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白(现在的)爱空间为何做不好家装,需要对当前中国的家装行业和爱空间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如下:
家装从本质来讲,是由消费者采购一大堆商品(辅材、主材、家具、软装饰品、家电等),用一个合理的顺序安装到家里的一个过程。
1)采购行为的合理性(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类需求例如生活习惯、总体预算等)是关键之一,这个主要由设计进行控制。
2)安装过程的合理性是确保消费者满意度的另外一个关键指标,这个主要由施工进行控制。
3)对工期及施工质量的影响还包括材料商所供应的商品是否能确保质量(测量、生产、安装),以及是否能够按时配送到施工现场,如家装公司全包,对材料商的品质管控是决定消费者满意度的关键指标,如果由消费者自行采购(即“半包”),则可能会导致工期延后。
4)最后是对这个过程分阶段进行验收,因为家装是一层一层(隐蔽工程、中期工程、竣工验收等)做上去的,因此负责的验收者能有效避免返工,这是确保消费者满意度的最后一个关键指标。
以上四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现阶段的中国,需要设计师、施工队、材料商、监理方四方共同完成。
混乱的行业一般都具备低关注度、专业门槛高的特点,而且通常都是做的一锤子买卖(不考虑回头客)。很不幸,家装行业都具备。
1)家装行业只有2001年12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并于2002年5月1日实施的《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这一施工标准。并且由于工地分散、成本高,在执行层面上面临无法管控的问题,虽写入合同,对家装公司和消费者而言都是形同虚设。
2)设计缺乏标准和准入机制,加上“免费设计”盛行,绝大部分家装公司的设计师都是“销售人员”而非真正意义上的“designer”,他们是导致家装行业混乱不堪的罪魁祸首。这里就不讨论为何免费设计能够获得认可并迅速崛起了,如果哪一天国人都愿意购买正版软件(认可知识产权和脑力劳动的价值),那么免费设计自然就没有市场空间。
下面再阐述免费设计导致家装行业混乱不堪的因果关系
·消费者不愿意为设计支付费用。
·有能力的设计师不再在家装公司工作,或价值观发生转变。
·设计师必须依靠提成、回扣获得收入。
设计师群体重点关注销售指标、回扣比例而不是客户满意度。设计师忙碌地开展免费量房、免费设计及免费预算等工作,目的是为了达成公司的销售任务,而不是为已经签订合同的顾客进行工地服务;另外他们会推荐回扣最高的商品而不是真正适合顾客的商品。
·设计师群体的素质集体持续降低,一群乌合之众却要为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家装施工和采购提供指导,其质量可想而知。
·消费者通过自己的圈子传递着“设计不靠谱,也就那么回事儿”的说法,越发不认可设计师和设计服务的价值。
·消费者不愿意为设计支付费用。
3)消费者最关注的施工环节,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其实工头、工人和材料是花钱就可以在市面上买到的,家装公司在施工环节上唯一的卖点,是家装公司是否能对这个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只不过消费者在家装公司的店面里,通过支付金钱只能获得一纸承诺——合同,他们对家装公司的施工质量是得不到任何结论的,因为施工质量高度依赖于人,与家装公司的装修豪华程度、业务人员的热情程度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4)设计和施工的人员,对于消费者的材料选购行为具有一票否决权,他们也许不能左右客户买什么,但一定有一大堆说服客户不买什么的理由,建材在家居行业因此坐稳了“垫背”的下游位置。通常,建材商家需要为家装公司或设计师支付房租分摊、返点、回扣等各类费用,以期望获得客流,而这些费用,统统需要消费者承担。
5)绝大部分的家装公司竞争激烈,高度依靠人而非制度或体系,家装过程参与者多,素质低下,因此混乱、投诉率高、满意度低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家装公司弃消费者利益于脑后,无心也无力去改变现状,目的只是为了“赚钱”,所以他们会把所有的钱花在“签单”之前的所有环节,包括:
A.挖角更“优秀”的销售人员,开出更高底薪和更高提成
B.把店面装修得更大更豪华
C.花巨资购买楼盘电话名单进行电话营销
D.使用低回报高投入的小区拉客手段
E.向百度、报纸、电视、广播等投入高额广告费用
由于对设计、施工品质毫无自信,家装公司只会也只能吹嘘自己如何如何“价格低”、“性价比高”。天天打折做活动,是家居行业(包括家装、建材等)的又一大“亮点”。
1)建立有序的交易规则
淘宝和支付宝干的就是同样的事情,至于淘宝、天猫的假货,在我看来不是能不能解决而是阿里巴巴想不想解决的问题,在此不再讨论。互联网最大的意义之一就是将信息分享变得极为简单,随着她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线下“黑幕”将无法被掩盖。我自己装过一套房子,过程极为轻松,最后我总结出来要获得一个满意的装修服务,必须包含四个方面:
A.让参与者(设计师、工人、材料商)得到足够的尊重
B.让参与者(设计师、工人、材料商)赚到合理的利润
C.让参与者(设计师、工人、材料商)受到强力的监督
D.让参与者(设计师、工人、材料商)有长远的利益展望
结合我家的装修过程,首先我非常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并支付了不低于市场行情的费用;其次由于我的房子离公司比较近,经常会有客户当作样板间来参观,完工后也经常会有公司的工程管理人员来做客;最后,给boss装修房子的故事通过公司的宣传,对他们的长久收益也有直接好处(boss团队一定不会差)。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用互联网将这个过程复制给每一个消费者,让他们有同样的体验。
2)提升管理效率
分散的工地导致了标准无法执行。公司的管理触角无法深入到每一个工地(成本太高),但移动互联网让这一切变得很简单。
3)降低营销成本
决定消费者选哪一家公司的理由,在互联网时代一定是口碑。专注地提供优秀的家装体验,一定是行业最终的出路,而这种营销方式的成本一定是最低的。
1)借力小米品牌,但本质上还是旧瓶装新酒的家装公司,只不过爱空间是一家“完全依赖互联网营销手段”进行销售的家装公司。雷军的辟谣,让他们借力小米品牌这件事显得不是那么厚道。
2)20天完工的噱头。负责任地说,中国任何一家装修公司无论规模,在准备充分、具备施工条件(既然是软文中的样板间,肯定是具备施工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实现20天完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够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例如一个月开工1万套)?爱空间给自己的答案是使用产业工人,这个大家可以去翻一翻广东星艺的工人产业化之路是否成功?在当前的国情下,还将产品质量寄托于人,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3)低价低配适合谁?偷换了概念,一线品牌≠一线品质,爱空间的配置清一色是一线品牌中的低档产品。我们曾经去过爱空间的体验店,699的配置对应的是桥洞力学门、杂牌龙头、单出水花洒、分体式马桶、无门槛石飘窗石,定位直指出租房。我相信也是深受平方米报价的竞争影响所致。
这里就不去深挖盗用竞争对手图片之类的丑闻了,大家有空可以Google一下,另外通过观察爱空间的官方网站,其互联网产品设计水平,最多也就是二流偏下。
因此,爱空间只是一个传统的装饰公司,只不过使用了“互联网营销”的一些思路,披上了“小米模式”、“互联网思维”的皮并使用软文包装推广,然后通过天猫落地,很多东西都是“借鉴”装饰和互联网中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平米报价的全包模式、零增项的承诺、基于简装定位的快速完工等等)。不具备任何一点改变行业的能力,因此自然就无法颠覆家装行业了。
不过,爱空间毕竟手握顺为投资的6000万人民币资金,如果爱空间的团队能够真正地思考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家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许能够在将来获得话语权。我很期待看到那一天!
互联网装修可以看成是家装O2O的2.0,从平台模式延伸到用户模式的“一站式产品”,这其中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几方面分析。1、“互联网+”的改造。家装行业产值规模大,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高,用户体验差等天然属性使其本身就具备被互联网改造的基因,只是等待一个时机。互联网思维的盛行及互联网工具的成熟,就像是星星之火,点燃了互联网装修的燎原之势。克强总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第一次提及鼓励O2O线上线下互动消费,更是推波助澜。
2、用户需求的使然。家装行业很不规范,家装产品极其复杂,信息缺失,透明度差,猫腻陷阱多,用户消费体验差,出现用户吐槽喊坑爹,夫妻为此闹离婚,你说愁人不愁人;加上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使得一站式的简单、透明、所见即所得的高性价比装修产品呼之欲出。
3、行业发展的推动。家装O2O前期是中介模式,平台连接了业主和施工队、设计师、主材家具供应商等,让家装链条上的各种分散资源可以高度集中,不同平台的模式、运营及财力等差异,使得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力不一样,让一站式的装修产品有了资源的保障。
谁在“捧杀”互联网装修
互联网装修火了后,各种非议纷至沓来,媒体也有质疑声,这和爱空间“炒作式”开场有很大关系。但喊声最大的则是传统装修公司,就在年初,央广经济之声《新闻晚高峰·天下公司》聚焦互联网装修大战时,采访某装修公司老板对此的看法,对方直言“那是骗人的”!
也难怪传统装修不爽,让装修行业透明了,没了增漏项,没了猫腻陷阱,没了高额的装修成本,他们还怎么活儿?而互联网装修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传统装修,是那些还在叫卖“90平米家装28800元全包,还送万元家电”的装修公司们,“他们一天不除,家装行业就永无宁日”。
当然也有较大的品牌装修公司,通过高客单价赚取更多毛利,维持较大的运营和营销成本,他们也不希望硬装微利化。互联网装修玩法不一样,通过供应链管控和口碑营销,将装修公司过多花费在供应链、运营和营销上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
实创装饰董事长孙威认为互联网装修引发了家装行业价格战,“搅乱了整个市场,甚至有些企业跟风推出类似的低价套餐,整个行业似乎回到十年前推崇低价快装的年代,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其实,推出低价套餐基本都是传统装修公司,或者打着互联网装修旗号的传统装修公司。
环境险恶,所以,互联网装修们要团结,别起内讧,别想着踩着同行往上爬,先把市场做起来,先把产品做好!别再出现用户在社区上声嘶力竭的声讨——“我是花钱请你们来给我装修,不是花钱来体验如何当福尔摩斯”!
最近看到有住起诉爱空间产品抄袭,微博上还专门做了话题,阅读量不少,这是有专门团队运作,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如此借势传播对行业发展来说没啥好处。传统装修们恨不得你们互掐,掐死更好,省得老子生闷气!
进入的四种类型
目前市场上打着互联网装修的旗号很多,但真正的没几个,大多数是挂羊头卖狗肉,自建电商平台体系为主,根据进入方式和发展策略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家装O2O的产品延伸。这是家装O2O的根据资源优势,对产品的重新细分和规划。最具代表性的是深耕家居建材行业7年的我要装修网兄弟品牌——“性价比最高的互联网装修”蘑菇装修,依托7000多家供应商资源和2年“工长联盟”装修产品积累,快速跑了起来。
二是凭借互联网思维的直接杀入。资源储备及装修经验欠缺,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没有太多积累,而是依靠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快速杀入进来。如极客美家和爱空间,前者让用户一件一件选,看似参与感十足,其实过于繁琐;后者的“20天完工”成了营销手段,真像雷军说的“延迟1天赔1万”岂不倾家荡产。
三是行业大佬的进入。这个无需解释,在家装相关产业中是某一领域的大佬,进入互联网装修有一定优势。如海尔家居有住网、搜房网家装,万科也推出了精装套餐。
四是电商平台的“进攻性”保护。电商巨头的进入,既是分一杯羹,凑凑热闹,也是对平台的保护。2010年淘宝网就上线了家装频道,2011年与合作方在线下建立了“爱蜂潮”产品体验馆,不涉及装修,而此次推出了“极致装修30天”的极有家,轻模式的切入考验服务质量的管控能力。另外天猫也有品牌企业进驻,将会出标准,单平米报价要有零增项等承诺。
此外,也有小的传统装修公司出了“极致套餐”,打着互联网装修的旗号,不算太好,也不太坏,就看后期发展了。
发展的挑战与瓶颈
目前,互联网装修们基本都还在样板市场跑数据,有的也在谋划全国市场,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第一,产业链优质资源的争夺。毕竟“互联网装修”是家装O2O的一种形式,还有平台模式对产业链上的各项资源的争夺。如各种的抢工长平台、设计师平台、家居建材团购平台抢夺优质资源,使得互联网装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高质资源的低成本整合烦恼。而如果先天已经占有某些资源的互联网装修则会发展更为顺利。
第二,全国布局的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难题破解。产品容易复制,但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的复制相对要难,再怎么标准化,还是得让人去做,施工、监理人员的“职业化”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在施工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有产业工人,可以标准化管理,但前期运营成本高;另外是和劳务公司合作雇佣工人施工,有的直接和工长合作,相对管理成本高,边际成本会随着接单量的增加而增大。
第三,传统装修“半进化”的搅局。这里不担心到底进化到啥程度,因为还没到没饭吃的绝境,日子过得还算舒坦,没必要牺牲眼前利益。担心的是披着互联网装修的外衣,扰乱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坏了行业口碑,其他真正的李逵遇尴尬。记得第一次保健品浪潮的衰退就是锅里苍蝇太多,把市场搅烂了。
第四,硬装入口后的盈利模式挑战。现在大家都在靠硬装争夺流量入口,导致硬装利润微薄,甚至为了更快启动市场,可能都不赚钱。这对想要扩张的互联网装修来说必须得依靠资本的助推,要跑得快,从A轮到D轮可能就两年时间。但后续的盈利说是依靠家具、软装及智能家居寻求利润突破,但都是计划;更要命的是,这块市场会面临来自天猫、京东、国美甚至像小米、海尔等跨界竞争者,更为惨烈,需要提前规划各自的盈利模式。
运营的趋势与策略
再结合发展趋势,谈谈运营的一些策略,尽量跟大家分享干货,只说有用的,执行好的话会降低未来的隐性成本。
3D云设计化抢夺设计主导权。互联网装修以后与家具、软装及智能家居的连接增加客单值有个前提是设计一体化,才能增强产品的整体销售力。这就得打通硬装设计(包含主材搭配)、软装设计,甚至还要主导家具的设计,才可能实现后续的盈利模式。而这些不同设计平台的整合要靠3D云设计实现,对用户虚拟体验也更真实。这牵扯了技术开发和设计资源整合两大工作,就看企业各自的战略眼光如何了!
产品标准化快速复制。这是互联网装修产品的主要特征,这也是家装行业一直没有诞生龙头企业的原因。不管是599、699还是666,只要用户报面积就能快速算出家装预算,这是标准化的魅力,省事,省心,还省钱。但还得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平衡好,通过大数据分析将用户需求最大化地归类,然后再标准化。如电视背景墙,可以针对地中海、田园等不同风格制作至少5套可选方案。
营销口碑化降低成本。这是降低营销成本最核心的一点儿,如果没有口碑化的传播,都不能称其为互联网装修产品。前提是产品要好,还得善于利于粉丝和社区进行内容传播。
供应链及监理本地化管控质量。互联网装修也有极强的本地化属性,首先是每个地方由于民俗,及人们的审美差异,会在设计、家具和软装有些差异需求;其次要建立建材的本地化供应链,有些主材辅料的全国品牌在当地市场用户不一定认可,得根据用户喜好和价格重新筛选;最后监理验收,虽然通过APP、微信等社交工具能及时查看,但对用户来说,项目经理登门拜访,总会让人舒坦。有人说互联网装修要轻运营,这是胡扯,还得适度重,这是产品属性决定的。
管控移动化解决数据通路。这是O2O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更何况像互联网装修这样的供应链管控、施工管理等沟通、对接、协调工作繁琐又复杂的行业,各种智能软件的移动化应用很关键。在发展期,就要提前考虑这块的布局。否则,有可能出现下面这一幕。
2014年10月,当饿了么平台日均订单已从接受大众点评投资时的10余万单增长到了100多万单。而此时,他们的技术团队跟不上发展,导致后台系统几乎每隔几天就会面临一次宕机。市场招商人员频频抱怨:“你看我辛辛苦苦跑了两个礼拜,结果公司后台系统连续两次宕机,现在所有老板都不理我了。”还有数据平台迟迟刷不出数据持续被各业务部门吐槽。这些都是要预防的。
工人职业化改变行业生态。谁能让装修工人职业化,谁就能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说白了,主材辅料是在资源范围内可控的,设计的所见即所得也不难实现,唯有装修工人是最难改变的,这是社会全面发展才能解决的难题。
而“让工人有尊严地工作”势必会对产业链产生巨大冲击,将会改写行业规则,效率和标准化也将提高。那到底是自养工人?还是建立工长合作制?这里不做定论,即使合作制也会让工人有更高收益!
预计1-2年,家装O2O的风口就要来了。未来,家装O2O领域会诞生一家类京东的公司,那一定来自“互联网装修”,但路得一步步走,就看谁能借助资本的力量跑得更快,让用户体验更佳,让链条上人都有更好的收益!
中国装修网站中土巴兔、齐家网、爱空间Ikongjian、被窝家装最好。
1.土巴兔
土巴兔是一家以互联网家装平台为核心业务的装修网站,成立于2008年,总部设立在深圳,是中国互联网装修服务的开创者与领导者。目前平台的业务领域已经覆盖了新房、二手副昂、工装等各类型房屋装饰、整体家装领域,并在全球超过300个城市设有业务网点。
2.齐家网
齐家网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并于2018年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一站式家装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度打造融合线上线下的家装新模式,旗下服务覆盖了家居、装修和建材等多个领域,平台集合有7500多家优质装修服务商,并在全球290多个城市设有营销网点。
3.爱空间Ikongjian
爱空间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标准化互联网家装品牌,集线上交易、全程监控和线下体验于一体的一站式新型家装企业,并开创了家装+家电的新零售模式,提供的室内设计也是清名家大师设计,并选用一线主材,整体服务高度标准化。
4.被窝家装
被窝家装这家成立于2020年,原名为贝壳装修,隶属贝壳找房的家居服务平台,集设计、施工、主辅材和售后于一体的一站式品质家装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平台用户提供有优质售后保障和标准化施工的家装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