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中国实行什么样的营销策略?请具体一点,

特斯拉在中国实行什么样的营销策略?请具体一点,,第1张

豪华电动汽车特斯拉在本周宣布了其中国市场的定价,旗舰车型Model

S的低配售价被确定在人民币73.4万元,而在去年浙江一“土豪”耗资250万元从香港购入内地首辆特斯拉电动车引起关注,特斯拉为什么会以相对低的价格进入中国,在充电设施并没有普及的情况特斯拉又该怎样面对中国消费者?

一直以来困扰普通电动汽车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续航里程短,另一个则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安全性。特斯拉电动汽车采用的是手机和电脑专用的锂电池技术,在特斯拉早期的产品中,一台电动车的动力来自于11个电池片组成的电池组,而每个电池片上有6831个来自松下的锂电池,而这些锂电池的具体连接安放方法则是特斯拉独家秘方。由于采用相对成熟安全的锂电池技术,其续航里程可以基本达到与传统汽车续航里程的相同的水平,而且从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施瓦辛格再到谷歌的两位创始人,特斯拉的客户名单几乎就是一张全球财富榜,可想而知其在国外的定价。而现在特斯拉在中国内地公布的价格却低于内地二线豪华车顶配的价格,面对这个疑问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以及中国区负责人吴碧瑄表示,特斯拉在美国的价格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在中国更希望首先获得客户的支持,所以选择不进行加价销售。

特斯拉在中国的低调的定价策略的确起到了效果,北京东二环和三环之间的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一层是特斯拉在全球最大的产品体验店,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据店里透露,公布价格后一天的订单量就达几十台之多。针对国内市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一直没有普及的困扰,特斯拉中国区官方表示,他们将上门为用户安装充电设备,可以跟中国普通的插头直接充电,对有别墅的客户可以进到车库充电,针对在一些楼宇的客人,如果有地下停车库或者是地面有固定停车区域的话,公司第三方,可以提供相关服务,帮助用户进行各方协调并在车位上建立充电装置。

趁这次中国上市的机会,特斯拉官方也对之前的一些传闻和车身着火事件做出了回应。包括,媒体盛传的特斯拉将在中国建厂这一消息,其官方回应称由于各方面的不成熟,目前并没有建厂的打算。另有媒体报道,去年通用汽车CEO丹?艾克森成立特别小组,将特斯拉作为专门研究对象。同时在推广凯迪拉克电动车时,通用汽车宣称将用该车挑战特斯拉。一家对冲基金公司合伙人向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表示,特斯拉2014年将找到买家,很可能是通用汽车,除此之外,国外很多分析人士已经多次提出“苹果应收购特斯拉”的建议或有关看法。除了通用和苹果,特斯拉的早期资金来源之一、自动驾驶技术合作伙伴谷歌也被视为可能的买家之一。对于收购传言,吴碧瑄明确表示,由于理念的不同所以特斯拉不会卖给任何人。2013年10月1日以来,特斯拉Model

S纯电动跑车在美国和墨西哥连续发生三次起火事件。对于起火事件,特斯拉官方回应称几次的着火事件都是由于车辆与路面障碍物发生摩擦碰撞造成的,客户并没有受到伤害,所以车得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面对来自业内各界的质疑与挑战,特斯拉负责人表示,将会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挑战,并会汲取更多能量更迅速的成长。

转帖的, 望采纳!!!!

国内品牌跟风的概率并不大。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特斯拉品牌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和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方向。就目前而言,特斯拉属于国外品牌,并不属于国内本土品牌。当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时,他们会聘请中国销售人员。而国内汽车生产企业与特斯拉的情况不太一致,本土企业邀请本土员工加入公司,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其次,我国拥有诺大的消费市场,但是国内有关部门也会针对于国外品牌和国内企业进行优惠政策。当国外品牌来中国开设线下实体店时,该品牌需要支付大量的场地租金。

不仅如此,双方还会签订租赁合同,大部分品牌会等到合同到期后,才会关闭某家门店。该情况适用于特斯拉等国外品牌,而国内品牌可以在获得审批后,自主建厂以及建造线下4s门店。

最后,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聚焦于国内市场,他们拥有着更加成熟的销售经验和销售渠道。虽然特斯拉已经成为全球知名大企业,但并不意味着特斯拉可以顺利适应快速发展的中国消费市场。

此外,国内汽车销售企业与电商企业相互合作,线上卖车已经不是怪事。可是特斯拉公司国内工厂或国内品牌营销人员无法进一步制定新方案,主要原因在于国外品牌新营销方案需要获得来自公司不同级别和部门的审批。

综上所述,当我国品牌进入国际市场时,国内品牌需要根据各国市场行情建立不太一致的产品销售方案。特斯拉关闭首家门店是企业出于对自身的考虑,国内品牌纷纷效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虽然线下实体经济已经进入饱和期,但是多个城市正在加大力度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相对而言,国内品牌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或将获得来自各大城市给予实体企业的补贴和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5624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