intel后来还是给赛扬增加了L2缓存(只有128KB),其中赛扬300A凭借着50%的超频幅度长时间内都是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产品。
与PⅡ一样,至强外壳内也有外置L2缓存,容量介于512KB到2MB之间,晶体管数量在31M到124M之间。
9、冲击1GHz的Pentium Ⅲ
Coppermine核心的Pentium Ⅲ是Intel历史上首款达到1Ghz的X86处理器,之后甚至推出了113GHz的型号,不过由于不稳定它很快退出了市场。新版Pentium Ⅲ提高了核心内的L2缓存容量,要比早期外置512KB L2缓存的型号运行的更快,Intel宣称它还可以加速网络冲浪。共有三个版本的P Ⅲ发布:服务器级(Xeon),入门级(Celeron),移动版(第一次引入SpeedStep技能技术)。
2002年又发布了一个改进版:Tualatin(图拉丁)奔三,其拥有512KB L2缓存,使用更先进的130nm工艺制造。原本它是Intel准备用于服务器和移动市场的,因而它在消费级市场也只是昙花一现,并不为人熟知。
10、Pentium 4:高噪音低性能的代名词
2000年Intel宣布了新一代的处理器-Pentium 4。尽管有着更高的时钟频率(最低速度都达到了14GHz),但是同频率的性能表现比竞争对手的要差远了,ADM的Athlon(甚至是自家的 Pentium Ⅲ)在相同的频率下都比它运行的快。最要命的是,Intel决定弃主流的内存规格不顾,只支持RAMBUS的RDRAM内存(当时唯一能满足 Pentium 4带宽需求的内存),但是最后失败了。尽管价格昂贵,发热量也大,Pentium 4依靠多项技术改进(如加入L3缓存,支持超线程技术)还是在市场上生存了几年。
市场上一共有Mobile(新增了一组变量乘法器),Clerlon(精简了L2缓存),Xeon(加入L3缓存)三种P4处理器有售。超线程技术和L3首先出现在服务器市场上,之后引入到了普通处理器上(L3缓存也只是出现在EE至尊级型号上)。
这里提一下FSB,借着名为QDR(四倍速数据传输)技术的支持它的速度要四倍快于额定时钟频率。400MHz的总线速度实际上只有100MHz,533MHz也只有133MHz的真实速度。2005年Intel还发布了64位P4处理器,后文我们将谈到它。
11、Pentium M:在膝上型电脑市场上开始发力
2003年Portable PC(便携型电脑)市场开始爆发式地增长。此时Intel只有两款CPU可供选择:落后的图拉丁P3和P4,但P4巨大的发热量决定了它不可能适于便携型电脑处理。就在此时,从以色列实验室来了一个救星:Banias(又名Pentium M)。这款基于P6架构(与Pentium Pro一样)的处理器拥有超越P4的高性能,而且功耗超低。它成了英特尔迅驰(Centrino)平台的处理器,在2004年又被更快的Dothan核心取代。Pentium M在移动平台留下了深深的烙印,Stealey(A100)至今还在使用Dothan架构(只不过频率低些功耗低些罢了)。
与桌面版P4一样,其FSB也是四倍速于额定频率(QDR),插槽使用了Socket 479,实际上只有478个针脚,不过每个针脚的定义与桌面P4的Socket 478不一样。
12、Pentium 4:开始支持64位,变身双核
2005年Intel两次改进了P4处理器:先是带来Prescott-2M,接着又发布了Smithfiel核心产品。前者是基于Proscott的64位处理器,后者是一款双核处理器。他们和P4很相似,面临的问题是也是一样的:低IPC(每周期指令)运算量,难于提高频率。这两款处理器已经不是Intel重点关注的了,(他们的重心在未来的酷睿2),何况Pentium D说是双核心处理器,实际不过是在一个外壳里封装了两个Proscott核心罢了。
有趣的是,虽然面向消费级市场的P4并不支持PAE技术(使用36位而非32位管理内存),因此最大支持内存被限制在4GB,但它可以突破这个限制。实际上地址总线依然限于36位(Xeon上是40位),但PAE技术已经成了历史―64位程序可以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内存。
某些特定型号上可以支持超线程技术(Xeon和EE至尊版),Intel稍后又发布了65nm的9x0系列P4,不过并没有什么重要改进。
13、第一款移动版双核
2006年Intel宣布了酷睿双核处理器。这是第一款面向便携式电脑设计的双核处理器,拥有极佳的性能,至少比P4快多了。这也是第一款真双核X86处理器,共享缓存设计,之前的Pentium D双核更像是一个外壳内封装两个处理器。酷睿处理器是Intel迅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唯一的缺点就是还是32位处理器,不像P 4那样支持64位技术。
单核的Core Solo也出现在了市场上,这款追求低功耗的产品FSB速度由667 MHz降到了533MHz,它被应用在了服务器上(代号Sossaman)。这也是专为移动设计的CPU首次用在服务器领域。实际上酷睿处理器没有使用酷睿2处理器的架构,在便携PC市场上它很快被Merom核心的酷睿2取代了。另外,Yonah核心的Socket 479插槽和Pentium M的Socket 479插槽是不一样的(尽管名字一样)。
14、今天的中流砥柱:酷睿2
2006年Intel发布了酷睿2处理器,接着它就变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这款源自Pentium M的处理器拥有全新的Core架构。此前Intel有两个产品线:专注桌面市场的P4和主攻移动市场的Pentium M,二者还共同构筑了服务器产品线。而现在,Intel只需要一个微架构就可以满足各个产品线,一个64位的酷睿2就可以打遍从低端到高端,从桌面,到便携再到服务器的所有领域。
酷睿2架构在市场上拥有众多型号,主要根据配置的不同来划分等级,包括核心数量的不同(从1到4,单核到四核),缓存大小(从512KB到12MB),FSB快慢(从400MHz到1600MHz)。
下表所示的是最初的酷睿2数据,不过最新的45nm版也同样适用。
移动版Merom规格大体相同,只是FSB略微降低了些,而EE至尊版速度更快些。酷睿2也有四核的,实际上只是两个Core核心封装在一起。45nm酷睿2(Penryn)缓存更大,发热量更低,但是基本架构根跟上面的差不多。
15、未来:Nehalem,Atom等等
当然这些只是本文的一部分,有关AMD处理器(也包括AMD-ATI显卡在内)的第二部马上就要来到。Intel X86处理器的故事不会随着Core 2 Duo结束,有关Intel未来处理器的部分已经在计划中,因为Nehalem,Atom也是X86处理器。而且据透露,Intel进入显卡市场的 Larrabee也是基于X86处理器核心的。
转自:>您好,
最近的一份报告透露英特尔预计在2012年,会推出的22纳米常春藤Bridge架构的CPU,首次推出的这些芯片将在4月,大批量会在第二季度,甚至第三季度释放其第一批芯片。
在此之前,所有我们知道常春藤Bridge处理器的推出日期的是12年3月,英特尔最近的一些传闻,声称三月更有可能发布,然而,根据CPU的世界说到 ,英特尔将这些处理器在2012年4月举行的启动仪式上才会正式推出,最初的版本将包括第三代的Core i5和Core i7台式机产品,和Core i7移动芯片,而未来的CPU包括核心i3s和Core i5移动处理器,推出也将在2012年第二季度举行,而桌面奔腾处理器将遵循2012年在第三季度推出。值得注意的是,台式机和移动赛扬处理器将仍然会继续采用Sandy Bridge的核心 ,无法使用最新的2012年的22nm制程。常春藤桥用于22纳米芯片缩小当前的Sandy Bridge芯片和功能基本相同的架构的代号,但有一些小的调整和改进,这包括一个新的芯片上GPU对完整的DirectX 11支持,以及与30%以上的Sandy Bridge EUS,以提供更快高达60%性能,按照英特尔说,处理器核心也有一些小的AVX的性能调整,性能上略有增加,英特尔已经更新到30标准的集成的PCI Express控制器。常春藤桥的移动版本,所有这些改进都与一个可配置的TDP设计,这使配对的CPU,大大超过其最大时提供额外的冷却热设计功耗。常春藤Bridge处理器,英特尔也将发布Z77,Z75,H77消费者的PCH控制器,也将与CPU目前LGA 1155的Sandy Bridge芯片组兼容。
希望能帮到您。带动GTX1060最好是 单核性能强一些的,CPU-Z单核跑分400以上,且4核8线程以上的CPU
一般来说,4代的 I7 4770K, 或E3 1241 V3以上就可以了
AMD 的一代锐龙 R3 1400以上
2,3代的I7稍微超频也可以达到
E5645为服务器拆机洋垃圾,架构老旧,相当于1代的I7且频率比一代I7还低很多
CPU-Z单核跑分大约是 270分左右,最多带下GTX950,如果有能超频的主板超到4G
跑分大约是330分,带GTX1050TI还是可以的一、首先说,新一代FX-8300处理器和英特尔E3系列的CPU相比较,自然是E3系列更省电。
二、AMD推土机FX系列,一向以发热量最大而著称。E3系列虽说是早期服务器CPU,在功能和功耗上比一般INTEL CPU稍大点。但也没有FX系列大。
三、具体参数比较如下:FX-8300功耗95W、而E3系列最高80W
1、FX-8300处理器 基本参数
适用类型台式机
CPU主频33GHz
动态超频最高频率42GHz
倍频165倍
不锁频可不锁频
CPU插槽
插槽类型Socket AM3+
CPU内核
核心代号Trinity
CPU架构Piledriver
核心数量八核心
线程数八线程
制作工艺32纳米
热设计功耗(TDP)95W
CPU缓存
二级缓存8MB
三级缓存8MB
技术参数
内存控制器DDR3 1866MHz
虚拟化技术AMD VT
64位处理器是
2、前后两代E3-1230主要参数对比
CPU E3-1230V2 E3-1230V3
架构 Ivy Bridge Haswell
制程 22nm 22nm
接口 LGA1155 LGA1150
核心/线程 4/8 4/8
默认频率 33-37GHz 33-37GHz
三级缓存 8MB 8MB
支持内存 DDR3-1600 DDR3-1600
核芯显卡 —— ——
TDP 69W 80W是不是和戴尔490(XEON 30G(双核)/1G/146G(SAS)/Combo/128M V3100显卡(NVS285))基本规格一样的,是的就是双核。
还有可以看核心架构,用Everest就能看到架构,对比下面的就知道了。
Prestonia
是Pentium 4 Xeon处理器的第二代核心,Prestonia同第一代的Foster核心之间的首要区别就是整合的二级缓存容量的差别,前者为512KB,而后者仅为256KB。Prestonia核心处理器也采用了先进的013微机制造工艺。但是Prestonia核心最大的优势就是增加了对Hyper- Threading(超线程)的支持。Hyperthreading早先称为Jackson技术,这是一种多线程(SMT 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技术的扩展,其主要功能就是让处理器在单处理器工作模式下也进行多线程工作(每块处理器可以同时进行一个以上进程的处理)。
Nocona
这是Intel的XEON CPU核心,采用90nm制程,使用800Mhz FSB,具有16KB L1缓存、1MB L2缓存和12KB uOps Trace缓存,同时支持SSE3以及HyperThreading。对应Xeon处理器通过EM64T技术同时支持32位和64位计算,并通过集成 DBS(Demand Based Switching,基于需要切换技术)实现增强型SpeedStep技术,可以根据工作负载动态调整处理器运行频率和功耗。
Irwindale
Xeon产品的核心,前端总线、HyperThreadingII、增强型Speedstep、EDB以及EM64T都和Nocona完全一致。该核心与 Nocona核心最大的不同就是二级缓存进一步提升到2MB,频率由30G开始起跳,与Pentium 4 600系列处理器的架构有些类似。不过由于二级缓存的加大,工艺也没得得到改进,导致该处理器的功率和发热量均大大高于Nocona,在选购该处理器时散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基于Core架构的Xeon
当时随着Netburst的淘汰,Core架构的兴起,Xeon也采用了Core架构在设计上更加注重效率和每瓦性能,同时取消了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全线依然支持虚拟化技术,EMT64T以及SpeedStep技术
Conroe(双核心)
Intel Xeon 3000系列的新核心,与Intel Core 2 Duo采用相同的LGA 775针脚,而非Woodcrest所用的LGA 771针脚。Xeon 3000系列处理器运行于1066 MHz系统总线(FSB),内含4 MB或2 MB共享型二级缓存,支持Intel 64位扩展技术(Intel EM64T),Intel虚拟化技术(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及Enhanced Intel SpeedStep技术,其中包括 Xeon 3040, 3050, 3060和3070,Intel Xeon 3070 (266 GHz/4MB L2/FSB1066),Intel Xeon 3060 (240 GHz/4MB L2/FSB1066),Intel Xeon 3050 (213 GHz/2MB L2/FSB1066),Intel Xeon 3040 (183 GHz/2MB L2/FSB1066)。其中3040和3050配备了2MB二级缓存,而3060和3070配备了4MB二级缓存。新的Xeon处理器采用了Core核心,与前代的NetBurst相比,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Dempsey(双核心)
Dempsey是Xeon的双核心版本,型号命名为50xx的双核处理器,包括5030(2x2MB/267GHz/667 MHz前端总线/功率95W/DP)、5050(2x2MB/300GHz/667MHz前端总线/功率95W/DP)、5060 (2x2MB/320GHz/前端总线1066 MHz/功率130W/DP)、5063(2x2MB/320GHz/前端总线1066 MHz/功率95W/DP)、(5080 2x2MB/373 GHz/前端总线1066 MHz/功率130W/DP)。这些Xeon 50XX系列均为双核心,主频从250GHz到373GHz,所有处理器采用 65 纳米制造工艺,均支持FB-DIMM内存,英特尔虚拟化技术、超线程(HT)技术、增强型英特尔SpeedStep动态节能技术(其中5063、5060 不支持)、英特尔64位内存扩展技术、英特尔病毒防护技术。这些处理器均配置了4MB L2缓存,其中每个核心独享2MB L2缓存,其前端总线为1066MHz或者667MHz,可以提供85GB/s或者53GB/s的传输带宽。采用65nm工艺的双核心Xeon Dempsey使用LGA771接口。与此50XX系列配合的芯片组为INTEL 5000X,5000P,5000Z,5000V。
WoodCrest(双核心)
这是XEON采用Core微架构的服务器级双核心处理器,WoodCrest核心处理器包括Xeon 5110(16GHz/4MB L2/1066MHz FSB)、Xeon 5120(186GHz/4MB L2/1066MHz FSB)、Xeon 5130(2GHz/4MB L2/1333MHz FSB)、Xeon 5140(233GHz/4MB L2/1333MHz FSB)、Xeon 5150(266GHz/4MB L2/1333MHz FSB)及最高型号Xeon 5160(3GHz/4MB L2/1333MHz FSB),采用LGA 771处理器接口,全线最高功耗只有80W,对比上代Dempsey核心最高功耗可高达130W有着明显的改善,支持Intel EM64T、Intel Execute Disable Bit、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功能,而Demand-Based Switching功能则只提供于Xeon 5140或以上的型号。另有一款低功耗产品XEON 5148 LV,频率为233GHz/4MB L2 Cache/1333MHz FSB,但最高功耗只有40W,是正常型号的一半,并完全支持援Intel EM64T、Intel Execute Disable Bit、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功能及Demand-Based Switching功能。与此51XX系列配合的芯片组为INTEL 5000X,5000P,5000Z,5000V。
Harpertown,Tigerton以及Yorkfield: 45nm 至强四核心处理器
随着Intel Core 2 Extreme QX9650的诞生,处理器开始进入45NM时期这款处理器以其卓越的性能,超低的发热量,让INTEL芯片巨头的位置更加稳定因此,Intel也发布了位于高端服务器领域的45nm 四核心处理器,也就是面向双路处理器的Harpertown,多路处理器的Tigerton和单路的Yorkfield(核心和桌面级的产品一样)Harpertown包括系列处理器包括X54xx,X53xx,L54xx,L53xx,E54xx和E53xx系列,Tigerton包括X/L/E 73xx 系列,Yorkfield Xeon 包括X33xx系列和X32xx 系列,全线支持虚拟化技术。同上,Harpertown依然使用LGA771接口,Yorkfield使用用和桌面级处理器一样的LGA775接口,面向多路的Tigerton使用PGA604接口
Dunnington:X86平台下的第一款六核心处理器
2008年8月,Intel公布了其旗下最新的多路处理器Dunnington其中,有三款处理器采用了跨时代的六核心设计:Intel Xeon Processor MP X7460,E7450,L7455。依然采用PGA604接口。其中性能最强的型号X7460频率266Ghz,采用3个双核心处理器封装外加16MB的三级共享缓存,此外还有1066Mhz FSB连接北桥。其他两款六核处理器则只采用了12MB的三级共享缓存。此外,其他的几款Dunnington核心的处理器依然采取了老的四核心设计,购买的时候应该注意
未来之路:Nehalem-EP 以及 Nehalem-EX
2008年11月17日,英特尔新一代处理器架构随着Core i7的发布而正式走向前台。这个全新架构的代号就是Nehalem,Core i7只是这个家族的先行者,代号Bloomfield。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会看到Nehalem新军不断涌现,它们将覆盖上到高端服务器,下到移动电脑的广阔领域。而对于服务器市场,2009年3月即将上市的,代号为Nehalem-EP的Xeon 5500系列以及代号为Nehalem-EX 的 Xeon 7500系列处理器无疑是令人期待的。新版的处理器在支持SpeedStep,虚拟化技术和EM64T的前提下将重新加入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同时将以全新的QPI总线替代老的FSB以获得更大的带宽和更强的性能新的处理器将采用45nm工艺制造,并且新增加的SSE42指令能它对XML处理进行很好的优化。根据规划,双路的Nehalem-EP将最先上市,最高将会有4个核心,8个线程,随后变是单路的版本,多路的版本最后上市,将会推出八核16线程的版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