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IP运营?

如何理解IP运营?,第1张

1、什么是IP?在本话题下IP并不是指IP地址,这里提到的IP是用户情感的承载介质,它可以是文学、音乐、动漫、网剧、影视、游戏等领域的内容(或者叫产品);一个IP产生需要有好的内容,通过内容来聚集粉丝用户并培养用户情感,最终实现IP商业化价值。

2、什么是IP运营?IP运营需要通过好的内容去聚集粉丝用户并通过粉丝用户去实现其商业价值,关于IP运营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IP放大阶段,好的创意和内容通过互联网运营手段去触达更多的目标用户群体,为IP聚集用户培养用户情感,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内容创作和用户情感发酵都需要时间);这里的运营手段可能有各类常规运营活动(签到、抽奖、发券等)以及各类心灵鸡汤类炒作文章,甚至跟IP产业上其他领域产品去合作

2)IP商业化变现阶段,当IP累积了足够的粉丝用户,这个时候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包括IP本身收费(例如:多啦A梦漫画实体书销售)、IP在泛娱乐产业链条上其他领域收费(多啦A梦剧场版上院线赚取票房,收益方式可能有版权金+票房流水分成模式)这两个阶段都需要运营手段来催发IP成长及变现,IP运营核心就是先通过一定手段先放大IP影响力,并通过自身领域以及产业链条上其他领域实现商业价值。

IP运营指的是根据作品的类型,特点和用户属性,不断进行更多的运营手段尝试,使得IP在创作阶段就拥有大量的忠实粉丝。

而当IP成熟到一定阶段,就可以开始进行授权等商业化探索,通过动画,游戏,舞台剧,网络剧,周边等多种形式,发展出更多更广泛的付费用户,验证IP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吸引更多领域的粉丝。

当IP转化为影视作品时,已经在前期不断通过市场手段验证过,培育过大量忠实粉丝,同时投资风险上也会非常低,这是用户前期消费IP所有数据和属性,都可以进行分析、精准的定位和营销。

简单说是影视作品在上线前就成为万众期待的产物。

扩展资料:

近年来,影视IP因其独特而持久的内容价值、强大粉丝效应引发的营销价值,在创意短缺佳作匮乏的影视内容产业市场持续受到资本追捧。

《寻龙诀》《楚乔传》《琅琊榜》等IP剧在收视率、网络播放量、游戏下载量以及衍生品市场的亮丽表现,都充分证明了影视IP具有的高效变现能力和强大传播优势。

然而,IP运营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IP价值评估缺乏专业、客观标准,还存在通过囤积版权和倒卖版权来获得垄断利益的现象;

IP价值开发不到位,存在创作内容俗套浅薄、产品形态同质化、赢利模式单一等弊端。事实上,萌芽于2013年、爆发于2014、2015年,并在2016年持续火爆的IP热,从2017年开始,虽然热度犹在,但渐趋理性。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和创新运用,通过对海量用户的兴趣、行为习惯分析等大数据的精准挖掘,可以实现潜力IP筛选-——实力IP孵化——实现IP招商变现的全生命周期开发。

比如华策集团近年来通过自建的大数据应用平台“影视资源管理系统”,对电视剧产业链的各种核心资源进行数据深度挖掘和前瞻分析。

如编剧、导演、演员、出品公司、广告主、播出平台等,为制作高品质、高收视率的剧目提供决策依据和资源保障,大大降低了影视项目投资风险。

近年来,随着BAT等互联网纷纷触电触影,互联网公司所能提供的海量用户的兴趣、行为习惯分析等大数据,在内容定制、精准推送等方面显示了强大能力。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影视IP产业链与数据流的对接,将推动基于大数据的电商、金融、内容生态的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放大IP的品牌价值,为内容创作者带来更多变现通路。

参考资料:人民网-影视IP运营中的加减乘除策略浅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4478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