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代市场营销,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看法。笔者认为,所谓现代市场营销就是企业通过市场识别、创造并满足特定顾客的需求的系统的经营活动,它的实质就是把满足特定顾客的需求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可见,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是现代营销的核心。这就告诉我们,企业的经营要以顾客为中心,而不是将企业赢利放在第一位。如果不以顾客为中心,企业不可能获利,确切地说,不可能获得持久的赢利能力。同样,企业的国际营销也要体现这个精神。国际营销指的是企业通过国际市场以某种有形与无形商品满足一个以上的国家与地区的顾客与用户需求的经营活动。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最大的不同就是环境的不同,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国内没有的机遇,而且也孕育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国有外贸公司应用现代营销理论来指导外贸业务,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做到对目标市场的情况心中有数。海尔公司有一句名言:“市场永远不变的规则就是市场永远在变”。外贸属于国际营销的范围,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市场营销环境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既给企业带来了国内营销没有的机遇,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险。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查。目前,国有外贸公司需要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企业内部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专人负责,将其费用列入企业的成本。要将对国际市场的调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现在有的企业在开辟市场或遇到困难时,比较重视市场调查;在营销顺利时,就忽视这项工作。这是很要不得的。
(2)市场调研内容要防止只注意对特定产品的微观调查,还要注重调查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宏观环境因素。当然,微观调查的质量对于出口产品的业绩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如果对出口产品市场的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家庭特点、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对于出口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市场规模与结构、国民收入、人均购买力、通货膨胀率、银行、金融、保险等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制度、政治的稳定性、民族情绪等相关因素心中无数,也就是说对直接与间接影响市场的宏观因素不了解,也很难打开市场,特别是长期地占领目标市场。
(3)要多渠道地开展市场调查,确保调查的可靠性。特别是对于出口数额大的国家,调查应该采取委托调查与自己独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我国有的企业失败的教训之一就是调查的内容术准确,其中不少就是由于调查渠道单一造成的。市场形势千变万化,有时只依靠一家咨询公司调查很难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大的项目,最好通过多渠道调查,在这方面多花些钱是值得的。
2.对国际市场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为自己寻找与众不同的目标市场。现代营销的核心可以概括为STP营销,即市场细分(segmenting)、目标营销(targeting)与市场定位(positioning)。探讨世界各国企业经营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从营销方面来说就在于能否运用STP营销战略。STP营销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市场细分,所谓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按照某种标准,将准备进入的某一整体市场分成能满足若干消费者群体的子市场。国际市场细分同样如此,具体地说,它包含宏观与微观细分两层含义。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与地区,企业究竟进入哪一个国家或地区最有利?这就要求企业根据经济、文化、地理等标准细分后,决定进入哪一个国家(地区)或哪几个国家(地区),这就是宏观细分。每一个国家(地区)顾客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企业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只能满足某一类或某几类顾客的需求,这就是微观的细分。当企业决定占领一类或几类于市场时,这就是目标营销。最后企业还要用能够发挥企业优势的特点来与目标市场上的竞争相区别,这就是市场定位。
目前我国国有外贸公司在运用STP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对自己的出口市场没有细分,出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近些年来由于国内获得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越来越多,出口竞争的压力很大,不少公司没有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往往是一个好的产品。好的市场大家一踊而上,在同一市场上进行无差别竞争,最后纷纷陷入恶性降价竞争。这样不仅使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而且由于有时价格低于成本,使有的国家对我国某些出口产品提出反倾销投诉。二是重视宏观细分,轻视微观细分,造成市场定位模糊。有的企业在选择目标出口国家时,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来选择哪些适合自己产品出口的国家,如我国的中药产品主要向两类国家出口,一类是日本、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和地区,直接向它们出口传统的中药材;另一类是发达国家,将中药按照西方人的服用方法与习惯做成西药的形式向它们出口。但是对于出口国家的内部市场的微观细分却做得不够,因为目标国家中的顾客并不是铁板一块,企业应该对目标市场进行科学的细分,找出目标顾客的需求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销售。例如,1998年海尔公司按照冰箱与冰柜的大小对美国冰箱市场进行细分,结果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冰箱市场上细分出了一个被众多公司忽视的170升以下的冰箱市场。这是由于美国家庭小型化趋势的结果。于是,海尔公司制定了一个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结果大获成功,当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
3.克服经营上的主观性,注意各国的文化差异。我们许多国有外贸公司在理论上也知道,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最大区别就是营销环境的差异性。但是在营销的实践中却往往忘记了“适者生存”的道理,用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客观的差异,结果犯了一个自我参照准则的错误。“自我参照准则”(Self-Reference Criterion,简称SRC)是国际营销人员中的一种文化错位现象,指的是国际营销人员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母国的价值观念作为判断其他国家的商业文化与行为的标准。这是国际营销中的“常见病”,如不注意克服,势必造成误解,影响企业的营销。因此,企业营销就要使产品的名称、品牌、包装、广告都符合出口国的消费者习惯。
4.树立顾客导向的观念。顾客导向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之一。现代营销倡导顾客导向的意义在于,当企业的产品不被国外顾客接受,打不开目标国市场时;或原先具有很大优势的产品被国外的竞争对手的产品所取代时;或企业经过精心策划的出口策略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时,是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还是埋怨国外的顾客不识货?应该说,还是你不识国外的顾客,也就是说你对国外顾客的特点、购买习惯、购买地点、消费心理等因素了解不够。不是国外市场不具备条件,而是你木适应市场,不适应顾客。我们不少企业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总是不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而常常怨天尤人,木是将责任推到顾客身上,就是抱怨市场不成熟,而没有看到自己的问题。另一种态度是从自己方面找原因,看看自己的产品、营销计划在哪些方面不适应目标顾客的需要,在哪些方面不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5.树立整体渠道概念。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必须建立整体渠道概念。整体渠道概念指的是企业进行国际营销时,不仅要考虑国家间渠道,而且还要考虑产品销售目标国的国内分销渠道,即产品到达目标国消费者手里的全过程,包括产品在目标销售国的渠道结构、环节、加成率、渠道成员的状况、推销方法、目标顾客的特点以及该产品的市场容量,本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及竞争对手的状况。在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中,强调树立整体渠道概念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国有外贸公司最重视的是出口创汇,只要把产品卖给国外的客户似乎就完成了任务,不太关心产品经过多少环节如何到达国外顾客的手中。这是一种缺乏长远眼光的短视行为。企业出口的最终目的是占领国外的市场。在这方面,西方跨国公司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他们的一些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后,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采取各种方法开拓我国市场上,有时甚至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力争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最终完全占领我国市场。树立整体渠道概念有利于促进我国产品长期、稳定的出口,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出口的目的是单纯赚取外汇,还是占领世界市场?在这方面,目前国内的诸如创维、美的、康佳、联想等一些企业的出口与国际化经营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他们看来,产品出口后不是销售的结束,而是营销的开始。由于他们对产品出口国的营销渠道了如指掌,所以在销售产品的同时,配合良好的售后服务,以增加顾客的满意度。他们的目标是使企业与商品的品牌在目标国中获得良好形象。
6.注重服务质量。重视产品质量是国有外贸公司的光荣传统,以质取胜是我们从事国际贸易的基本经营理念,目前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树立双重质量的思想,即从重视有形产品质量过渡到既重视有形产品质量,又重视附加在有形产品上的服务、维修、送货等无形产品的质量上,即服务的质量上。目前重视有形产品质量主要表现为,一是要用国际标准来规范产品的质量,如企业要通过相关的ISO9000的质量标准体系。二是用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的标准来保证产品质量,特别是出口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产品,更是如此。三是有的行业与产品还要通过倡导环境保护的ISO14000的标准及乌拉圭回合通过的有关环境标准。重视附加在产品上的无形产品质量即服务质量,主要指的是国际贸易的售前、售中、售后所提供的一系列的服务,具体说,为客户提供的购买某种产品的贷款或融资、相关保险、咨询、培训、送货、安装、维护保养、提供继续购买优惠等。
7.进行多元化市场营销。近年来,许多国有外贸公司开始由单一业务向综合经营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业务比较单一的经营模式转向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这对于绝大多数国有外贸公司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决不是单纯追求多元化,多元化是公司发展的一种战略,决不是公司发展的目的。多元化必须围绕外贸公司的核心优势进行,只有从核心优势中拓展出的多元化才是有生命力、有效益的多元化。不同的外贸公司具有不同的优势,有的具有市场与客户的优势,有的是人才的优势,有的表现为对某类产品的生产、仓储、运输、国外市场渠道等综合经营的优势,有的则在掌握国际市场信息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具有不同优势的国有外贸公司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向某一行业的横向或纵向拓展自己的主营业务,这样的多元化是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领域中扩展,既顾旧又求新,将多元化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联想领导谈联想在2004年底收购IBMPC业务前的连续五年,联想的主要竞争对手(戴尔)的市场份额与利润率不断扩大。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带领团队进行深刻地分析和调查,最后得出结论,将PC客户分为关系型和交易型。
关系型客户就是指那些大型的、中型的商业客户,比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是长期合作伙伴;交易型客户主要的就是通过销售渠道、代理商,到达广大的个人消费者和中小企业,对这些广大的消费者来说,他们买的就是一台,买的是具体机器。一个要求按客户要求量身定做;另一个则是产品推动销售。
联想擅长交易型,而IBM则擅长关系型,二者正好形成了优势互补。双运营模式在两个季度之后就卓见成效。2005年全年销售份额高达30%。
柳传志说:“这次变革的成果一直到今天还在享有,而且我们加大力度推广到全世界去。”
成功案例恶:
联想大客户行业案例系列一 家得宝案例
从1999年开始,原家世界家居就开始使用联想PC产品。到目前为止,家得宝一共保有1000多台PC机,几乎全部都是联想产品。
家得宝的信息化选择
家得宝(天津)商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相关商品的大型专业仓储式自选连锁超市,其前身是家世界家居建材超市连锁,2006年末,全球最大的建材家居零售企业美国家得宝公司对家世界家居进行了收购。随着家得宝开始将中国作为其亚洲地区业务拓展的重点,家得宝在中国的业务不断拓展,目前,其业务已经遍布天津、西安、北京、青岛、沈阳、郑州等多个城市。
管理系统保障业务高速运行
有意思的是,家得宝收购家世界家居后,并没有放弃使用家世界家居原有的信息系统,而是仍然沿用家世界原有的信息系统架构。早在1996年家世界家居创建伊始,公司就决定建立符合本行业未来发展的IT架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根据集团制定的“集束式发展”战略,家世界购置了一套专门的零售业管理软件——美国JDA软件,希望公司从一开始就能够继承和发扬国际先进的零售业企业经验,从商品管理、店面 *** 作、空间品类管理、客户数据等各方面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有效解决管理控制、管理效率、运营风险、客户跟踪等问题,将公司主营业务流程迅速整合起来。
硬件保障彰显联想PC精彩
对于家居连锁企业而言,保证低成本运营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但在家得宝还是家世界家居的时候,企业在IT设备的选择上就从未单单考虑成本,最优的性价比是他们采购IT设备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在家得宝,一些小型机和服务器,主要是IBM品牌。而PC机,则几乎百分之百是联想品牌。
从1999年开始,原家世界家居就开始使用联想PC产品。到目前为止,家得宝一共保有1000多台PC机,几乎全部都是联想产品。
谈到采购联想产品的原因,任庆峰表示,公司之所以多年来一直坚持采购联想PC,主要是基于品质和服务的考虑。长期以来,联想PC一直以品质为立身之本,而联想服务在国内更是有口皆碑。家世界在全国有多家连锁超市,而联想的售后服务网点则遍布全国,服务支持非常到位。现在,作为联想集团的大客户,家得宝还享有联想为大客户提供的特殊高级别专门服务,比如支持产品定制生产,以及唯一的专线锁定服务。
也正因此,虽然作为全球最大的建材家居零售企业,家得宝与全球主要PC供应商都签有采购合同,家得宝相关负责人也向任庆峰提起过PC采购品牌问题,但当任庆峰将多年来使用联想PC的感受向他作了详细介绍之后,这位负责人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当然,令他改变想法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收购IBM PC后,联想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国际化背景的跨国企业集团。
联想集团是创新的国际科技企业,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作为国际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企业,联想开发、制造及销售先进的、可靠的、高质素的个人电脑产品,并提供相关的增值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好的方案,去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联想成功的基础是让客户实现他们的目标:工作高效、生活丰富多彩。
自1988年底买下香港 Quantum公司后,联想计算机公司就利用Quantum的厂房设备着手搞产品开发。此时香港联想虽然已取得厂较大的成功,但是,同当时国际市场上已有的大型计算机生产厂商,如 I B M、COMPAQ、 AST等相比,联想公司无论是在技术、资金实力还是品牌声誉上都相去甚远,为此,公司决定避开这些实力强劲的厂商,而以台湾、香港的厂商作为竞争对手,采取所谓“固忌赛马,以上对下”的策略,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档次较低的国际通用产品。
联想公司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作为后盾,拥有40多名高级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有多年的丰富经验,因此,在技术实力上同众多的港台厂商比,可以说是一匹名副其实的“上等马”。但在产品定位上,联想公司却以“下等马”自居,选择了档次较低的国际通用产品为开发目标:在产品技术层次上,选择技术层次较低,但应用面广、市场大、易于商品化的微型机产品,而不是搞大型机、小型机等高层次产品;在微机机型上,先选择微机产品中的低档机型286,而不是先搞高档机型;在产品形式上,从开发板级产品入手,而不是一开始就开发整机。这种以“上马对下马”的策略,确保了联想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使得联想公司在与港台厂商的竞争中“游刃有余”,为公司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放长线,钓大鱼”
博锐7
——高质低价的销售策略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到微机领域,使得微机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微机的生产技术也日趋成熟,这两方面因素造成微机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以品牌为重。联想公司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且获得发展,没有品牌支持是不可能的。为此,公司决定“放长线,钓大鱼”,采取“高质低价”的销售策略,不惜牺牲短期利益,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创立自己的牌誉。
本着“以上对下”的策略,联想公司在产品开发上首先选择了286机型,在开发和生产联想286产品时,联想公司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严格要求采购、制造及外加工每一个环节,使其产品质量在同类286产品中雄居上乘。由于严格的质量要求,以及采用高档的元器件,使得公司产品的成本超过了台湾和香港的厂商。但公司并没有因此将产品的价位定得很高,而是采取了低价策略,每件产品比香港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低 l一2美元。这种“高质低价”策略在实施之初,使联想公司蒙受了较大的损失,公司每月销售8000块板,不但不能盈利,还要亏损 l万多美元,连续几个月,共赔了近10万美元。这些亏损由香港联想公司的贸易盈利来弥补。然而,由于286产品的市场寿命期很短,这种亏损的态势并没有持续很久,而联想公司却因此创立了自己的声誉,吸引了一大批忠诚的用户。当286产品逐渐被淘汰,联想公司推出了自己中高档的386和486微机,凭借已创立的良好品牌形象,联想公司产品的销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香港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经对记者透露,该公司生产出口的主机板和显示卡1993年达到500万块,居世界第三位,因此而获得的丰厚利润也很快弥补了早先低价销售286微机的亏损。总之,正确的经营策略是联想公司跨国经营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国其他企业在从事跨国经营时,应汲取联想公司的经验,立足长远,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在投资方式上,资金实力不足时,应以合资经营为主;采取合资经营时,应认清自身的优劣势,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做到既不受制于人,又能取长补短;应做好价值链的合理布局;应掌握竞争对手之所在、之所为,采取合适的竞争战略;应采取合适的策略,力争创立自己的品牌等。
从l1名员工、20万元人民币贷款起家,历经10余年时间,联想公司不仅享誉中国市场,而且还走出国门,成为—个年出口创汇超过5000万美元、拥有20多个海外分公司、累计盈利近亿元的跨国横向经营计算机集团,这在计算机发展起步晚,相关产业落后的我国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一体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一种潮流,分析联想公司跨国经营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正在或打算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共2页 第1页 第2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