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毕加索其实是个营销天才。

你知道吗?毕加索其实是个营销天才。,第1张

梵高27岁开始作画,37岁自杀。

毕加索15岁开始作画,91岁去世。

很多人都喜欢毕加索,因为梵高过的是被动式人生,毕加索是主动式人生。

你知道吗?毕加索的成功,得益于他非常擅长自我营销,主要有以下4种营销方式:

1. 自我宣传。

从西班牙刚到法国闯荡艺术圈,籍籍无名。他雇佣大学生一遍遍去画廊,问有没有毕加索的画,然后适时登场。

2. 明星代言。

他购物时从来不用现金,而是用支票在背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店家都不兑现,装裱起来,挂在自己店里当做艺术品,相当于自己主动掏钱为毕加索做宣传。

3. 专业社交。

毕加索不善言辞,很少参加沙龙或画展等需要社交的营销方式,而是为画商和收藏夹画肖像画,送给他们做礼物,“自己的专业就是最好的社交工具”。

4. 创造竞争。

漫画时他会同时找来好几位画商,然后一次只让一位画商进入他的工作室,其他画商就在前厅等候。他逐个为画商讲故事,让大家来亲近画作。利用画商之间的心理竞争,制造了抬高作品价格的空间。

毕加索最贵的画作,《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本,是三位大师的集大成之作。

他喜欢德拉克罗瓦《房间里的阿尔及尔女人》,而野兽派大师马蒂斯是他的朋友和竞争对手,马蒂斯过世后,为了纪念他,毕加索决定以自己最擅长的抽象画,来展现马蒂斯画作中的宫女,同时采用了房间里的阿尔及尔女人的构图设计。

就这样,马蒂斯的素材+德拉克罗瓦的构图+毕加索的再创造,成就了艺术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星。

吴军博士说:

“创新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N+1,别人做了N,你再往前走一步。而从头开始做起点就太低。

比起画技,毕加索更是个集营销、迭代和跃迁三位一体的天才。

冰雪溪,用文字认识自己,用文字与你相遇。公号@冰雪溪,欢迎朋友关注交流。

有句话说:“穷人有穷的原因,富人有富的理由。”

梵高与毕加索都是天才画家,但毕加索善于经营自己,而梵高只会默默作画,他们人生的境遇因此有着天壤之别。

梵高生前穷困潦倒,虽然一生画了900多幅油画作品,但有生之年只卖出过一幅画,收入是400法郎。

相比于梵高,毕加索的人生就灿烂辉煌了很多。

在毕加索辞世时,留下了数万幅画作、数幢豪 宅和巨额现金。

据测算,毕加索的遗产总值达到395亿元人民币 。

同样是画家,为什么毕加索会如此富有?

原来,毕加索不仅是个绘画天才还是一位营销天才,更是个会讲故事的高手 。

毕加索非常善于讲故事,就连自己的出生都能讲述成传奇。

1881年10月25日夜晚,毕加索出生了,刚生下来的毕加索浑身青紫,一度被误以为是死婴,差点被遗弃。

据毕加索说,是他当医生的舅舅往他的鼻孔里猛灌了一口雪茄,才被唤醒活了下来。

就这样,毕加索出生的故事一直广泛流传,以至于后来人们每次谈到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都会提到他那传奇的出生经历。

而毕加索刚到巴黎时并不为人所知。

当时巴黎的画廊大堂中,摆放的都是已成名的大师作品。

毕加索看到自己的画不好卖,就雇用了好几个学生,让他们每天去画廊转悠,问画廊老板:“请问这里有毕加索的画吗?”

“请问在哪里能买到毕加索的画?”

“请问毕加索到巴黎来了吗?”

不到一个月,巴黎大大小小画廊的老板就都知道了“毕加索”这个名字,希望能快点见到毕加索本人并拥有他的画。

这时,毕加索“恰好”带着他的画来到画廊,成功卖出了画作,并从此成名。

在法国打响了品牌后,毕加索每次出售画作前,会先办个画展,邀请熟识的画商来听他讲画作背后的故事和创作意图,激发人们的购买兴趣,就像如今许多 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故事一样。

除了通过讲故事卖画,毕加索还是个深谋远虑的理财达人。

法国波尔多有一座酒庄以出产高级葡萄酒享誉世 界,自1945年以来,庄主每年都会邀请绘画大师为其设计酒标,其中1973年的酒标就是毕加索设计的。

当时,毕加索并没有向酒庄索要设计费用,而是接受了一批葡萄酒作为稿酬。

他认为这批酒贴上了自己设计的标签,将来价值一定会飙升,获得更高的溢价。

事实的确如此,这一年的酒质一般,却拍出了一桶7万英镑的天价,全在于其酒标。

可见毕加索是一个有远见的理财高手。

在毕加索成名之后,即使购买很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欢用支票付款。

因为他认为,店主与其拿着支票去银行兑换小额的现金,倒不如将这张有毕加索亲笔签名的支票当作艺术品收藏起来,至少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纪念品,说不定以后还能升值。

而支票不兑换,毕加索就相当于没花钱。

当然,身价不菲的毕加索并非为了省这几个小钱。

他深知懂得收藏他签名支票的人一定是有眼光的, 而有眼光的人在相互交流中,无意间也在为他做推广,这种推广越多,他的知名度自然越高,作品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与穷困潦倒的梵高不同,毕加索不仅善于营销,还玩转了社交商业。

毕加索的全名翻译成汉字长达98个字,连他自己也未必记得住。

这来自他家乡的风俗:毕加索家乡的人在为孩子起名时,除了会把祖先的名字加进去外,还爱把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亲友的名字加进去,其真实目的是想拉近自己与对方的关系。

在他们看来,构建靠得住的人际关系无比重要。

毕加索一生顺遂,与他生来就具备良好的社交天赋和商业头脑不无关系。

毕竟,会画画的人不少,能把每幅画卖出去的人却不多。

正因为毕加索不是那种一辈子只会默默作画的画家,而是会讲故事的营销达人,所以他与一般画家的际遇有着天壤之别。

毕加素曾说:“我画的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不能用 肉眼看出的本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毕加索确实看透了艺术营销的本质: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吸引顾客、扩展产品价值。

毕加索,十五岁开始学画,九十一岁过世,一生卖出的画不计其数,财富惊人,身后遗产几十亿美元。他的画作《阿尔及尔的女人》,2015年以一亿七千九百三十六万五千美元卖出。

毕加索能这么成功,除了专业过硬,还有了不起的个人营销特长。

01出奇制胜

毕加索是西班牙人,他到法国巴黎闯荡的时候,完全没有名气。

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雇了好几个大学生,每天到巴黎的画店绕来绕去,离开画店之前,故意问老板:“请问,你们这里有毕加索的画吗?”

“没有,谁是毕加索?”

“请问,哪里能买到毕加索的画?”

“又是毕加索,我不知道。”

“请问,毕加索到巴黎了吗?”

“我不知道,毕加索到底是谁啊?”

最后,变成画店老板到处询问:“哪里买得到毕加索的画?我想进一些来卖。”

时机成熟了,毕加索这才带着自己的画作,出现在巴黎各大画店。

如此,毕加索成功地把自己推销出去,一鸣惊人。

02专业社交

毕加索以卖画为生,人脉非常重要,因此社交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

他选择跟画商合作,由他们来帮忙卖画。他跟画商之间的链接不是吃饭喝酒,而是利用自身优势,画画——帮画商和收藏家画肖像画。

一者,被毕加索画肖像的人会感到无比光荣。二者,画画必须专注地凝视对方,画完之后又可永恒保存,这让毕加索跟画商之间,有了独特而深刻的情谊。

这种独特的社交方式帮了毕加索很大的忙。可见,自己的专业,就是最好的社交工具。

03制造竞争

卖画时,毕加索会同时找来好几位画商,然后一次只让一位画商进入他的工作室,其他画商就在前厅等候。

毕加索一一解说画的故事给画商听,从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一直到画里的故事。

让画作的价值攀升的,不只是故事,还包括画商们之间的心理竞争。

“他到底有没有买那幅画?”

“如果我不开高一点,这幅画会不会被他买走?”……因为信息不对等,画商一来一往,彼此互相猜疑,毕加索就有了抬高作品价钱的空间。

我们从毕加索身上看到了卓越的个人营销特质,所有这些都是他铸就个人品牌的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5197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