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在每一个羊群效应背后大都有一个披着羊皮的狼

羊群效应:在每一个羊群效应背后大都有一个披着羊皮的狼,第1张

先从一个笑话说起,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 地狱里发现石油了!" 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了他自己。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这是典型的羊群效应带来的从众心理。

羊群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实际上,所谓羊群效应,就是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从而产生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现象,羊群效应就是一种从众心理并由此而产生的盲从现象。

法国心理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 花盆 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花盆一圈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不停地坚韧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而它们最终因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从心理学上来看,死去的原因正是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

羊群效应在以下条件下,更容易让人们产生从众心理:

一是当情景模糊不清时,这个是最为关键的变量,当不确定什么是正确的反应、适应的行为、正确的观点时,最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二是当情况处于危急时刻,而且常常与模糊情景同时发生,这时,我们通常没有时间可以停下来思考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但又需要立即行动,就很自然地观察别人的反应,然后跟着别人照着做了。

三是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人们往往愿意听从权威者的意见,而忽视一般成员的观点,头羊的行为起到关键作用。

案例一:股票交易中散户的追涨杀跌及庄家的急涨拉高出货

在资本市场,由于信息不充分,或缺乏了解,或对市场不确定,大多散户通过观察周围投资者的行为而做出判断,羊群效应表现的更为明显。由于散户基数巨大,这种羊群效应更容易造成整体非理性行为。

在资本市场,散户追涨杀跌现象非常明显,当大盘快速上涨时,个人投资者能量迅速积聚,极易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追涨的信心百倍,大家蜂拥而至;当 大盘跳水 时,恐慌心理也开始连锁反映,纷纷恐慌出逃,这样 跳水 时量能快速放大,很多股票被杀在地板上。

这就是为什么 牛市 中股票慢涨快跌而熊市时快涨慢跌的根本原因,庄家正是利用这种羊群效应,通过快速下跌建仓和急涨拉高出货。但我们一定要牢记,一般情况下急速杀跌不是出局的时候,可能事实正好相反,正如巴菲特所言: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案例二:餐饮业的排长队等待就餐

许多人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吃饭,首先就要看哪家店里人多,哪家门口排队的人多就去哪家吃,因大家都愿意相信,人多的地方一定比人少的地方好吃。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带来的从众心理。

在一些购物中心人流聚集的地方,餐饮排长队的现象时常可见,尤其近年来的网红奶茶店更是司空见惯,从开始的一点点、coco、古茗,到后来的喜茶、鹿角巷、奈雪的茶……

网红奶茶的长期排队,除了产品创新、场景打造和消费体验外,或许更多的是一种设计好的营销策略!

在奶茶工艺设计上,商家故意拉长奶茶制作时间,通过“慢工出细活”来延长消费者等待时间,提高店铺的排队人气,故而形成“越排队越有人买,越有人买越排队”的良性循环。

案例三:地产商开盘前雇人排队、故意捂盘来制造紧张假象

房地产开发商深谙利用“羊群效应”助涨房价以实现快速销售之道。有的开发商在开盘前雇人排队,有的开发商故意“捂盘”囤积土地和楼盘,制造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有的开发商通过各类虚假广告、宣传单以及“软文”等不透明信息发布预期上涨的信息……这些开发商刻意制造紧张氛围,在消费者中传递房价上涨的预测,促使其在“羊群效应”作用下出手买进,而消费者的群体性购买行为加上开发商顺势的涨价行为,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上准备买房而尚未购房者的“不买还要涨”的恐慌心理。随后,羊群效应发生了,人们开始蜂拥而上,房价开始飙升了,谁见到那种疯狂的局面都会有想买的冲动。

案例四:网红带货直播

中国互联网用户向来有鲜明的“羊群效应”特点,越是买的人越多的“网红产品”,其越要跟风试一试。

最近网红直播带货很火,罗永浩直播首秀,薇娅直播卖火箭,赚足眼球的同时,网红带货俨然成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就是抓住广大网友线上购物的从众心理。

随着主播“3、2、1”上货倒数结束,几万件商品瞬间售罄。观看直播的网友很难抵抗这种大规模群体一致行动的诱惑,消费冲动被激发。这么多人都在买,我也要买,感觉不下单,自己就是没有融入群体当中,会被群体“遗弃”。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

带货直播的网红们,大多都对产品的质量并不清楚,虽然有时自己也会体验一下所要销售的产品,但很难能够真正把控所有产品,导致网红带货直播经常出现假冒伪劣商品,其自身也难辞其咎。

羊群效应在商业中的应用极为普遍,在每一个羊群效应背后大都有一个披着羊皮的狼,假如我们自己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很容易就可能成为那只跟随的小绵羊,最终可能上当受骗、任人宰割,你愿意成为那只傻羊吗?

在网上购物时,大多数买家都习惯查看评价详情,如果有越多的买家给了好评,就会越加坚定买家购买此款商品的信心;同时,很多网店的老板非常注重买家给自己产品的“好评”或“差评”,认为买家的评价在网站信用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你因为看了其他买家的好评而决定购买此款商品,那么这就是商家成功地利用经济学中常说的羊群效应完成了一次买卖。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间内买卖相同的股票。羊群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这种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使人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羊群效应往往出现在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里,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

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没把握的事情,往往随大流。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许多时候,群众的眼睛并不是雪亮的。我们不是羊,我们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衡量,要有自己的想法。

羊群效应可以说是个不错的营销技巧,推销员可以利用羊群效应抓住客户的从众心理,促使客户消除疑虑,进而快速决策。在商业领域里,寻找好领头羊,理性地利用羊群效应,还可以创建区域品牌,并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获得利大于弊的较佳效果。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过度依赖舆论(即市场中的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有很大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因此,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整个市场而言,非理性的羊群行为的存在都是不利的。为了控制这种非理性行为,有必要研究羊群行为形成的原因。

真诚即正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事件营销为什么很难特别成功因为营销的功利性太强。反而是真实的事件更容易打动、感动人。扶弱心理。鸿星尔克并不是捐赠最多的,却是最不容易的。从微博没充会员,直播间没空调,老板骑共享单车,财报亏损......等一系列细节,都塑造了一个弱者的形象。这届受众理性了。当年汶川大地震,王老吉捐款1个亿,就有过扫货王老吉的事件。而与之相反,万科王石成了王十元。这次,公众理性了,不再单纯以捐赠数额来衡量企业的付出了。羊群效应依然在。从挤爆的直播间到线下门店的人山人海,认是感情动物。一旦形成一种狂热氛围,很多人都会被带动,不由自主加入群体。失控。不管鸿星尔克本次是不是事件营销,实际上这个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掌控。最后如何划上句号也很难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62111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