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分析的“五层九维”法」第二节:如何寻找竞品

「竞品分析的“五层九维”法」第二节:如何寻找竞品,第1张

竞品分析绝对不只是功能的有无、颜色的差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用“五层九维”法彻底解读竞品。

请记住:一定不要满眼都是竞品。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其实确定谁是我们的竞品非常重要。

问题一:设想一下,你要做一款聊天类或社交类的产品,微信是你的竞争对手吗?如果你要做一款电商类的产品,淘宝是你的竞争对手吗?至少你不会想着跟这样一款巨大的产品、它们已经成了这样的规模去竞争。

问题二:你举着望远镜也没有找到竞争对手。因为你看不到这里竞争的边界、看不到门口的野蛮人。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竞品?

我们把一个产品所提供的服务和它的目标用户,拆成了两个维度、四个象限。

所以,第一步我们要看到最大差距:用户和服务的相关(竞争性)情况是什么。

第二步,“高度竞争”和“完全不构成竞争”,你一定是能够看得到。真正的难点出在,如果说服务相同、用户不同,和服务不同、用户相同,这两种会出现什么样的状态。

举例1:长视频产品

举例2:在线阅读产品

我们找到竞品的时候,先来确定一下它和你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并且要思考到底有没有遇到一个鸿沟,对方会不会跳过来。因此,记住一定不要四处树敌。

举例:移动营销产业链。在移动端投一条广告,这样一个产业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从广告主,把一笔广告预算交给代理商,代理商把它发放给供应商(可能包含移动的DSP+AD Network、DMP、SSP),之后底层提供的包括营销云、MCN、第三方数据提供商、广告监测,最终才能到最后的投放平台上去。

我们发现很多的公司、产品是互为上下游的,也就是如果你是做MCN,你一定不会想着把你的代理商干掉,然后把它那份钱也挣到。在一个商业社会中,要去打破一般意义上产品经理的“管窥”思维,就是认为没有中间商挣差价才是对的,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子的。中间商有的时候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使得社会的总效率变得更高的一个方法。

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要非常明确:我们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位置是什么,我们的上、下游是什么,就类似于“移动营销产业”,大家可能服务的用户都一样,但是提供的服务不同,使得我们是有边界的、有接口的,大家是可以合作的状态,而并不是“同行就一定是冤家,很有可能就不是这样子的。

此外,还要防止门口外的野蛮人。在商业竞争中,有竞争、也有竞合,就是这样一道河流,对手跨过来了之后,就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状态。

在2018年2月15号这一天,其实是所有做长视频的人都会牢记终生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短视频的DAU超过了综合视频的DAU(综合视频,就是长视频,有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这种以巨大的投资、巨大的版权内容为主体)。在这一天后,长视频的DAU被短视频(抖音、快手们)超过了,而且差距还会拉大。

这件事情很有意思,我们有的时候会把自己的竞争焦点聚焦在——完全高度竞争的同行身上,大家提供的是相同的服务、面向的是同样的用户。但是,有时用户侧其实并不这么认为,用户认为我们提供的是文娱服务。

有一个说法:大文娱,大文娱其实里面包含了短视频、长视频、读书、图片、游戏。用户统一把它叫做大文娱,因为这是用户要休闲娱乐、杀时间的一种应用场景。

在这样一个状态下,你就会发现——如果用一个更高的维度看,又会在一个竞争位面上了。

所以,大家要来思考的是:产品的本质是什么?长视频、短视频,本质上叫做视频服务,这是一个大类,而视频服务在用户端叫做内容业务,就是用户在这个平台上获取某种内容的体验(观看、阅读、收听等),再共同的是用户的整体需求是打发时间,最后共同叫大文娱。

我们拆要拆的足够细,但同时又能够看到业务里面一致化的东西、看到用户侧的需求他们是怎么看待的。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用这样的思路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谁有可能是竞争对手、谁现在就是竞争对手、谁未来有可能成为竞争对手。

【寻找竞品的关键点】

【寻找竞品的技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方式

用户群:一定要去建立主流的核心用户群,要来去做很多的维护、要让用户不断的去说他们最近又看到了什么好玩的产品、要去学。

境外竞品:一定要有几个App Store的美国和日本的账号,然后看一下在他们的榜单上什么东西快速的蹿火了。

36Kr:最近又出了什么新产品、新动态,基本每3天都要去做一个了解。

IT橘子:会帮助你列出所搜索产品的竞争对手。

所以,找到对的竞品,才是竞品分析的第一步。

如果你打着灯笼、举着望远镜都看不到竞争对手、都找的是不对的竞争对手、都把你的合作伙伴当做了竞争对手,那样你做的所有竞品分析都会南辕北辙。

- End -

【疑问】:

所在的企业是一个千亿的盘子,但这个企业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对于思考整个的企业体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案例】:移动营销行业的价值链分布情况

一条广告进来,钱是如何分的,需要过几手?

广告主(客户爸爸),先要去找到一些代理商,然后通过DSP去做投放,后面接着是Ad Network和广告联盟,以及ADX和SSP,广点通平台等,最后是投放到各个媒体平台上。

如何“分赃”:代理商拿走了10%-15%,DSP拿到了10%-20%,Ad Network拿了20%-30%,最后媒体拿走了30%-60%。其中也会有一些此消彼长的状态。

DSP(Demand-Side Platform,就是需求方平台)本来就是分媒体喝剩下的汤羹的,所以很多媒体去自建DSP,甚至是ADX。媒体自建广告平台其实是吃掉了前面营销供应商的份额。所以,媒体的份额会不断地加高,其他环节的份额会不断被挤压。

以上是移动营销行业的完整价值链分布情况。

【案例】:移动营销行业的产业图谱

我们的企业很多时候就是在整个图谱中的一个小点,然后我们要去看自己的企业在整个大产业的细分行业中,我们能“分赃”分多少?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落?我们主营的业务在行业的大盘子里,盘子有多高、背景有多大、增长有多强、是此消彼长的“长”、还是潮起潮落的“落”?

【案例】:短视频营销产业链&图谱

整个的营销产业链,再去细分的话,可以看整个的业务流、资金流大概的流向状况,话语权的排序状况。看到这些,就能知道自己的企业在里面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要不要加入到这个行业当中。

源头是广告主,接着是内容生产方&代理商Agency,再往下是各个不同的MCN机构&营销服务商Marketing Service,其后是各大短视频平台,以及一些分发渠道,最后到用户。(哪怕是强如Papi酱,也只不过是PUGC的内容生产方的一个端)社会化大分工一定是大势所趋,以后一定是只能细分到一个行业去做。

做全面的行业分析是有必要的,因为行业的变化是慢的,所以做完的行业分析不会滞后、失去时效性。

【PEST分析法】

在做很多分析的时候,不仅要看一个企业的状况,也要看企业外部的情况,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的发展变革。

PEST的这4层是站在一个企业之外的高度,重新去审视一个行业在底层可能有的背景。

- End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3341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