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都有那些牌子,是哪个国家的?

单反相机都有那些牌子,是哪个国家的?,第1张

1.佳能(Canon)是日本的一家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从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

2.尼康(Nikon),是日本的一家著名相机制造商,成立于1917年,当时名为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1988年该公司依托其照相机品牌,更名为尼康株式会社。“尼康(Nikon)”的名称,从1946年开始使用,是“日本光学”日文读音(Nippon Kogaku)的罗马字母缩写,并且融合了德文中蔡司照相机ZeissIkon中kon的写法。

3.索尼(日语:ソニー株式会社,英语:Sony Corporation),是日本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总部设于日本东京都港区港南1-7-1。

4.奥林巴斯(Olympus Corporation)日本,创立于1919 年。1920年在日本成功地将显微镜商品化,在癌症防治领域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内窥镜,1950 年由奥林巴斯在世界上首次开发。迄今为止,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已成为日本乃至世界精密、光学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事业领域包括医疗、影像、生命科学产业三大业务领域。

5.宾得(PENTAX)日本,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光学品牌,产品覆盖天文望远镜、医用内视镜、眼镜等范围。宾得的品牌文化可以追溯到1919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旭光学合资公司。

6.松下(Panasonic)日本,Panasonic的中文为“松下”(早期叫National,1986年开始逐步更改为Panasonic,2008年10月1日起全部统一为Panasonic)由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自1918年松下幸之助创业,发展品牌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而享誉全球;该企业品牌跃入《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

7.三星 是韩国的知名公司之一,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的简称,该集团包括44个下属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机构,成长为“世界最受尊敬企业”企业之一的三星在全世界68个国家拥有429个据点23万员工,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 三星集团成立于1938年,公司最初主要出口朝鲜南半岛的鱼干、蔬菜和水果。

8.理光(Ricoh),是日本著名的办公设备及光学机器制造商,世界五百强企业。市村清在1936年成立理化学研究所,研究所主要研究理研阳画感光纸,1963年正式易名为理光,并在同年成立香港分公司。现在理光的主要产品包括影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文仪器材,文档解决方案,以及轻便型数码相机。

9.徕卡 是德国原装手工制作的相机。徕卡相机在现今生产的专业相机中,打开后盖可以看到,徕卡机身用料的厚度,真得用锤子碰才能毁坏。它以结构合理,加工精良,质量可靠。

10.哈苏(Hasselblad)瑞典 长达 77 年(至2018年)的相机历史,深耕于中画幅相机。打造了庞大完整的中画幅相机系统,沉淀了多年在相机领域的技术,从胶片到 1 亿像素,变的是看得见的外观,不变的是对影像的追求。

扩展资料:

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缩写为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它是指用单镜头,并且光线通过此镜头照射到反光镜上,通过反光取景的相机。

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再到取景窗;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光线可以照射到胶片或感光元件CMOS或CCD上。

在多姿多彩的古典相机世界里,有那么一些品牌很少引起人们关注,这些相机不太有名气、产量也不高,但是它们具有独特的设计构思和精美的制作工艺,至今仍然为相机收藏者所钟爱,Diax 相机就是其中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德国的整个工业体系都被拉进了战争。徕卡、蔡司和福伦达等德国老牌光学制造企业都转向为军事服务。在战争末期这些企业遭到重创,例如蔡斯公司就是主厂房被炸毁,美、英、法、苏争相抢夺蔡司的设备、文件和技术人员。其它几家公司也都面临厂房、设备、人员的严重短缺,一时难以恢复生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马上就要步入40岁的瓦尔特·沃斯(Walter Voss)先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难得的时机,1946年10月创建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一家相机制造公司。瓦尔特·沃斯凭借着曾经在相机制造业工作多年的经验,很快就在第二年生产出第一台使用135规格胶卷的Diax 相机。

1947版 Diax 原型机的设计非常简洁, 平滑的机顶两侧配有一大一小的卷片钮和倒片钮。取景器很小,自动计数。相机采用高档的 Compur-Rapid 快门,速度范围:B,1~1/500 秒;三个原型机版本配有Xenar 等几种不同镜头(图1)。这款相机顺应了当时人们对使用135胶卷的小型产品的急切需求, 以超小的体积和简单的 *** 作赢得人们的好评,尤其是女性的喜爱。这类体积小巧的相机产品在稍后的年代里被划归为坤机。从1947到1950年经过几次小的改进,Diax 相机在照材市场上初露锋芒。

1950年Diax I (图2)面市,这款相机除了扩大的取景器,以及为此将相机顶部右侧加高之外没有大的改变。

1951年Diax II上市,相机的取景器又增大了一些,而且增加了联动测距装置。这款相机使用Schneider-Xenar 1:2.8/45mm 镜头,后来又将镜头改为更快的1:2.0 规格。为了使位于取景器一端的倒片钮不再突出,倒片钮改为扁平设计。这使得倒片时有些不方便,但是照顾到了相机外观的平衡感,这个设计一直沿用到Diax以后的各款机型(图3)。Diax II 推出时,Diax 可更换镜头机型已经基本研制完成,一年后,全新的 Diax 1a 就面市了。因此不能更换镜头的Diax II 型刚刚推出就已经落后了,这个型号只有很少的存世量,是整个 Diax 收藏品中最为稀少的机型之一。

在Diax I 型和 Ia 型之间其实还有一款 Diax Standard 标准型存在。这个机型的机身与 l 型相同,但是能够更换镜头,它应该是一款试制品,只有个位数的产量,十分罕见。易贝拍卖网站上曾经有一台标准型以340多澳元的价格竞拍卖出。

1952年的Diax Ia 可以说是 Diax 相机的一个全新体系。它第一次采用了可更换镜头的设计,镜头通过M55外旋接口与相机配套。为了配合35、50和90几个不同焦段镜头的取景,Diax 并没有追随当时其它品牌使用取景器内部加框线或外接取景器的做法,而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三个取景窗分别对应不同的镜头(图4)。在 Diax Ia 的机身背面能够看到标有明确焦段数的三个取景窗。为了减少混淆,三个取景窗玻璃分别用了无色、蓝色和黄色玻璃(图5)。

1954年 Diax 在 I 系列基础上又推出 II 系列,这个系列从外形上与 I 系列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都增加了联动对焦功能,II 系列的机型是 Diax 所有机器中技术上最为先进的。

1956年在Diax a 型的基础上,改为平顶机身和卷片扳手的 b型面市(图6),除了外观上的改变,a 型和 b 型在功能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Diax 可更换镜头的两个系列相机外观漂亮,特别是那并排的三个取景窗口非常引人注目。相机的快门等机械传动部分皮实可靠;镜头中有的由施耐德等名厂配套,做工非常精细,光学素质优秀,至今仍依旧够拍出不错的照片(图7、图8)。

能够更换镜头的新机型大大扩展了Diax 相机的应用范围,但其独特的取景系统又限制了更多焦段镜头的使用。在Diax I 系列开发的后期,已经有不同厂家生产的35、45、50、85、90和135六个不同焦段的十几种镜头能够与相机匹配(图9),这与相机机身预设取景窗的设计产生了矛盾。

当瓦尔特·沃斯公司准备推出Diax IIa 和IIb 能够联动对焦的新机型时,已经意识到多取景窗口设计的局限性,因此在 IIa 和 IIb 机型中,已经将背面的三个取景视窗减少为两个(图10),只留下50和85-90两个焦段。

Diax公司曾开发出与不同焦段镜头相配套的独立取景器,后来为避免每次更换镜头都要更换取景器的麻烦,又专门委托 Steinheil 公司开发出一款能够适合多个焦段镜头并能调节视差的外接取景器,这个精致的取景器能够提供35、85/90和135不同焦段的取景,而联动对焦的任务由机身上的50焦段视窗完成,这算是彻底解决了相机的取景问题。不过,增加了外接取景器后的Diax IIa 和 IIb 相机从正面看都会出现有六个取景小窗口的热闹场面(图11)。拍摄者在对焦取景时,除非使用50mm焦段镜头,其它镜头都要用到两个视窗,这时既要保证对焦的准确,又要保证所用镜头与取景视窗的一致性,肯定增加了混淆的可能,造成使用时的困惑。

能够更换的 a 型和 b 型镜头中有的在镜身表明了型号名称,有的则没有标注。不过好在两个机型的镜头可以互换。a 型机身联动测距杆插口的位置在镜头接口内右下方,b 型则在左下方,因此两种不同类型的镜头安装后会有90度的扭转,这只会影响拍摄者读取镜身上数据时的习惯,并不会影响镜头的功能。在所有能够更换的标准镜头中(45和50mm焦距),那支施耐德 f:2.0 Xenon 镜头最少见,是所有 Diax 系列配套镜头中口径最大,出片效果最好的一支。

Diax 相机最具有特色的专用取景视窗系统终于走到了尽头,在1957年 Diax-L-1型出现时,已经看不到多个取景窗口同时出现的情况,Diax 新型号重回单取景视窗设计(图12)也不再能够更换镜头。Diax-L-1 失去了 Diax 十年来一直坚持的小巧形象,新的机身庞大臃肿(图13),除了加装了一支内置的 Gossen 测光表外,整个相机都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亮点。这可能也预示着瓦尔特·沃斯公司再也无法与那些战后恢复元气的德国相机制造大鳄们竞争,因为就在这个新型号相机推出不久,就传来了公司破产的消息。

瓦尔特·沃斯先生虽然抓住了德国战后相机制造业重建的机遇,但是在以后的十年中,他走的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研发的道路,企业一直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瓦尔特·沃斯公司员工最多的鼎盛时期也只有60多人,到1957年,公司出现亏损,很快就破产了。这个势单力薄的家族企业无法解决成本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研发、外部竞争等众多问题,成为战后第一批倒下的德国相机制造公司之一。

Diax 相机在十年时间里产量达到了近十万台,虽然停产50多年了,在当年销路通畅的欧洲和澳洲市场,至今还有不小的存世量。由于品牌的知名度不高,收藏 Diax 相机的难度不太大,易贝(eBay)就是一个不错的寻宝平台。通常一台品相不错的Diax Ia 或Ib 型都不会超过100美元。在所有 Diax 机型中能够更换镜头同时具备联动对焦功能 的 IIa 和 IIb 型的制作都很精美,是最为值得收藏和把玩的两个品种。可更换配套镜头中2.0口径的比较稀少。

在配套镜头中,所有施耐德镜头都用料扎实,品质优越,而其它品牌配套镜头则要注意选择,有些为 I 系列配套的镜头不包括联动对焦功能,这要特别留意。除了那些稀少品种,Diax 其它型号也不太昂贵,包括产量很低的过渡机型 Diaxette 型相机(图14)。倒是那些Diax原厂的配件,如:外接取景器、遮光罩、各种滤镜和镜头盖等更为少见,想要收集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图15)。在国外一些著名的拍卖会上偶尔也会有 Diax 出现,如果运气好,甚至能够拍到比较罕见的Diax 套装(图16)。

在胶片相机已经快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面对这些精致的 Diax 相机,常常会引起人们对其短暂历史的好奇,而收藏这些相机甚至重新使用它们拍出带有怀旧色彩的照片则给我们带来更多特殊的体验和对纯机型相机时代的怀念。

本文最初发表于《摄影世界》2013年6月号

本文照片都来自于个人收藏。未经允许不得引用,违者必究。

1947年版Diax原型机 ,固定镜头,平顶,小取景窗,机身顶部有 Diax 商标,配备Axinon f3.5/40mm 镜头,Compur-Rapid 最快1/500秒九速快门。

1948年版Diax原型机, 固定镜头,平顶,小取景窗,机身顶部除了 Diax 商标还有Walter Voss 厂标,配备Steinheil Culminar f2.8/42mm 镜头,Compur-Rapid 1-1/500秒九速快门,无闪光灯插口。

1949年版Diax 原型机, 固定镜头,平顶,小取景窗,与1948年版不同的是机身正面增加了闪光灯插口。配备Steinheil Culminar f2.8/42mm 或Schneider Xenar f2.8 45mm 镜头,Compur-Rapid 1-1/500秒九速快门。整机重423克。

1951年,Diax I 型 ,固定镜头,顶部右侧加高,取景器增大,配备 Schneider Xenar f2.8 45mm 或 Schneider Xenon f2.0 45mm 或 Heligon f/2 45mm 镜头,Compur-Rapid 1-1/500秒九速快门。整机重469克。

1951年,Diax II 型 ,固定镜头,机身加高,非平顶,取景器进一步增大,联动测距,自拍器,Schneider Xenar f2.8 45mm 、Schneider Xenon f2.0 45mm 或 Heligon f/2 45mm 镜头镜头, Synchro-Compur 1-1/500秒九速快门。整机重527克。

1952年,Diax Ia 型, 可更换镜头,非平顶,估焦,背面三个取景视窗口,扁平倒片钮。配备Laack Diaxar f3.5 50mm、 Schneider Xenar f2.8 50mm 、 Schneider Xenon f2.0 50mm 、 Isco Isconar 或 Westar f3.5 50mm 镜头,Synchro-Comapur 1-1/500秒快门。机身连同 Xenar f2.8 50mm镜头重626克(以下可更换镜头机型重量都使用同样镜头)。

1953年,Diaxette, 与I 型基本相同,固定镜头,镜头自拍器,倒片钮加大,与卷片钮相同。镜身增加黑色护套,配备 Steinheil Munchen Cassar f2.8 45mm 镜头,Pronto 1/25-1/200秒快门。 整机重466克。

1954年,Diax IIa 型 ,可更换镜头,非平顶,联动对焦,背面两个取景视窗,扁平倒片钮。 Schneider Xenar f2.8 50mm 、 Schneider Xenon f2.0 50mm镜头, Synchro-Comapur 1-1/500秒九速快门。整机重699克。

1956年,Diax Ib 型 ,可更换镜头,卷片钮改为卷片扳手,平顶,估焦,背面三个取景视窗。配备 Schneider Xenar f2.8 50mm 、 Schneider Xenon f2.0 50mm 、 Isco Isconar或Westar f3.5 50mm 镜头,Synchro-Comapur 1-1/500秒十速快门。整机重705克。

1956年,Diax IIb 型 ,可更换镜头,卷片钮改为卷片扳手,平顶,联动对焦,背面两个取景视窗。 Schneider Xenar f2.8 50mm 、 Schneider Xenon f2.0 50mm 、 Isco Isconar或Westar f3.5 50mm 镜头,Synchro-Comapur 1-1/500秒十速快门。整机重742克。

1957年,Diax L-1型 ,加长加宽大机身,固定镜头,卷片扳手,机身顶部带 Gossen 指针式硒电测光表,延时自拍器,快门按钮在机身正面右侧,配备 Rodenstock-Diax-Trinar f2.8 45mm 镜头,Compur-Rapid 1-1/500秒十速快门。整机重638克。

35mm f3.5 Isco Westron 镜头重77克

35mm f3.5 Schneider Xenagon 镜头重171克

45mm f2.8 Schneider xenar 镜头重 166克

50mm f3.5 Isco Isconar 镜头重187克

85mm f4.5 Isco Isconar 镜头重179克

90mm f3.5 Tele-Xenar 镜头重351克

135mm f4 Tele-Xenar 镜头重304克

图1 Diax 原型机(1949年版本)。

图2 取景器加大了Diax I相机。

图3 在Diax I基础上增加了联动测距的Diax II相机。

图4 可以更换镜头的Diax Ia。

图5 取景窗用了无色、蓝色和黄色玻璃来加以区分。

图6 Diax Ib,采用了新的平顶设计,卷片钮改为卷片扳手。

图7 使用50焦距镜头的Diax Ia 拍出的照片。

图8 使用90 焦距镜头的Diax Ia 拍出的照片。

图9 Diax能够接驳多个焦段的镜头。

图10 Diax IIb的背面。

图11 使用外接取景器的Diax IIb,出现了六个小窗口的热闹场面。 

图12 Diax的最后一款相机Diax-L-1。

图13 Diax-L-1与Diax原型机的比较。

图14 1953年的Diaxette是一款少见的过渡机型

图15 少见的相机配件和说明书。

图16 罕见的Diax 套装。

保时捷就不用和大家细说了,大家应该对这个品牌特别了解,徕卡是一家德国的照相机品牌,虽然保时捷和徕卡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两个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两个品牌的产品都是各领域里的高端品。

徕卡和保时捷为什么愿意和华为合作。

华为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很迅猛了,作为我们本土生产的产品,不仅仅是在国内,华为在国外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即将迎来的5G时代,全球想要统一5G标准,而华为成为了5G标准之一,确实是一件很令我们骄傲的事。华为这几年确实让自己的手机品牌提高了档次,不仅仅是因为华为和一些国外的高端品牌合作,而是因为华为这些年的努力,确实值得也应该提高它的档次。

虽然华为现在距离一些国外的手机品牌还有一些差距,但是我们应该对华为抱有希望,根据华为这几年的发展,华为肯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第一,因为徕卡太高端了,在单反里面,为什么尼康佳能能大行其道?因为便宜!!虽然对我们来说已经贵了,但是在里面还算便宜的!

看看蔡司和徕卡,真土豪!还有保时捷也一样。

这样导致什么?真正平民中对他们的了解不多,而很多人咬一咬牙明明能买的起徕卡,蔡司,保时捷的却转入了佳能,尼康等的怀抱。

结果:

看看大众奥迪,宝马劳斯莱斯,吉利沃尔沃,保时捷降价!

某些厂家也不想被同行吃,那就开始做周边咯,扩大声誉的同时再赚钱,要么就降价增加销量。

贴牌,找靠谱的,销量不错的公司进行贴牌认证。

记住这个贴牌和认证又有不一样的,贴牌更多的就是全套你搞,我借你个名字,我不对你的产品和你的品牌有任何责任承担。

其他再说。

先说说徕卡,徕卡是一家有百年照像经验的德国公司,对拍照有着较强的研究经验。对塑料镜片,焦距,光的摄入量等研究是很有一套的,但是随着智能手机增加摄像功能,在价格不太高的情况下,比一台中下级照像机便宜多了,冲击了照相机市场,很多相机也不再是抢手货,更别说象徕卡这样的世界名牌,虽然说相机好,但也不能人手一台,必定价位在那里。华为做为年青的中国手机领导品牌,也需要提升自身手机拍照效果,徕卡想普及相机为世界服务,于是两家一拍即合,徕卡为华为提供技术指导,华为负责生产手机摄像头,所以你着到的所有华为徕卡摄像,都这样写,徕卡提供摄像技术支持。

再来说说保时捿,保时捿也是德国有名 汽车 制造公司。拥有较强的 汽车 研发经验, 汽车 销售也是叫得上号的,是豪车的重要标志,华为刚进入智能手机不久,那几年中国手机就象雨后春笋,到处发芽,到处开花,品牌杂牌多的数不过来,刚上市没有名气的都叫山寨机,比起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手机,人们就说华为就是个山寨机,华为为了摆脱这个名气,让自己也高档起来,就棒上了保时捿,华为的目的是提升品牌型象,能和苹果三星有的一拼,果然成功了。华为保时捿版手机就是豪华奢侈的标志,所以网传成功人士用华为,就在这里。当然华为除了保时捿版,还有Mate系列,V系列,P系列,麦芒系列,和荣耀系列子品牌,现在大都很优秀。

这就是华为同徕卡,同保时捿合作的背景。

欢迎评论关注

徕卡和保时捷是相关领域的龙头品牌,但是因为受众少和企业太过高端,所以也需要拓展c端市场,华为又是消费品领域的国产手机龙头,品牌溢价高,所以双方才合作了。

徕卡摄像头和保时捷跑车在全球都有很好的致命度,但是并不是针对大众市场,特别是徕卡,现在都已经基本退出直接的消费市场了。但他们需要服务好自己的目标客户,满足目标客户的心里认同和自我实现,就 和奢侈品广告一样,奢侈品广告是做给普通用户看的,让品牌细节客户被其他人群羡慕,形成“虚荣感”和“价值认同” ,所以徕卡和保时捷一样,需要让普通用户对品牌仰视,增加曝光。

而华为是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三的手机企业,而且是国内手机品牌溢价最高最知名的品牌,本身华为也愿意在这方面发力,排在他前面的苹果和三星都不愿意做类似的跨界合作。

其实,不止是华为有类似合作,因为老板赌博而资金链断裂的 金立也和兰博基尼谈过类似合作,都已经谈妥了,已经生产了,但因为资金链断裂,产品最后也没有上线, 当然付款就没有付完。

而且与华为合作,除了授权费外,恒大的品牌曝光才是这两个品牌看重的,比如华为光是从P9到P20使用徕卡镜头就为徕卡带来了超强的品牌曝光。

保时捷设计同样也是如此,华为根本供不应求,华为Mate 10保时捷和Mate RS保时捷根本就买不到,而且外观上的确非常好看,让华为逼格又提升了,更多用户也从华为推广了解到了保时捷。是双赢的合作。

华为做的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加油,华为,做的更好。

谢官邀。

熟悉华为公司的都知道,华为官网写得是“不只是世界五百强”。华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遍布全球了, 华为是一家 科技 公司 当然这里指的华为是包括通讯设备和 科技 之类的,不仅仅是手机。作为国产的佼佼者,华为不仅仅在中国市场有立足之地,远在海外也有不小的名声。

可以看到华为每出新款产品的发布会都是选在国外,而且售价也比国内高出一些, 华为在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是奢侈品对待。 华为和一些知名的品牌合作已经司空见惯,例如最受到媒体曝光和议论的,徕卡认证还有就是保时捷设计。其实徕卡认证的镜头并非是徕卡产的,是华为研究室生产,徕卡公司认同,和提供一些相关技术的。 这些公司想于华为合作,说明华为的能力与实力被认同。 通过于世界领域高端的公司合作, 我们可以看到,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制造走的越来越远!相信中国智造会改变世界的动向!

徕卡与保时捷选择与华为合作,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打开中国市场。毕竟徕卡和保时捷这两个牌子虽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名,但产品却高高在上,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费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人都与这两个品牌无缘。

而华为是世界500强企业,同时又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徕卡与保时捷选择与华为合作,无疑能够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尤其是徕卡,光是从P9到P20这几代华为手机上收取的授权费用,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另外,徕卡的相机虽然很有名,但由于价格太贵的缘故,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远不如尼康、佳能。徕卡也希望能够通过与华为的合作,为自己的成像技术做一个宣传,吸引更多中国消费者购买徕卡相机。

同样的,保时捷设计(Porsche Design)虽然和保时捷跑车的关系不大,但同样也是德国的著名设计品牌。从华为Mate 10保时捷,与Mate RS保时捷这两款产品可以看出,保时捷设计对于华为的帮助是很大的,至少把产品的外观设计和格调提高了几个档次。同时保时捷设计也是在利用华为手机进行宣传,随着华为手机的成功,未来肯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客户邀请保时捷设计为他们设计产品。

这种问题提的好幼稚。

商业合作,钱给到位,为什么不愿意?

再说leica与保时捷又不是第一次出来“卖”。日本松下的卡片相机到微单相机,早就有N款产品都是所谓的“leica认证”了。 松下几年前推出的1英寸CMOS手机CM1,它的摄像头也同样是“leica认证”。

当松下的卡片相机、手机挂着leica认证的时候,摄影圈嗤之以鼻。而当华为的手机挂上leica认证的时候,就变成秒天秒地秒单反的神器。这充分说明了 松下在中国的营销水平弱鸡,远不如华为能吹,也说明了市场上无知的消费者太多。

再说说保时捷,印象中保时捷是个 汽车 品牌,但楼下的评论网友指出了 (这只是一个叫保时捷的设计公司,跟 汽车 厂无关) 。这个设计公司经常跨界与世界上很多领域的品牌有合作, 保时捷限量设计款基本都是在原作上小修小改(一般都是改外观)就卖出一个杀猪价。 就连瑞士军刀都有“保时捷设计款”呢!

这是它的生财之道之一,华为有钱送上门,你说保时捷不赚吗?

看了很多都是说只要钱到位 徕卡跟保时捷就愿意合作 我就纳闷了 一个品牌得到全球的认可是需要多少年的积淀 人家广告费一年在全球要砸多少钱 如果华为是个一般品牌或者杂牌你给再多钱 保时捷和徕卡愿意跟你联名? 辛苦积累的名气就靠出点冠名费就把自己卖了?这不是自降档次吗? 都说强强联手 华为在世界手机行业牌全球第三 有自己的处理器 现在手机品牌有自己处理器也就是拍前三的苹果 三星 华为了吧。 外国徕卡专卖店还有华为手机卖呢 话说回来 说到愿意在宣传上砸钱的手机产 我只服蓝绿厂 为什么保时捷跟徕卡不跟他们合作? 不是蓝绿厂没没想到这点 是别人不愿意 我记得蓝绿产找过巴塞俱乐部联过名 那个才是你给钱到位别人就愿意给你联名 别人球衣都是广告位招租的 管你是个什么东西

1、华为大品牌,一般大品牌都喜欢和大品牌合作,不至于出现被对方坑爹的情况

2、华为有钱,金钱开路没什么事情合作不了,像保时捷设计中心是打开门做生意的,本来就是面向 社会 承接各种设计工作,你拿2000万美金过去让他们给你设计一款钥匙扣,他们肯定不会拒绝。另外徕卡也是承接各种定制和设计工作,比如文莱苏丹生日就向徕卡定制了几十台特殊型号的相机,还有卡塔尔王子向徕卡定制了一个镜头,独一无二的,从设计到制作全球就这一款,没记错当时花了200多万美金(关于文莱苏丹的相机和卡塔尔王子的镜头,百度很多资料,你一搜就知道真假),所以只要钱管够,徕卡也是可以跟你合作的,不信你拿1000万美金让徕卡给你家大门设计一个猫眼,你看徕卡干不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2276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