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QQ的发展如此迅速?

为什么QQ的发展如此迅速?,第1张

第二段就是答案 其他是马化腾的简介 你也许没听说过马化腾,但一定听说过QQ;你也许没听说过QQ,但一定见过那只胖兮兮、傻乎乎的小企鹅。显然,马化腾远没有QQ或是小企鹅图标的名气大,虽然这些都是他和腾讯公司的得意之作。 也难怪,目前腾讯QQ的注册用户已经高达二亿多,其中的活跃用户超过7500万,而且这个纪录在以每天39万的增幅不断被刷新。马化腾创建的腾讯公司不仅在4年内改变了1/13的中国人的沟通习惯,而且还创造了一种文化。现在每13个中国人中有1个人逢人会说:“别CALL我,Q我。”时尚的青年男女们背着企鹅背包、穿着QQ服装、床头摆着QQ相架、床上扔着QQ靠枕……要做QQ一族;许多网民将QQ视为通往另一个世界——网络虚拟世界的“载人飞船”,在那个虚幻空间里,他们尽情展示着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机会表现出来的才情、智慧和幽默,寄托着他们在现实生活之中未得到满足的许多情感和夙愿。 有人预言,QQ将会带来继电话、传真之后的另一种通讯革命。 QQ发展之快,不仅好多资深网民没有预见,甚至连马化腾本人都想不到。第一它不是创新,ICQ是英文“Iseekyou”的读音缩写,中文意思就是:我在找你。它的功能就如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寻呼机,所以ICQ也被人们称之为“网络寻呼机”。1996年夏天,以色列的三个年轻人因为上网冲浪交流的需要而设计了ICQ后,这个被形象地称为“网络寻呼机”的软件就以风卷残云之势卷走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心。而OICQ在1999年2月推出时,且不说之前的ICQ已经是世界级品牌,并占领了相当的中国市场,就算在国内也已经先有了PICQ、CICQ等聊天工具;第二是技术并不领先,与先前的几家相比并没有特别优势。但它确实在仅2年的时间里发展了2000多万用户,无可争议地打败了所有对手,成为了事实上中国霸主。 这就不得不让人对这一切的缔造者马化腾刮目相看了。 马化腾原来是一只“超级网虫”,他的名字在网迷中耳熟能详。 第一代“网虫” 马化腾年轻得有点令人意外,极像个脸庞清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处事低调,即使现在大红大紫,也看不出多少“少年得志”的自负,只有超越年龄的平静和淡然,只有谈到计算机和网络,才会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和得意,他是个完全沉浸于IT感觉的人。 少年时代的马化腾曾经极爱天文,但那毕竟有些遥远,当计算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生活中出现了新的主宰。他考入深圳大学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当时马化腾的PC水准已到了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的地步,他既可以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为学校PC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虽然年纪不大,马化腾的网龄却非一般人能比。很少有人知道在真正的Internet普及之前,有许多网迷已在慧多网上早早体会到网络的乐趣。而马化腾就是其中之一,初上慧多网他就乐此不疲,半年后自告奋勇地投了5万元在家里搞了四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承担起慧多网深圳站站长的角色,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名声鹊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马站长其实只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回忆起那段生活,马化腾有些自豪,“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他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机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搞软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种方式,而我则希望自己搞出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也愿意扮演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 实用软件概念不仅培养了马化腾敏锐的软件市场感觉,也使他从中盈利不菲。“要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可以卖钱。”马化腾是风靡一时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在赛格电子市场一直卖得不错。马化腾还不断为朋友的公司解决软件问题。这使他不仅在圈内小有名气,而且也有了相当的原始积累。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是来自股市。1994年入市的马化腾平静而有耐心的个性使其在股市上如鱼得水,手头很快就有了百万资金。他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这为马化腾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塑造“Q文化” 许多网络界朋友的新变化令马化腾开始重新打量自己。IT的机会太多了,我为什么不可以抓住? 于是,1998年,腾讯诞生了。这个名字带有很强的公司的定位含义,就是做有关互联网与通讯有关方面的业务。“腾”表示“信息跳跃的一种方式”。整个发展过程,马化腾认为很简单、平常。但是“作为一家没有风险资金介入就成立的软件公司”,初期的每一笔支出都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伴“心惊”。 在决定做OICQ的时候,当时国内已经有了两家公司先做,产品比腾讯更有市场名气。马化腾没有想得更多,除了因为这个产品可以和公司的主项发展业务移动局、寻呼台、无线寻呼方案和项目相互促进外,也因为当时“飞华、Chinacom等许多公司有意向做及时通讯项目,市场显得很有发展前景。” 做不了还不能撤呀?这是当时马化腾打好的如意算盘。 可是事情并没这么好做,回忆起当初,马化腾说有很多东西值得回味。“一开始,我们的服务器都无处托管,创建一家公司可比搞软件复杂多了。”马化腾曾经把QQ作为项目给Chinacom看,但后者说要到3万用户才买。当时马化腾心想:3万用户要做多久呀。 现在说起来,马化腾还庆幸当初没有贸然行事。现在他经常这样告诫同行:“要在互联网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许多很有才华的网络人才往往没有注意这一点而失去了长远机会。” 因为不到两年,OICQ注册用户数量超过3000万。 马化腾是个崇尚共享、自由精神的人,与其他创业者不同的是他绝不会单纯强调“我”的价值,他从心底里知道团队的意义。腾讯的几个创始人都曾在深圳电信、网络界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几乎是深圳第一批搞互联网的人,这无疑可以在技术和业务层面为腾讯提供很多帮助。 短短4年,马化腾的QQ世界里有令人咋舌的1亿用户,对于全世界的任何一个网络服务商来说,都有些不可思议,可腾讯做到了;无疑,QQ已经成为一个王国。不过在马化腾眼里,用户过亿和日均39万的增长量已经不再具有多少吸引力。他更注重的是用品牌塑造文化。 马化腾是应该觉得骄傲的,因为人们在看待QQ的时候,更多的是当做文化事物来看待的。曾经有一段转载率很高的论述,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是非常贴切的:“这两年互联网热,中国的网站们上亿上亿地扔钱下去,的确打造出不少知名的字符串来,比如Sina、Sohu、Netease。但只可以说是知名字符串而不是品牌,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东西后面没有他们对应的品牌文化,你能告诉我Sina、Sohu、Netease对应的文化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吗?仔细算算,真正能够够得上品牌两个字的恐怕也只有腾讯的QQ和他那只胖乎乎的企鹅标志——因为我至少知道QQ后面对应的文化是网恋、网友、网上沟通这些东西。” 马化腾虽然是腾讯名副其实的老板,但他跑业务的时候,名片却只是简单地印上工程师的称谓,他希望客户从他身上看到腾讯有强大的后盾,而不是老板头衔。“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仅在深圳就有上百家之多,我们希望腾讯的经历为年轻人提供启发——腾讯的故事其实就是他们的故事。”

刀督 q督 狂战全玩过
3个职业分别先形容下 刀督有点花钱pk强 q督一般花钱pk一般 狂战非常花钱pk下面具体评价
首先刀督 刀督在彩虹岛的确是pk最强力的 、但命中不足 技能多 而且风卷残云等等一下技能费蓝还是比较严重的 贵在砸图 总评pk是战士专职后最强的 但命中是个严重问题
q督 没什么好说的 就是力量比刀督低一点 距离比刀督远一点 命中比刀督好一点 其他都差不多 q督刷图打群怪很好 pk一般
最后狂战,狂战是个很烦的职业 狂战分 力刀 爆刀 回避刀
楼上都说什么狂战爽 狂战好 我只能抿嘴一下笑 你们肯定不知道当初彩虹岛是什么样子 以前狂战就是一垃圾 一服务器都没几个鸟狂战 都q督 那时候q督比刀督还吃香。 现在为什么都转狂战? 应为大家听说狂战2转狂神改了 但具体改的怎么样 你们清楚么?不可否认 狂战在练级方面的确略高一筹。
但狂战挂小范围是很强力 挂大范围 连吉他都抢不过 , 楼上说的 同等级 同装备 那我就告诉你 即使练得回避刀 同等级同装备可以说 只能打打技术不好的菜鸟。
力刀 一个不花钱 平民化的职业, 练级稳定 pk就是垃圾
爆刀 暴击是要靠钱砸图砸出来的 不是听说 看视频爆刀厉害就厉害? 不是我说 我巧克力大师称号+10%暴击 全身砸过L6幸运 pk不见红 练级没匕首爆红爆的多 pk没回避的爆刀就是去找死
回避刀 非常花钱的职业 没躲避别去pk混 练级还不如力刀 而且躲避没在80以上都别去pk送死
现在的pk场都是秒人的地方靠装备吃饭 就你们推荐狂战 LZ要挂机没事就转狂战 LZ要pk 转狂战就是害你 没钱穷B玩鸟的狂战 狂战的双刀移动又不无敌, 火q一个飓风让你倒地 督军一个360旋斩让你倒地 吉他的魔音让你飞都飞不过去 飞过去也让你没机会出手 , 像风法法师就没狂战有还手的机会 武术盾位皮厚血多让你打都打一大会儿
稍微花点钱的q督 完全没钱的花的力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116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 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