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服务器在哪个国家

互联网服务器在哪个国家,第1张

互联网服务器,其实就是根服务器。其中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杜勒斯,其余12个为辅根服务器,有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有2个,分别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有1个,位于日本。

网络服务器是计算机局域网的核心部件,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网络 *** 作系统。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有运行网络 *** 作系统、控制和协调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并做出响应和处理、存储和管理网络中的共享资源、对网络活动进行监督及控制、对网络进行实际管理、分配系统资源、了解和调整系统运行状态、关闭/启动某些资源等。Netware系统是美国开发的一种网络 *** 作系统,由于它 *** 作简单,又快速,安全,非常适合证券交易,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Novell系统成为证券交易的标准配置,NovellNetware系统用于证券服务器上。NetWare文件服务器拥有自己独特的文件系统,NWFS就是其中一种,文件系统以卷作为载体进行文件存储,一个NetWare文件服务器由1个以上的卷组成,第1个卷被称为sys,这是固定的。

全球共有13台根域名服务器。这13台根域名服务器中名字分别为“A”至“M”,其中10台设置在美国,另外各有一台设置于英国、瑞典和日本。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  根服务器架构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功用:在根域名服务器中虽然没有每个域名的具体信息,但储存了负责每个域(如COM、NET、ORG等)的解析的域名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如同通过北京电信你问不到广州市某单位的电话号码,但是北京电信可以告诉你去查020114。世界上所有互联网访问者的浏览器的将域名转化为IP地址的请求(浏览器必须知道数字化的IP地址才能访问网站)理论上都要经过根服务器的指引后去该域名的权威域名服务器(authoritative name server, 如haiercom的权威域名服务器是dns1hichina com)上得到对应的IP地址,当然现实中提供接入服务的ISP的缓存域名服务器上可能已经有了这个对应关系(域名到IP地址)的缓存。

据说,在主根服务器系统上还有一个更高级的、隐藏着的母服务器,当然也在美国,而全世界所有的顶级域名都是由这台母服务器来确定的。

我国在国内建立新的根服务器是有必要的,正所谓有备无患。据有关报道称,我国已经掌握了下一代互联网IPv6域名根服务器技术,不管困难多大,我们都必须建立IPv6域名根服务器,中国要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上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目前至少要保证国内的站点由国内的域名服务器来解析。这样,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美国终止对中国域名的解析时,虽然国外的用户无法再连接到我国的网络,但是我国可以自己解决中国境内的域名解析问题。

简单是说服务器就是一个数据集中地,所有的数据都会被收集到这里,你通过网络访问资源的时候就会直接在服务器里面提取数据。一般现在每个城市都有可能放一个小的数据服务器方便访问。
你这里说的13台应该是说的全球联网的13台主服务器,主服务器又叫根服务器。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主根服务器,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这13台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互联网 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由于根服务器中有经美国政府批准的260个左右的互联网后缀(如com、net等)和一些国家的指定符(如法国的fr、挪威的no等),美国政府对其管理拥有很大发言权。


全球互联网的13台DNS根服务器分布:美国VeriSign公司 2台、网络管理组织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 Authority) 1台、欧洲网络管理组织RIPE-NCC(Resource IP Europeens Network Coordination Centre) 1台、美国PSINet公司 1台、美国ISI(Information Sciences Institute) 1台、美国ISC(Internet Software Consortium) 1台、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1台、美国太空总署(NASA) 1台、美国国防部 1台、美国陆军研究所 1台、挪威NORDUnet 1台、日本WIDE(Widely Integrated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研究计划 1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4288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4
下一篇 2023-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