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港口物流园区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成功的港口物流园区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第1张

1、物流园区的前期调研和战略定位。物流园区成功的基本标志就是“客户多,货量大,成本低”。物流园区的考虑因素主要包括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及自身资源等。因此,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沟通的基础上,准确进行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包括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客户定位和品牌形象定位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2、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物流园区功能的发挥,依靠其规划设计更加符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因此,在园区的概念规划、功能设计和技术实施三个阶段,要依据市场分析和战略定位,依据物流作业的专业要求,不能照搬、照套商业、工业或者其他同行的做法。同时,要做好开发建设的组织管理,搞好项目控制。这也是物流园区成功的基础。

3、物流园区的招商合作和运营管理。如果说战略定位是物流园区成功的前提,那么运营管理就是物流园区成功的关键和根本。要构建园区管理运营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实现一体化整合服务,为入驻物流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要高度从市场需求的角度,重视物流园区的营销推广和招商合作,制定合理的投融资策略,确定物流园区的创新经营模式,实现物流园区投资建设和整体运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当然,物流园区的开发和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还会涉及到信息平台和投融资等诸多问题……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 供应链管理

成的物流网络。同一企业可能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组成节点,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不同的企业构成这个网络中的不同节点。比如,在某个供应链中,同一企业可能既在制造商、仓库节点,又在配送中心节点等占有位置。在分工愈细,专业要求愈高的供应链中,不同节点基本上由不同的企业组成。在供应链各成员单位间流动的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和产成品等就构成了供应链上的货物流。

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例如从采购、物料管理、生产、配送、营销 供应链管理系统

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物流与库存成本降到最小。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 *** 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

港口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组织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越来越成为产业组织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日渐突出,使港口成为衍生高度聚集相关产业群带的巢臼,由此也在地域延伸了港口的经济辐射范围,并产生了具有高耦合度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关联度及其产业集群的边界不断扩展。本文对港口物流及其周边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港口产业链重构进行探讨,架构崭新的现代港口内外部发展格局。一、港口区域延伸及其腹地产业集群的藕合度分析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一种位于特定地理区位的中间组织,由众多企业即集群的成员本着共同的产业目标、默识的规则建立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约定的群体。集群成员间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竞争,不断创新,建立了投入产出的经济技术联系,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关系,产业与相关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及服务机构之间的互补性,从而形成产业的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产业集群通常指依赖并服务于相似市场、具有主导产业的众多企业及相关产业组织和支撑服务机构间通过分工合作于特定区域内结网而成的学习型组织。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高、无形资产提高是产业集群的优势。传统港口禀赋其区位优势所形成的港口经济及其附着体一一临港工业,符合产业布局的基本规律,但临港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结构较为粗放,主要集中在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提供较为初级的产品,临港产业集群的形态主要表现在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产业关联度,但信息、技术和服务含量较低。而现代港口采取完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主要业务范围从货物装卸、仓储和船舶靠泊服务,到货物的加工换装及与船舶有关的工商业服务,扩大到货物从码头到港口后方陆域的配送一体化服务。港口逐步成为统一的集运输与贸易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从国外港口发展的趋势来看,世界贸易的90%来自海上,进出货物约有50%增加值来源于港口物流产业,临港工业和港区物流机能加强,诸如流通加工、包装、仓储、配送及信息服务,并已形成炼油、化工、电子、机械、汽车、服装纺织、食品、家电及IT等产业的生产、制造、加工、装配的重要基地,而且亦成为贸易、存储、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公司等产业集聚地。全球已步入第三代港口发展阶段,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港口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成组货和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主要运输方式,集装箱、干散货和液态散货运输船舶向大型化发展,泊位向深水化、专业化发展。跨国公司的加入,提出了及时服务、零库存等要求,围绕着运输链的起始点,港口活动的范围已大大超出了传统的港口界限。港口在组织功能上日益扩大,已成为集货物流、贸易流、信息流、资金流与人才流一体化复合型据点。成片的临港工业群带与腹地产业集群的崛起,使港口成为一个跨地区、跨国界、跨行业商业合作的媒介体。港口已成为各产业集群所需原材料、零配件、机器设备采购、产成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和枢纽,集中表现在与其腹地和境外产业集群经济的高耦合度,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港口物流与其周边产业集群的耦合度主要表现在:1.就港口物流功能而言,随着其规模扩大和运输技术进步以及国际商贸活动的活跃,港口功能已从最早的换装向提供以信息为基础的全程化物流服务的区域及国际性物流基地发展,从而使港口成为区域及国际经济大循环中的有机结合点,增强了港口与其周边产业集群之间的关联性。2.港口物流活动依托现代综合运输系统,不仅发挥着港口物流的综合职能,而且还体现了其将远洋运输与内陆综合运输系统无缝衔接的作用,从而实现物流全程的连续性,优化了产业集群的价值链,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升级,增强了港口与产业集群的相互联动性。3.港口物流将自身的优势从单纯的海运和多式联运扩展到综合物流领域,从满足门到门,发展到架到架、生产线到生产线的综合物流,港口为腹地及周边产业集群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产品和具有个性化的港口物流增值服务项目,具体包括一关三检海关、商检、动植物检、卫生检疫,货代和船代提供国内外货物运输和船舶代理服务,包括国际多式联运,国内一票到底等货物代理服务,贸易及流通加工兼有国际贸易的业务职能,并对进出口货物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流通加工,保险提供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保险、财产保险以及人身保险等各种符合国际惯例的保险服务,结算无论是贸易运输还是提供服务,都需要进行财务结算,并向高效的电子结算服务转变;法律服务提供一流的法律咨询、律师服务。港口与周边产业集群之间的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形成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2927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