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悦动圈竞品分析报告(2)

Keep&悦动圈竞品分析报告(2),第1张

3.3 产品交互设计

         3.3.1 界面布局和视觉效果

         (1 )悦动圈

悦动圈界面以浅绿、灰色为主,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各个模块脉络清楚。

首页放置了4个运动模式可供用户选择,简洁醒目,对于新用户和需求明确的用户非常友好,容易上手。

赛事模块选择内容平铺的方式,这样的设置导致内容混杂,用户往往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有用的信息,建议设置导航栏或 *** 作引导功能,方便用户快速浏览相关内容。

圈子模块中设有导航栏,界面比较整体,可观性良好,但“达人”和“热门”两个模块意义相差无几,内容可能重复,建议将这两个模块合并。此外,“热门”模块功能过于复杂,界面美观性不好,建议将部分功能并入其他模块中,如,将“我的圈子”子模块与“关注模块”合并,以规整各个模块的主题功能,优化界面美观性。

最后一个模块“我”,整体功能完善,布局良好。但是在“帮助与反馈”界面左上角的“我要反馈”功能,其实际是与机器人客服或人工客服交流的作用,但此处的功能名称“我要反馈”意义模棱两可,建议改为“线上服务”类似的名称。

(2 )Keep

Keep在界面颜色上主要采用灰、黑色为主,在整个界面设计上比较注重简洁性,无论是描述文字,还是功能名称,都尽量做到统一简约,给用户非常舒服的视觉效果。

不同于悦动圈的是,进入Keep应用后显示的第一个页面是上图中的运动首页,该页面为用户展示了部分历史记录和推荐训练课程,包括累计运动和已参加的训练课程等。运动模块将所有功能列为顶端导航栏的形式,如:健身、跑步、行走、骑行等,既简化了界面内容的冗杂度,又满足用户需求。

同样选择帮助反馈部分的设计与悦动圈做对比,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帮助中心页面包括了常见问题的分类,包括在线客服和反馈与建议按钮,我们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不同 *** 作,如,选择在线客服,我们可以与Keep客服人员进行线上交流,设计简洁清晰,用户体验度非常好。

3.3.2 交互细节

交互细节部分主要对两款产品均有的部分主要功能做分析,如:跑步记录、注册登录等。

         (1 )悦动圈

这组图从进入应用到跑步结束共分为5个步骤。进入应用,首先选择跑步模式,点击“开始跑步”按钮,进入跑步设置界面,再点击界面中跑步图标进入开始跑步倒计时页面,倒计时3秒结束后自动开始跑步计时,跑步结束后按照页面提示滑动底部暂停按钮,跑步计时停止,此时可选择“恢复”按钮继续跑步,或点击“结束”按钮结束跑步即可。

整个 *** 作过程流畅,但在第二步点击“开始跑步”按钮时,这里的按钮名称会对用户造成干扰和误导,新用户会误认为点击按钮后就可以立即开跑,建议修改按钮名称。

上面这组图描述了悦动圈的注册登录流程。悦动圈默认采用微信、QQ、手机号码三种登录方式登录,无需额外注册悦动圈账号。

整个登录过程根据不同登录方式主要分为两步到四步,首先选择登录QQ或微信的登录方式,随后选择授权登录即可登录成功进入应用,此过程共2步;在选择手机登录方式时,手机登录页面有两个选项,可以选择“移动手机号一键登录”然后选择授权登录完成登录 *** 作,此过程共3步;同时可以选择填入其他手机号,选择下一步,系统自动发送验证码到该手机号,然后将获取到的验证码填入途中文本框,点击“完成”即可完成登录 *** 作,此过程共4步。

这部分设计 *** 作步骤简单轻巧,省去了注册账号的复杂步骤,直接使用用户已拥有的社交账号进行登录,易于新用户上手。

         (2 )Keep

同悦动圈一样,Keep的跑步计时功能也做的很流畅,都设计有开始跑步倒计时,且倒计时均为3秒, *** 作简单,容易上手。不同于悦动圈的是,进入Keep应用后,点击选择跑步模式,该页面直接县设了各种跑步设置,不必像悦动圈一样需要先点击“开始跑步”按钮才能进入跑步设置界面,在整个 *** 作步骤上节省了一步。

另外在跑步计时界面中设计有锁定按钮,可以防止意外触碰导致计时停止等情况的发生;在结束跑步时需长按结束按钮,这一设计也能有效避免意外触碰等情况导致跑步计时结束的情况发生。在这一部分的功能设计上,Keep做的很人性化,能大大提高用户体验的满意度。

这组图描述了Keep在注册登录过程中的部分步骤,主要包括使用微博注册及设置,以及使用手机号码注册和登录的方式。

         Keep可选择的登录和注册方式有多种,包括QQ、微信、微博、FaceBook、手机号等,此处主要以微博和手机号的注册登录流程作为例子,其余几种注册登录方式步骤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启动Keep应用,我们点击登录页面下方的“注册Keep账号”链接,进入注册页面,并点击选择一种注册方式,此处我们以微博为例;完成微博授权 *** 作后,开始注册Keep账号,注册完成后填写基本信息(此处大约有5~7页需要填写,部分页面可以选择跳过),待信息填写完成后直接进入Keep首页。

         利用手机号码登录注册均需要填写密码,其余步骤同上述描述相同。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Keep的注册登录部分太过于复杂,部分信息必须填写才能进入应用,冗长的 *** 作流程带给用户的第一印象并不友好。建议简化注册流程,部分信息可在用户空闲时自主选择填写。

3.4 用户体验分析

3.4.1 网友评分

(1 )悦跑圈:

(2 )Keep :

上面给出了悦动圈和Keep两款产品用户评分,同时以应用宝为例,截取了用户差评的部分内容。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悦动圈的用户评分普遍高于Keep,可以得出结论,用户使用悦动圈的产品体验度较高,根据用户反馈,得到用户评分差异主要表现原因是,悦动圈存在红包提现出错或计时出错等原因,这部分问题主要与产品本身的稳定性和商业运营策略相关,而Keep用户主要因为产品付费的原因产生的不满。

         悦动圈以红包激励方式赢得用户,而Keep却因付费功能失掉用户,从大部分用户的心理角度分析,这种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建议两款产品均能在自己的商业战略上做出适当调整。此外,悦动圈要重视产品稳定性的问题,改善产品本身的质量服务方面的问题,努力提高用户体验度。

3.5 用户画像

(1 )地域分布

由图中可以看出,两款产品的主要地域分布基本相同,主要使用范围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区为主,这部分地区一线城市居多,经济发展快,工作压力较大,人们更注重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因此利用工作之余参加运动锻炼的用户数量居多。

(2 )用户属性

有图中数据可知,两款产品在用户性别分布上表现为男性用户比例大于女性,用户在用户年龄分布上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其中悦动圈用户40岁以上的人数比例较大,而Keep的用户则表现为40岁以下的用户人数居多。

         出现以上分布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总结为:

20岁以下的用户主要以学生为主,他们在运动产品需求上非常低;

20到30岁的用户主要以刚毕业的学生或进入职场不久的新人为主,这部分用户表现为工作不稳定,压力大,几乎无多余时间参与运动;

30到50岁这个用户群体普遍表现为工作稳定,家庭稳定,已经适应了职场,能很好的协调工作与生活,在工作之余,这部分用户更关注身体健康,因此参与健身运动的机会较多。

20到40岁这个年龄范围内的用户身体素质较好,能接受较为剧烈的运动,且大多受网络信息影响,对健身运动比较热爱,因此这部分用户更多热衷于Keep这类以健身教学为主的产品。

50岁以上的用户主要以临退休或已退休的用户为主,这个年龄阶段的用户大多不适于参加剧烈健身运动,多选择如跳舞、太极等舒缓的运动方式,但仍然存在一批热爱健走运动的用户,他们对运动类产品的主要需求是计步功能,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用户对悦动圈这类以计步为主的工具需求量较大,用户数量比例仍然可观。

4 总结

通过对悦动圈和Keep两款产品的分析,我们做以下总结:

(1 )相似性 :两款产品均以运动健身为主要目标,为用户提供了运动记录、社交分享、线下活动、商城等多种服务,同时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吸引用户。

(2 )差异性 :两款产品整体战略方向不同。悦动圈以红包激励方式吸引大量用户,再采取线上/线下活动赛事等方式增加用户粘性,通过如广告、商城等方式实现盈利。这种营销模式能较快速的吸引用户,并在短期内快速增加用户量,但在盈利方面不够稳定,需要以大量用户为基础才能实现高盈利。

         Keep通过大量免费健身教学课程吸引用户,增加用户依赖性,而主要盈利来源于大批的Keep忠实用户及部分健身爱好者在付费健身课程及商城等方面的消费,这种营销模式需要建立强大的用户好感度,需要在前期打好用户基础,相对悦动圈简单直接的营销方式,这种模式具有较大的风险。此外悦动圈通过发布Keepland线下体验空间,不仅在培养用户依赖性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为Keep盈利打开了一个更好的大门,有利于Keep在运动市场更好的拓展和延伸。

         (3 )建议 :通过上述对两款产品从产品结构到用户属性等各方面的分析,并总结了两款产品分别在不同模块的优缺点,提出几点建议:

         悦动圈:增强软件稳定性,如用户反映的计步错误、闪退、红包不能提现等相关问题;改善产品部分功能模块的分类方式,简化产品功能,减少不必要的功能模块,如,将圈子模块的相似功能的部分进行合并;同时改善产品界面的布局,提高视觉上的美观性。此外,建议悦动圈能够定位产品核心,以建立长期的用户—产品之间的亲密关系为目标,增加用户粘性。

         Keep:继续加强软件的稳定性,简化部分功能的 *** 作复杂度,如,减少注册登录的步骤等;加强社交方面的互动交流功能,如,增加用户PK或线上互动等功能;加强线下体验模式的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产品的长远发展。

因为这篇文章较长,所以分为两部分发布。第一次学习写竞品分析报告,有很多地方不足,欢迎各位朋友前辈批评指导!!!

推荐导读:

本文内容5000多字,篇幅较长,为了能直观和尽快的让大家了解表述的核心观点,所以下面将以序号的形式对文章的结构逻辑进行叙述和整理!

一、什么是KOL

二、KOL运营的好处

三、KOL的引入

1、外部引入

2、内部挖掘

四、KOL维系

1、KOL档案

2、设立规则

3、情感维系+利益捆绑

五、KOL运营三个阶段的不同策略

1、KOL初期运营:赋能成长-形成影响力

2、KOL中期运营:合作深入-价值体现

3、KOL运营后期:留存你的成果

很多人认为KOL运营就是找大咖背书,事实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一、什么是KOL

KOL,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通常被认为是:拥有更多、更准确的产品信息,且为相关群体所接受或信任,并对该群体的购买行为有较大影响力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个领域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大如锤子科技的罗永浩、小米的雷军;小到贴吧的吧主、某读书群的领读人···这些都可以称之为KOL。

而KOL最大的两个特点是: 有粉丝基础,能影响粉丝行为!

那到底该怎么做KOL运营?别急,在这之前,我们先说说,为什么要做KOL运营?

二、KOL运营的好处

一切运营手段,都是以提升用户指标为目的, 而KOL运营是其中比较高效的手段之一,如使用明星来吸粉,大咖分享来促活等等。

这里,我们按照付费和免费的模式,来介绍几种常见的KOL运营场景:

花钱的:

微博和抖音早期使用明星进行拉新;

英雄联盟每年举办LPL比赛,利用选手来促活;

得到等知识付费产品,利用KOL的影响力促成你的付费···

不花钱的:

天涯猫扑等社区论坛利用KOL进行促活;

百度贴吧通过吧主和小吧主来管理贴吧;

游戏公司通过头部玩家来产出游戏攻略···

相较于一些常规的运营策略,KOL运营做得好,往往会事半功倍。 那么,KOL从引入到流失的整个生命过程,我们分别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运营逻辑呢?

我们以社区类产品为例,来进行深度的分析:

三、KOL的引入

1.引入节奏把控

不同时期、不同用户基数的产品,需要结合自身的需求程度,去把控引入节奏。

前期引入的KOL过多,供过于求,内容缺乏足够的粉丝互动,KOL会失去创作的激励,引发流失。

前期KOL引入过少,供不应求,用户看不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引发流失。

当然,并非所有金字塔头部的KOL都是好的,也并非金字塔底下的KOL不值得花时间,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2.KOL类型把控

气质相符!气质相符!气质相符!

粉丝量多的KOL不一定适合你,垂直领域的小KOL对你价值可能更大。

对微博来说,我的目的是娱乐,那么我的KOL必须有趣好玩;

对于得到来说,我本身是做知识付费,那么我的KOL必须有料;

对于KEEP来说,我的KOL是健身达人而不是那些美妆大师;

···

不管你是引入还是培养,一定要注意,KOL必须契合你的产品。想象一下,当抖音上全是关于考试培训的KOL,官方还大力扶持···画面太美了,我想象不下去。

3.引入的方式

KOL引入又分为 外部引入和内部挖掘。

内部培养的KOL忠诚度高,流失少,而外部引入的KOL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产品进行磨合。

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内部的挖掘,当内部无所需的KOL的时候我们再从外部引入。

下面,我们分别聊聊这两种方式如何去做:

外部引入

引入流程: 明确引入KOL的目的-列出备选KOL人员名单-准备相应的合作方案-寻找联系方式-商谈合作引入。

明确目的:

我引入KOL的目的是什么,拉新,促活还是转付费?KOL引入之后希望他们做什么?明确了目的之后,你才可以去列出想要的KOL。

比如你希望快速获取一批新用户,这时你更倾向于找粉丝量多的。而如果你需要的是转化,那么你需要的是粉丝忠诚度更高的。

列出备选人名单:

明确目标之后,我们需要列出备选人名单,此时你需要收集备选人的资料,包括但不仅限于个人信息,粉丝质量信息(PS:需要注意,如果KOL离开现有平台,粉丝是否还在),候选人偏好等信息。

合作方案的选定:

合作方案中,需要明确告诉KOL,需要他做什么,他可以获得什么。

一定要注意对方的诉求,现在很多KOL,已经无法单纯用钱去打动。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当前的情况过的很好,而转移平台需要重新开始,收益却只是钱,为什么要折腾呢?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和KOL合作,不仅仅只考虑钱的问题,还需要考虑KOL的其他诉求,如个人品牌、平台扶持等。

拉KOL要坚持:

当我们什么都准备好了,开始去拉KOL时,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都会碰钉子。

可能你发过去方案石沉大海,微博私聊一直是未读状态。但我们不能放弃,微博微信找不到人,就去垂直社区找,去群内找等等。

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坚持,一次找不到换一个,一个方案不行换一个方案。当然如果时间要求较高的,而且预算充足,也可以直接通过专业的经纪人去找到你想要的KOL。

内部挖掘

内部挖掘,通常要寻找有一定影响力,并且内容产出较高的用户。

当前他是什么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将他打造成什么样的KOL。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个用户可能当前非常活跃,但是产出内容质量不高。而另外一个用户内容产出较高,活跃度不高的,我们则更倾向于培养后者,活跃度你可以去提升,而内容质量你只能小幅度帮助提升。当然也要看用户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

内部挖掘的时候需要找到其亮点,且这个亮点可以通过你的方式来进行包装放大。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成功地引入了一批KOL ,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去维系这批KOL,并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呢?

四、KOL维系

目前常见的KOL维系都是社群或者是单点联系。

针对KOL如果使用社群的方式进行沟通联系,最好是根据KOL的类型分类建立社群,便于同类型KOL间更顺畅地交流。

如果自身的KOL用户较多,最好在产品上可以给这部分用户一些特殊的通道, 如游戏内通常有VIP专属板块,电商类的平台的大卖家后台等。

建立好信息的沟通渠道后,我们需要建立KOL档案。

1、KOL档案

KOL的运营工作一定要精细化,而精细化的运营需要你对KOL非常了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份KOL档案。

为什么要给KOL建档案?就像你为了追一个女孩子,你会关心她喜欢什么东西,喜欢哪个明星,喜欢吃啥等等,之后投其所好,这样追到女孩子的成功性会更高。

KOL运营也是同样的道理,平时不仅仅是利益关系,而是让KOL觉得你是真的在关心他、帮他实现他想要的内容。

同时,KOL档案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一份好的KOL档案集,除了能帮我们更高效的工作对接外,对于日常优化KOL引进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KOL的档案通常会包含以下内容:

个人信息 :姓名,电话,微信,联系地址个人档案等。

业务信息 :这类KOL属于什么类型的KOL,自身带大概多少粉丝,影响力如何,在哪一个方面比较有影响力。

比如说知乎上找用户A做KOL,那么可能就会增加用户A写过书,XX企业的创始人,在产品和运营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个人比较擅长的是运营的节奏,内容运营等方面。有了这些信息之后,针对性的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组织个内容运营的大咖分享专场,就可以找用户A去做这些事情。

KOL在平台的信息 :KOL档案中需要记录该KOL在自身产品上的情况,用于后续的运营判断。

如用户A虽然在产品和运营方面有影响力,但是在知乎上没人找他,那么后面我们需要考虑是否把用户A从我们KOL行列中剔除,不再给他享受特权。

KOL在其他渠道的信息 :通常一些KOL不会只在一个平台进行合作,那么我们还需要了解我们的KOL在其他平台的表现。

同样的例子,用户A在知乎不怎么回答问题,但是发现在悟空问答上回答问题很积极,那么我们后面就需要进行对比,来调整对用户A的运营策略,是增加物质激励,还是通过精神激励促进其产出。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也可以加进档案中,如KOL近期的一些动态,个人的性格等内容。主要是方便后续更精细化的运营。如用户A近期要生孩子,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送个婴儿车给到用户A作为一个小礼物。

在档案中,用户需要进行分级、分阶段, 当前的用户影响力或者是价值在什么水平,当前所处于的阶段,我们针对这类用户是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赋能? 针对不同层级的KOL,调用的资源、使用的手段也是不同的,在档案中我们需要将这些信息都记录到位。

简单理解,KOL运营是先给到KOL想要的东西,之后让KOL产出我们想要的内容。而给到KOL什么,则需要你不断去了解KOL的需求,去接触沟通分析,这是一个长期且考验耐心的工作。

2、设立规则

建立好档案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设立并告知规则。

设立规则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影响到用户或是造成KOL流失。一般情况下这个规范在合作之初都会说明,但最好额外制定一个KOL和产品之间的互动规范说明。

举个例子:KOL遇到问题可以及时找到我们的运营人员,不得发布有损产品形象的言论。KOL和用户之间产生冲突,请及时与运营人员沟通,否则取消相关的特权和福利等内容。

另外有一个特别说明的点是,平台设立的惩罚性的内容,针对KOL千万不要设立特权机制,避免造成自身用户流失。

在设立规则的时候抱着一个目的: 我们引入KOL是为了更好的和产品一起服务好我们的普通用户,而不是服务KOL。

五、KOL运营策略

1、KOL初期运营:赋能成长-形成影响力

初次引入的KOL,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力,我们前期都会进行包装、赋能。在推出亮相之前,预先设计正面的形象。

包装: 通常在内部挖掘一些KOL的时候,我们会去挖掘这小部分KOL的亮点,加以包装。

如咕咚上,产后辣妈坚持锻炼,单纯这个点无法形成KOL的效应,那么我们可以包装几个点,如励志,苦情戏等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打动用户,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最初的猫扑,也存在较多这样经过包装的用户,如筷子兄弟,小月月等。

KOL赋能: 作为运营方,你必须对你自身产品非常了解,而KOL对他自己领域的内容非常了解,这样你们的结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威力。

你需要给KOL说明他该如何在你的平台上获得足够的影响力,包括但不限于部分专业技巧上的辅导,以及平台上一些产品功能的实现,甚至于说开放部分数据,让KOL更好的进行产出。

如抖音引入部分KOL的时候,不仅仅是说:你拍个视频,我给你流量就完事了。视频具体怎么拍,服装怎么搭配,你的受众群体是什么,他们更喜欢什么视频等等,这些抖音的运营都会给到对应的KOL。

作为 KOL运营,你要做的不仅仅是引入,更多的是陪他一起成长。

资源倾斜: 当万事俱备的时候,你需要给这些KOL资源倾斜,让其真正在自身平台形成影响力。

除了流量倾斜,甚至不断地去制造关于KOL的话题热点。就像李健刚去好声音的时候,好声音在第一期第二期给了更多的画面,同时也不停地制造李健的“学霸”属性和段子手话题。

只有当KOL在产品上形成影响力后,你才可以通过KOL运营去影响自己的用户。

2、KOL中期运营:合作深入-价值体现

排他约束

当KOL已经形成影响力后,我们需要建立排他约束,我们付出了资源,也付出了其他情感上的东西,这时我们需要从语言和书面上要求我们的KOL用户制定一个排他的标准,如果KOL心猿意马,肯定是不可取的,应该及时止损,终止合作。

有了排他约束之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去进行更好的深入合作,给予更多的资源投入。

KOL激励和策略调整

KOL形成影响力后,我们一方面要给予KOL激励,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同时也需要不停地去调整你和KOL合作的一些策略。

比如前期你给那个辣妈设定的苦情戏,后来发现KOL自身不喜欢,那就尝试调整为励志方向,去测试粉丝反应。

同时,你整个的激励也需要随着KOL的不同去设定不同的内容,比如初期的KOL给精神激励即可,中期有一定影响力的给一定的物质激励,当形成非常大的影响力的时候,你需要给到的是更多的利益,包含打造IP、粉丝运营等。这个时候 你的策略也需要调整,从最早之前的给予,到最后面的利益捆绑。

就像很多知识付费产品,我可以采用买断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分成的方式。而你需要做的则是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影响力的KOL给予不同的激励,让其更好的活跃起来。

KOL价值体现:

当我们的KOL形成了较大影响力后,这时就是我们前期投入的回报时刻。

如果我们希望拉新,这时可以利用KOL发起好友邀请赛;

如果我们希望社区活跃,这个时候可以利用KOL进行话题带动;

如果我们希望用户付费,这个时候让KOL去进行背书宣传;

···

这里要 注意整体的运营节奏,不要刚有了影响力就马上进行变现,这样很有可能会毁了你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KOL,也会让你的用户渐渐流失。

当然,只有当KOL给你带来了价值,给了你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才算运营成功了一小步,但很多时候这个回报都是后置的。

3、KOL运营后期:留存你的成果

在KOL运营后期,我们更注重KOL的留存,自己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KOL,要尽可能留住,产出更大的效益。

不过有一点需要看开,KOL始终会走的,我们做的,只是让这部分KOL留在自己产品上的时间更久,获取更多的回报。

通常我们有两个手段:利益捆绑、情感维系。

情感维系

我们在KOL引入之初就建立了KOL的档案,这份档案贯穿整个KOL运营工作,因此非常重要。

在KOL运营后期,需要借助之前建立的档案,了解当前KOL的情况,之后投其所好,送小礼物,在重要日子进行问候等。这里最重要的是,让KOL感觉你很用心。

情感维系中最重要的是真心去做,而不是为了KPI去做。 人与人相互交流,是否真心、是否用心都是可以感受到的,而你对他的细节了解,会让他觉得你很用心。

利益捆绑

和KOL进行合作的时候,提前考虑KOL可能流失的情况,在合作方案中规避掉。如使用分成的方式而不是买断的方式,使用持续活跃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爆发的方式等。

当然最好可以让KOL参与到平台的运转中,让他留下更多的东西在平台上,如他的粉丝。让他依赖平台,离开平台这些影响力都会消失,这样会让KOL留的更久一点。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KOL运营和我们现实中谈恋爱很相似,你要去了解她,逗她开心,给她好处,也会约法三章,在困难中一起成长。只是我们在KOL运营中,是一个人和多个人谈恋爱,当然,这更考验运营者的能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做到的是细致,细致,再细致。

KOL运营会比常规的精细化运营要求更高,而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KOL运营,你需要比其他人更细致。

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有些你能轻松地解决,有些没那么容易解决,但你可以记住一个准则: 我们引入KOL最终目的是一起服务好我们的普通用户,而不是我们一起服务KOL用户。

愿你在KOL运营的道路上,把自己,变成业内的KOL!

本文作者树猫,来源于市场部,最后由孙孜文整合营销专栏整理编辑推荐。

据BT财经独家消息,移动体育领域领军品牌Keep有意在美股IPO,并已经邀请一些美元基金参与尽调。尽调。

然而,与Keep刚在一级市场斩获3.6亿美元F轮融资、估值超过20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参与尽调的美元基金都不打算投资Keep。

相关人士向BT财经表示,Keep当前盈利模式不清晰,赚吆喝赔钱的公司,资本不打算继续跟进。

Keep的故事

2020年5月,在Keep 8000万美元E轮融资后,Keep的副总裁刘冬曾详细解读过Keep的商业化模式。

将其总结为由A、B、C三大象限构成的商业格局——A是指App的2亿用户规模,C是指运动消费品,而B则是在A和C基础上为用户提供运动解决方案的增值业务,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会员以及内容付费。Keep的营收来源可以细分为四部分,分别是运动产品收入、广告收入、APP会员、Keepland运动空间。

刘冬称,消费品为Keep贡献的收入已超一半,一年接近10亿(其中,智能硬件占35%,训练装备占40%,食品占25%);收入贡献第二的是会员;随后是广告;营收占比最少的是Keepland。

Keep的优势在于成立时间早,并且明确了以家庭为场景切入,试图打造“智能硬件+内容服务”的商业模式。单独做工具App想象空间不大,加了智能硬件之后估值的想象空间高了很多,故事变得好听了。

而这个故事未来的想象空间,则来源于中国高速增长的健身需求。4 月 23 日早间消息,在“Keep 2021 春响发布会”上,Keep 合伙人、副总裁刘冬对新浪财经在内的媒体透露,2020 年 Keep 在消费品业务上的销售额已达到 10 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6670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