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
它的用针有别于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和广绣,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
汉绣下针果断,图案边缘齐整,名之曰“齐针”。绣品多从外围启绣,然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铺满绣面。除“齐针”的基本针法外,汉绣还根据绣品不同的质地和花纹,灵活运用诸如垫针绣、铺针绣、纹针绣、游针绣、关针绣、润针绣、凸针绣、堆金绣、双面绣等等针法,富有很强的立体感,在绣业中独树一帜。
汉绣,中国特色传统刺绣工艺之一,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
汉绣主要流行于湖北的荆州、荆门,武汉、洪湖、仙桃,潜江一带。汉绣作品曾多次在京展出,还参加了巴黎、华沙等国际展览,受到好评。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2008年6月7日,汉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湖北省第一家民办汉绣博物馆——武汉汉绣博物馆,在汉阳江欣苑社区挂牌成立。
苏绣,
即苏州刺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与湘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她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古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美称,在这优美的环境里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亦早已闻名于世。小桥,流水,人家,园林,昆曲,美食。古典格局,诗意江南。二千五百年的苏州文明熠熠生辉。苏绣,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丽的情结。那些绣花用的绷布、绷架、花针、花线,它们依恋的目光永远不会离开水灵如草清澈如花的江南女子,任伊老了,在江南,它们的目光也不离开。这是刻骨铭心的爱情,苏绣对江南女孩是天荒地老般的爱情。如今全世界都知道中国苏州有一种工艺名叫苏绣。女红之巧,十指春风。
苏州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清时期,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 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琳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自此,刺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用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民间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一种“画绣”,属于高档欣赏品,称之为“闺阁绣”。史载吴县的钱慧、曹墨琴,吴江的杨卯君、沈关关,无锡的丁佩、薛文华等人的佳作,皆名垂一时。而《红楼梦》中慧娘的苏绣应属于这“闺阁绣”一列,其年方妙龄,尚未出阁,且不仗此技获利,所以虽然她的名声早已满天下,但“得者甚少”,就算是达官贵人家里,也罕有她的作品,物以稀为贵,所以慧娘的作品被人尊称为“慧绣”。
清代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分布很广的家庭手工业,从事凤冠、霞帔、补子、官服、被面、枕套、鞋面、手帕、扇袋、挂件、荷包、帐帏、椅披、戏剧行头等各种各样绣品的制作。为营销绣品,各种绣庄应运而生,甚至出现了有关刺绣的专业坊巷,如“绣线巷”、“绣花弄”等,这也便是苏州被称为“绣市”的原因。其时,双面绣开始出现,标志着苏绣有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在民间除了上面提到的绣娘,还有蔡群秀、沈英、沈立、朱心柏、徐志勤、林抒、赵慧君、杨和、金采兰、江缪贞、潘志玉、张元芷、郭桐先等一大批苏绣艺人脱颖而出,成为当时的著名绣家。而曹雪芹笔下的慧娘虽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也可以说是个普通民间女子,她之所以受到巨大的推崇,完全是她绣艺超群,当仁不让所致,“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因为即便是以“贾府之荣”,所得到的慧娘的作品也不过只两三件,自从上年献给皇上两件之后,眼下只剩了这么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又有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足见这慧绣珍贵到何等程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