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用U盘装win10时选择了EFI NETWORK 是什么意思,是虚拟机吗?

我在用U盘装win10时选择了EFI NETWORK 是什么意思,是虚拟机吗?,第1张

意思是从网卡启动,而且是EFI版本的。

这东西我见过的使用方式是,一个人给几十台上百台电脑装系统。设置好一台电脑做服务器,其它电脑开机从网卡启动,就可以自动从服务器读取文件装系统了。

这个 *** 作俗称网刻。普通人自然没机会用。

一般主板默认设置都在主板里开启了从网卡启动的选项,但顺序比较靠后。这样方便这些批量网刻系统的用户,上电后不用设置,前面的启动项都失败后自动从网卡启动。而普通用户启动的时候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配置是成功安装 NixOS 的关键。-- Jack Wallen

本文导航

-安装前配置……24%

-安装……65%

-安装后……72%

-Enjoy NixOS ……88%

编译自: >

作者: Jack Wallen

译者: martin2011qi

配置是成功安装 NixOS 的关键。

我用 Linux 有些年头了。在这些年里我很有幸见证了开源的发展。各色各样的发行版在安装方面的努力,也是其中的一个比较独特的部分。以前,安装 Linux 是个最好让有技术的人来干的任务。现在,只要你会装软件,你就会安装 Linux。简单,并且,不是我吹,在吸引新用户方面效果拔群。事实上安装整个 Linux *** 作系统都要比 Windows 用户安装个更新看起来要快一点。

但每一次,我都喜欢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那些可以让我体验新鲜的东西。NixOS[1]在这方面就做的别具一格。讲真,我原来也就把它当作另一个提供标准特性和 KDE Plasma 5界面的 Linux 发行版。

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下载 ISO 映像[2]后,我启动了 VirtualBox[3]并用下载的镜像创建了个新的虚拟机。VM 启动后,出来的是 Bash 的登录界面,界面上指导我用空密码去登录 root 账号,以及我该如何启动 GUI 显示管理器(图1)。

图1:与 NixOS 的初次接触可能不是太和谐。

“好吧”我这样想着,“打开看看吧!”

GUI 启动和运行时(KDE Plasma 5),我没找到喜闻乐见的“安装”按钮。原来,NixOS 是一个在安装前需要你配置的发行版,真有趣。那就让我们瞧瞧它是如何做到的吧!

安装前配置

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建分区。由于 NixOS 安装程序不包含分区工具,你得用自带的 GParted (图2)来创建一个 EXT4分区。

图2:安装前对磁盘分区。

创建好分区,然后用命令 mount /dev/sdX /mnt 挂载。(请自行替换 sdX 为你新创建的分区)。

你现在需要创建一个配置文件。命令如下:

nixos-generate-config --root /mnt

上面的命令会创建两个文件(存放在目录/mnt/etc/nixos 中):

configurationnix —默认配置文件。

hardware-configurationnix —硬件配置(无法编辑)

通过命令 nano /mnt/etc/nixos/configurationnix 打开文件。其中有一些需要编辑的地方得注意。第一个改动便是设置启动选项。找到行:

# bootloadergrubdevice ="/dev/sda";# 或 efi 时用"nodev"

删除行首的# 使该选项生效(确保/dev/sda 与你新建的分区)。

通过配置文件,你可以设置时区和追加要安装的软件包。来看一个被注释掉的安装包的示例:

# List packages installed in system profile To search by name, run:

# nix-env -aqP | grep wget

# environmentsystemPackages = with pkgs;[

# wget vim

#];

如果你想要添加软件包,并在安装时安装它们,那就取消掉这段注释,并添加你需要的软件包。举个例子,比方说你要把 LibreOffice 加进去。示例详见下方:

nix-env -aqP | grep wget

environmentsystemPackages = with pkgs;[

libreoffice wget vim

];

你可以通过输入命令 nix-env -aqP | grep PACKAGENAME 来寻找确切的包名(PACKAGENAME 为你想要找的软件包)。如果你不想输命令,你也可以检索 NixOS 的软件包数据库[4]。

在你把所有的软件包都添加完后,你还有件事儿需要做(如果你想要登录到桌面的话,我觉得你还得折腾下 KDE Plasma 5桌面)。翻到配置文件的末尾并在最后的} 符号前,追加如下内容:

servicesxserver ={

enable = true;

displayManagersddmenable = true;

desktopManagerplasma5enable = true;

};

在 NixOS 官方文件[5]中,你能找到配置文件中更多的选项。保存并关掉配置文件。

安装

在你按照自己的需求完善好配置之后,使用命令(需要 root 权限) nixos-install。完成安装所需要的时间,会随着你加入的软件包多少有所区别。安装结束后,你可以使用命令重启系统,(重启之后)迎接你的就是 KDE Plasma 5的登录管理界面了(图3)。

图3: KDE Plasma 5登录管理界面

安装后

你要首先要做的两件事之一便是给 root 用户设个密码(通过输入命令 passwd 来修改默认的密码),以及添加一个标准用户。做法和其它的 Linux 发行版无二。用 root 用户登录,然后在终端输入命令:

useradd -m USER

将 USER 替换成你想要添加的用户名。然后通过下面的命令给用户设上密码:

passwd USER

同样的将 USER 替换成你添加的用户。

然后会有提示引导你填写并验证新密码。然后,你就能用标准用户登录 NixOS 啦。

NixOS 在你安装并运行后,你可以为系统添加新的软件包,但并非通过寻常的方式。如果你发现你需要安装些新东西,你得回到配置文件(位置就是/etc/nixos/),找到之前安装时添加软件包的位置,运行以下命令(需要 root 权限):

nixos-rebuild switch

命令执行结束后,你就能使用新安装的软件包了。

Enjoy NixOS

现在,NixOS 已经带着所有你想安装的软件和 KDE Plasma 5桌面运行起来了。要知道,你所做的不仅仅只是安装了个 Linux 发行版,关键是你自定义出来的发行版非常符合你的需求。所以好好享受你的 NixOS 吧!

via: >

作者:JACK WALLEN[6]译者:martin2011qi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荣誉推出

点击“了解更多”可访问文内链接

第三个是网卡吧(对应于BIOS中的PXE,因没字符标示,看主板用户手册确认一下),作用,比如网吧的无盘电脑,从网络启动,从服务器上安装系统,即过去所谓网刻。
UEFI,表明这个设备是UEFI的,可以UEFI启动,对于USB闪盘,如果是FAT文件系统,就属于UEFI设备,但如果是NTFS文件系统,那就不是UEFI磁盘了。
UEFI有多重意义,总的说,它是与BIOS并列或等同的新概念。它的优点,表面上,图形界面,深层次的,电脑可以UEFI启动,硬盘可以GPT分区,这会使硬盘,特别是电脑开机非常快,网上的视频显示,它的开机速度甚至比BIOS下的固态硬盘还快。更深层次的,还有待大家发现~
这种电脑,上市两三年多了,但很多人仍然在以过去BIOS的方式安装使用电脑,对UEFI的认识仅仅是BIOS图形化,结果致使UEFI的真正功能没有得以利用,白白闲置,自从windows 8 以来,有识之士率先发现UEFI的真正妙用,UEFI电脑开始日渐取代BIOS电脑。
>怎么解决 boot/efi 没有分配空间的问题呢。某些机器上,特别是有双硬盘的电脑,在装 Linux 双系统时,经常会提示 boot/efi 没有分配空间。有时候,明明已经分配了,还会提示没有分配,如何解决呢。
1、启动机器时,按下 F12,进入 BIOS
有的品牌的机器,可能是按F2、DEL、ESC等。
Linux系统安装时提示boot efi 没有分配空间的解决办法
2、进入BIOS设置界面后,按左右方向键←→,选择启动
Linux系统安装时提示boot efi 没有分配空间的解决办法。
3、再按上下方向键↑↓,选择Boot Mode
Linux系统安装时提示boot efi 没有分配空间的解决办法
4、回车,进入设置子项,默认值一般是 “自动”
Linux系统安装时提示boot efi 没有分配空间的解决办法
5、通过上下键选择“Legacy”,然后回车
Linux系统安装时提示boot efi 没有分配空间的解决办法
6、回车关闭了设置框,回到主界面,这时按下 F10。
Linux系统安装时提示boot efi 没有分配空间的解决办法
7、在d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是",然后回车,电脑重启,再次安装Linux,就不会遇到 boot/efi 未分配空间的问题啦 \(^o^)/
Linux系统安装时提示boot efi 没有分配空间的解决办法。
注意事项:
如果是双硬盘,最好给 Linux 整个磁盘。如果不想给太多的空间,最好也要划上50G的空间给 Linux。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205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1
下一篇 2023-08-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