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精髓有认知的革命,是头脑的革命,是抢占用户心智模式的革命。
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经济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它主要是指营销同时针对市场开展经营活动、销售行为的过程,即经营销售实现转化的过程。
在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国家,营销不应该一成不变。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在消费品行业、B2B行业(business to business industries)和服务业,营销方式也是不同的。而在同样的行业里,不同的企业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营销方式。
相关信息
在消费品行业,产品的技术研发和组织生产已经完全成熟,营销人员与生产环节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基本上可以简化为一个订单的关系。在大多数的消费品行业,生产周期短,可以按照市场的需求灵活调整生产。
在房地产行业则不然,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来说,房地产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个很难及时调整方向的恐龙,今天定下来以一、两居的小户型为主,半年后市场发生变化要求改为大户型,此时施工图完毕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或者甚至已经封顶,其转换成本之高是其他行业无法想象的。
销售的真正精髓是创值销售。任何一次销售成功都不是目的,只是沟通成功的一个信号。至于你是否真正成功,则要看你怎样为客户创造价值。如果你不能给客户带来更深刻的影响,那么你销售的就是一个商品,只能获得商品的价格。
现实中,客户想要获得的不仅仅是商品,而是以商品为载体的价值提升。
营销精神的正面是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执着精神,背面是自我磨砺、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激情的正面和理性的背面兼有,才能构成营销精神的一个整体。我之所以要做这样一个解释,目的在于说明一个道理,一个好的营销绝不是简单的走街串户,叫卖产品,而是一个自我成长、不断磨砺的过程。它可以让一个愿意努力的人走向成功,让一个平凡的人变得伟大;它是一种正能量,有一种极强的激励能力,挖掘其精神内涵,有其重要意义。
先来看正面——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执着精神。营销的天然是被拒绝,是求之于人。若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通常都会望而却步。我有一些招聘面试的经历,一说到要做业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我不行”。万不得已要做业务,那肯定是求职遇到困难、经济非常拮据。很多营销励志的故事都是从贫穷开始,他们心怀感恩、愈挫愈勇,经历无数拒绝、冷眼和嘲笑,但他们眼睛向内,不抱怨、不放弃,从自身找原因,不断成长,最终走向成功。其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执着精神确实激励了许多困境中的人,并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在上述执着的精神中,收入激励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时过境迁,一方面,随着富裕社会的来临,许多人已经走出贫穷,这种物质的激励逐渐失去其内在的动力。低欲望社会、佛系青年,物质已经无法激励他们,需要挖掘新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这种执着的精神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就会走火入魔,给社会带来危害,非法传销的危害就是例证。
于是需要来看其背面——自我磨砺、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这种精神可以让营销回归理性,行稳致远。
营销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前段时间,我看过《中间人经济》的书评,认为中间人更容易与买卖双方建立信任,这个中间人本质上就是营销人员。作者玛丽娜把中间人扮演的角色更加详细地分成了六种,每一种角色的确都创造出了特有的价值。这六种角色分别是:搭桥者;认证者;强制者;风险承担者;礼宾者;隔离者。
扮演好这六个角色非常难,有点理想主义色彩。以我个人的经验看,在追求专业的过程中,就要有点理想主义。如销售保健品,可以提升到健康使者;销售寿险,可以提升到爱与责任;销售房产,可以提升到美好生活。这种带有理想色彩的语言和目标,要从口号变成现实,需要用专业的手段和能力来支撑、来实现。我喜欢用极致的专业理念做营销,并付诸实践,结果可能是慢一点、难一点、苦一点,但最终能够实现客户与公司的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案例在我身边已经屡见不鲜。
随着这种专业精神的坚持和实践,我发现实用主义可以让我们活在当下,但理想主义可以让我们赢得未来。当我看看华为、阿里巴巴、苹果等公司创始人的理想主义情怀时,由衷感叹理想主义让公司伟大。营销精神的弘扬也是如此,不仅要有执着的精神,更要有专业的精神;既要有实用主义的脚踏实地,也要有理想主义的抱负情怀。
这便是我理解的营销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