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卡:4个阵列和8个阵列是怎么一回事?

阵列卡:4个阵列和8个阵列是怎么一回事?,第1张

引用百度知道:
目前人们逐渐认识了磁盘阵列技术。磁盘阵列技术可以详细地划分为若干个级别0-5 RAID技术,并且又发展了所谓的 RAID Level 10, 30, 50的新的级别。RAID是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简称。用RAID的好处简单的说就是:安全性高,速度快,数据容量超大。
某些级别的RAID技术可以把速度提高到单个硬盘驱动器的400%。磁盘阵列把多个硬盘驱动器连接在一起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速度,同时把硬盘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到接近无错的境界。这些“容错”系统速度极快,同时可靠性极高。
由磁盘阵列角度来看
磁盘阵列的规格最重要就在速度,也就是CPU的种类。我们知道SCSI的演变是由SCSI 2 (Narrow, 8 bits, 10MB/s), SCSI 3 (Wide, 16bits, 20MB/s), Ultra Wide (16bits, 40MB/s), Ultra 2 (Ultra Ultra Wide, 80MB/s), Ultra 3 (Ultra Ultra Ultra Wide, 160MB/s),在由SCSI到Serial I/O,也就是所谓的 Fibre Channel (FC-AL, Fibre Channel - Arbitration Loop, 100 – 200MB/s), SSA (Serial Storage Architecture, 80 – 160 MB/s), 在过去使用 Ultra Wide SCSI, 40MB/s 的磁盘阵列时,对CPU的要求不须太快,因为SCSI本身也不是很快,但是当SCSI演变到Ultra 2, 80MB/s时,对CPU的要求就非常关键。一般的CPU, (如 586)就必须改为高速的RISC CPU, (如 Intel RISC CPU, i960RD 32bits, i960RN 64 bits),不但是RISC CPU, 甚至于还分 32bits, 64 bits RISC CPU 的差异。586 与 RISC CPU 的差异可想而知 ! 这是由磁盘阵列的观点出发来看的。
由服务器的角度来看
服务器的结构已由传统的 I/O 结构改为 I2O ( Intelligent I/O, 简称 I2O ) 的结构,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服务器CPU的负担,才会将系统的 I/O 与服务器CPU负载分开。Intel 因此提出 I2O 的架构,I2O 也是由一颗 RISC CPU ( i960RD 或I960RN ) 来负责 I/O 的工作。试想想若服务器内都已是由 RISC i960 CPU 来负责 I/O,结果磁盘阵列上却仍是用 586 CPU,速度会快吗
由 *** 作系统的角度来看
SCO OpenServer 50 32 bits
MicroSoft Windows NT 32 bits
SCO Unixware 7x 64 bits
MicroSoft Windows NT 2000 32 bit 64 bits
SUN Solaris 64 bits ……其他 *** 作系统
在 *** 作系统都已由 32 bits 转到 64 bits,磁盘阵列上的CPU 必须是 Intel i960 RISC CPU才能满足速度的要求。586 CPU 是无法满足的 !
磁盘阵列的功能
磁盘阵列内的硬盘连接方式是用SCA-II整体后背板还是只是用SCSI线连的?在SCA-II整体后背板上是否有隔绝芯片以防硬盘在热插拔时所产生的高/低电压,使系统电压回流,造成系统的不稳定,产生数据丢失的情形。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因为在磁盘阵列内很多硬盘都是共用这同一SCSI总线!一个硬盘热插拔,可不能引响其它的硬盘!甚幺是热插拔或带电插拔?硬盘有分热插拔硬盘,80针的硬盘是热插拔硬盘,68针的不是热插拔硬盘,有没有热插拔,在电路上的设计差异就在于有没有保护线路的设计,同样的硬盘拖架也是一样有分真的热插拔及假的热插拔的区别。
磁盘阵列内的硬盘是否有顺序的要求?也就是说硬盘可否不按次序地插回阵列中,数据仍能正常的存取?很多人认为不是很重要,不太会发生,但是可能会发生的,我们就要防止它发生。假如您用六个硬盘做阵列,在最出初始化时,此六个硬盘是有顺序放置在磁盘阵列内,分为第一、第二…到第六个硬盘,是有顺序的,如果您买的磁盘阵列是有顺序的要求,则您要注意了:有一天您将硬盘取出,做清洁时一定要以原来的摆放顺序插回磁盘阵列中,否则您的数据可能因硬盘顺序与原来的不苻,磁盘阵列上的控制器不认而数据丢失!因为您的硬盘的SCSI ID号乱掉所致。现在的磁盘阵列产品都已有这种不要求硬盘有顺序的功能,为了防止上述的事件发生,都是不要求硬盘有顺序的。
我们将讨论这些新技术,以及不同级别RAID的优缺点。我们并不想涉及那些关键性的技术细节问题,而是将磁盘阵列和RAID技术介绍给对它们尚不熟悉的人们。相信这将帮助你选用合适的RAID技术。

不会冲突 这是典型的双阵列的配置。
你可以参看这个文章,当然你还要看一下你的阵列卡的说明与安装一般里面也会提到相关的配置过程。
>把硬盘插好,开机按热键进入raid控制界面(开机时有提示,一般是ctrl+a、ctrl+h、ctrl+i等)。在配置界面中把3块硬盘做成raid5,划分逻辑驱动器(逻辑驱动器在 *** 作系统看来就是硬盘),重启机器,安装 *** 作系统(可能需要先在bios中设定启动设备)。
提示几点:
1、你的3块硬盘在做raid时,上面的数据都会被清空;
2、3块硬盘做raid5的话,最终的容量是最小那块盘的容量2;
3、绝大部分主板都不能用ide硬盘组raid;
4、如果是intel主板,可以考虑使用intel matrix raid技术来组建raid,方式更灵活;
5、亦可以考虑使用软raid(windows和linux都有相应的功能),方式也很灵活;
6、如果主板没有集成raid控制器,可以购买raid卡来组建raid;
7、使用raid过程中,一旦raid阵列报警,最佳的解决办法是立刻购买新的硬盘把报警的硬盘更换,而不是到知道上来提问,切记切记!!

1、扩大存储能力、可由多个硬盘组成容量巨大的存储空间
2、降低单位容量成本,市场上大容量的硬盘的价格大大高于普及硬盘,采用多个普及应硬盘组成的阵列价格相对低
3、提高存储速度
4、可靠性 raid可以使两组硬盘同步完成镜像存储,这种安全措施对于网络服务器来说最重要不过了
5、容错性好

第一步
1备份好硬盘中的数据
2准备好一张带Fdisk与Format命令的Windows 98启动盘[软盘或者带启动的98安装盘都行]
第二步
将两块硬盘的跳线设置为Master,分别接上IDE3、IDE4口(它们由主板上的HighPoint370芯片控制)顺序不考虑
第三步
对BIOS进行设置,打开ATA RAID CONTROLLER。我的板子是进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选项并开启ATA100 RAID IDE CONTROLLER 最后设置软驱或光驱作为首选项。
第四步
接下来的设置步骤是创建RAID 0的核心内容。
1系统BIOS设置完成以后重启电脑,开机检测时将不会再报告发现硬盘。
2磁盘的管理将由HighPoint 370芯片接管。
3下面是非常关键的HighPoint 370 BIOS设置,在HighPoint 370磁盘扫描界面同时按下“Ctrl”和“H”。
4进入HighPoint 370 BIOS设置界面后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择“Create RAID”创建RAID。
5在“Array Mode(阵列模式)”中进行RAID模式选择,这里能够看到RAID 0、RAID 1、RAID 0+1和Span的选项 选择RAID 0项。
6RAID模式选择完成会自动退出到上一级菜单进行“Disk Drives(磁盘驱动器)”选择 直接回车就行了。
7下一项设置是条带单位大小,缺省值为64kB不用修改
8接着是“Start Create(开始创建)”的选项,在你按下“Y”之前,确认硬盘数据是不是备份好了 一旦开始创建RAID,硬盘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被清除。
9创建完成以后是指定BOOT启动盘,任选一个吧。
按“Esc”键退出,当然少不了按下“Y”来确认一下。
第五步
再次重启电脑以后,看到“Striping(RAID 0)for Array #0”字样了。这时候两块硬盘就被做成列阵了 就象对一块盘格式化一样 插入启动盘来格式化和分区
第六步
对于采用RAID的电脑, *** 作系统的安装和普通情况下不一样, Windows XP完成第一步“文件复制”重启以后,安装程序会以英文提示“按下F6安装SCSI设备或RAID磁盘”,这时候就要按下F6 出现安装选择,选择“S”安装RAID控制芯片驱动 按下“S”键会提示插入RAID芯片驱动盘。回车,安装程序自动搜索驱动盘上的程序,选择“WinXP”那一个并回车。
接下来是正常的系统安装,和普通安装没有任何区别。
安装完毕 进入系统 RAID 0 就安装好了

服务器没有阵列卡可以用。阵列卡是为了提高服务器数据的读写性能和数据安全,不使用磁盘阵列只是没有这方面的性能提升和安全保障,但不影响使用。阵列卡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038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9
下一篇 2023-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