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八年仍未盈利,青云科技冲击科创板,能否平步青云?

成立八年仍未盈利,青云科技冲击科创板,能否平步青云?,第1张

成立八年仍未盈利,青云科技冲击科创板,能否平步青云?

写|鱼

编辑|水淼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疫情的影响是有利的空。但对于云计算行业来说,疫情倒逼企业和商家的线上转型,使得云计算技术深刻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影响是正面的。这种优势在资本市场上尤为明显——疫情期间,云计算板块受到市场关注,形势一度强势。尽管美国股市在3月份经历了多次打击,但云计算板块在当月上涨了16%以上。同时,优科德(688158。SH),国内科技创新板云计算企业,自1月登陆科技创新板以来,经历了4个涨停。资本市场也吸引了更多的板块参与者。

近日,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云科技”)在科技创新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获上交所受理。拟发行不超过1200万股,募资规模约11.88亿元。如果青云科技此次能够成功上市,将是继优客德之后国内第二家上市的云计算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云计算板块虽然处于亮点,但也考验着企业和资本的耐力。这一点从青云科技的实际运营中就可以看出来。

/01/

成立8年了,还是不盈利。

青云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面向企业的云计算服务商,通过云产品和云服务交付给客户。云是软硬件一体的机器。客户可以通过采购或供应商形成私有化部署,也可以采用青云混合云相关软件部署。云服务是指青云购买资源,然后通过订阅的方式交付资源和服务,从而实现客户的公有云或混合云部署。

青云科技的云服务业务比云产品起步更早。2012年青云科技前身公司成立后,通过技术研发推出公有云服务;2015年起,公司将核心技术与公有云服务解耦、产品化,形成云产品,进军私有云市场;2017年,随着传统企业上云周期的到来,青云科技的核心收入来源转向企业云和超融合系统,并推出混合云解决方案;2019年后,面向物联网和5G,布局物联网平台和边缘计算平台。

青云科技创始团队脱胎于全球知名IT公司IBM。创始人黄在IBM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工作了9年多,大部分时间从事与云计算相关的业务。他是IBMSmartCloudstartupgroup的成员和架构师;现任首席技术官的甘泉,早年曾与黄共事;负责战略制定、运营体系建设和管理的袁林,曾在IBM参与Hadoop相关研究和优化;此外,供应链总监廖洋曾负责IBM存储和服务器产品;产品总监李伟曾是IBMDevOps架构师。

青云科技凭借其知名的创业背景和投资人的加持,成立不久便成为云计算领域的明星创业公司。

然而,反观明星创业公司的名字,却是八年来一直亏损的业绩。

青云科技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9亿元、2.82亿元和3.77亿元,而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647万元、1.49亿元和1.91亿元,三年合计亏损4.37亿元。虽然净亏损率连年收窄,但整体亏损规模依然较大。

图片:招股说明书

综合毛利率方面,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22.27%、11.01%、12.51%。其中,云产品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0.28%、33.59%、33.02%,且呈下降趋势;云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30%、-18.92%和-26.53%,呈明显下降趋势。青云解释,主要原因是公有云领域竞争激烈、客户结构调整、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等因素。

对于一家重视技术的公司来说,亏损的主要原因肯定是R&D的投资。截至2019年12月31日,青云QingCloud共有193名R&D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8.14%。2017-2019年,R&D费用分别占营收的12.82%、22.81%和18.45%。这与R&D同行业的投资相差无几。2016-2018年,优客德的R&D分别占营业收入的18.97%、12.68%和13.51%。

另外,青云科技的成本主要来自员工薪酬。2017-2019年,公司职工薪酬(含股份支付)分别占当年收入的50.84%、50.51%、50.87%。

招股书显示,青云科技未实现利润状况短期内无法改善,未补偿的亏损仍将存在,预计将继续产生大量费用。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基准日未分配利润为负数。

/02/

现金流紧张意味着风险。

随着亏损加剧,青云科技的现金流也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一面。

招股书显示,公司业务运营所需资金量较高。2017-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51万元,-6239万元,-8700万元。

现金流逐渐递减,一方面是因为青云科技尚未盈利,存在大量未补偿的亏损;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年公司拆除VIE结构在国内上市,花了不少钱。2017-2019年,青云科技拆除原有VIE架构,以6.4亿元收购优凡网络股权和优凡香港资产。

VIE结构,在国内称为“协议控制”,是指境外注册上市主体与境内经营主体分离。境外上市主体通过协议控制境内经营主体,经营主体是上市主体的可变利益主体,主要方便我国企业实现境外上市融资。翻看青云科技的招股书可以看到,2012年公司成立之初,就为海外上市计划设置了红筹架构。2017年,经与全体股东讨论,公司考虑回归a股上市,拆除红筹架构,收购优凡网络股权和优凡香港资产。截至2019年12月31日,青云股份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1亿元,未分配利润为-1.99亿元,2017年末和2018年末分别为7.52亿元和9.3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末,青云科技未分配利润已达-1.99亿元。如果公司不盈利状态继续存在,或者累计未弥补亏损继续扩大,则可能触发退市条件,存在终止上市的标准。

同时,NodeFinance认为,从青云科技的业务分析来看,公司短时间内并不能够盈利。

招股书显示,青云科技的主要产品有五个:云服务、企业云和超融合、软件定义存储、容器平台以及IOT和边缘计算。上企业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更换底层IT基础设施,涉及海量数据迁移、内部应用云化、业务系统重构等多个方面。因此,青云科技的云服务业务在公司成立2年后的2014年才开始贡献核心收入,直到2017年才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软件定义存储业务始于2015年,2019年底才有明显的业绩贡献。企业云和超融合业务起步于2017年,但尚未进入稳定发展期。同时,2019年后,公司扩大了IOT和边缘计算平台,尚未开始贡献核心收入。

这样,青云科技的每一项业务都能贡献核心收入,至少需要2-4年。在这段时间里,现金流对公司尤为重要。

本次募资,青云科技拟发行不超过1200万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的25%以上,募资规模约为11.88亿元;主要用于投资云计算产品升级项目、全球云技术研发项目、云网综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图片:招股说明书

/03/

云计算领域需要耐心。

从盈利模式来看,青云科技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云产品和云服务的销售收入和成本的差价。云产品的收入来源于软件或软硬件一体化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支持服务,成本主要是服务器等硬件的购买成本;云服务的收入来源于资源订阅服务,包括按年订阅模式和灵活计费模式,成本主要来源于IT基础设施的购买。

图片:招股说明书

盈利模式清晰,但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青云科技的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业务可以用几个字来形容:竞争激烈、不成熟。

首先是公有云业务。因为市场潜力巨大,云计算行业巨头众多。前阿里云、腾讯云、中国电信、AWS、金山云等头部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华为云、用友紧随其后。《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2019Q3)跟踪》报告显示,阿里和腾讯两大厂商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2019年第二季度,华为云IaaS+PaaS整体市场增长超过350%。

公有云的特点就像一个巨大的工程。这个项目前期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以后慢慢收回成本。对于这些看得清形势的小公司,绝对不会和财力雄厚的大公司竞争。

至于前期亏损的问题,青云科技这次也承认: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较大,云计算行业尤其是公有云领域竞争激烈,导致公司亏损未能消除。

“公有云巨头众多,公司未来将通过深耕私有云市场和丰富产品线来优化毛利率表现。”青云科技创始人黄曾公开表示。2014年,青云科技开始以差异化竞争进入私有云市场,并以金融行业为切入点。

然而,似乎私有云的布局并没有那么简单。青云科技能否在短期内依靠这项业务在巨头竞争中突围,还不确定。

青云科技的这份招股书阐述了大部分客户对云计算企业私有云产品的看法:私有云门槛低,中小厂商多,整体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在已应用私有云的企业中,40.6%认为运维系统功能不全是目前应用私有云的主要问题;28.5%的企业表示私有云的基础功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部分实际需求。此外,资源分配的能力和效率、互 *** 作性、安全性和可用性也是私有云服务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图片:招股说明书

看看青云科技的混合云市场。

混合云由于兼顾了公有云和私有云两者的优势,方便企业更灵活地调度IT资源,因此受到世界各国企业的广泛欢迎。然而,与全球市场相比,中国混合云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企业采用混合云的比例较低。根据信通院的调查数据,2016年中国采用混合云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5.3%,2018年仅增长了2.8%至8.1%。

青云科技表示,原因之一是仍然缺乏合适的解决方案,现有技术不够成熟,导致部分企业没有采用混合云架构。根据信通院的调查,目前,43.1%的企业认为网络连接不稳定是其应用混合云的主要挑战,较2017年上升了8.2%;其次,分别有35.8%和21.7%的企业认为基础功能不全、服务可用性差是其应用混合云面临的问题。其他挑战还包括:产品/服务种类不丰富(20.6%),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较低(16.6%),难以实现异构虚拟化(11.3%)。

从行业角度来看,青云科技涉及的混合云业务,既面临较小的应用市场,也面临上述贡献核心营收周期。这项业务短时间内提振青云科技业绩的可能性不大。

图片:招股说明书

节点金融认为,云计算作为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的集合,仍然保持着快速的演进速度,但相关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否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能否始终走在行业的前沿,如何适应市场和教育市场。由此可见,青云科技涉及的云计算板块需要一个慢火,即使有资本的帮助,效果也微乎其微。投资云计算需要足够的耐心。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申请商业报告,分享好的商业创意。点击这里讨论新的创业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51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30
下一篇 2022-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