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关草席既为当地历史传统产品,亦为每家每户日常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故在当地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
一、草席产区
浒关草席出产历史悠久,各类草席编织的规格品种和编织工艺形成一定的习惯,在四乡八里之间又都积累了各自的特色品种。某乡某村某农户,一般都有自己的擅长编织方法和产品的规格,经过千百年的工艺流程至今,某乡某地已逐渐形成了固有的规格品种。编织和合席的地方,基本不出产隐(印)稍和双草;生产双草席的乡农,一般不编织有脐席。浒关草席收购采购店家,对自己所缺产品的草席品种,都会向所产地区去进行收购进货。根据原浒关镇创于清朝的百年老店“浒墅关老南山席行”店主李庆先提供的草席出产区概况,简列于下:
(1)双草席产区:通安乡金墅、专(占)桥头、三(安)乔头、唐基廊等村户,形成15平方公里范围的双草席主要产区。以4尺阔幅以上的双草席占绝大多数。
(2)油朴席产区:望亭乡主产,通安乡石巷浜亦出产。
(3)水朴席产区:浒关原保安乡诸村、望亭、包兴镇(原浒关辖属)、东桥矫埂村等。
(4)隐稍席产区:原浒关保安乡甑(真)山头、南庄、通安乡唐家桥、西湾塘(两村现属华山村,浒墅镇西北处)、西浜(现为俞巷里村辖)。
(5)脐席产区:浒关横宅、新乐、青墩、九图、东桥矫埂、望亭包兴镇等诸村。形成浒关镇域东北片约10多平方公里范围的主产区。
(6)纱筋席产区:浒关白石山、横泾(即现横锦、金鸡村)、通安蒋巷里(浜)、江(戈)巷浜村产榻席、纱筋席主产区。
浒关席业界先辈李庆先1983年6月24日在《浒关旧时草席市场一些见闻》中称:
浒关草席名闻全国,畅销各地,有悠久历史。浒关镇附近如通安、金墅、望亭、东桥三、四十里一带,普遍种草织席。家家备有织席木机。每天清早有到镇上市场销售,席市中心在北津桥,由各行家派人收购,看货定价,每天清晨很是热闹非常,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一派繁荣景象。
各席店收进草席之后,将席子晒干,经过整理后,按质论价。每年三四月间,是浒关席市场最兴旺时期,各地客户商贾纷纷前来采购。当地席草行店家是代客买卖性质,从中收取些佣金。全年的营业数字是相当大的(我店当时有确切统计)。说到席行,其中最著名的有几家老店。像老德润、李南山、倪恒盛、顾聚泰、合兴隆等等。这些店家在销售服务中因为做到“优劣分等,按质论价,不以次充好,定价划一,包退包换,务使满意而归去”。
人们为什么喜爱浒关草席,其中有个原因。像浙江温州宁波产的草席所植的席草,有咸性,一旦肉身出汗草席便有粘性;浒关草席的淡水草一经洗刷,凉爽无比,受到用户欢迎。
扬州朴树湾地方也产草席,质量很佳,产量不多。……
二、市场
浒关草席出产以来,即孕育了当地为主的草席品市场,千百年来久盛不衰。浒关席草市场,无论是望亭、通安、黄桥、车坊等地的席与草,都集中在浒墅关市场,因名浒关席。
春秋时期,当地农村就有种草织席习惯。浒关又是水陆交通的“活码头”,六朝(3—6世纪末)时,浒墅关上下塘两岸,种草织席、编织柴席(稻杆草料)已极普遍。自两宋以来,分工精当,经营规模形成较快,营销集中推广凭借交通便利优势和苏州城辐射功能影响,比之其他乡镇有利得多;新编《吴县志》载,900多年前的宋熙宁三年(1070),就有浒墅席作为贡品席入宫。明末清初,姑苏城外的浒墅关、望亭、通安金墅一带,已形成了繁华鼎盛的草席“世界”。所谓:“月有商人云集,日有五乡席贸。”民国时期,浒关沿大运河两岸的席店草行形成鳞次栉比。老南山、老清臣、合兴隆、张洪源、倪恒盛、沈云记、范凤记、褚鸿源、吴正聚、利南山、糜永盛等店号连成一片。民国25年(1936)国民政府吴县浒关第四区草席事业,经地方热心人士努力发起,联合组织运销合作社,发展浒关草席生产。据当时《苏州明报》所载,“每年产销额原有百万元之钜,将从事改良达价廉物美目的”。
组织无限草席生产信用合作社,并由“县府合作指导员周杰指导进行,业已次第成立。有第四区东桥、金旋、包殷、矫金(乡)四处;第六区尚羲、养庭(乡)二处;为该事业之新命运。每年产销闻名有一百万元之钜”。原有第四区黄泥、湾里两村信用合作社,正式改组为无限信用合作社。
生产草席中,信用合作社定为由8个合作社联合组织,第四区(即当时为浒关区)保证草席运销合作社联合社对外发展事业、信用借款、预计草席,改良编织业已成立的合作社基本社员、理监事,分别推定东桥基本社员36人。理事主席(王庆华)、理事(朱清涟、周景蓉)、监事主席(周旋宝)、监事(平能和、杨俊三、金旋乡),基本社员35人。
据周杰指导员谈,第六区养廉乡、第四区包殷乡两处,其“草席出品最佳,但均守绳法,不谋改进,终致淘汰,俟联合社成立后,调剂金融外,聘请技师,从品质达到价廉物美之目的,与他省草席出品争一地位云”。
民国26年(1937)11月,苏州及浒关被日军侵占后,浒关草席业仍然从抗战的烽火中生存下来。八年抗战到胜利前后的年月里,为了维持市场不受物价飞涨的金融冲击,浒关席业界针对市场的艰难,同仁志士们相应地自扶自救,组织了民间性质的专业同行组织——“浒关席业公所”,成为连接席草业市场的“桥梁”;在席草市场中平衡物价暴涨引起的的混乱。席业公所抱着“自强维艰”的宗旨,为克服币值暴贬、辅币短缺、经营滑坡的疲软状况,用自行发行“筹码”(竹制筹)作为市场的流通货币,以维持浒关当地草、席市场的稳定。浒关草席市场的信誉得到了提高和稳定。市场外面物价尽管暴起暴跌,而席市场内的贸易销售仍可得以当地范围内用筹码纸币来调剂填平,取得“信义”成交。
三、市场收购(供销社)
建国后的50年代,仅浒关当地曾突破200万条的产量。“文化大革命”时期,席草业一度被视作为“资本主义的草”,但席乡农民仍然坚持织席生产,“明里败落,暗里生长”,织得的草席利用夜晚悄悄售给过路客户、船家,销往大江南北,流向千家万户的消费者。80年代,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浒墅席草专业户大量涌现,全镇草席产品年销量又大幅增长。1980年,浒关镇设立“江苏省吴县供销社草席收购站”担负当地草席原料和成品的购、销、调、运、存的任务。
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草席生产由社员个人家庭副业纳入以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经营、分散生产”方式,即加工收入部分作为社员交钱分配记工,到年终再统一分配。
期间,整个浒关草席生产经济区域(浒关、通安、望亭)不包括东桥乡,据供销部门统计,共有织席机具10250台,从业人员20300余人。同年全区域计9个乡(公社)104个村(大队)982组(生产队)拥有织席机具17930台,3万多人从事“浒关草席”生产。90年代后,供销收购逐渐淘汰了由公社化而派生的统购统销机制。按一条“四二”尺幅草席的成本计,其中草料(毛重)计为5斤余,价4—4.50元,麻茎线2元计,而外地商贩来当地的收购价为10—12元(1990年初价格),这比在专业市场的浒关当地出售略高2成,因此为当地供销社加工织席的席户急剧减少。但是商贩到外地出售价格又为其当地收购价的3倍以上。故有顺口溜云:“织席不如卖席,卖席又不如贩席”;“贩席指责卖席,买席又嫌织的次品席。”席业滑坡现象因此产生。
90年代后草席质量,过去浒关席的麻茎数,以“三六”尺幅计,一般在60条(根)茎线以上;现今减为55条(根)左右。以往一条“四二”尺幅的草席,用草量在5斤6两(净草4.5—5斤)以上,而如今的重量却在3.5—4斤,而且用“咸水草”织编的草席,其总重量又不见增加,这在草席之乡列为大忌。
工艺美术产业是榜头镇的特色产业,榜头镇已形成六雕(即木雕、竹雕、石雕、铜雕、骨雕、仿玉雕)、六编(即竹编、草编、藤编、艺编、塑编、棕编)三千多种系列产品。木雕、古典工艺家具产业迅猛发展,产品畅销世界各地,榜头镇现有各类工艺企业1400多家,从业人员逾5万,成为区域经济的一大亮点和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开发建设中的坝下工艺生产集中区、宝泉工艺产业园和十里工艺长廊,正在发挥强劲的产业集聚功能,已初步形成了“以坝下工艺城为中心,仙榜路,濑榜路为走廊”的网状古典工艺集中区,进一步突显了榜头镇作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核心区的地位和带动效应。榜头镇溪尾村二十多家个私企业与亚欧美四十多家客商签订了“六编”工艺品供货合同,成交额共近2000万元。素以竹编、藤编、芒编、草编、塑编、棕编“六编”工艺品闻名海内外的溪尾村,不断更新工艺品种,挖掘技艺潜力,深受海外客商青睐为发展“订单企业”,榜头镇工商部门挂钩帮扶溪尾专业村发展“六编”企业。工商人员经常深入企业,传科技,送信息,帮技改,使该村“六编”工艺品源源不断漂洋过海,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过上小康生活,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应。
榜头镇种植席草历史悠久,为了增加农民经济收入,镇政府鼓励席农继续发展传统特色产业。榜头镇种植席草1000多亩,可收入200多万元。榜头镇的灵山、下明、东宫、新郑、岭下等村种植席草1000多亩,可收刈席草1000多吨,产值200多万元。为了增加席草产品附加值,榜头镇席农积极引进编织机,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自动草席编织机每小时可生产4张草席,提高功效数十倍。榜头镇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榜头镇是仙游县有名草席生产镇,生产的草席销往浙江、广东等省内外市场。
榜头镇团委积极响应镇党委提出“科技强镇”的号召,在团县委的引导下,主动向福建农林大学团委和省科技扶贫基金会联系,邀请由福建省农大专家教授和在校大学生组成的科技服务团来榜头进行科技扶贫活动。服务团一方面与镇相关部门领导探讨榜头“科技强镇”前景规划,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介绍新品种,分发科普宣传材料,进果场、入基地,针对果农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同时还表示将把基地出现的典型问题反馈给省农大有关专家,必要时还可设立课题专门研究。“科技下乡活动”对榜头镇推广实用农业科技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村基层农业科技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村基层农业科技含量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榜头镇坝下1万多人口的村庄,却形成了年产值超5亿元的红木明清古典家具产业,成为中国红木古典家具三大基地之一。
坝下,是仙游县榜头镇的一个村。榜头镇以这个村为中心形成的红木明清古典家具产业年产值已经超过5个亿,而且近几年以每年增长1个亿的速度发展。在红木古典家具消费力最旺盛的北京市场,坝下的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
坝下村的全部人口只有1万多人,而在坝下从事古典家具和雕刻行业的人员达到了1.5万人左右,正式注册的工厂企业达300多家,其中产值超过千万元的有近20家,家庭作坊更是难以计数。这个行业以坝下为中心扩展到邻近村落,整个榜头镇的从业人员多达两三万人,并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
在家具生产的带动下,坝下成为吞吐量巨大的仿古家具原料集散地,有一批人专门经营红木木材,还派生出专门为厂家提供包装、运输等服务的企业,单是专门负责销售坝下古典家具的驻京仙游籍人员就有几百人。
仙游坝下,已经成为与河北大城、广东大涌并列的全国红木古典家具三大基地之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明清家具艺术委员会已“落户”仙游,仙游县是中国古典家具之都”,坝下是“都城”之所在。
从清末开始,坝下的民间家具制作就已闻名遐迩。而仙游木雕作为中国三大木雕之一,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
改革开放后,海外市场的需求推动了坝下木雕工艺品业的兴起,在外地工艺品批发商的引导下,坝下生产的仿古家具借着木雕的销售渠道出现在市场上,完成了初步积累的坝下厂家开始大面积使用印度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等珍贵木材,生产明清款式的家具,营销人员主动出击,进军北京市场,销售价格也开始突飞猛涨。
仙游榜头镇木雕发展最有前途,因为仙游的文化传统和雕刻资源是不可替代的优势。“文化人做家具”,在当前看来只是坝下人的一种自我期许。从“艺人”到“文化人”的转化,恰恰是坝下家具生产向文化产业跃升的迫切要求对于福建这样一个传统资源丰厚的工艺美术大省来说,坝下人的梦想和努力,坝下人已经创造和正在创造的奇迹,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