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十大营销专家有哪些?

2014中国十大营销专家有哪些?,第1张

2014中国十大营销专家

作者:中国品牌营销网 来源:中国营销协会

由中国品牌营销网发起联合业界知名人士共同推出的2014中国十大营销专家评选活动于7月20日落下帷幕,历时2个月的评选过程受到了全国企业界、新闻界、广告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一度成为全国营销界的热门话题,此项活动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每年都将评选,中国品牌营销网将和广大业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动中国营销策划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1、卢永峰:索象(中国)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中国整合营销领域第一人,从业十五年来已为东风汽车集团、吉利汽车集团、东方航空等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品牌营销策划和传播服务,擅长为企业量身厘定中国最专业的策划资源和最精准的传播途径使企业品牌价值和营收业绩快速提升。

2、李光斗: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被评为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风云人物,擅长市场营销、营销策略、策划咨询和广告公关。李光斗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建设的基础是品牌战略,企业战略的核心也是品牌战略。

3、路长全: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切割营销理论创始人,他认为:面对复杂、庞大的中国市场和消费人群,最有效的竞争策略就是清晰切割出有利于企业的人群、市场区域、新品类别、认知差异和品牌主线,在消费者心智中清晰划出消费者接受我们、同时又规避对手正面竞争的区域,实现难得的成长时间和空间,就如面对一块蛋糕,你要吃下它,最好的策略就是拿刀切一块下来,直接、快速、有效!

4、何慕:上海联纵智达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当代中国系统实效营销咨询的杰出代表人物,深谙企业营销战略规划、新商业模式打造、营销管理、营销需求链诊断、营销价值创新、新品上市招商企划等方面的工作,他在中国第一个提出“完整营销系”与“全面竞争力”的新营销思想与实用检核模型,并成功运用于诸多企业(客户)市场实践,被中国诸多企业界、营销理论界等广泛推崇并得到极高的赞誉和广泛的推广。

5、朱玉童:深圳采纳品牌营销国际顾问机构总经理,新营销思想的创造者之一,把营销概念扩展整个企业,并带来了六个转变:由零散的战术创意向系统战略营销转变;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向以品牌为中心的营销转变;以价格为竞争导向的营销向以整个价值链为激励体系的营销转变;以渠道、终端抢夺为主的营销向以建设渠道伙伴关系的营销转变;以促销、广告为手段的营销向整合传播为主的营销转变;以计划、执行、控制、反馈为主的营销向组织变革、目标管理、情景管理、知识管理、领导力等一系列的转变。

6、袁岳:北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其研究和著述集中于工商管理领域的品牌管理、系统营销体系、内部管理转型、领导力塑造、危机管理、终端管理、营销研究方法论,其研究致力于传媒和政府多个方向。

7、李志起: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营销实战派领军人,先后创建了六大品牌营销理论,包括品牌空间论、品牌金字塔理论、品牌3.0理论、品牌突破法则、品牌22条军规、四轮驱动法则,同时得到国内外200多家企业的实践 *** 作,并最终成为各大企业最实用的营销六大武器。

8、叶茂中: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被称为中国广告第一人,擅长品牌策划、广告创意和大品牌传播,24年来为200多家企业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和品牌设计,创意拍摄1000多支广告片,迅速提升企业品牌与销量。

9、丁邦清:现任职中国本土最大、唯一国内上市的广告公司(002400)——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创新性地提出了打造成功品牌的“八链”理论,指出了我国品牌建设中的环节脱节、重复建设、品牌空转等诸多缺失,给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提出了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以培育核心价值为轴心,贯通品牌名称、包装、产品、广告、终端、活动、品牌管理等环节,构建品牌的价值链、生态链和整合链,从而锻造品牌成功链的系统观。

10、余明阳: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十大策划人之一,擅长策划咨询、营销策略、广告与公关、研究品牌、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其业绩曾被海内外300多个媒介报道过,并被收录进权威性高校教材作为经典案例传播。

一般说对市场营销影响最大也最热门的话题肯定是市场的宏观环境问题了~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是指那些给企业造成市场营销机会和形成环境威胁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社会和文化环境。这些主要社会力量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变量。他们所引出的热门话题有以下方面~:

一、人口环境

1、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成爆炸性增长

2、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地区差异

3、家庭结构的变化与地区差异 包括晚婚、子女减少、离婚率高、职业妇女增多、非家庭住户兴起等因素。

4、地理上人口的迁徙

5、受教育程度

二、经济环境

1、购买力因素

2、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情况

3、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

4、商品供求因素

5、商品价格因素

三、自然环境

1、原材料短缺,能源成本提高

2、地理位置的选择与利用

3、环境污染严重

4、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干预加强

四、科学技术环境

1、技术变革步伐加快

2、创新的机会无限

3、研究与开发预算很高

4、关于技术革新的法规增多

五、政治法律环境

1、管理企业的立法增多

2、政府机构执法更严

3、公众利益团体力量增强

六、社会文化环境

1、宗教信仰 2、风俗习惯

3、态度与价值观

4、语音文字

5、教育程度和职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1225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