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一味的创新追风中,忘记新媒体营销的落脚点

不要在一味的创新追风中,忘记新媒体营销的落脚点,第1张

前几天,我在自己的朋友圈收到了华为和奔驰的广告推送,从形式上来看,已经从原来的分享文字+图片+链接的模式,进化为广告卡片+动态流媒体+链接的模式。从二维静态到二维动态,或许以后还可能进化到虚拟三维,新媒体广告营销模式的升级加速,意味着对技术以及投入的升级。

当然,除了在微信朋友圈中见过的各种类型、层出不穷的广告创新之外,在其他的很多领域当中,现代品牌营销,正在通过富有成效的创新,不断的给社会大众带来丰富的愉悦体验。

正因为出现了这么多的形式,尤其是在创新领域上的表达,导致很多企业都在一窝蜂的以品牌营销在视觉体验和形式上都能够更好的实现技术创新为标准,重新去制定自己的品牌营销计划,并不断的校正自己在市场推广上的各种行为。

但是也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当大家都在一窝蜂的去一味的追求形式上创新时,就非常容易忽略我们到底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的本质来源到底是什么。

其实无论广告未来长什么样子,品牌推广玩出来的手段有多花哨,其实所有的本质都是品牌的延伸,也就是新媒体营销的核心着眼点。

品牌的本质价值表现为品牌的内容、传播和品牌受众运营。基于这三个点来进行的所有延伸都是正确的。我们在进行品牌营销的时候,不要被那些花哨的内容所吸引和迷失方向,而更重要的是要基于品牌,从这三个点出发来分析价值。如果开展的品牌的创新的标准,并没有沿着这个标准去做,那么所有的品牌创新都是一种无稽之谈。

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大部分新媒体品牌营销,重点打动我们的,其实都是品牌所生产的独特性的内容。一个好的品牌营销内容往往能够触发人们的各种感官上的愉悦体验,在大脑中形成非常强烈的情绪回应,最终让人们愿意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转发和收藏。

所以我们认为品牌在新媒体营销领域当中第一大的创新,就是在生产内容上的创新。而在内容上的创新,又分为内容本质的创新和内容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同样的内容,如果是用海报做出来的,就会给人更加直接的体现;而如果用文字来进行体现,则需要在文案上下很多的功夫,做很多的策划,才能实现社交货币化的价值表现。所以说内容本质和内容的表现形式构成了品牌在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的核心方向,也是创新的支点。

所有做广告的人都知道,无论你的广告内容有多么的好,但核心是广告内容需要覆盖到所希望传达到的人群,这种覆盖和传播的途径,决定了一个广告和新媒体内容营销的成败。

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相同的一篇文章用不同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

在一个是刚刚成立、粉丝很少、影响力一般的微信公众号上,这个内容的传播和阅读效果就非常的差,数据和运营结果,都无法让人直视。

另一个则是自媒体领域非常知名的微信公众号,拥有上百万的粉丝,同样的内容所获得的传播效果就非常非常的大,转发、分享、点赞、留言的用户数据大得惊人。

这个实验就成分的验证了渠道对于品牌在新媒体营销成果上的巨大影响力。因为这就是典型的社交分发逻辑,一个号的社交分发能力越强,意味着他的粉丝越好,互动效果越好。这与内容的好坏已经关系不大了。今天已经有很多优秀的自媒体大号,通过前面的运营之后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就算在后期推出的内容其实已经远远无法称之为精品了,但是因为已经积累的强大的社交分发能力,就能够获得更加广泛的反响。

正因为出现了这样的尴尬现象,因此,在今天的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崛起,又诞生了算法分发。我们可以通过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这些内容聚合类app,就能够将一个非常好的内容,迅速的覆盖到对这个内容感兴趣人的手机上,从而获得影响力。

除了这两种模式之外,还有专门的广告模式,比如说朋友圈的广告、KOL的资源、专业的媒体机构等,这都是属于这个逻辑。

一个品牌,它在新媒体上实现了创新,往往不仅仅是在品牌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还有在传播途径上创新性。

在品牌营销策略当中最后一个创新和实现价值的领域,就是在用户的经营当中。可以说,这也是近年来互联网崛起之后,所带给我们在营销方面启示最大的一个领域。吴晓波读书会、罗辑思维等一系列互联网社群的建立,都是基于对于用户关系这个领域的创新所实现的。包括小米在品牌营销中所采用的重要的策略,也都是基于这个领域内所实现的。

传统的品牌营销,在用户这个领域中,往往都是在努力的讨好用户,希望获得用户的点赞支持和口碑的转发与分享,直接对应和负责任的部门,都是售后服务、客服或者是市场销售,品牌在其中发挥的意义,往往是一种空泛性的标签逻辑。

但是到了智能手机所主导的新一代品牌营销推广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实现千万种的 *** 作、各种泛社交化的价值实现。所以通过智能手机给我们打开了这样一扇窗口,实现人与人的自由联合,完成共同兴趣爱好标签用户的聚集,成为了全新的实现创新和突破的核心玩法之一。

在互联网领域这么多品牌营销的创新玩法和策略,其实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品牌营销所着眼的内容、传播和用户的经营这三个领域,核心的都是围绕品牌定位的价值取向。

无论表象如何千变万化,但是规矩却是始终如一。基于核心价值点的延伸,是品牌营销的创新本质。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营销方式在企业发展、产品销售以及品牌形象树立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传统营销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那么下面是我整理的新媒体的营销案例相关内容,欢迎参阅。

新媒体的营销案例篇一

如今,微博、微信、人人网成为新媒体营销的主力战场。特别是后来居上的微信,在腾讯逐步增强微信商业化程度的信号下,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因此涌现出许多出色典范,下面列举10个新媒体营销案例。

1.“加多宝”说:“对不起”

虽然输了官司,但在微博平台上,用自嘲的文案,配以幼儿哭泣的图片,在新媒体民意上算是占了“王老吉”上风:

2月4日14:18——“对不起,是我们太笨,用了17年的时间才把中国的凉茶做成唯一可以比肩可口可乐的品牌。”

2月4日15:07——“对不起,是我们太自私,连续6年全国销量领先,没有帮助竞争队友修建工厂、完善渠道、快速成长……”

2月4日15:32——“对不起,是我们无能,卖凉茶可以,打官司不行。”

2月4日15:56——“对不起,是我们出身草根,彻彻底底是民企的基因。”

2.褚橙励志,橙箱定制

2012年褚橙创造了销售200吨的奇迹后,褚时健授权电商平台本来生活网把2013年的褚橙销往全国。

今年十月,拥有深厚媒体背景的本来生活网一方面联手新京报传媒拍摄““80后致敬80后”系列专题,邀请蒋方舟、赵蕊蕊等80后名人相继讲述自己的励志故事致敬褚时健一方面推出个性化定制版的褚橙“幽默问候箱”,赠尝给社交媒体上大V及各领域达人,包括韩寒、流涟紫等名人,比如给韩寒只送了一个褚橙,箱子上印着“复杂的世界里,一个就够了”(韩寒主办的“一个”APP的口号),引起微博300多万人次阅读,转发评论近5000次。

以上两条传播线索同时在传统媒体、视频门户、社交媒体等全媒体上进行交叉传播,“褚时健”的励志故事引起年轻受众口碑传播,同时褚橙也被打上励志烙印,最终在消费群体中完成“励志故事+橙子”的捆绑销售,不仅创造又一轮销售佳绩,还引得柳传志和潘石屹分别推出“柳桃”、“潘苹果”。

3.肯德基:投票选炸鸡

2013年12月30日,肯德基推出了一款创新的炸鸡类产品“黄金脆皮鸡”,此款产品被指可能会成为“吮指原味鸡”的挑战者,动摇其在肯德基的鼻祖地位。如果登录kfcpk.qq.com投票将可能影响到两款产品的去留。

他们借助热播韩剧,肯德基在微博各个地方站上展开“炸鸡大PK”投票,结合官网,请出明星,掀起全国各地社会大众普遍参与的热潮。

PK结果于2014年3月揭晓,肯德基参考投票及消费者调查结果作出了最终决定。

4.联想手机:翻翻大V的包

明星们的私人物件展示——听上去就是一件充满神秘色彩和极具逼格的事情......

从2013年5月的一个周三开始,微博上的大V们纷纷翻开自己的包,以图片的形式晒出自己的随身物品,并附上#打开私囊,惊艳全场#的标签。从每位大V的私囊中,你都可以发现一部联想K900手机。

三天的时间,来自社会各界的50位微博大V翻开自己的包,拍照给大家看,有心人能发现:包里都有联想手机。恰逢上周四刚好是K900正式发布的日子,发布会的主题偏偏也是“惊艳全场”

联想新款手机上市前的造势,绝对满足大家对新媒体大V的窥探心理,也成就了联想新品的成功上市。

5.麦包包做海报,帮你换个包

麦包包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一场关于“不如换个包”微博话题讨论,为长久拢聚在自卖自夸的“王婆风”的社交媒体长长舒了一口气,同时也给疲劳轰炸扔钱砸广告的“土豪风”来了重重一击。

有专业人士表示,这样的由吐槽口吻牵头,娱乐手法助阵的话题营销无疑是当下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营销案例中的小清新风。

麦包包官方微信(mbaobaovip)推出“不如换个包”互动游戏,抓住女生情绪容易波动的特点,提供海报生成器,请用户生成自己的海报,并可以分享给朋友,并有机会赢取红包。在互动性、激励性和趣味性上都堪称活动营销的典范。

6.招商银行抛出漂流瓶

招商银行发起了一个微信“爱心漂流瓶的活动”:微信用户用“漂流瓶”功能捡到招商银行漂流瓶,回复之后招商银行便会通过“小积分,微慈善”平台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

在此活动期间,使用微信“漂流瓶”的用户每捡十次漂流瓶便基本上有一次会捡到招行的爱心漂流瓶。回复之后,招商银行便会通过“小积分,微慈善”平台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既做了慈善,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一举两得。

7.唯品会:微信闪购

2014年3月中下旬,唯品会与微信闪购平台的合作正式发布。唯品会用户在唯品会下单后,直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完成付款,唯品会的公众账号及客户端也支持微信支付,即用户可以实现“闪付”。。

借助刚刚开通的微支付平台,唯品会将会推出微信闪购功能,使移动端销售额大幅提升。

8.去哪儿网:微信上的呼叫中心

去哪儿网曾经携手随视传媒,基于微信推出呼叫中心式的微信客服,成为国内首家把呼叫中心功能搬到微信上的线上品牌。随视传媒也基于微信平台,持续不断的帮助企业主打造放在消费者手中的企业服务中心。

传统上,一般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时,都需要和朋友、家人交互讨论后决定的。去哪儿网巧用微信的强关系交互和简便的第三方登陆能力,开发出“一扫分享”和“优惠券云卡包”等非常方便旅游决策和旅游产品购买的创新服务。

去哪儿网是国内首家将呼叫中心搬到微信上的OTA(在线旅行社)品牌,并且提供“一扫分享”和“优惠券云卡包”等多种旅游产品购买的创新服务,精准推送,小规模,高针对性,高ROI(投资回报率)。

9.限量红米:抢不到,急死你

小米例来以擅长营销著称,红米手机的发布渠道和之前的小米1S和小米2S不同,没有选择小米官方微博、微信平台,而是在官方认证QQ空间上发布。在红米发布预热的两天时间里,小米公司通过腾讯广点通系统精准定位人群,QQ认证空间聚拢人气,社交平台开展竞猜活动,预热页面上线当天,认证空间粉丝增长破百万。紧接的预约阶段,红米手机整合小米全网资源及QQ空间平台资源进行精准投放,半小时预约人数过百万,第一天达350万,13天总预约人数745万。8月12号正式发售当天,小米运用限量限时的饥渴营销策略,结合QQ提醒功能为预约人群自动设置抢购提醒,为最后的井喷埋下伏笔。结果,发售开启90秒内10万台红米被一抢而空。

10.《小时代》,属于年轻人的新时代

不去褒贬这部电影的好坏,在宣传方面,人人网的“青春纪念册,结合主创人员的微博,还有招聘网站等多个层面,对准15-25岁的青少年,真正做到了新媒体的精准营销。

【小结】从以上10个案例中不难看出:微信在其中占有较重的比例,而微信的强大功能也使得微信营销上可以有很多的新鲜玩法,给商家留下极大的发挥空间!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值得我们全面了解和熟练掌握,因为它不仅仅对于个人更对于企业营销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新媒体的营销案例篇二

万达做了一个大胆的创新——把雪带到南国。

它在那里建了一座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滑雪场,可同时容纳3000人滑雪和娱雪还设有4条不同坡度的雪道,其中包含滑雪道、雪橇道、冰洞探险、儿童滑雪乐园等项目,采用“真雪”的制雪技术,完全模拟自然界天然降雪过程。

这么好的事,怎样才能让众人皆知呢?一句“广州下雪了”,让整个城市按耐不住了。

其实他们只是做了一个场景广告,让广州地标建筑飘上皑皑白雪,当天这条信息新媒体发布后,迅速引爆。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它抓住了广州这个城市人们的痛点——生在南国,飘雪难见,如今下雪,欲知何为?

仅仅吊足人们的胃口就完事了?新媒体时代,粉丝们都是健忘的,你得不断引导、强化他们对一件事的印象,他们才可能会记住你,才会对你发生兴趣。所以,新媒体营销可不能打一q换一个地方,要乘胜追击、趁热打铁。

于是,借着五一小长假,它们精心包装了2名内部员工成为“冰雪女神”,不仅搞了活动,还展示了员工形象,可谓一举两得。这种自曝隐私的策划,往往能够打动你的心,你可别不承认。

经过这么两轮狂轰乱炸,大家对“冰雪”的好奇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想知道万达到底要干嘛?

5月1日活动当天,“2015年广州万达城冰雪狂欢节”正式启动,按耐不住的市民们涌入冰雪体验馆,零下10℃的酷爽彻底解除夏日的炎热,让人们一秒钟穿越到“冬季”,这种体验对于南国的很多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随后,它们充分发动当地微信大V联合造势,并发起线上抢票活动,通过新媒体渠道派发冰雪节门票1860张,连续10天为案场持续带来火爆人气。

客来了,销售还愁吗?有组数据,半年时间,广州万达城5次开盘创下18.3亿销售额的成绩,问鼎广州2015上半年销冠。这一切,都在于他们抓住了南方人的“痛点”——很少见雪、娱雪,并基于此痛点,做足了文章。

第二件事:武汉,有意识的首次与新媒体全程共舞!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没有报纸广告,没有软文,没有户外、没有DM……只靠新媒体?没错,仅靠新媒体,武汉中央文化区新品SOHO“99°空间”项目开业当天就卖了600多套。人家怎么“玩”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问各位,互联网思维炒的这么热,你就没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吗?大热的新媒体到底威力如何,你就不想试试吗?

武汉中央文化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新媒体造势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在汉街上搭建了99°空间盒子。这个盒子到底装了什么?

随着大家情绪的高涨,盒子开启。肌肉男、办公美女从盒子走出……好了,让人们好奇心满足了,也过了眼瘾,目的是什么呢?

此时,众多当地行业自媒体大号一起出击,各个角度解读此次活动,强化了人们对于这个事件的认识,延续了人们对于此事件甚至此项目的兴趣。注意,这里用的可全部都是当地的自媒体大号!分享一个小技巧,如果是地方的活动,千万不要指望什么名气大的全国性大号帮你推广,一定要立足本地,找到当地各行各业最有影响力的大号,他们对于当地人群的渗透以及圈层的突破超乎你的想象。

按照惯常的思维,推完也就完了,下次有事再联系就是,但是武汉中央文化区项目又做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

他们把这些自媒体请了过来,围绕“房地产销售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更有效?”这个主题,做了一个 “百家争鸣,汉街论剑”研讨会。

这正是它们聪明的地方——这样的交流不但能收获经验和实 *** 指南,重要的是,通过论战,自媒体针对99°空间项目又掀起了新的一轮传播,可谓一箭双雕。

你以为它们的策划结束了?只是前奏!借着第二轮传播的热乎劲,武汉中央文化区发起“中国创客大赛”,邀请全国创业者拿出自己的创业计划书,经过重重评选最终十名优胜者将可以获得免费的办公空间!

这个能让人免费获利的活动,让人眼前一亮,短时间内就收到超过500份计划书!其中,来自创业女孩张静的一封酒店运营的创业计划书,引起了四家知名酒店管理公司的兴趣,他们主动与99度空间项目联系,要求租赁,而这种“房客已到位,房东在哪里”的事情一旦发生,立刻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响,还怕卖不好吗?

第三件事:无锡全城狂欢!有步骤,有策划,环环相扣

如何才能做好一个高逼格、不走寻常路的惯常活动呢?8月1日,无锡万达城开工之夜活动值得你好好研究!

这个活动从前期策划到最终呈现分为七步走,包括定主题,悬念营销,大号爆炒、发送神秘邀请函等等。就说定主题这步把,他们经过调研后,定的主题是“万达城无锡梦”,呦呦呦,土得很!但是呢,就是这个土掉渣的名,却成了无锡近年来最大最火的一个活动。

而且关于整体活动的这7步中的每一步都不新鲜,但为何它就把它做出了一番新奇的味道呢?这里要讲的就是,做新媒体营销,光有创意还不够,重要的是要让你的创意符合情景、逻辑顺畅、环环相扣。

别人家的策划是这么做的……

七月初,结合长期的阴雨天气,无锡万达城策划了悬疑话题“无锡上空发现不明飞行物”,形成第一波线上悬疑造势。7月5日,不明飞行物——空中梦想家落地,外形设计成礼盒的巨型梦想家盒子出现在无锡市中心“崇安寺”,盒子中用镜子和无数彩色灯泡营造成梦幻神秘的氛围,盒子中间放置着立体的二维码魔方。

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万达城无锡梦”梦想家活动报名页面,在该报名页面输入自己的名字和手机号,说出自己的梦想,只要实现金额少于5000元,票数最高的前十名即可获得实现梦想的机会。即使没有进入前十名,票数的前1000名都可以在主题乐园开工之夜领取纪念品。截止8月1日前一天投票结束,1229人参与活动,投票人次234924,H5页面访问量360130。

线上的气氛很热烈,于是他们在线下又圈层当地舆论领袖,为他们制作专属海报,引发自媒体人自发二次传播。

经过这三步,无锡安静小城躁动起来了……

正在人们纳闷之际,一篇名为“无锡世界级主题乐园,设计图纸刚刚流出.....”的文章迅速在无锡朋友圈热传,这篇文章火到什么程度?据说,每100个无锡人里就有3个读过这篇文章,就这样,万达城将在无锡建造世界级主题乐园的消息可谓无锡人人皆知。

声势有了,把人引来了,这只是他们策划活动的第一步,好戏在最后。活动这天,现场来了很多来看万达“热闹“的人,今晚到底要做什么?

但让人们想不到的是,开工活动没有剪彩,没有各种领导讲话,主角只有一个——大屏幕。

一开场,满屏都是无锡曾经红遍长三角的旧乐园太湖公园的老照片,这无疑是所有无锡人共同的珍贵的回忆。在回忆太湖公园从昌盛到没落的过程里,观看大屏幕的无锡市民也都沉浸在遗憾和惋惜的情绪里。

紧接着,是一段温情的VCR,主角全部是无锡市民,他们谈到了自己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对这个城市的看法以及对这个城市的期许,平凡但感动。随后,大屏幕出现了万达城室外主题乐园的精彩效果图和所有乐园项目介绍。

强烈的对比,让人们对这个即将开始的项目充满的期待,无锡的未来将会是怎样呢?有了情感铺垫在里面,购买还远吗?

新媒体的营销案例篇三

新媒体平台营销形式也是百家齐鸣啊!像微博、微信、人人网,是新媒体营销的主力战场。特别是后来居上的微信,在腾讯逐步增强微信商业化程度的信号下,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因此涌现出许多出色典范。

接下来金蛛教育我蛛蛛数一数经典的新媒体营销案例,聊聊新媒体的营销策略。

1、“加多宝”说:“对不起”

虽然输了官司,但在微博平台上,用自嘲的文案,配以幼儿哭泣的图片,在新媒体民意上算是占了“王老吉”上风。

2、褚橙励志,橙箱定制

褚时健与本来生活网合作,一方面邀请80后名人在传统媒体“致敬80后”,一方面推出个性化定制版褚橙“幽默问候箱”,赠送给社交媒体大V以及各领域达人。平媒和新媒体形成交叉传播,创造销售佳绩。

3、麦包包做海报,帮你换个包

麦包包官方微信(mbaobaovip)推出“不如换个包”互动游戏,抓住女生情绪容易波动的特点,提供海报生成器,请用户生成自己的海报,并可以分享给朋友,并有机会赢取红包。在互动性、激励性和趣味性上都堪称活动营销的典范。

4、限量红米:抢不到,急死你

过去一年多来,小米旗下最抢手的产品,当属红米无疑。红米最初发布,选择了官方认证的QQ空间,发布前精准定位人群,聚拢人气,社交平台又开展精湛活动。半小时预约人数过百万。此后小米一直运用限量限时的饥渴营销策略,一时间,红米炙手可热,到现在未消。

5、招商银行抛出漂流瓶

使用微信“漂流瓶”的用户,每捡十次,就有可能捡到一个招商银行的漂流瓶,回复之后招商银行便会通过“小积分,微慈善”平台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既做了慈善,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一举两得。

6、《小时代》,属于年轻人的新时代

不去褒贬这部电影的好坏,在宣传方面,人人网的“青春纪念册,结合主创人员的微博,还有招聘网站等多个层面,对准15-25岁的青少年,真正做到了新媒体的精准营销。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不难分析出新媒体营销的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力度,所以我们在2017年里做营销时我们要注重新媒体营销的宣传力度增加品牌宣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5621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